一種放射生物多功能實驗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放射生物多功能實驗箱,由箱體及配套固定支架構成,所述箱體由箱后板結構、箱底倉結構、三維固定基板結構、無菌套口結構、箱室、箱側板和入射中心點構成;所述配套固定支架包括:體外細胞實驗固定支架、插片式固定支架、翻蓋式固定支架和肢端定位式固定支架。本實用新型放射生物多功能實驗箱的使用功能涉及照射、解剖、注射、暫養等,使用對象覆蓋面廣,可實現無菌操作和受照部位的巧妙固定,并保證了實驗對象的清醒和存活狀態;可同時固定和照射多只動物,也使實驗具體操作時間縮短和大劑量的應用;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安全,環保,實用性和通用性都較強。
【專利說明】一種放射生物多功能實驗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實驗用具,尤其涉及一種放射生物多功能實驗箱。
【背景技術】
[0002]放射腫瘤學科近年來高速發展,與之相關的基礎與臨床研究也迅猛發展。一般的,放射生物結果的驗證需生物(動物)實驗來證實。最常見的是通過建立腫瘤動物模型進行的實驗研究。實驗中,實驗對象的固定是一個問題,尤其是小型動物的固定更是一個難題。且國內外對于生物放射輔助裝置的研究一直是一個空白。普通大、小鼠的照射實驗對環境、鼠態等要求比較低,我們多采用比較直觀,原始,粗暴的方式,只要能達到實驗要求的固定方法,一般都可以實施。裸鼠、體外細胞等對實驗環境要求較高。裸鼠由于缺乏T細胞,易受細菌、病毒和霉菌感染的損害,如果與外界環境接觸,只有少數鼠能存活一個月。裸鼠腫瘤模型放療實驗中,常為了比較不同實驗方案下裸鼠存活時間,而要求放射線照射后裸鼠長期存活。所以裸鼠在實驗前,實驗中,實驗后都將要求生活在一個無菌的環境中。體外細胞實驗在要求無菌的同時,更有恒溫、恒濕等苛刻的生存條件。目前對于此類高要求的實驗也缺少相關的專用器具,實驗無可避免的存在費時、費工、誤差大、甚至失敗等一系列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能研制出一種能實現無菌、固定、吸收(散射線)、防護等多功能的裝置。
[0003]目前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0004]1.實驗操作復雜,費力、費時:固定鼠過程復雜,細胞多板對比實驗需要分次照射,過程步驟繁多;
[0005]2.通用性不高,資源浪費嚴重:不同齡數的鼠體需換用不同的試管或定做不同的鉛盒,且制作成本高;
[0006]3.固定不充分:鼠活動掙脫可能,轉移過程中細胞培養器皿容易傾覆,照射時培養器皿有滑動位移的可能;
[0007]4.布置照射野不夠精確:根據固定位置,大小需隨時調整,且費時、復雜,增加人為誤差;
[0008]5.無菌度欠佳:轉運及照射時直接暴露于外界空氣中,達不到實驗的基本要求;
[0009]6.鼠存活率低,鼠固定時機械力量難以控制容易傷害鼠體,且接觸外界環境容易死亡或缺氧窒息致死;
[0010]7.無法達到環保要求:大量使用擋鉛制作成本高,有環境污染,高頻次使用消毒液;
[0011]8.不確定因素增多:實驗步驟繁多,需要消毒的環節增加,無菌程度欠佳,恒溫等控制步驟繁瑣,且要求小心謹慎,危險系數增高;
[0012]9.正常非照射區域的保護欠佳:由位移、布野等因素造成正常器官的照射。
【發明內容】
[001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填補現有技術的空白,提供一種放射生物多功能實驗箱,可滿足小鼠(裸鼠)、中鼠、大鼠、體外細胞放射實驗,以及尾椎注射、動物特需解剖、動物無菌飼養等多種要求。
[001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放射生物多功能實驗箱,由箱體及配套固定支架構成,所述箱體由箱后板結構、箱底倉結構、三維固定基板結構、無菌套口結構、箱室、箱側板和入射中心點構成;箱后板結構構成箱室的后壁,箱室的兩側壁由箱側板構成,箱室的前壁為無菌套口結構,三維固定基板結構構成箱室的底,三維固定基板結構的下方為箱底倉結構;
[0015]所述箱后板結構由箱蓋、箱蓋軸、紫外線消毒燈管、照明燈管、刻度標尺、折疊器械臺、折疊軸、拉線、V電源插孔、臺面吸合器、后板和頂板構成。箱蓋通過箱蓋軸連于頂板的一邊;頂板的另一邊與后板相交并垂直;紫外線消毒燈管和照明燈管平行排列置于頂板下方;后板的一側邊及下方分別設置有垂直排列的刻度標尺和220V電源插孔;在后板的左側中部位置設計有折疊器械臺,折疊器械臺分別連接后板上的折疊軸和拉線。在折疊器械臺長軸的游離邊中部設置有磁性物塊,與后板上的臺面吸合器相吻合;
[0016]所述箱底倉結構由生物膜、生物膜夾、便攜氣體罐、氣瓶嘴、閥門、濾瓶出氣嘴、濾瓶、濾瓶進氣嘴、空氣調節設備倉、射線吸收倉、電氣倉、I號蓄電池、II號蓄電池和變壓器構成;電氣倉、射線吸收倉,空氣調節設備倉三個倉并列在底部;射線吸收倉內兩側壁各有兩個生物膜夾夾持生物膜;空氣調節設備倉位于射線吸收倉一側,內有兩只便攜式氣體罐和濾瓶,便攜式氣體罐上設有氣瓶嘴,由閥門控制氣瓶,的氣體出入,濾瓶上設計有濾瓶出氣嘴和濾瓶進氣嘴;電氣倉位于射線吸收倉的另一側,里面依次排列有I號蓄電池、II號蓄電池和變壓器;
[0017]所述三維固定基板結構由限位孔、固定基板、底板、電熱絲、A維調節旋鈕、A維調節軸、基板中心、A維水平儀、維間板、B維調節軸、B維調節旋鈕、B維水平儀和氣體出口組成;所述底板為長方形,A維調節軸和B維調節軸分別位于底板的兩條對稱軸上,其中,A維調節軸所對應的對稱軸的長度小于B維調節軸所對應的對稱軸的長度;A維調節軸和B維調節軸之間有維間板;A維調節軸兩端均設置有A維調節旋鈕,A維調節旋鈕為半圓柱形,安裝于底板上出維調節軸兩端均設置有B維調節旋鈕,B維調節旋鈕為圓柱形,安裝在底板外;固定基板位于A維調節軸和B維調節軸上,固定基板中央位置刻制有基板中心,固定基板中心兩側各有一束電熱絲;固定基板上等距分布有若干限位孔;A維水平儀的長軸與B維調節軸平行,B維水平儀的長軸與A維調節軸平行,且A維水平儀和B維水平儀分別安裝于固定基板的兩個角上;氣體出口位于底板的邊角上;
[0018]所述無菌套口結構由內板、底板、右套口、封口開關、左套口、外板、左封蓋、齒輪、左軌道齒、右軌槽、右封蓋、齒輪軸、右軌道齒和左軌槽組成;內板上開口有右套口和左套口,右套口和左套口之間斜向開有右軌槽和左軌槽,右軌槽內走行有左軌道齒,左軌槽內走行有右軌道齒,左軌道齒和右軌道齒之間咬合有齒輪,齒輪軸垂直內板與齒輪相連,左封蓋與左軌道齒端口相連并平行于內板,右封蓋與右軌道齒端口相連并平行于內板;外板上開有右套口和左套口,并與內板上開有的右套口和左套口相對應,垂直于內板的齒輪軸與外板上的封口開關相連;
[0019]所述配套固定支架包括:體外細胞實驗固定支架、插片式固定支架、翻蓋式固定支架和肢端定位式固定支架;
[0020]所述體外細胞實驗固定支架由固定臺面、支架主板、射線吸收倉、生物膜、生物膜夾、固定基板、左右限位結構、前后限位結構、左右輔助限位結構和支架腳鎖止結構構成;固定臺面位于支架主板中間位置,固定臺面分為上下層,下層為射線吸收倉,射線吸收倉內有生物膜和生物膜夾,生物膜通過生物膜夾固定;上層安裝有左右限位結構、前后限位結構、左右輔助限位結構,其中,固定臺面上層的前后兩側邊緣各嵌有兩套前后限位結構;固定臺面上層的中央嵌入了左右輔助限位結構,兩個左右限位結構安裝于固定臺面上層的長軸上,且位于左右輔助限位結構的兩側;
[0021]所述插片式固定支架由支架主板、鼠吻部孔、支架腳鎖止結構、覆蓋、凹槽、室腔、腿部固定卡口、系柱和摩擦紋組成;室腔排列放置在支架主板上,室腔前壁設有鼠吻部孔,室腔左右壁上緣設有凹槽,覆蓋插片插入凹槽,腿部固定卡口位于室腔后壁,與腿部固定卡口對應處設置系柱,系柱上設有摩擦紋,支架主板兩側安裝有支架鎖止結構;
[0022]所述翻蓋式固定支架由支架主板、磁力鎖頭、覆蓋板、蓋板槽、鼠吻部孔、翻蓋軸、室腔側板、磁力鎖柱、鎖桿軸柱、鎖桿、室腔前板、支架腳鎖止結構、肢端夾持定位結構和欄柵式限位結構組成;支架鎖止結構位于支架主板的兩側;四個并列的長方體室腔安裝于支架主板上,每個長方體室腔兩側為室腔側板,前側為前板,后方為欄柵限位結構,上方為一活動的覆蓋板,下方為支架主板;室腔側板上緣設置有蓋板槽;前板中央為鼠吻部孔;前板上沿設有翻蓋軸,覆蓋板通過翻蓋軸與前板連接;欄柵式限位結構的下端等距分布有三套肢端定位架結構;最左側長方體室腔的右側安裝有磁力鎖柱,最右側長方體室腔的右側安裝有鎖桿軸柱,鎖桿一端連于鎖桿軸柱,另一端連磁力鎖頭;
[0023]所述肢端定位式固定支架由固定臺面、支架主板、射線吸收倉、生物膜、生物膜夾、中心體位臺、支架中心、尾夾角度調節軸、操作臺、支架腳鎖止結構、肢端分體軸結構和肢端夾持定位結構組成;支架鎖止結構位于支架主板的兩側;固定臺面位于支架主板中間位置,固定臺面分為上下層,下層為射線吸收倉,射線吸收倉內分別有生物膜和固定器生物膜夾;上層有居于中心的肢端分體軸結構,以及輻射狀排列的套肢端夾持定位結構,其中一套與尾夾角度調節軸連接;中心體位臺和操作臺位于肢端分體軸結構上方,中心體位臺上標注有支架中心;
[0024]所述左右限位結構由檐口擋針、主限位卡槽、弧形限位夾塊、主限位基座、主限位彈簧、高度限位彈簧、高度限位調節手柄、高度限位卡槽、高度限位卡體、檐口限位彈簧、檐口限位卡槽、檐口限位基座和檐口限位夾塊構成。主限位卡槽內走行有主限位彈簧與主限位基座,其中主限位彈簧一端與主限位基座相連,另一端固定于主限位卡槽的遠端;主限位基座上連接有弧形限位夾塊,夾塊中間開口有高度限位卡槽,其內依次走行有高度限位彈簧、高度限位調節手柄和高度限位卡體;檐口限位夾塊上開有檐口限位卡槽,檐口限位卡槽內走行有檐口限位基座和檐口限位彈簧,檐口限位彈簧一端連接檐口限位卡槽遠端,另一端連接檐口限位基座;檐口限位卡槽通過檐口限位基座與高度限位卡體相連;檐口限位夾塊的近端設置有檐口擋針。其中主限位彈簧施力方向為從主限位卡槽的遠端到近端,高度限位彈簧施力方向為從上到下;檐口限位彈簧施力方向為從檐口限位卡槽的近端到遠端。
[0025]所述前后限位結構由檐口擋針、主限位卡槽、主限位基座、主限位彈簧、高度限位彈簧、高度限位調節手柄、高度限位卡槽、高度限位卡體、檐口限位彈簧、檐口限位卡槽、檐口限位基座、檐口限位夾塊、條形限位夾塊構成;主限位卡槽內走行有主限位彈簧與主限位基座,其中主限位彈簧一端與主限位基座相連,另一端固定于主限位卡槽的遠端;主限位基座上連接有條形限位夾塊,條形限位夾塊中間開口有高度限位卡槽,其內依次走行有高度限位彈簧、高度限位調節手柄和高度限位卡體;檐口限位夾塊開有檐口限位卡槽,檐口限位卡槽內走行有檐口限位基座和檐口限位彈簧,檐口限位彈簧一端連接檐口限位卡槽的遠端,另一端連接檐口限位基座;檐口限位卡槽通過檐口限位基座與高度限位卡體相連;檐口限位夾塊的近端設置有檐口擋針;其中主限位彈簧的施力方向為從主限位卡槽的遠端到近端,高度限位彈簧施力方向為從上到下端;檐口限位彈簧施力方向為從檐口限位卡槽的近端到遠端。
[0026]所述左右輔助限位結構由檐口擋針、高度限位彈簧、高度限位調節手柄、高度限位卡槽、高度限位卡體、檐口限位彈簧、檐口限位卡槽、檐口限位基座、檐口限位擋塊、條形限位夾塊、折疊軸和折疊倉構成。所述折疊軸固定于折疊倉中;條形限位夾塊一端連于折疊軸,另一端游離;條形限位夾塊內開有高度限位卡槽;高度限位卡槽內從下到上依次走行有高度限位彈簧、高度限位調節手柄和高度限位卡體;高度限位卡體的頂端連接檐口限位基座;檐口限位夾塊開有檐口限位卡槽,檐口限位卡槽內走行有檐口限位基座和檐口限位彈簧,檐口限位彈簧一端連接檐口限位基座和檐口限位卡槽的遠端;檐口限位卡槽通過檐口限位基座與高度限位卡體相連;檐口限位夾塊的近端設置有檐口擋針。高度限位彈簧施力方向為從上到下端;檐口限位彈簧施力方向為從檐口限位卡槽的近端到遠端。
[0027]所述支架腳鎖止結構由手柄,柄柱,嵌入柱,左鎖舌,右鎖舌組成,柄柱安裝在支架主板上,末端與嵌入柱相連,兩根柄柱的頂端通過一根手柄相連;柄柱內走行有舌桿柱,舌桿柱內走行有推桿槽和舌桿槽;舌桿槽的底部設計有兩相對的契形部彈簧、頂部安裝有舌桿軸;舌桿槽內走行有兩根舌桿,舌桿由舌桿軸發出后沿著舌桿槽壁走行并游離于嵌入柱的下端開口 ;舌桿設計有契形部,與契形部彈簧相對應,兩根舌桿末端分別連接左鎖舌和右鎖舌;兩個契形部中間夾有推球;推桿槽內頂端設有推座,推座上部連接有推座彈簧;手柄內設有聯動桿相連,推座側部與聯動桿相連;手柄底面開口,安裝有解鎖按鈕,解鎖按鈕與聯動桿連接。
[0028]所述肢端分體軸結構由肢端分角調區、肢端分角松緊螺絲、肢端分體軸、肢端分體松緊片、軸倉和肢端分體桿構成;操作臺中央部分凹陷形成軸倉,肢端分體軸位于軸倉中心;四根肢端分體桿由軸中心輻射發出,走行于軸倉四周的肢端分角調節區,并往外連接肢端定位夾結構;肢端分角松緊螺絲設計于肢端分體軸上,軸上分布有肢端分體松緊片。
[0029]所述肢端夾持定位結構由定位卡槽、定位彈簧、契形定位卡齒、定位導軌、定位縮夾結構構成,其中,定位縮夾結構由左月牙夾、右月牙夾、兩個月牙夾軸、縮夾槽、縮夾基座、縮夾彈簧、縮夾主柄、兩個夾柄軸、定位基座、夾柄彈簧、定位夾柄和縮夾外套組成;所示定位導軌上開有定位卡槽;在定位卡槽一側的內壁上等距分布契形定位卡齒;契形定位卡齒有厚、薄頭之分,厚頭朝向遠端;定位彈簧置于定位卡槽內,其一端固定在定位卡槽的遠端,另一端連接定位縮夾結構的定位基座;定位夾柄和縮夾主柄通過各自的夾柄軸固定于定位基座上,定位夾柄和縮夾王柄之間設直有夾柄彈黃;縮夾外套底端連接縮夾王柄,上端開口內設有縮夾槽,縮夾槽內置有縮夾彈簧,縮夾彈簧上端與縮夾基座相連;左月牙夾和右月牙夾通過月牙夾軸連接于縮夾基座。
[0030]所述欄柵式限位結構由中部定位左旋鈕、中部定位右旋鈕、折疊軸、側部定位右旋鈕、上內導軌、上導槽、上外導軌、右框架、側部右卡柱、下內導軌、下導槽、下外導軌、導輪、中部右卡柱、中限位止、中部左卡柱、折疊卡片、側部左卡柱、左框架、導軌軸、導軌桿帽和側部定位左旋鈕構成;上內導軌和上外導軌平行,兩端均分別連接右框架和左框架的上部;下內導軌和下外導軌平行,兩端均分別連接右框架和左框架的下部;上內導軌和上外導軌之間構成上導槽,下內導軌和下外導軌之間構成下導槽,上導槽和下導槽平行相對,中限位止置于下導槽中部,將下導槽分成左、右兩部分;上導槽左側內部依次走行有側部左卡柱、三根導軌軸和中部左卡柱;側部左卡柱、三根導軌軸、中部左卡柱之間均依次連接有折疊卡片、折疊軸和折疊卡片;側部左卡柱上端連接側部定位左旋鈕、三根導軌軸上端各連接一導軌桿帽,中部左卡柱上端連接中部定位左旋鈕;側部左卡柱、三根導軌軸和中部左卡柱下端各連接一導輪,并走行于下導槽的左側部;上導槽右側內部依次走行有側部右卡柱、三根導軌軸和中部右卡柱;側部右卡柱、三根導軌軸、中部右卡柱之間均依次連接有折疊卡片、折疊軸和折疊卡片;側部右卡柱上端連接側部定位右旋鈕、三根導軌軸上端均連接一導軌桿帽,中部右卡柱上端連接中部定位右旋鈕;側部右卡柱、三根導軌軸和中部右卡柱下端各連接一導輪,并走行于下導槽的右側部。
[003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兼顧了各種放射生物實驗要求和臨床動物實驗要求,使用功能涉及照射、解剖、注射、暫養等,使用對象覆蓋體外細胞、3周到成年的任何體態的鼠類、裸鼠、蛙類、兔等,可實現無菌操作和受照部位的巧妙固定,并保證了實驗對象的清醒和存活狀態;本實用新型可同時固定和照射多只動物,更加便于對照,也使實驗具體操作時間縮短和大劑量的應用;整體使用透明的有機玻璃材料制作,操作和觀察直觀明了,易于清洗和消毒;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安全,環保,實用性和通用性都較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2]圖1和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箱體結構示意圖;
[0033]圖3是本實用新型箱后板結構109示意圖;
[0034]圖4是本實用新型箱底板結構110示意圖;
[0035]圖5和圖6是本實用新型三維固定基板結構111示意圖;
[0036]圖7和圖8是無菌套口結構112示意圖;
[0037]圖9是本實用新型左右限位結構100示意圖;
[0038]圖10是本實用新型前后限位結構101示意圖
[0039]圖11是本實用新型左右輔助限位結構102示意圖
[0040]圖12、13、14是本實用新型的腳鎖止結構103示意圖;
[0041]圖15是本實用新型的定位縮夾結構104示意圖;
[0042]圖16是本實用新型肢端夾持定位結構106示意圖
[0043]圖17是本實用新型肢端分體軸結構105示意圖
[0044]圖18和19是本實用新型的欄柵限位結構107示意圖;
[0045]圖20和21是本實用新型的配套支架——體外細胞實驗固定支架;
[0046]圖22是本實用新型的配套支架——插片式固定支架;
[0047]圖23是本實用新型的配套支架——翻蓋式固定支架;
[0048]圖24是本實用新型的配套支架——肢端定位式固定支架;
[0049]圖中,檐口擋針1、主限位卡槽2、弧形限位夾塊3、主限位基座4、主限位彈簧5、高度限位彈簧6、高度限位調節手柄7、高度限位卡槽8、高度限位卡體9、檐口限位彈簧10、檐口限位卡槽11、檐口限位基座12、檐口限位夾塊13、條形限位夾塊14、折疊軸15、固定臺面16、折疊倉17、支架主板18、解鎖按鈕19、射線吸收倉21、手柄23、柄柱24、環止面25、嵌入柱26、左鎖舌27、右鎖舌28、契形部彈簧29、生物膜30、生物膜夾31、契形部32、舌桿槽33、舌桿34、推桿35、推球36、推桿槽37、舌桿柱38、限位孔39、固定基板40、聯動桿41、推座彈簧42、舌桿軸43、推座組成44、左月牙夾45、右月牙夾46、月牙夾軸47、縮夾槽48、縮夾基座49、縮夾彈簧50、縮夾主柄51、夾柄軸52、定位基座53、夾柄彈簧54、定位夾柄55、縮夾外套56、定位卡槽57、定位彈簧58、契形定位卡齒59、定位導軌60、磁力鎖頭71、覆蓋板72、蓋板槽73、鼠吻部孔74、翻蓋軸75、室腔側板76、磁力鎖柱77、鎖桿軸柱78、鎖桿79、中部定位左旋鈕80、中部定位右旋鈕81、折疊軸82、側部定位右旋鈕83、上內導軌84、上導槽85、上外導軌86、右框架87、側部右卡柱88、下內導軌89、下導槽90、下外導軌91、導輪92、中部右卡柱93、中限位止94、中部左卡柱95、折疊卡片96、側部左卡柱97、左框架98、導軌軸99、左右限位結構100、前后限位結構101、左右輔助限位結構102、支架腳鎖止結構103、定位縮夾結構104、肢端分體軸結構105、肢端夾持定位結構106、欄柵式限位結構107、導軌桿帽130、側部定位左旋鈕131、室腔前板132、覆蓋片133、凹槽134、室腔135、腿部固定卡口 136、系柱137、摩擦紋138、內板139、底板140、右套口 141、封口開關142、左套口 143、外板144、左封蓋145、齒輪146、左軌道齒147、右軌槽148、右封蓋149、齒輪軸150、右軌道齒151、左軌槽152、電熱絲153、A維調節旋鈕154、A維調節軸155、基板中心156、A維水平儀157、維間板158、B維調節軸159、B維調節旋鈕160、B維水平儀161、氣體出口 185、上端1、下端I1、近端II1、遠端IV。
【具體實施方式】
[0050]本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51]實施例1:放射生物多功能實驗箱箱體結構
[0052]參照圖1和圖2,本結構是為實驗提供無菌、恒溫、防護、轉運和固定的裝置,是此實用新型的主體結構。由箱后板結構109、箱底倉結構110、三維固定基板結構111、無菌套口結構112、箱側板179、箱室180和入射中心點186構成。箱后板結構109構成了箱室180的后壁,箱室180的兩側壁由箱側板179構成,箱室180的前壁有無菌套口結構112,三維固定基板結構111構成了箱室180的底,三維固定基板結構111的下方有箱底倉結構110。箱室180的上表面中央有射線野垂直投照后在其上形成的入射中心點186。
[0053]參照圖3,箱后板結構109構成了箱室180的后壁。該結構由箱蓋162、箱蓋軸163、紫外線消毒燈管164、照明燈管165、刻度標尺166、折疊器械臺167、折疊軸168、拉線169、220V電源插孔170、臺面吸合器187、后板188和頂板189構成。箱蓋162由箱蓋軸163連于頂板189的一邊,實現上下翻合;為了進一步保證其無菌程度,箱蓋162設計成立體結構,其側邊有三角形側面,三角形側面關合時可與箱側板179形成兩板重合區,增加密封性。頂板189的另一邊與后板188相交并垂直;紫外線消毒燈管164和照明燈管165平行排列置于頂板189下方,實驗前、后可以實施無菌消毒。后板188的一側邊及下方分別設置有垂直排列的刻度標尺166和220V電源插孔170,刻度尺166的作用為設定照射深度,提高照射劑量的精確性。220V電源插孔170的作用是可以外接交流電源,為箱底倉結構110中的蓄電池183、182充電。在后板的左側中部位置設計有折疊器械臺167,折疊器械臺167可以通過連接后板167上的折疊軸168和拉線169,分別實現翻轉折疊和水平制動,此結構的作用是可以臨時擺放各種實驗器材,方便操作,并減少進出箱體的的次數,實現箱室180內無菌環境做保證。在折疊器械臺167長軸的游離邊中部設置有磁性物塊,與后板上的臺面吸合器187相吻合,可自由折疊,節約空間,整潔射野。
[0054]參照圖4,箱底倉結構110構成了箱室180的底。該結構由生物膜30、生物膜夾31、便攜氣體罐171、氣瓶嘴172、閥門173、濾瓶出氣嘴174、濾瓶175、濾瓶進氣嘴176、空氣調節設備倉177、射線吸收倉178、電氣倉181、I號蓄電池182、II號蓄電池183和變壓器184構成。電氣倉181、射線吸收倉178,空氣調節設備倉177三個倉并列在底部,射線吸收倉178內兩側壁各有兩個生物膜夾,自由開合,夾持生物膜30 ;空氣調節設備倉177位于射線吸收倉178 —側,內有兩只便攜式氣體罐172和濾瓶175,便攜式氣體罐171提供富氧或者缺氧環境所需的氧氣或者氮氣等氣體?’濾瓶175作用為濾過(凈化)即將進入箱室180內的氣體。便攜式氣體罐172上的閥門173控制氣瓶嘴172內的氣體釋放和關閉,濾瓶175上設計有濾瓶出氣嘴174和濾瓶進氣嘴176。使用時,氣瓶嘴172通過軟管連于濾瓶進氣嘴176,濾瓶出氣嘴也通過軟管連于位于箱體180內的供氣管出口 185。電氣倉181位于射線吸收倉178的另一側,里面依次排列有I號蓄電池182、II號蓄電池183、變壓器184。蓄電池183、182給整個箱體提供轉場(或無外接電源)時所需的電能要求,變壓器184為蓄電池183、182的充電變壓器。
[0055]參照圖5和6,三維固定基板結構111構成了箱室180的底,該部件由限位孔39、固定基板40、底板140、電熱絲153、A維調節旋鈕154、A維調節軸155、基板中心156、A維水平儀157、維間板158、B維調節軸159、B維調節旋鈕160、B維水平儀161和供氣管出口185組成。A維調節軸155和B維調節軸159互相垂直交叉位于底板140中央,兩軸之間有維間板158,維間板158的作用為增加兩軸的接觸面,調節時互相不干擾。A維調節軸155兩端設置有A維調節旋鈕154,B維調節軸159兩端設置有B維調節旋鈕160,B維調節旋鈕160在箱外,為圓柱體構造,A維調節旋鈕154設計在箱內,為節約空間,便于調節設計為半圓柱體構造。固定基板40位于A維調節軸上對等分布,中央位置刻制有基板中心156,基板中心156與箱體外表的入射中心186投影相重合,便于定位布野。基板中心156兩側各有一束電熱絲153,電熱絲153的電路與電氣倉181內的II號蓄電池183相連接,加熱后可以為箱室180提供恒溫條件。固定基板上等距分布有若干限位孔39,這些限位孔39將于各個固定支架(如:插片式固定支架107)的腳鎖止結構103相嵌合。A維水平儀157長軸與B維調節軸平行布于固定基板40的一角,用于觀察A維調節軸155控制方向上的水平調節情況,B維水平儀161長軸與A維調節軸155平行布于固定基板40的另一角,用于觀察B維調節軸159控制方向上的水平調節情況。供氣管出口 185位于底板140的邊角上,便于輸送氧氣、氮氣等氣體,實現富氧或者缺氧環境。
[0056]參照圖7和8,無菌套口結構112構成了箱室180的前壁。該部件由內板139、底板140、右套口 141、封口開關142、左套口 143、外板144、左封蓋145、齒輪146、左軌道齒147、右軌槽148、右封蓋149、齒輪軸150、右軌道齒151和左軌槽152組成。內板139上開口有右套口 141和左套口 143,兩套口之間斜向開有右軌槽148和左軌槽152,相應的槽內走行有左軌道齒147和右軌道齒151,兩軌道齒之間咬合有齒輪146,齒輪軸150垂直內板139連于齒輪146,左封蓋145與左軌道齒147相連并平行于內板139,右封蓋149與右軌道齒151相連并平行于內板139。外板144上開口有右套口 141和左套口 143,并與內板139上開口的右套口 141和左套口 143相對應聯通,垂直于內板139的齒輪軸150連于外板144上的封口開關142。轉動封口開關142,齒輪軸150帶動齒輪146,齒輪146將推動與之咬合的左軌道齒147和右軌道齒151分別向左下滑動、右上滑動,圓形的左封蓋145和右封蓋149同時分別將左套口 143、右套口 141遮蔽,封口完成。
[0057]實施例2:本實用新型的配套支架(1.體外細胞實驗固定支架;2.插片式固定支架;3.翻蓋式固定支架4.肢端定位式固定支架)結構
[0058]本實用新型的配套支架由若干的子結構組成,其中有部分子結構功能類似,現將逐個介紹子結構部分:
[0059]參照圖9,本實用新型左右限位結構100。本結構是“體外細胞實驗固定支架”上特有的結構,共兩套,分居固定板18的長軸上。主要實現對目標固定物左右(和上下)方向上限位固定作用,使用有弧度的細胞培養皿時,也可同時實現前后限位。左右限位結構100由檐口擋針1、主限位卡槽2、弧形限位夾塊3、主限位基座4、主限位彈簧5、高度限位彈簧
6、高度限位調節手柄7、高度限位卡槽8、高度限位卡體9、檐口限位彈簧10、檐口限位卡槽
11、檐口限位基座12和檐口限位夾塊13構成。主限位卡槽內2走行有主限位彈簧5與主限位基座4,其中主限位彈簧5 —端與主限位基座4相連,另一端固定于主限位卡槽2的遠端;主限位基座4上連接有弧形限位夾塊3,夾塊中間開口有高度限位卡槽8,其內依次走行有高度限位彈簧6、高度限位調節手柄7和高度限位卡體9 ;檐口限位夾塊13上開有檐口限位卡槽11,檐口限位卡槽11內走行有檐口限位基座12和檐口限位彈簧10,檐口限位彈簧10 一端連接檐口限位卡槽11遠端,另一端連接檐口限位基座12 ;檐口限位卡槽11通過檐口限位基座12與高度限位卡體相連9 ; 13檐口限位夾塊的近端設置有檐口擋針I。其中主限位彈簧5施力方向為從主限位卡槽內2的遠端到近端,通過弧形限位夾塊3產生作用目標物左右方向上的彈力,實現左右限位功能;高度限位彈簧6施力方向為從上到下,通過檐口限位夾塊13作用目標物上下方向上的力,實現上下的限位功能;檐口限位彈簧10施力方向為從檐口限位卡槽11的近端到遠端,結合檐口擋針I實現對目標物上下、左右方向的輔助限位;弧形限位夾塊3的弧形設計,使用圓形細胞培養皿時,專門作用前后方向的限位固定。在三維方向上,每個限位夾塊都對目標物起到了限位固定作用。
[0060]參照圖10,本實用新型的前后限位結構101。本結構是“體外細胞實驗固定支架”上特有的結構。“101前后限位結構”位于18支架板的橫軸兩側,每側兩套,共4套。該結構主要是為了同時夾持兩個細胞培養皿而設計,可以實現前后(上下)方向上的限位。前后限位結構101由檐口擋針1、主限位卡槽2、主限位基座4、主限位彈簧5、高度限位彈簧6、高度限位調節手柄7、高度限位卡槽8、高度限位卡體9、檐口限位彈簧10、檐口限位卡槽11、檐口限位基座12、檐口限位夾塊13、條形限位夾塊14構成;主限位卡槽2內走行有主限位彈簧5與主限位基座4,其中主限位彈簧5 —端與主限位基座4相連,另一端固定于主限位卡槽2的遠端;主限位基座4上連接有條形限位夾塊14,條形限位夾塊14中間開口有高度限位卡槽8,其內依次走行有高度限位彈簧6、高度限位調節手柄7和高度限位卡體9 ;檐口限位夾塊13開有檐口限位卡槽11,檐口限位卡槽11內走行有檐口限位基座12和檐口限位彈簧10,檐口限位彈簧10 —端連接檐口限位卡槽11的遠端,另一端連接檐口限位基座12 ;檐口限位卡槽11通過檐口限位基座12與高度限位卡體9相連;檐口限位夾塊13的近端設置有檐口擋針I ;其中主限位彈簧5的施力方向為從主限位卡槽2的遠端到近端,通過條形限位夾塊14產生作用目標物前后方向上的彈力,實現前后限位功能;高度限位彈簧6施力方向為從上到下端,通過檐口限位夾塊13作用目標物上下方向上的力,實現上下的限位功能;檐口限位彈簧10施力方向為從檐口限位卡槽11的近端到遠端,結合檐口擋針I實現對目標物上下、前后方向的輔助限位。
[0061]參照圖11,本實用新型的左右輔助限位結構102,本結構是“體外細胞實驗固定支架”上特有的結構。本結構位于支架板的中央,嵌入18支架主板內。結構主要為了實現夾持小規格或者兩個細胞培養皿而設計。所述左右輔助限位結構102由檐口擋針1、高度限位彈簧6、高度限位調節手柄7、高度限位卡槽8、高度限位卡體9、檐口限位彈簧10、檐口限位卡槽11、檐口限位基座12、檐口限位擋塊13、條形限位夾塊14、折疊軸15和折疊倉17構成。所述折疊軸15安裝于折疊倉17中,折疊軸15可圍繞支架主板18的長軸轉動;條形限位夾塊14 一端連于折疊軸15,使得條形限位夾塊14在左右方向上固定無位移,條形限位夾塊14另一端游離;條形限位夾塊14內開有高度限位卡槽8 ;高度限位卡槽8內從下到上依次走行有高度限位彈簧6、高度限位調節手柄7和高度限位卡體9 ;高度限位卡體9的頂端連接檐口限位基座12 ;檐口限位夾塊13開有檐口限位卡槽11,檐口限位卡槽11內走行有檐口限位基座12和檐口限位彈簧10,檐口限位彈簧10 —端連接檐口限位基座12和檐口限位卡槽11的遠端;檐口限位卡槽11通過檐口限位基座12與高度限位卡體9相連;檐口限位夾塊13的近端設置有檐口擋針I。高度限位彈簧6施力方向為從上到下端;檐口限位彈簧10施力方向為從檐口限位卡槽11的近端到遠端,結合檐口擋針I實現對目標物上下、左右方向的輔助限位。其中條形限位夾塊14與15折疊軸的連接,使得條形限位夾塊14在左右方向上固定無位移,與單側左右限位結構100配合使用,實現對目標物的限位固定功能。條形限位夾塊14可以通過折疊軸15,收納到折疊倉17中,為固定單個細胞培養皿,騰出固定位置(空間)。
[0062]參照圖12、13和14,是本實用新型的腳鎖止結構103,該結構設計在每一個固定支架上,是固定支架與箱體的連接裝置。所述支架腳鎖止結構103由手柄23,柄柱24,嵌入柱26,左鎖舌27,右鎖舌28組成,柄柱24安裝在支架主板18上,末端與嵌入柱26相連,兩根柄柱24的頂端通過一根手柄23相連。嵌入柱26在使用時是嵌入固定基板40的限位孔中,實現前后左右2維方向上的限位活動;由于26嵌入柱的直徑小于24柄柱,其直徑大于部分的接觸面構成了 25環止面,環止面的作用是防止嵌入柱無限制下滑,實現“下”單一方向限位;柄柱24內走行有舌桿柱38,舌桿柱38內走行有推桿槽37和舌桿槽33 ;舌桿槽33的底部設計有兩相對的契形部彈簧29、頂部安裝有舌桿軸43 ;舌桿槽33內走行有兩根舌桿34,舌桿34由舌桿軸43發出后沿著舌桿槽33壁走行并游離于嵌入柱26的下端開口 ;舌桿34設計有契形部32,與契形部彈簧29相對應,兩根舌桿34末端分別連接左鎖舌27和右鎖舌28 ;契形部彈簧29施力于兩個契形部32,使得兩根舌桿34相互靠攏,也就是實現了左鎖舌27和右鎖舌28的靠攏。兩個契形部32中間夾有推球36 ;推桿槽37內頂端設有推座44,推座44上部連接有推座彈簧42 ;手柄23內設有聯動桿相連41,推座44側部與聯動桿41相連;手柄23底面開口,安裝有解鎖按鈕19,解鎖按鈕19與聯動桿41連接。推座彈簧42的施力于推座44,間接發力到推桿35,最終使得推球36有持續向下的力量。機構設計推座彈簧42的力量始終大于契形部彈簧29在契形部32分解形成向上的彈力,也就是推球36在沒有其他外力的情況下,始終是處于契形部32的下端的,這就導致了左鎖舌27和右鎖舌28始終處于分開狀態,左鎖舌27和右鎖舌28的外緣超出了固定基板上40的限位孔39,實現鎖止功能,完成了最后一個方向上的鎖定——向上方向。需要解鎖時:通過在解鎖按鈕19上施加向上的力(一般人手掌的握力),即推座彈簧42的向下的彈力減小到小于契形部彈簧29在契形部32分解形成的向上的彈力時,推球36被推向上,舌桿34相互靠攏,最終左鎖舌27和右鎖舌28靠攏,左鎖舌27和右鎖舌28的外緣移動到固定基板40上的限位孔39孔緣內,實現解鎖。
[0063]參照圖15,是本實用新型的定位縮夾結構104,定位縮夾結構104由左月牙夾45、右月牙夾46、兩個月牙夾軸47、縮夾槽48、縮夾基座49、縮夾彈簧50、縮夾主柄51、兩個夾柄軸52、定位基座53、夾柄彈簧54、定位夾柄55和縮夾外套56組成;定位導軌60上開有定位卡槽57 ;定位卡槽57分上下兩層,上層左右呈現“V”字型,供定位夾柄55自由定位滑動;下層容納定位基座53,供定位基座53自由滑動。在定位卡槽57上層的一側內壁上等距分布有契形定位卡齒59,契形定位卡齒59有厚、薄頭之分,厚頭朝向遠端;這樣的設計方便了對夾持目標物的固定單向定位,且定位檔感清晰。定位彈簧58置于定位卡槽57內,其一端連接定位卡槽57的遠端,另一端連接定位鎖夾結構104的定位基座53,此彈簧的發力方向為從遠端到近端,使得定位基座53始終處于契形定位卡齒59中。定位夾柄55和縮夾主柄51通過各自的夾柄軸52固定于定位基座53上,定位夾柄55和縮夾主柄51之間置有夾柄彈簧54,此彈簧的目的是確保兩夾柄處于張開狀態,緊貼定位卡槽57上“V”字邊沿。縮夾外套56底端連接縮夾主柄51,上端開口內設有縮夾槽48,縮夾槽48內置有縮夾彈簧50,縮夾彈簧50上端與縮夾基座49相連;左月牙夾45和右月牙夾46通過各自的月牙夾軸47連接縮夾基座49。鎖夾彈簧50的發力方向是從上到下端,左月牙夾45和右月牙夾46在彈力的作用下,跟隨縮夾基座49在縮夾槽48內下降,由于左月牙夾45和右月牙夾46是弧形設計,縮夾槽48的開口處逐漸對夾體產生向內擠的力,導致兩夾體相互靠攏,越往下降,靠得越攏,從而產生對目標物的緊固夾持作用。此裝置可對小型四肢類動物的四肢、尾椎等末端產生夾持作用,并可長時間準確定位于某一位置。
[0064]參照圖16,是本實用新型的肢端夾持定位結構106,該結構適用于“翻蓋式固定支架”和“肢端定位式固定支架”上,針對四肢類實驗對象的肢端,具有夾持、固定的功能。該結構由57定位卡槽、58定位彈簧、59契形定位卡齒、60定位導軌、104定位鎖夾結構構成。所述肢端夾持定位結構106由定位卡槽57、定位彈簧58、契形定位卡齒59、定位導軌60、定位鎖夾結構104構成,其中,定位縮夾結構104由左月牙夾45、右月牙夾46、兩個月牙夾軸47、縮夾槽48、縮夾基座49、縮夾彈簧50、縮夾主柄51、兩個夾柄軸52、定位基座53、夾柄彈簧54、定位夾柄55和縮夾外套56組成;定位導軌60上開有定位卡槽57 ;定位卡槽57分上下兩層,上層左右呈現“V”字型,供定位夾柄55自由定位滑動;下層容納定位基座53,供定位基座53自由滑動。在定位卡槽57上層的一側內壁上等距分布有契形定位卡齒59,契形定位卡齒59有厚、薄頭之分,厚頭朝向遠端;這樣的設計方便了對夾持目標物的固定單向定位,且定位檔感清晰。定位彈簧58置于定位卡槽57內,其一端連接定位卡槽57的遠端,另一端連接定位鎖夾結構104的定位基座53,此彈簧的發力方向為從遠端到近端,使得定位基座53始終處于契形定位卡齒59中。
[0065]參照圖17,是本實用新型的肢端分體軸結構105。該結構是“肢端定位式支架”特有的組成部分,為實現實驗對象肢端收展的目的,位于16固定臺面的中央。肢端分體軸結構105由肢端分角調區64、肢端分角松緊螺絲65、肢端分體軸66、肢端分體松緊片67、軸倉68和肢端分體桿69構成。操作臺70中央部分凹陷形成軸倉68,肢端分體軸66位于軸倉68中心;四根肢端分體桿69由軸中心輻射發出,走行于軸倉68四周的肢端分角調節區64,并往外連接肢端定位夾結構106。4根69肢端分體桿在64肢端分角調節區內可自由活動,設置離體程度,便于保護正常器官,提高靶區劑量。肢端分角松緊螺絲65設計于肢端分體軸66上,軸上分布有肢端分體松緊片67。隨著使用人員的習慣,可對肢端分體桿69的轉動松緊進行調節,保證固定效果和方便操作。
[0066]參照圖18和19,是本實用新型的欄柵限位結構107。該結構是“欄柵式固定支架”特有的組成部分,具有阻擋、限位和固定的功能。由中部定位左旋鈕80、中部定位右旋鈕81、折疊軸82、側部定位右旋鈕83、上內導軌84、上導槽85、上外導軌86、右框架87、側部右卡柱88、下內導軌89、下導槽90、下外導軌91、導輪92、中部右卡柱93、中限位止94、中部左卡柱95、折疊卡片96、側部左卡柱97、左框架98、導軌軸99、導軌桿帽130和側部定位左旋鈕131構成。該結構總體成“口”字結構,并在內設置門簾形狀的折疊欄柵,實現對非照射部位的有效阻擋。上內導軌84和上外導軌86平行,兩端均分別連接右框架87和左框架98的上部;下內導軌89和下外導軌91平行,兩端均分別連接右框架87和左框架98的下部。上內導軌84和上外導軌86之間構成上導槽85,下內導軌89和下外導軌91之間構成下導槽90,上導槽85和下導槽90平行相對,中限位止94置于下導槽90中部,將下導槽90分成左、右兩部分。上導槽左側內依次走行并貫穿有側部左卡柱97、三根導軌軸99、中部左卡柱95 ;側部左卡柱97、三根導軌軸99、中部左卡柱95之間均依次連接有折疊卡片96、折疊軸82和折疊卡片96,共四套;側部左卡柱97上端連接側部定位左旋鈕131、三根導軌軸99上端各連接一導軌桿帽130,中部左卡柱95上端連接中部定位左旋鈕80 ;側部左卡柱97、三根導軌軸99和中部左卡柱95下端各連接一導輪92,并走行于下導槽90的左側部;右側同樣分布。上導槽86上緣平齊,下緣有上外導軌86高于上內導軌84,這樣的設計使得對目標對象起到了單向限位的強化作用。下內導軌89和下外導軌91邊沿相互成“「I”形結構,
控制導輪92保持在下導槽90內左右滑動。各個卡柱和桿之間通過折疊卡片96軸性相連,可以相互軸向轉動。側部定位左旋鈕131、中部定位左旋鈕80、中部定位右81旋鈕、側部定位右旋鈕83各自與相應的卡柱相連接,可以旋進并鎖止在上導槽85的上緣位置。導軌桿帽130連接于導軌軸上99,帽檐架于上外導軌86和上內導軌84上,實現自由滑動。側部右卡柱88和右框架87構成的空間主要是對象鼠的右腿部限位;中部左卡柱95和中部右卡柱93構成的空間主要是對象鼠的尾椎或小鼠的腿部限位;側部左卡柱97和左框架98構成的空間主要是對象鼠的左腿部限位。
[0067]參照圖20和21,是本實用新型的配套支架——體外細胞實驗固定支架,由固定臺面16、支架主板18、射線吸收倉21、生物膜30、生物膜夾31、固定基板40、左右限位結構100、前后限位結構101、左右輔助限位結構102和支架腳鎖止結構103構成;固定臺面16位于支架主板18中間位置,固定臺面16分為上下層,下層為射線吸收倉21,射線吸收倉21內有生物膜30和生物膜夾31,生物膜30通過生物膜夾31固定;上層安裝有左右限位結構100、前后限位結構101、左右輔助限位結構102,其中,固定臺面16上層的前后兩側邊緣各嵌有兩套前后限位結構101 ;固定臺面16上層的中央嵌入了左右輔助限位結構102,兩個左右限位結構100安裝于固定臺面上層的長軸上,且位于左右輔助限位結構102的兩側。
[0068]參照圖22,是本實用新型的配套支架——插片式固定支架。本結構采用固定室腔限位、固定欄柵阻擋、肢端分體的原理,實現制動、阻攔和定位的功能,適用于多只體長5?7CM幼鼠(裸鼠)等的對比照射實驗。該固定支架由支架主板18、鼠吻部孔74、支架腳鎖止結構103、覆蓋133、凹槽134、室腔135、腿部固定卡口 136、系柱137和摩擦紋138組成。支架主板18上設置一字排開的五個獨立的室腔135,其大小剛好適用于3周到8周之間任何體態的小(裸)鼠。室腔135上部完全開口,用一覆蓋插片133通過的凹槽134拉抽實現封蓋。室腔2前壁設置一個1.5CM直徑的裸鼠吻部孔74,其作用為裸鼠吻部通過此孔與外面交換呼吸。室腔135后壁右三分之一缺失,形成長條狀空隙稱為腿部固定卡口 136,剛好容得下一條裸鼠后腿的伸出,與腿部固定卡口 136相對應的是固定裸鼠后腿的系柱137,柱子表面設有摩擦紋138,裸鼠后腿通過一根普通的經過消毒棉繩將牽拉,從腿部固定卡口136處伸出固定在系柱137上,使其始終成順直狀態。考慮到實驗裸鼠的個體差異和適應各個齡段的通用性,每個系柱137到相應的腿部固定卡口 136的距離設定為5CM。因此這一排相對應的系柱137和腿部固定卡口 136構成了寬度為5CM的長方形照射靶區域。
[0069]參照圖23,是本實用新型的配套支架——翻蓋式固定支架。該結構采用夾體受壓聚攏、活動折疊欄柵、適體限位的原理,實現夾持、阻攔和制動限位的功能,適用于體長8?1CM鼠類的對比照射實驗。由支架主板18、磁力鎖頭71、覆蓋板72、蓋板槽73、鼠吻部孔74、翻蓋軸75、室腔側板76、磁力鎖柱77、鎖桿軸柱78、鎖桿79、室腔前板132、支架腳鎖止結構103、肢端夾持定位結構106和欄柵式限位結構107組成。支架鎖止結構103位于支架主板18的兩側;四個并列的長方體室腔安裝于支架主板18上,每個長方體室腔兩側為室腔側板76,前側為前板132,后方為欄柵限位結構107,上方為一活動的覆蓋板72,下方為支架主板18 ;室腔側板76上緣設置有蓋板槽73 ;前板132中央為74鼠吻部孔;前板132上沿設有翻蓋軸75,覆蓋板72通過翻蓋軸75與前板132連接;欄柵式限位結構107的下端等距分布有三套肢端定位架結構106。最左側長方體室腔的右側安裝有磁力鎖柱77,最右側長方體室腔的右側安裝有鎖桿軸柱78,鎖桿79 —端連于鎖桿軸柱78,另一端連磁力鎖頭71,可以完成對4個室腔各自的72覆蓋板的鎖止。
[0070]參照圖24,是本實用新型的配套支架——肢端定位式固定支架。該結構采用夾體受壓聚攏、卡齒受阻定位和軸動收展的原理,實現夾持、定位和肢端收展的功能,適用于體長IlCM以上的鼠類的照射實驗。由固定臺面16、支架主板18、射線吸收倉21、生物膜30、生物膜夾31、中心體位臺61、支架中心62、尾夾角度調節軸63、操作臺70、支架腳鎖止結構103、肢端分體軸結構105和肢端夾持定位結構106組成。本實用新型主體為一長方形的支架主板18,支架鎖止結構103位于支架主板18的兩側;固定臺面16位于支架主板18中間位置,分為上下層,下層為射線吸收倉21,射線吸收倉21內分別有生物膜30和固定器生物膜夾31,主要作用為吸收照射的散射線,保護正常組織,提高靶區劑量;上層有居于中心的肢端分體軸結構105,以及輻射狀排列的5套肢端夾持定位結構106,其中一套與尾夾角度調節軸63連接,可在垂直于61中心體位臺的平面上轉動,方便實驗員對其尾椎體的操作。中心體位臺61和操作臺70位于肢端分體軸結構105上方,其中61中心體位的作用為容納鼠體,與70操作臺的微下沉設計,確保鼠體的不易滑動。70操作臺呈現蝴蝶翅膀形設計,方便實驗人員的鼠體固定、器械操作和靶區的(引導)標示。中心體位臺70上標注有支架中心62。
[0071]實施例3使用本實用新型(列舉使用實驗箱的插片式固定支架的照射實驗)
[0072](I)(參照圖1-7)準備階段:按實驗要求,開啟便攜氣體罐171的閥門173,氧氣充滿箱室180 ;接通電熱絲153加熱電路,箱室保持恒溫。生物膜放入生物膜倉21,用生物膜夾31固定,此膜的作用是吸收散射線作用。打開箱蓋162,放入“插片式固定支架”,并通過支架上安裝的腳架鎖止結構107,固定于固定基板40上的限位孔39內;帶入相關操作器械,置于已展開的折疊器械臺167上。最后放入已經制備好的若干只裸鼠,并關閉箱蓋。轉動箱體上的封口開關142,左套口 141、右套口 143打開,伸手入箱內。
[0073](2)(參照圖6和22)裝備階段:將裸鼠安置在固定支架的室腔135內,拉出已經植入腫瘤細胞的后肢或爪墊,牽拉固定在系柱137上,插入覆蓋插片133并封蓋,全部完成后逐一編號記錄。調整支架中心與基板中心156的關系(一般為設置中心重合),轉動A維調節旋鈕154和B維調節旋鈕160,實現插片式固定支架的支架主板18水平,并鎖死,檢查完畢后封箱。
[0074](3)轉場階段:通過整個箱體到達照射機房,期間箱體內的電氣設備由于有了便攜電氣設備,可以實現供氣、恒溫、照明等一系列之前無法實現的微環境。實驗箱裝備有此固定支架鎖止的實用新型,可完成固定限位,無需擔心轉運過程及照射時的位移、污染、損害等問題;
[0075](4)(參照圖1、2)照射階段:固定箱固定在治療床上,按照箱體上刻度標尺166,調整照射深度。通過透明的箱體觀察,設定照野:一種是由于目標區域已經固定,根據透明箱體,直接分割攝野;另一種是按照入射中心186 (基板中心156)和固定支架的相對位置,設定照野。
[0076](5)完成照射,照射完畢,送回無菌室,待日后分析比對。
【權利要求】
1.一種放射生物多功能實驗箱,由箱體及配套固定支架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由箱后板結構(109)、箱底倉結構(110)、三維固定基板結構(111)、無菌套口結構(112)、箱室(180)、箱側板(179)和入射中心點(186)構成;箱后板結構(109)構成箱室(180)的后壁,箱室(180)的兩側壁由箱側板(179)構成,箱室(180)的前壁為無菌套口結構(112),三維固定基板結構(111)構成箱室(180)的底,三維固定基板結構(111)的下方為箱底倉結構(110);所述配套固定支架包括:體外細胞實驗固定支架、插片式固定支架、翻蓋式固定支架和肢端定位式固定支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放射生物多功能實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后板結構(109)由箱蓋(162)、箱蓋軸(163)、紫外線消毒燈管(164)、照明燈管(165)、刻度標尺(166)、折疊器械臺(167)、折疊軸(168)、拉線(169)、22(^電源插孔(170)、臺面吸合器(187)、后板(188)和頂板(189)構成;箱蓋(162)通過箱蓋軸(163)連于頂板(189)的一邊;頂板(189)的另一邊與后板(188)相交并垂直;紫外線消毒燈管(164)和照明燈管(165)平行排列置于頂板(189)下方;后板(188)的一側邊及下方分別設置有垂直排列的刻度標尺(166)和220V電源插孔(170 );在后板(188)的左側中部位置設計有折疊器械臺(167),折疊器械臺(167)分別連接后板(188)上的折疊軸(168)和拉線(169);在折疊器械臺(167)長軸的游離邊中部設置有磁性物塊,與后板(188)上的臺面吸合器(187)相吻合;所述箱底倉結構(110 )由生物膜(30 )、生物膜夾(31)、便攜氣體罐(171)、氣瓶嘴(172 )、閥門(173 )、濾瓶出氣嘴(174)、濾瓶(175)、濾瓶進氣嘴(176)、空氣調節設備倉(177)、射線吸收倉(178)、電氣倉(181)、I號蓄電池(182)、II號蓄電池(183)和變壓器(184)構成;電氣倉(181)、射線吸收倉(178),空氣調節設備倉(177)三個倉并列在底部;射線吸收倉(178)內兩側壁各有兩個生物膜夾(31)夾持生物膜(30);空氣調節設備倉(177)位于射線吸收倉(178) —偵牝內有兩只便攜式氣體罐(171)和濾瓶(175),便攜式氣體罐(171)上設有氣瓶嘴(172),由閥門(173 )控制氣瓶,(172)的氣體出入,濾瓶(175)上設計有濾瓶出氣嘴(174)和濾瓶進氣嘴(176);電氣倉(181)位于射線吸收倉(178)的另一側,里面依次排列有I號蓄電池(182)、II號蓄電池(183)和變壓器(18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放射生物多功能實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維固定基板結構(111)由限位孔(39)、固定基板(40)、底板(140)、電熱絲(153)、A維調節旋鈕(154)、A維調節軸(155)、基板中心(156)、A維水平儀(157)、維間板(158)、B維調節軸(159),B維調節旋鈕(160),B維水平儀(161)和氣體出口( 185)組成;所述底板(140)為長方形,A維調節軸(155)和B維調節軸(159)分別位于底板(140)的兩條對稱軸上,其中,A維調節軸(155)所對應的對稱軸的長度小于B維調節軸(159)所對應的對稱軸的長度;A維調節軸(155)和B維調節軸(159)之間有維間板(158) ;A維調節軸(155)兩端均設置有A維調節旋鈕(154),A維調節旋鈕(154)為半圓柱形,安裝于底板(140)上;B維調節軸(159)兩端均設置有B維調節旋鈕(160),B維調節旋鈕(160)為圓柱形,安裝在底板(140)外;固定基板(40 )位于A維調節軸(155 )和B維調節軸(159 )上,固定基板(40 )中央位置刻制有基板中心(156 ),固定基板(40 )中心(156 )兩側各有一束電熱絲(153 );固定基板(40 )上等距分布有若干限位孔(39) ;A維水平儀(157)的長軸與B維調節軸平行,B維水平儀(161)的長軸與A維調節軸(155)平行,且A維水平儀(157)和B維水平儀(161)分別安裝于固定基板(40)的兩個角上;氣體出口(185)位于底板(140)的邊角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放射生物多功能實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無菌套口結構(112)由內板(139)、底板(140)、右套口(141)、封口開關(142)、左套口(143)、外板(144)、左封蓋(145)、齒輪(146)、左軌道齒(147)、右軌槽(148)、右封蓋(149)、齒輪軸(150)、右軌道齒(151)和左軌槽(152)組成;內板(139)上開口有右套口(141)和左套口(143),右套口(141)和左套口(143)之間斜向開有右軌槽(148)和左軌槽(152),右軌槽(148)內走行有左軌道齒(147),左軌槽(152)內走行有右軌道齒(151 ),左軌道齒(147)和右軌道齒(151)之間咬合有齒輪(146),齒輪軸(150)垂直內板(139)與齒輪(146)相連,左封蓋(145)與左軌道齒(147)端口相連并平行于內板(139),右封蓋(149)與右軌道齒(151)端口相連并平行于內板(139);外板(144)上開有右套口( 141)和左套口( 143),并與內板(139)上開有的右套口( 141)和左套口( 143)相對應,垂直于內板(139)的齒輪軸(150)與外板(144)上的封口開關(142)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放射生物多功能實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體外細胞實驗固定支架由固定臺面(16)、支架主板(18)、射線吸收倉(21)、生物膜(30)、生物膜夾(31)、固定基板(40)、左右限位結構(100)、前后限位結構(101)、左右輔助限位結構(102)和支架腳鎖止結構(103)構成;固定臺面(16)位于支架主板(18)中間位置,固定臺面(16)分為上下層,下層為射線吸收倉(21),射線吸收倉(21)內有生物膜(30)和生物膜夾(31),生物膜(30)通過生物膜夾(31)固定;上層安裝有左右限位結構(100)、前后限位結構(101)、左右輔助限位結構(102),其中,固定臺面(16)上層的前后兩側邊緣各嵌有兩套前后限位結構(101);固定臺面(16)上層的中央嵌入了左右輔助限位結構(102),兩個左右限位結構(100)安裝于固定臺面上層的長軸上,且位于左右輔助限位結構(102)的兩側; 所述左右限位結構(100)由檐口擋針(I)、主限位卡槽(2)、弧形限位夾塊(3)、主限位基座(4)、主限位彈簧(5)、高度限位彈簧(6)、高度限位調節手柄(7)、高度限位卡槽(8)、高度限位卡體(9)、檐口限位彈簧(10)、檐口限位卡槽(11)、檐口限位基座(12)和檐口限位夾塊(13 )構成;主限位卡槽內(2 )走行有主限位彈簧(5 )與主限位基座(4 ),其中主限位彈簧(5)—端與主限位基座(4)相連,另一端固定于主限位卡槽(2)的遠端;主限位基座(4)上連接有弧形限位夾塊(3),夾塊中間開口有高度限位卡槽(8),其內依次走行有高度限位彈簧(6)、高度限位調節手柄(7)和高度限位卡體(9);檐口限位夾塊(13)上開有檐口限位卡槽(11 ),檐口限位卡槽(11)內走行有檐口限位基座(12)和檐口限位彈簧(10),檐口限位彈簧(10)一端連接檐口限位卡槽(11)遠端,另一端連接檐口限位基座(12);檐口限位卡槽(11)通過檐口限位基座(12)與高度限位卡體相連(9); (13)檐口限位夾塊的近端設置有檐口擋針(I);其中主限位彈簧(5)施力方向為從主限位卡槽(2)的遠端到近端,高度限位彈簧(6)施力方向為從上到下;檐口限位彈簧(10)施力方向為從檐口限位卡槽(11)的近端到遠端; 所述前后限位結構(101)由檐口擋針(I)、主限位卡槽(2)、主限位基座(4)、主限位彈簧(5)、高度限位彈簧(6)、高度限位調節手柄(7)、高度限位卡槽(8)、高度限位卡體(9)、檐口限位彈簧(10)、檐口限位卡槽(11)、檐口限位基座(12)、檐口限位夾塊(13)、條形限位夾塊(14)構成;主限位卡槽(2)內走行有主限位彈簧(5)與主限位基座(4),其中主限位彈簧(5)—端與主限位基座(4)相連,另一端固定于主限位卡槽(2)的遠端;主限位基座(4)上連接有條形限位夾塊(14),條形限位夾塊(14)中間開口有高度限位卡槽(8),其內依次走行有高度限位彈簧(6)、高度限位調節手柄(7)和高度限位卡體(9);檐口限位夾塊(13)開有檐口限位卡槽(11 ),檐口限位卡槽(11)內走行有檐口限位基座(12 )和檐口限位彈簧(10 ),檐口限位彈簧(1 ) —端連接檐口限位卡槽(11)的遠端,另一端連接檐口限位基座(12 );檐口限位卡槽(11)通過檐口限位基座(12)與高度限位卡體(9)相連;檐口限位夾塊(13)的近端設置有檐口擋針(I);其中主限位彈簧(5)的施力方向為從主限位卡槽(2)的遠端到近端,高度限位彈簧(6)施力方向為從上到下端;檐口限位彈簧(10)施力方向為從檐口限位卡槽(11)的近端到遠端; 所述左右輔助限位結構(102)由檐口擋針(I)、高度限位彈簧(6)、高度限位調節手柄(7)、高度限位卡槽(8)、高度限位卡體(9)、檐口限位彈簧(10)、檐口限位卡槽(11)、檐口限位基座(12)、檐口限位擋塊(13)、條形限位夾塊(14)、折疊軸(15)和折疊倉(17)構成;所述折疊軸(15)固定于折疊倉(17)中;條形限位夾塊(14) 一端連于折疊軸(15),另一端游離;條形限位夾塊(14)內開有高度限位卡槽(8);高度限位卡槽(8)內從下到上依次走行有高度限位彈簧(6)、高度限位調節手柄(7)和高度限位卡體(9);高度限位卡體(9)的頂端連接檐口限位基座(12 );檐口限位夾塊(13)開有檐口限位卡槽(11 ),檐口限位卡槽(11)內走行有檐口限位基座(12)和檐口限位彈簧(10),檐口限位彈簧(10) 一端連接檐口限位基座(12)和檐口限位卡槽(11)的遠端;檐口限位卡槽(11)通過檐口限位基座(12)與高度限位卡體(9)相連;檐口限位夾塊(13)的近端設置有檐口擋針(I);高度限位彈簧(6)施力方向為從上到下端;檐口限位彈簧(10)施力方向為從檐口限位卡槽(11)的近端到遠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放射生物多功能實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式固定支架由支架主板(18)、鼠吻部孔(74)、支架腳鎖止結構(103)、覆蓋(133)、凹槽(134)、室腔(135)、腿部固定卡口( 136)、系柱(137)和摩擦紋(138)組成;室腔(135)排列放置在支架主板(18)上,室腔(135)前壁設有鼠吻部孔(74),室腔(135)左右壁上緣設有凹槽(134),覆蓋插片(133)插入凹槽(134),腿部固定卡口( 136)位于室腔(135)后壁,與腿部固定卡口(136)對應處設置系柱(137),系柱(137)上設有摩擦紋(138),支架主板(18)兩側安裝有支架鎖止結構(103)。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放射生物多功能實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蓋式固定支架由支架主板(18)、磁力鎖頭(71)、覆蓋板(72)、蓋板槽(73)、鼠吻部孔(74)、翻蓋軸(75),室腔側板(76)、磁力鎖柱(77)、鎖桿軸柱(78)、鎖桿(79)、室腔前板(132)、支架腳鎖止結構(103)、肢端夾持定位結構(106)和欄柵式限位結構(107)組成;支架鎖止結構(103)位于支架主板(18 )的兩側;四個并列的長方體室腔安裝于支架主板(18 )上,每個長方體室腔兩側為室腔側板(76),前側為前板(132),后方為欄柵限位結構(107),上方為一活動的覆蓋板(72),下方為支架主板(18);室腔側板(76)上緣設置有蓋板槽(73);前板(132)中央為(74)鼠吻部孔;前板(132 )上沿設有翻蓋軸(75 ),覆蓋板(72 )通過翻蓋軸(75 )與前板(132)連接;欄柵式限位結構(107)的下端等距分布有三套肢端定位架結構(106);最左側長方體室腔的右側安裝有磁力鎖柱(77),最右側長方體室腔的右側安裝有鎖桿軸柱(78),鎖桿(79)—端連于鎖桿軸柱(78),另一端連磁力鎖頭(71);所述欄柵式限位結構(107)由中部定位左旋鈕(80 )、中部定位右旋鈕(81)、折疊軸(82 )、側部定位右旋鈕(83 )、上內導軌(84)、上導槽(85)、上外導軌(86)、右框架(87)、側部右卡柱(88)、下內導軌(89)、下導槽(90)、下外導軌(91)、導輪(92)、中部右卡柱(93)、中限位止(94)、中部左卡柱(95)、折疊卡片(96 )、側部左卡柱(97 )、左框架(98 )、導軌軸(99 )、導軌桿帽(130 )和側部定位左旋鈕(131)構成;上內導軌(84)和上外導軌(86)平行,兩端均分別連接右框架(87)和左框架(98)的上部;下內導軌(89)和下外導軌(91)平行,兩端均分別連接右框架(87)和左框架(98)的下部;上內導軌(84)和上外導軌(86)之間構成上導槽(85),下內導軌(89)和下外導軌(91)之間構成下導槽(90),上導槽(85)和下導槽(90)平行相對,中限位止(94)置于下導槽(90)中部,將下導槽(90)分成左、右兩部分;上導槽(85)左側內部依次走行有側部左卡柱(97)、三根導軌軸(99)和中部左卡柱(95);側部左卡柱(97)、三根導軌軸(99)、中部左卡柱(95)之間均依次連接有折疊卡片(96)、折疊軸(82)和折疊卡片(96);側部左卡柱(97)上端連接側部定位左旋鈕(131)、三根導軌軸(99)上端各連接一導軌桿帽(130),中部左卡柱(95)上端連接中部定位左旋鈕(80);側部左卡柱(97)、三根導軌軸(99)和中部左卡柱(95)下端各連接一導輪(92),并走行于下導槽(90)的左側部;上導槽(85)右側內部依次走行有側部右卡柱(88)、三根導軌軸(99)和中部右卡柱(93);側部右卡柱(88)、三根導軌軸(99)、中部右卡柱(93)之間均依次連接有折疊卡片(96)、折疊軸(82)和折疊卡片(96);側部右卡柱(88)上端連接側部定位右旋鈕(83)、三根導軌軸(99)上端均連接一導軌桿帽(130),中部右卡柱(93)上端連接中部定位右旋鈕(81);側部右卡柱(88)、三根導軌軸(99)和中部右卡柱(93)下端各連接一導輪(92),并走行于下導槽(90)的右側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放射生物多功能實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肢端定位式固定支架由固定臺面(16)、支架主板(18)、射線吸收倉(21)、生物膜(30)、生物膜夾(31)、中心體位臺(61)、支架中心(62)、尾夾角度調節軸(63)、操作臺(70)、支架腳鎖止結構(103)、肢端分體軸結構(105)和肢端夾持定位結構(106)組成;支架鎖止結構(103)位于支架主板(18)的兩側;固定臺面(16)位于支架主板(18)中間位置,固定臺面(16)分為上下層,下層為射線吸收倉(21),射線吸收倉(21)內分別有生物膜(30)和固定器生物膜夾(31);上層有居于中心的肢端分體軸結構(105),以及輻射狀排列的(5)套肢端夾持定位結構(106),其中一套與尾夾角度調節軸(63)連接;中心體位臺(61)和操作臺(70)位于肢端分體軸結構(105)上方,中心體位臺(61)上標注有(62)支架中心; 所述肢端分體軸結構(105)由肢端分角調區(64)、肢端分角松緊螺絲(65)、肢端分體軸(66)、肢端分體松緊片(67)、軸倉(68)和肢端分體桿(69)構成;操作臺(70)中央部分凹陷形成軸倉(68),肢端分體軸(66)位于軸倉(68)中心;四根肢端分體桿(69)由軸中心福射發出,走行于軸倉(68)四周的肢端分角調節區(64),并往外連接肢端定位夾結構(106);肢端分角松緊螺絲(65)設計于肢端分體軸(66)上,軸上分布有肢端分體松緊片(67)。
9.根據權利要求5、6、7、8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放射生物多功能實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腳鎖止結構(103)由手柄(23),柄柱(24),嵌入柱(26),左鎖舌(27),右鎖舌(28)組成,柄柱(24)安裝在支架主板(18)上,末端與嵌入柱(26)相連,兩根柄柱(24)的頂端通過一根手柄(23)相連;柄柱(24)內走行有舌桿柱(38),舌桿柱(38)內走行有推桿槽(37)和舌桿槽(33);舌桿槽(33)的底部設計有兩相對的契形部彈簧(29)、頂部安裝有舌桿軸(43 );舌桿槽(33 )內走行有兩根舌桿(34 ),舌桿(34 )由舌桿軸(43 )發出后沿著舌桿槽(33 )壁走行并游離于嵌入柱(26)的下端開口 ;舌桿(34)設計有契形部(32),與契形部彈簧(29)相對應,兩根舌桿(34)末端分別連接左鎖舌(27)和右鎖舌(28);兩個契形部(32)中間夾有推球(36);推桿槽(37)內頂端設有推座(44),推座(44)上部連接有推座彈簧(42);手柄(23)內設有聯動桿相連(41),推座(44)側部與聯動桿(41)相連;手柄(23)底面開口,安裝有解鎖按鈕(19 ),解鎖按鈕(19 )與聯動桿(41)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7、8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放射生物多功能實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肢端夾持定位結構(106)由定位卡槽(57)、定位彈簧(58)、契形定位卡齒(59)、定位導軌(60)、定位縮夾結構(104)構成,其中,定位縮夾結構(104)由左月牙夾(45)、右月牙夾(46)、兩個月牙夾軸(47)、縮夾槽(48)、縮夾基座(49)、縮夾彈簧(50)、縮夾主柄(51)、兩個夾柄軸(52)、定位基座(53)、夾柄彈簧(54)、定位夾柄(55)和縮夾外套(56)組成;所示定位導軌(60)上開有定位卡槽(57);在定位卡槽(57) —側的內壁上等距分布契形定位卡齒(59);契形定位卡齒(59)有厚、薄頭之分,厚頭朝向遠端;定位彈簧(58)置于定位卡槽(57)內,其一端固定在定位卡槽(57)的遠端,另一端連接定位縮夾結構(104)的定位基座(53);定位夾柄(55)和縮夾主柄(51)通過各自的夾柄軸(52)固定于定位基座(53)上,定位夾柄(55)和縮夾主柄(51)之間設置有夾柄彈簧(54);縮夾外套(56)底端連接縮夾主柄(51),上端開口內設有縮夾槽(48 ),縮夾槽(48 )內置有縮夾彈簧(50 ),縮夾彈簧(50 )上端與縮夾基座(49 )相連;左月牙夾(45 )和右月牙夾(46 )通過月牙夾軸(47 )連接于縮夾基座(49 )。
【文檔編號】A01K1/03GK203985459SQ201420451315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2日
【發明者】張鵬, 封巍 申請人:浙江省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