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內陸水域的水草采集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內陸水域的水草采集裝置,包括第一抓扒、第二抓扒和控制板,兩個抓扒的兩端連接處設置兩個轉軸;兩個抓扒上安裝有網片;兩個轉軸上設置兩個第一固定環,第一抓扒的兩個側面對稱設置一個固定孔,第二抓扒的兩個側面對稱設置一個繞孔,用于安裝第一鐵絲,控制板上設置兩個系孔,一個系孔用于第一鐵絲穿過,另一個系孔用于系拉繩;第一抓扒上設置第二固定孔,安裝第二鐵絲,第二抓扒上設置第三固定孔,安裝第三鐵絲;控制板上還固定設置一個勾環,所述勾環用于勾住第二鐵絲和第三鐵絲。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巧妙,操作簡便易行,制作成本低,對水草的采集效果好,滿足了對水草資源進行定量與定性調查的需求。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內陸水域的水草采集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內陸水域的水草采集裝置,屬于水產實驗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水草是內陸水域重要的自然資源,對水草資源狀況的調查是漁業、環境等研究領域的一項基礎工作,但目前在野外采樣中,尚缺少可以對水草進行定量、定性采集的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結構的用于內陸水域的水草采集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如下:
[0005]一種用于內陸水域的水草采集裝置,包括兩個可以活動的抓扒和一個控制板,所述兩個抓扒分別為第一抓扒和第二抓扒,所述兩個抓扒的兩端連接處設置兩個轉軸;所述兩個抓扒上安裝有網片;所述兩個轉軸上設置兩個第一固定環,所述第一抓扒的兩個側面對稱設置一個固定孔,第二抓扒的兩個側面對稱設置一個繞孔,用于安裝第一鐵絲,所述第一鐵絲一端固定在第一抓扒的一個側面的固定孔,然后穿過同側面的繞孔,再穿過同側面的第一固定環,再穿過控制板,再穿過另一側面的第一固定環,然后穿過另一側面的繞孔,最后固定在另一側面的固定孔;所述控制板上設置兩個系孔,一個系孔用于第一鐵絲穿過,另一個系孔用于系拉繩;所述第一抓扒上設置第二固定孔,安裝第二鐵絲,所述第二抓扒上設置第三固定孔,安裝第三鐵絲;所述控制板上還固定設置一個勾環,所述勾環用于勾住第二鐵絲和第三鐵絲。
[0006]上述抓扒有三個面,分別是一個工作面板以及對稱平行的兩個側面板,所述工作面板的工作端口設置若干爪齒,所述兩個抓扒的爪齒對應咬合設置。
[0007]上述抓扒兩個側面板之間設置兩根加強筋。
[0008]上述抓扒的側面板上設置若干系網孔,用于安裝網片。
[0009]上述系網孔的孔徑是5mm。
[0010]上述網片是尼龍網。
[0011]上述尼龍網的孔徑是lcm。
[0012]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巧妙,操作簡便易行,制作成本低,對水草的采集效果好,滿足了對水草資源進行定量與定性調查的需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抓扒的正視圖;
[0015]圖3是圖2的仰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7]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用于內陸水域的水草采集裝置,包括兩個可以活動的抓扒和一個控制板11,兩個抓扒分別為第一抓扒I和第二抓扒2,兩個抓扒的兩端連接處設置兩個轉軸3 ;兩個抓扒上安裝有網片4 ;兩個轉軸3上設置兩個第一固定環9,第一抓扒I的兩個側面對稱設置一個固定孔6,第二抓扒2的兩個側面對稱設置一個繞孔7,用于安裝第一鐵絲10,第一鐵絲10 —端固定在第一抓扒I的一個側面的固定孔6,然后穿過同側面的繞孔7,再穿過同側面的第一固定環9,再穿過控制板11,再穿過另一側面的第一固定環9,然后穿過另一側面的繞孔7,最后固定在另一側面的固定孔6 ;兩個轉軸3上設置兩個第一固定環9,安裝第一鐵絲10,控制板11上設置兩個系孔12,一個系孔12用于第一鐵絲穿過,另一個系孔12用于系拉繩15 ;第一抓扒I上設置第二固定孔17,安裝第二鐵絲16,第二抓扒2上設置第三固定孔19,安裝第三鐵絲18 ;控制板11上還固定設置一個勾環14,勾環14用于勾住第二鐵絲16和第三鐵絲18。
[0018]作為優選方案,抓扒有三個面,分別是一個工作面板以及對稱平行的兩個側面板,工作面板的工作端口設置若干爪齒13,兩個抓扒的爪齒13對應咬合設置。
[0019]作為優選方案,抓扒兩個側面板之間設置兩根加強筋20。
[0020]作為優選方案,抓扒的側面板上設置若干系網孔5,用于安裝網片4。
[0021]作為優選方案,系網孔5的孔徑是5mm。
[0022]作為優選方案,網片4是尼龍網。
[0023]作為優選方案,尼龍網的孔徑是1cm。
[0024]采集方法:將第一抓扒I與第二抓扒2放平(與地面平行),將第二鐵絲16和第三鐵絲18勾在勾環14上,抓扒向下,手持系拉繩15,以約0.5米/秒的速度平穩地將該裝置放入水中。待確定已沉入水底后,放掉勾環14上的第二鐵絲16和第三鐵絲18,拉動第一鐵絲10,使兩個抓扒閉合,將該裝置提出水面后,獲取抓扒內采集的水草。根據抓扒的尺寸,可換算出采集水域的水草資源量。
[0025]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內陸水域的水草采集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兩個可以活動的抓扒和一個控制板,所述兩個抓扒分別為第一抓扒和第二抓扒,所述兩個抓扒的兩端連接處設置兩個轉軸;所述兩個抓扒上安裝有網片;所述兩個轉軸上設置兩個第一固定環,所述第一抓扒的兩個側面對稱設置一個固定孔,第二抓扒的兩個側面對稱設置一個繞孔,用于安裝第一鐵絲,所述第一鐵絲一端固定在第一抓扒的一個側面的固定孔,然后穿過同側面的繞孔,再穿過同側面的第一固定環,再穿過控制板,再穿過另一側面的第一固定環,然后穿過另一側面的繞孔,最后固定在另一側面的固定孔;所述控制板上設置兩個系孔,一個系孔用于第一鐵絲穿過,另一個系孔用于系拉繩;所述第一抓扒上設置第二固定孔,安裝第二鐵絲,所述第二抓扒上設置第三固定孔,安裝第三鐵絲;所述控制板上還固定設置一個勾環,所述勾環用于勾住第二鐵絲和第三鐵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內陸水域的水草采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抓扒有三個面,分別是一個工作面板以及對稱平行的兩個側面板,所述工作面板的工作端口設置若干爪齒,所述兩個抓扒的爪齒對應咬合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內陸水域的水草采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抓扒兩個側面板之間設置兩根加強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內陸水域的水草采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抓扒的側面板上設置若干系網孔,用于安裝網片。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內陸水域的水草采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系網孔的孔徑是5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內陸水域的水草采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網片是尼龍網。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用于內陸水域的水草采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尼龍網的孔徑是1cm。
【文檔編號】A01D44/00GK203788721SQ201420216907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9日
【發明者】唐晟凱, 李大命, 張彤晴, 劉小維, 周剛, 劉麗平 申請人: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