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稻秧苗插秧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稻秧苗插秧架,包括儲秧盤和支撐儲秧盤的第一秧腳、第二秧腳、第三秧腳以及第四秧腳,所述儲秧盤設有引流縫,儲秧盤的中間位置為凹陷部分,儲秧盤的兩側以及后側向上翹起,儲秧盤的前側設有向外彎曲的弧面,第一秧腳、第二秧腳、第三秧腳以及第四秧腳通過連接架連接,連接架呈“π”型形狀,連接架的四個腳端部設有套環,第一秧腳、第二秧腳、第三秧腳以及第四秧腳的中間位置設有凹槽,套環套裝在凹槽中。本實用新型通過秧腳之間的距離計算秧苗播種的間距,從而更加方便播種該秧苗,只需將秧苗插接在儲秧盤正下方的土壤中即可,方便了播種。
【專利說明】一種水稻秧苗插秧架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插秧架,特別涉及一種水稻秧苗插秧架。
【背景技術】
[0002] 現有技術中,有一種插秧機,包括機架、行走、送秧、插秧機構和傳動裝置等裝置。 但此類插秧機結構復雜,且不具有簡易計算秧苗播種的間距,播種秧苗不方便。
【發明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通過秧腳之間 的距離計算秧苗播種的間距,從而更加方便播種該秧苗,只需將秧苗插接在儲秧盤正下方 的土壤中即可,方便了播種的水稻秧苗插秧架。
[0004]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0005] -種水稻秧苗插秧架,包括儲秧盤和支撐儲秧盤的第一秧腳、第二秧腳、第三秧腳 以及第四秧腳,第一秧腳、第二秧腳、第三秧腳以及第四秧腳呈傾斜狀,第一秧腳、第二秧 腳、第三秧腳以及第四秧腳的端部向內傾斜,第一秧腳、第二秧腳、第三秧腳以及第四秧腳 的底部向外傾斜,所述儲秧盤設有引流縫,儲秧盤的中間位置為凹陷部分,儲秧盤的兩側以 及后側向上翹起,儲秧盤的前側設有向外彎曲的弧面,第一秧腳、第二秧腳、第三秧腳以及 第四秧腳通過連接架連接,連接架呈"η "型形狀,連接架的四個腳端部設有套環,第一秧 腳、第二秧腳、第三秧腳以及第四秧腳的中間位置設有凹槽,套環套裝在凹槽中。
[0006] 進一步地,所述儲秧盤的兩側靠背側部位設有彎曲部。
[0007] 進一步地,所述彎曲部的曲率為90°。
[0008]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秧腳、第二秧腳、第三秧腳以及第四秧腳的端部比底部粗大。
[0009]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秧腳、第二秧腳、第三秧腳以及第四秧腳的形狀大小相同。
[0010]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架呈扁平狀,連接架的中間位置向下凹。
[0011]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水稻秧苗插秧架,由于所述儲秧盤設有引流縫,儲秧盤的中 間位置為凹陷部分,儲秧盤的兩側以及后側向上翹起,儲秧盤的前側設有向外彎曲的弧面, 第一秧腳、第二秧腳、第三秧腳以及第四秧腳通過連接架連接,連接架呈" η "型形狀,連接 架的四個腳端部設有套環,第一秧腳、第二秧腳、第三秧腳以及第四秧腳的中間位置設有凹 槽,套環套裝在凹槽中;所以可以將秧苗放置在儲秧盤上,通過第一秧腳、第二秧腳、第三秧 腳以及第四秧腳之間的距離計算秧苗播種的間距,從而更加方便播種該秧苗,只需將秧苗 插接在儲秧盤正下方的土壤中即可,方便了播種;且通過連接架可以使秧腳之間連接更加 牢固;通過引流縫可以使秧苗根部的水分從引流縫中流下,從而不會濺到人的身上;凹陷 部分更加利于儲放秧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 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 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 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3] 圖1為本實用新型水稻秧苗插秧架的結構示意圖;
[0014] 圖2為本實用新型水稻秧苗插秧架的部件分解圖;
[0015]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連接架的結構示意圖;
[0016] 圖4為圖3中A區域的細節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 的界定。
[0018]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水稻秧苗插秧架,包括儲秧盤1和支撐儲秧盤1的第一秧 腳2、第二秧腳3、第三秧腳4以及第四秧腳5,第一秧腳2、第二秧腳3、第三秧腳4以及第 四秧腳5呈傾斜狀,第一秧腳2、第二秧腳3、第三秧腳4以及第四秧腳5的端部向內傾斜, 第一秧腳2、第二秧腳3、第三秧腳4以及第四秧腳5的底部向外傾斜,儲秧盤1設有引流縫 7,儲秧盤1的中間位置為凹陷部分8,儲秧盤1的兩側以及后側向上翹起,儲秧盤1的前側 設有向外彎曲的弧面9,第一秧腳2、第二秧腳3、第三秧腳4以及第四秧腳5通過連接架6 連接,連接架6呈" π "型形狀,連接架6的四個腳端部設有套環11,第一秧腳2、第二秧腳 3、第三秧腳4以及第四秧腳5的中間位置設有凹槽,套環11套裝在凹槽中,儲秧盤1的兩 側靠背側部位設有彎曲部10,彎曲部10的曲率為90°,第一秧腳2、第二秧腳3、第三秧腳 4以及第四秧腳5的端部比底部粗大,第一秧腳2、第二秧腳3、第三秧腳4以及第四秧腳5 的形狀大小相同,連接架6呈扁平狀,連接架6的中間位置向下凹。
[0019] 本實用新型水稻秧苗插秧架,由于第一秧腳2、第二秧腳3、第三秧腳4以及第四秧 腳5呈傾斜狀,第一秧腳2、第二秧腳3、第三秧腳4以及第四秧腳5的端部向內傾斜,第一 秧腳2、第二秧腳3、第三秧腳4以及第四秧腳5的底部向外傾斜,儲秧盤1設有引流縫7,儲 秧盤1的中間位置為凹陷部分8,儲秧盤1的兩側以及后側向上翹起,儲秧盤1的前側設有 向外彎曲的弧面9,第一秧腳2、第二秧腳3、第三秧腳4以及第四秧腳5通過連接架6連接, 連接架6呈" π "型形狀,連接架6的四個腳端部設有套環11,第一秧腳2、第二秧腳3、第 三秧腳4以及第四秧腳5的中間位置設有凹槽,套環11套裝在凹槽中;所以可以將秧苗放 置在儲秧盤1上,通過第一秧腳2、第二秧腳3、第三秧腳4以及第四秧腳5之間的距離計算 秧苗播種的間距,從而更加方便播種該秧苗,只需將秧苗插接在儲秧盤1正下方的土壤中 即可,方便了播種;且通過連接架6可以使秧腳之間連接更加牢固;通過引流縫7可以使秧 苗根部的水分從引流縫7中流下,從而不會濺到人的身上;凹陷部分8更加利于儲放秧苗。 由于儲秧盤1的兩側靠背側部位設有彎曲部10,彎曲部10的曲率為90°,所以該儲秧盤1 還可以讓使用者坐,雙腿擺放在彎曲部10中。由于第一秧腳2、第二秧腳3、第三秧腳4以 及第四秧腳5的端部比底部粗大,第一秧腳2、第二秧腳3、第三秧腳4以及第四秧腳5的形 狀大小相同,所以支持更加穩定。由于連接架6呈扁平狀,連接架6的中間位置向下凹,所 以連接架6可以使第一秧腳2、第二秧腳3、第三秧腳4以及第四秧腳5的連接更加牢固,更 加穩定。
[0020]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 一種水稻秧苗插秧架,包括儲秧盤和支撐儲秧盤的第一秧腳、第二秧腳、第三秧腳以 及第四秧腳,第一秧腳、第二秧腳、第三秧腳以及第四秧腳呈傾斜狀,第一秧腳、第二秧腳、 第三秧腳以及第四秧腳的端部向內傾斜,第一秧腳、第二秧腳、第三秧腳以及第四秧腳的底 部向外傾斜,其特征在于:所述儲秧盤設有引流縫,儲秧盤的中間位置為凹陷部分,儲秧盤 的兩側以及后側向上翹起,儲秧盤的前側設有向外彎曲的弧面,第一秧腳、第二秧腳、第三 秧腳以及第四秧腳通過連接架連接,連接架呈" η "型形狀,連接架的四個腳端部設有套環, 第一秧腳、第二秧腳、第三秧腳以及第四秧腳的中間位置設有凹槽,套環套裝在凹槽中。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秧苗插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儲秧盤的兩側靠背側部 位設有彎曲部。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秧苗插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曲部的曲率為90°。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秧苗插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秧腳、第二秧腳、第 三秧腳以及第四秧腳的端部比底部粗大。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秧苗插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秧腳、第二秧腳、第 三秧腳以及第四秧腳的形狀大小相同。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3840748SQ201420176841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4日
【發明者】肖葉 申請人:肖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