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蟲趣豆象飼養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蟲趣豆象飼養瓶,包括上瓶體和下瓶體,在上瓶體和下瓶體的瓶底設有透氣孔,在上瓶體和下瓶體之間設有瓶蓋,瓶蓋與上瓶體和下瓶體通過螺紋連接,在瓶蓋中部設有紗網,該上瓶體和下瓶體可采用透明的塑料和玻璃,本實用新型原料來源廣泛易得,價格低廉,成本低,經濟效益明顯,蟲趣豆象飼養瓶制作方法簡單,操作簡便,無需特殊設備,不僅可以用于飼養豆象的成蟲,也可為科學研究提供大量干凈蟲卵,同時可以更好分開豆象卵與豆象成蟲,方便豆象卵的收集,此外,瓶壁透明有利于孩子對豆象知識的了解,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便于操作,易于清洗等特點,在保證昆蟲生長必需環境的同時,也解決了昆蟲逃逸的問題。
【專利說明】—種蟲趣豆象飼養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蟲趣豆象飼養瓶,屬于實驗器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豆象Bruchinae隸屬鞘翅目Coleoptera葉甲總科Chrysomeloidea豆象科的統稱。約1000種,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國約有50種。體卵圓,中小型,少數種類較大。豆象性活潑,善于飛翔,多以成蟲越冬。產卵習性因種類而異,倉庫內的豆象在所寄主的種子上產卵,豆象多為單宿主,即專寄生于某種豆科植物,少數食性廣,為害多種豆類,是重要的農業害蟲。
[0003]豆象是一種鉆蛀害蟲,幼蟲期和蛹期均在豆內完成,幼蟲的活動性較差.因此,產卵地點的選擇,對豆象的發育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其與寄主距離的遠近,寄主上已有豆象卵的密度以及寄主的大小,均對豆象產卵有明顯的影響。
[0004]近年來,隨著豆象的危害的加重,實驗需要蟲量的增加,然現有蟲趣豆象的收集、飼養過程中的繁瑣復雜,急需一種可靠的趣豆象的飼養裝置。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實用、簡單的蟲趣豆象飼養瓶,既能快速分開豆象卵與豆象成蟲,方便豆象卵的收集,又能很好的飼養豆象的成蟲,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000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07]一種蟲趣豆象飼養瓶,包括上瓶體和下瓶體,在上瓶體和下瓶體的瓶底設有透氣孔,在上瓶體和下瓶體之間設有瓶蓋,瓶蓋與上瓶體和下瓶體通過螺紋連接,在瓶蓋中部設有紗網。
[0008]前述的蟲趣豆象飼養瓶中,所述上瓶體和下瓶體為透明的塑料或玻璃結構。
[0009]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原料來源廣泛易得,價格低廉,成本低,經濟效益明顯,蟲趣豆象飼養瓶制作方法簡單,操作簡便,無需特殊設備,不僅可以用于飼養豆象的成蟲,也可為科學研究提供大量干凈蟲卵,同時可以更好分開豆象卵與豆象成蟲,方便豆象卵的收集,此外,瓶壁透明有利于孩子對豆象知識的了解,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便于操作,易于清洗等特點,在保證昆蟲生長必需環境的同時,也解決了昆蟲逃逸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1]附圖中的標記為:1-上瓶體、2-下瓶體、3-瓶蓋、4-紗網、5-透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3]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種蟲趣豆象飼養瓶,包括上瓶體I和下瓶體2,該上瓶體I和下瓶體2可采用透明的塑料或玻璃制成,在上瓶體I和下瓶體2的瓶底設有透氣孔5,在上瓶體I和下瓶體2之間設有瓶蓋3,瓶蓋3與上瓶體I和下瓶體2通過螺紋連接,在瓶蓋3中部設有紗網4。
[0014]其中本實用新型利用豆象把卵產在豆科植物種子上的生活習性,把紗網將兩個盒隔開,有效的把豆象成蟲和卵分開,具有結構簡單、便于操作、易于清洗等特點,在保證瓶內豆象生長必須環境的同時,又方便了豆象卵的收集。通過這種飼養方式,不僅保證了實驗室大量蟲源的問題,而且還能讓孩子利用蟲趣豆象飼養瓶飼養豆象,加深其對昆蟲知識的了解。
[0015]制作方法:上、下瓶體由具有螺紋的杯子組成,杯底加有通氣孔,瓶蓋由與杯子配對的兩個瓶蓋挖去中間部分,用紗網把蓋子隔開,并在紗布與瓶蓋接觸的地方用萬能膠粘牢。
[0016]使用時,將相應豆科植物種子置于飼養瓶的上層,豆象成蟲置于瓶的下層。
[0017]在飼養結束后,瓶蓋和瓶身進行清洗、消毒,再組裝,用于下一輪豆象成蟲的飼養。
【權利要求】
1.一種蟲趣豆象飼養瓶,包括上瓶體(I)和下瓶體(2),其特征在于:在上瓶體(I)和下瓶體(2 )的瓶底設有透氣孔(5 ),在上瓶體(I)和下瓶體(2 )之間設有瓶蓋(3 ),瓶蓋(3 )與上瓶體(I)和下瓶體(2 )通過螺紋連接,在瓶蓋(3 )中部設有紗網(4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蟲趣豆象飼養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瓶體(I)和下瓶體(2)為透明的塑料或玻璃結構。
【文檔編號】A01K67/033GK203709074SQ201420102986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9日
【發明者】李猷, 陳亭旭, 郭建軍, 季英超 申請人:貴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