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底棲生物探測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底棲生物探測裝置。該裝置在筒體的上部開有繩索連接孔,繩索連接孔上連接有繩索,筒體的筒壁上開有出入孔,筒體的底部裝有支架,帶扣環的網篩裝在筒體內,并用螺桿和魚尾螺母與筒體連為一體。該裝置能較好控制底棲生物的逃逸,準確揭示底棲生物的數量和群落簡單的空間分布,保證取得樣本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整個裝置可以比較穩定的存在于水底,需要時取出觀察計數后可以定時和不定時長期監測,對于了解底棲生物時空的分布和變化規律有較大的幫助。
【專利說明】一種底棲生物探測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到機械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底棲生物探測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水與人體和其他生物的生活息息相關,全球污染加劇和水環境變化,成為一個頗受關注的問題,因此關注水體的底棲生物,根據底棲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規律對水體水質等指標進行評價有著重要意義。目前,對于水體的底棲生物的研究,通常采用手抄網、采泥器等手段進行采集,在采集的過程中可能有一部分游泳速度較快的底棲生物逃逸,降低試驗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此外,幾乎所有的裝置都不能進行連續的探測或者監測。對此一種設備簡單、價格低廉的能比較準確進行定性或者定量采集底棲生物、并可以連續觀測的裝置就顯得十分必要。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筒體上帶有出入孔且內裝網篩的底棲生物探測裝置。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0005]一種底棲生物探測裝置,包括螺桿、帶扣環的網篩、支架、筒體、繩索和魚尾螺母,該裝置在筒體的上部開有繩索連接孔,繩索連接孔上連接有繩索,筒體的筒壁上開有出入孔,筒體的底部裝有支架,帶扣環的網篩裝在筒體內,并用螺桿和魚尾螺母與筒體連為一體。
[0006]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為:
[0007]1、該裝置能較好控制底棲生物的逃逸,準確揭示底棲生物的數量和群落簡單的空間分布,保證取得樣本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0008]2、采用簡單的物理原理,材料簡單,價格低廉,對于水體底棲生物群落影響較小。
[0009]3、整個裝置可以比較穩定的存在于水底,需要時取出觀察計數后可以定時和不定時長期監測,對于了解底棲生物時空的分布和變化規律有較大的幫助。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底棲生物探測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1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12]參見圖1,底棲生物探測裝置使用前,首先將帶扣環的網篩4裝入筒體6的上中下三個部位,且用螺桿2和魚尾螺母8將帶扣環的網篩4與筒體6連為一個整體。使用時,通過連接在繩索連接孔I上的繩索7將該裝置放到預備采樣的探測水體底部,并使筒體6底部的支架5插入泥沙等地質中,保證質量的穩定性。水體底部的底棲生物將自然的通過筒壁上的出入孔3在筒體6的內外進行附著、出入、生長繁殖等生命活動,一段時間后達到均勻狀態。當該裝置的探測達到一定時間后,通過繩索7提起該裝置,筒體6內的水會從帶扣環的網篩4和出入孔3中流出,且能有效的阻止底棲生物的逃逸,筒體6內部的底棲生物通過帶扣環的網篩4過濾與水分離,集中在筒體6內的上中下的帶扣環的網篩4上,可供定性和定量的采集和觀測。
【權利要求】
1.一種底棲生物探測裝置,包括螺桿(2)、帶扣環的網篩(4)、支架(5)、筒體(6)、繩索(7)和魚尾螺母(8),其特征在于:筒體(6)的上部開有繩索連接孔(1),繩索連接孔(I)上連接有繩索(7 ),筒體(6 )的筒壁上開有出入孔(3 ),筒體(6 )的底部裝有支架(5 ),帶扣環的網篩(4)裝在筒體(I)內,并用螺桿(2)和魚尾螺母(8)與筒體(6)連為一體。
【文檔編號】A01K69/00GK203735289SQ201420029417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7日
【發明者】宋明江, 劉紹平, 楊宗英, 曾曉云, 陳大慶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