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蔬菜栽培的雜草防控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作物栽培管理【技術領域】,更具體涉及一種適于蔬菜有機栽培的雜草防控方法。該方法包括接茬旋耕除草、密植防草或中耕培土除草。在接茬空擋內,重復進行“田間噴施沼液—旋耕”2-5次,在接茬空擋期最大限度清除雜草,然后再根據作物的生長周期,選擇密植防草或中耕培土除草進行種植栽培。本方法在繼承傳統除草技術的基礎上,發展效益更高的雜草防控技術,降低勞動成本,提升有機種植的經濟效益。
【專利說明】有機蔬菜栽培的雜草防控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作物栽培管理【技術領域】,更具體涉及一種適于有機蔬菜栽培的雜草防控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農田雜草是農業生態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與作物間進行著劇烈的競爭,直接或間接影響著農業生產。主要危害包括:與農作物爭奪水分、養分、光照和空間,傳播病蟲害、降低產量和質量。造成的作物損失僅次于病蟲害。
[0003]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蔬菜的要求逐漸超過糧食,其經濟價值也遠高于糧食。由于蔬菜種類繁多,種植方式多樣,倒茬快,復種指數高,土壤、水肥條件好,菜田適宜多種雜草生長。對蔬菜田危害重的雜草有100余種,其中以馬齒莧、稗、藜、凹頭莧、牛筋草、狗尾草、碎米莎草等雜草在各類菜田中占優勢。
[0004]蔬菜有機栽培中不能使用任何化學除草劑,采用的除草方法多為傳統的除草技術,包括中耕除草、輪作倒茬、深耕細作、人工除草等。這些除草方法操作簡單、易掌握且對蔬菜及環境無害,具有其它除草技術不可替代的優勢,但耗費時間長、勞動力投入多,隨著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農村勞動力工價不斷上漲,據調查,從事一般農事活動的勞動力工價在120元/人/天,這無疑增加了投入成本,降低了蔬菜栽培效益。
[0005]鑒于以上原因,在繼承傳統除草技術的基礎上,發展新的、效益更高的雜草防控技術具有重要的生產實踐意義。
【發明內容】
[0006]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適于蔬菜有機栽培的雜草防控方法,在繼承傳統除草技術的基礎上,發展效益更高的雜草防控技術,降低勞動成本,提升有機種植的經濟效.、/■
Mo
[0007]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有機蔬菜栽培的雜草防控方法,包括接茬旋耕除草、密植防草或中耕培土除草。
[0008]進一步的,所述的接茬旋耕除草具體操作包括:
1)前茬作物收獲后,為加快前茬作物腐爛和減少雜草種子結實,對殘留作物和雜草進行及時旋耕,旋耕深度控制在15-40cm ;
2)第一次旋耕后,噴施沼液,增加土壤肥效并促進土壤中雜草種子的生長發育,待雜草長出2-7cm時進行第二次及時旋耕;
3)在接茬空檔內,重復進行“田間噴施沼液一旋耕”2-5次。
[0009]進一步的,所述的密植防草適用于播種或移植至收獲少于50天的快收作物,種植密度為該種作物常規種植的1.5-3倍。
[0010]進一步的,所述的中耕培土除草適用于播種或移植至收獲大于50天的慢收作物,栽培時行間距增大為該種作物常規種植的1.5-3倍,種植時挖一道淺溝,待行間雜草需要清除時,結合田間追肥,將行間溝分次挖至所需深度。
[0011]進一步的,所述的淺溝溝深為3-7cm,分2_5次挖至所需深度20_30cm。
[0012]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及有益效果:
本發明接茬旋耕除草能夠明顯減少前茬土壤中攜帶草籽造成的再次危害,第一次旋耕后噴施沼液,并多次旋耕,促進土壤中草籽的萌發生長,在接茬空檔期最大限度清除雜草;密植防草根據蔬菜品種特點,在種植時適當密植,提高蔬菜與雜草的競爭能力,同時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中耕培土除草根據生長期長的作物特性,適度增大行間距,在追肥過程中同時進行大批量除草,有效減少人工除草次數和勞動力投入。接茬旋耕除草可減少雜草發生量60%,密植防草可減少雜草發生量50%以上,增加蔬菜產量50%以上,中耕培土除草可減少人工拔草4次,節省勞動力12個/畝。本發明將傳統除草方式與現代除草理念相結合,防草效果好,在有機生產中具有極好的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
[0014]實施例1
實施時間:2014年5月12日至6月11日。
[0015]實施地點:四季分享有機農場大棚區P28。
[0016]實施方案:采用“南瓜一菜心”輪作方式進行,實施中設試驗田與對照田,面積均為0.3畝地。試驗田的栽培形式選用“密植防草”:
O南瓜收獲后,進行第一次旋耕,深度為20cm左右,然后噴施沼液,待雜草長出至5cm左右,進行第二次旋耕機,然后“田間噴施沼液一旋耕”循環3次。
[0017]2)將育苗棚中的菜心移栽至整好的地里,2棵/穴,共8.8萬棵/畝。
[0018]3)收獲后統計每平方米田塊中雜草(含草根)和菜心(菜根除外)的重量,調查方法采用5點取樣法,每點面積I m2。
[0019]對照田采用常規耕作方法整地,移栽時I棵/穴,共5萬棵/畝。
[0020]實施效果:對照田雜草量為1.3 kg/m2,菜心產量為0.8 kg/m2。密植條件下,雜草量為0.6 kg/m2,菜心產量為1.3 kg/m2,比對照田的雜草量降低54%,菜心產量提高63%。
[0021]實施例2
實施時間:2014年5月28日至7月04日。
[0022]實施地點:四季分享有機農場大棚區P13。
[0023]實施方案:采用“冬瓜一莧菜”輪作方式進行,實施中設試驗田與對照田,面積均為0.3畝地。試驗田的栽培形式選用“密植防草”:
I)冬瓜收獲后,進行第一次旋耕,深度為25cm左右,然后噴施沼液,待雜草長出至5cm左右,進行第二次旋耕機,然后“田間噴施沼液一旋耕”循環2次。
[0024]2)將莧菜籽均勻播種至整好的地里,0.7 kg /畝。
[0025]3)收獲后統計每平方米田塊中雜草(含草根)和莧菜(菜根除外)的重量,調查方法采用5點取樣法,每點面積I m2。
[0026]對照田采用常規耕作方法整地,播種時0.4 kg/畝。
[0027]實施效果:對照田雜草量為1.2 kg/m2,莧菜產量為I kg/m2。密植條件下,雜草量為0.4 kg/m2,莧菜產量為1.5 kg/m2,比對照田的雜草量降低67%,莧菜產量提高50%。
[0028]實施例3
實施時間:2014年4月16日至8月31日。
[0029]實施地點:四季分享有機農場B區B4。
[0030]實施方案:采用“辣椒一芋頭”輪作方式進行,實施中設試驗田與對照田,面積均為0.5畝地。試驗田的管理方式采用“中耕培土除草”:
I)辣椒收獲后,進行第一次旋耕,深度為30cm左右,然后噴施沼液,待雜草長出至5cm左右,進行第二次旋耕機,然后“田間噴施沼液一旋耕”循環3次。
[0031]2)芋頭種植時,行間距1.5米,溝深5厘米。
[0032]3)每隔20天,追肥I次,共追肥2次,將有機肥撒在各行的株間,每次將溝加深5厘米,并用挖出的土掩埋肥料。
[0033]4)之后每當田間雜草需要拔除即進行開溝,直至溝深至25厘米。
[0034]5)芋頭收獲后,統計除草次數,用工人數。
[0035]對照田芋頭種植時,直接將行間溝挖至25厘米深。追肥時間與方式與試驗組相同。
[0036]實施效果:對照組芋頭生長期間共除草6次,用工人數為20個/畝。試驗組芋頭生長期間共除草2次,比對照組少4次,用工人數為8個/畝,比對照組節省12個。
[0037]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形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應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有機蔬菜栽培的雜草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茬旋耕除草、密植防草及中耕培土除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蔬菜栽培的雜草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茬旋耕除草具體操作包括: (1)前茬作物收獲后,為加快前茬作物腐爛和減少雜草種子結實,對殘留作物和雜草進行及時旋耕,旋耕深度控制在15-40cm ; (2)第一次旋耕后,噴施沼液,增加土壤肥效并促進土壤中雜草種子的生長發育,待雜草長出2_7cm時進行第二次及時旋耕; (3)在接茬空檔內,重復進行“田間噴施沼液一旋耕”2-5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蔬菜栽培的雜草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植防草適用于播種或移植至收獲少于50天的快收作物,種植密度為該種作物常規種植的1.5-3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蔬菜栽培的雜草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耕培土除草適用于播種或移植至收獲大于50天的慢收作物,栽培時行間距增大為該種作物常規種植的1.5-3倍,種植時挖一道淺溝,待行間雜草需要清除時,結合田間追肥,將行間溝分次挖至所需深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有機蔬菜栽培的雜草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淺溝溝深為3-7cm,分2-5次挖至所需深度20_30cm。
【文檔編號】A01G13/00GK104303909SQ201410621207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7日
【發明者】張和平, 盧業樞, 李艷紅, 梁巧麗, 魏曉斐, 何東平 申請人:張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