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泥鰍的養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水產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泥鰍的養殖方法。一種泥鰍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水池的處理,(2)泥鰍苗的放養,(3)水位控制,本發明通過改進養殖方法,提高了養殖泥鰍時的成活率,增加了養殖密度,減少泥鰍的生病率,增加了養殖的經濟效益。
【專利說明】一種泥.的養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水產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泥鰍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泥鰍,體細長,前段略呈圓筒形。后部側扁,腹部圓,頭小。口小、下位,馬蹄形。眼小,無眼下刺。須5對。鱗極其細小,圓形,埋于皮下。體背部及兩側灰黑色,全體有許多小的黑斑點,頭部和各鰭上亦有許多黑色斑點,背鰭和尾鰭膜上的斑點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顯的黑斑。其他各鰭灰白色。泥鰍廣泛分布于亞洲沿岸的中國、日本、朝鮮、俄羅斯及印度等地。可入藥。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現有的養殖泥鰍過程中成活率較低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泥鰍的養殖方法,提高了養殖的成活率。
[0004]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
一種泥鰍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水池的處理:將水池設置深水區和淺水區,深水區與淺水區深度相差20cm,在水池中設置岸坡,在岸坡上種植闊葉類水草,便于泥鰍棲息,在水中種植水草,增加水中溶氧量,調節池水的PH為7.0-9.0,在池中按每畝投放輪蟲,培育后作為泥鰍的餌料;
(2)、泥鰍苗的放養:將孵出的泥鰍幼苗按6-8萬尾/畝投放入水池,為保持水中的溶氧量,每3-5天向池中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0-15cm,每月向池中投入水藻180_220kg/畝進行喂養;
(3)、水位控制:在3—5月水深控制在0.3-0.5米,6— 8月份水深控制在0.8—1.0米,9一 10月份水深控制在0.7—0.8米,11—2月水深控制在0.4-0.5米。
[0005]選種泥鰍:種苗的個體越大、越健壯,其產卵量、孵化率和幼苗質量就越高(二齡以上為最好),針對那些病態、雜種、傷殘等泥鰍種苗,均應剔除。
[0006]夏季池中需保持一定的水草,水草覆蓋面積占水面面積的50%,可以提升水中的含氧量,也可以防止水溫過高。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改進養殖方法,提高了養殖泥鰍時的成活率,增加了養殖密度,而且減少泥鰍在生長過程中病害的發生,提高泥鰍的生長速度,增加了養殖的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一種泥鰍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I)、水池的處理:將水池設置深水區和淺水區,深水區與淺水區深度相差20cm,在水池中設置岸坡,在岸坡上種植闊葉類水草,便于泥鰍棲息,在水中種植水草,增加水中溶氧量,調節池水的PH為7.0-9.0,在池中按每畝投放輪蟲,培育后作為泥鰍的餌料; (2)、泥鰍苗的放養:將孵出的泥鰍幼苗按6-8萬尾/畝投放入水池,為保持水中的溶氧量,每3-5天向池中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0-15cm,每月向池中投入水藻180_220kg/畝進行喂養;
(3)、水位控制:在3—5月水深控制在0.3-0.5米,6— 8月份水深控制在0.8—1.0米,9一 10月份水深控制在0.7 —0.8米,11一2月水深控制在0.4-0.5米。
【權利要求】
1.一種泥鰍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水池的處理:將水池設置深水區和淺水區,深水區與淺水區深度相差20cm,在水池中設置岸坡,在岸坡上種植闊葉類水草,便于泥鰍棲息,在水中種植水草,增加水中溶氧量,調節池水的PH為7.0-9.0,在池中按每畝投放輪蟲,培育后作為泥鰍的餌料; (2)、泥鰍苗的放養:將孵出的泥鰍幼苗按6-8萬尾/畝投放入水池,為保持水中的溶氧量,每3-5天向池中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0-15cm,每月向池中投入水藻180_220kg/畝進行喂養; (3)、水位控制:在3—5月水深控制在0.3-0.5米,6— 8月份水深控制在0.8—1.0米,9一 10月份水深控制在0.7—0.8米,11—2月水深控制在0.4-0.5米。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4351095SQ201410590626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9日
【發明者】朱亮 申請人:潁上縣永祥旱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