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白蒜的種植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白蒜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整地密植(2)田間管理(3)采收:本發明的白蒜的種植方法在整地時采用的土壤改良劑可以改善土壤酸堿性,提高土壤質量,增強植株對土地的適應性,在白蒜表面覆蓋的營養土可以有效的促進白蒜植株生長,并為其提供合理的營養成分,保證其健康快速的生長,本發明的方法可以有效的促進植株生長,提高抗病性,提高產量。
【專利說明】一種白蒜的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主要涉及農業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白蒜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蒜,百合科,二年生植物。以嫩苗(青蒜)、花莖(蒜臺)和蒜頭(鱗莖)供食。可生食、炒食,還可腌潰、加工制成蒜粉、蒜片等。蒜頭耐貯藏運輸,能堵缺補淡,有助于實現蔬萊周年均衡供應。大蒜中除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外,還含有大蒜素,是一種揮發性硫化物,有特殊辛辣味,可增進食欲,有抑菌、殺菌、散痛腫、除風邪、風濕、殺毒氣、療瘡癬、健脾胃、治腎氣、解瘟疫等功效,經精制提煉的大蒜精,可供醫藥之用。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白蒜的種植方法。
[0004]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一種白蒜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6](I)整地密植:選擇土壤深厚、地勢平坦、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土地,先在地表施用土壤改良劑,畝施35-40公斤,所述的土壤改良劑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的:煤矸石90-100、爐渣40-50、椰殼炭6-10、硫酸鉀5-7、氯化鉀4-6、過氧化鈣6-10、大麥粉15-20、十二烷基肌氨酸鈉2-4、葡聚糖酶3-5 ;將煤矸石、爐渣、椰殼炭混合研磨成0.5-lmm的顆粒,放入濃度為5-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1-2小時,取出烘干,得預處理料;將十二烷基肌氨酸鈉加入到30-40倍水中,攪拌均勻后加入大麥粉、葡聚糖酶,升高溫度為55-60°C,加入硫酸鉀、氯化鉀、過氧化鈣,密封保溫30-40分鐘,加入上述預處理料,在50-55°C下保溫攪拌至水干,即得所述土壤改良劑;然后進行耕翻,翻耕深度為18-25cm,要細耕、耙平、耙實,做長80-100m,寬4-4.5m的畦;栽種時行距15_18cm,株距6_8cm,每畝用種140_150kg,用耙或開溝器開溝,溝深4-6cm,栽后蒜上方蓋營養土,土厚0.6-lcm,所述的營養土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的:草炭土 100-110、蔗糖酯1-2、淘米水6-10、樟樹皮粉5-7、環糊精2_3 ;將上述各原料混合,攪拌均勻后烘干磨粉,即得所述營養土;白蒜的種植多以茄果類、瓜類、豆類和早秋菜為前茬,于10月上旬進行排種;
[0007](2)田間管理:白蒜需水量比較大,整個生長期一般需要澆4次水,分別在大蒜播種后6-8天、幼苗前期、幼苗中后期和抽薹期,直到收薹前2-3天才停止澆灌水,白蒜追肥一般為3-4次,在出苗后施一次動物糞尿,播種60-80天后,畝施磷酸二氫鉀3-4公斤、硫酸鉀2-3公斤,在蒜頭開始膨大期,畝施魚內臟2-3公斤、尿素4-7公斤、過磷酸鈣2-3公斤;
[0008](3)采收:宜在晴天中午和午后進行,此時葉片、蒜薹有韌性,不易折斷。
[0009]本發明的優點是:
[0010]本發明的白蒜的種植方法在整地時采用的土壤改良劑可以改善土壤酸堿性,提高土壤質量,增強植株對土地的適應性,在白蒜表面覆蓋的營養土可以有效的促進白蒜植株生長,并為其提供合理的營養成分,保證其健康快速的生長,本發明的方法可以有效的促進植株生長,提高抗病性,提高產量。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實施例1
[0012]一種白蒜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3](I)整地密植:選擇土壤深厚、地勢平坦、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土地,先在地表施用土壤改良劑,畝施40公斤,所述的土壤改良劑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的:煤矸石100、爐渣50、椰殼炭10、硫酸鉀7、氯化鉀4、過氧化鈣10、大麥粉20、十二烷基肌氨酸鈉4、葡聚糖酶3 ;將煤矸石、爐渣、椰殼炭混合研磨成0.5mm的顆粒,放入濃度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I小時,取出烘干,得預處理料;將十二烷基肌氨酸鈉加入到30倍水中,攪拌均勻后加入大麥粉、葡聚糖酶,升高溫度為60°C,加入硫酸鉀、氯化鉀、過氧化鈣,密封保溫40分鐘,加入上述預處理料,在55°C下保溫攪拌至水干,即得所述土壤改良劑;然后進行耕翻,翻耕深度為25cm,要細耕、耙平、耙實,做長100m,寬4.5m的畦;栽種時行距18cm,株距6cm,每畝用種150kg,用祀或開溝器開溝,溝深6cm,栽后蒜上方蓋營養土,土厚0.6cm,所述的營養土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的:草炭土 110、蔗糖酯2、淘米水10、樟樹皮粉5、環糊精2 ;將上述各原料混合,攪拌均勻后烘干磨粉,即得所述營養土;白蒜的種植多以茄果類、瓜類、豆類和早秋菜為前茬,于10月上旬進行排種;
[0014](2)田間管理:白蒜需水量比較大,整個生長期一般需要澆4次水,分別在大蒜播種后6-8天、幼苗前期、幼苗中后期和抽薹期,直到收薹前3天才停止澆灌水,白蒜追肥一般為3次,在出苗后施一次動物糞尿,播種80天后,畝施磷酸二氫鉀4公斤、硫酸鉀2公斤,在蒜頭開始膨大期,畝施魚內臟2公斤、尿素4公斤、過磷酸鈣3公斤;
[0015](3)采收:宜在晴天中午和午后進行,此時葉片、蒜薹有韌性,不易折斷。
[0016]經驗證,使用本發明的方法種植的白蒜年均畝產量比使用傳統方法種植的白蒜年均畝產量多3-5%。
【權利要求】
1.一種白蒜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整地密植:選擇土壤深厚、地勢平坦、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土地,先在地表施用土壤改良劑,畝施35-40公斤,所述的土壤改良劑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的:煤矸石90-100、爐渣40-50、椰殼炭6-10、硫酸鉀5-7、氯化鉀4-6、過氧化鈣6-10、大麥粉15-20、十二烷基肌氨酸鈉2-4、葡聚糖酶3-5 ;將煤矸石、爐渣、椰殼炭混合研磨成0.5-lmm的顆粒,放入濃度為5-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1-2小時,取出烘干,得預處理料;將十二烷基肌氨酸鈉加入到30-40倍水中,攪拌均勻后加入大麥粉、葡聚糖酶,升高溫度為55-60°C,加入硫酸鉀、氯化鉀、過氧化鈣,密封保溫30-40分鐘,加入上述預處理料,在50-55°C下保溫攪拌至水干,即得所述土壤改良劑;然后進行耕翻,翻耕深度為18-25cm,要細耕、耙平、耙實,做長80-100m,寬4-4.5m的畦;栽種時行距15_18cm,株距6_8cm,每畝用種140_150kg,用耙或開溝器開溝,溝深4-6cm,栽后蒜上方蓋營養土,土厚0.6-lcm,所述的營養土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的:草炭土 100-110、蔗糖酯1-2、淘米水6-10、樟樹皮粉5-7、環糊精2_3 ;將上述各原料混合,攪拌均勻后烘干磨粉,即得所述營養土;白蒜的種植多以茄果類、瓜類、豆類和早秋菜為前茬,于10月上旬進行排種; (2)田間管理:白蒜需水量比較大,整個生長期一般需要澆4次水,分別在大蒜播種后6-8天、幼苗前期、幼苗中后期和抽薹期,直到收薹前2-3天才停止澆灌水,白蒜追肥一般為3-4次,在出苗后施一次動物糞尿,播種60-80天后,畝施磷酸二氫鉀3-4公斤、硫酸鉀2_3公斤,在蒜頭開始膨大期,畝施魚內臟2-3公斤、尿素4-7公斤、過磷酸鈣2-3公斤; (3)采收:宜在晴天中午和午后進行,此時葉片、蒜薹有韌性,不易折斷。
【文檔編號】A01G1/00GK104396473SQ201410485104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2日
【發明者】葛自兵, 劉義生, 汪德尚, 王玲, 王浩, 廖德松, 李東海, 張軍 申請人:安徽省舒城縣舒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