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抗黃花葉病小麥的培育方法和種植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抗黃花葉病小麥的培育方法。本發明還公開了高抗黃花葉病小麥的培育方法培育得到的高抗小麥黃花葉病的小麥新品系鎮12-628。本發明還公開了高抗小麥黃花葉病的小麥新品系鎮12-628的培育方法。本發明通過選擇性狀優良的雙親蘇麥6號和中間品系揚97G59,利用基因重組和累加效應從而創造出超親后代,得到分蘗力中等偏強、矮稈抗倒、高抗小麥黃花葉病的小麥新品系鎮12-628,本發明培育的小麥新品系高抗黃花葉病、赤霉病、中抗紋枯病和白粉病,同時具有產量高、品質優和綜合農藝性狀突出等優點,本小麥品系的發明解決了江蘇淮南麥區的一大問題,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專利說明】一種高抗黃花葉病小麥的培育方法和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作物高產種植【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抗黃花葉病小麥的培育方法 和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小麥黃花葉病是由小麥黃花葉病毒引起的一種土傳病毒病害,傳播介體為禾谷多 黏菌。土壤一旦感染小麥黃花葉病毒,將長期致病且難以消除,并隨感病品種的連年種植逐 年加重。小麥黃花葉病的危害主要是影響到小麥的生長發育,導致產量和品質有所下降, 正日益成為危害我國小麥生產的最嚴重病害之一。發生小麥黃花葉病的田塊,一般可減產 20%-30%,嚴重時可達70%,更為嚴重的田塊甚至導致顆粒無收。盡管延期播種和輪作在一定 程度上能夠減輕該病害的發生,但是持久性攜帶和傳播病毒的禾谷多黏菌休眠孢子具有極 強的抗逆性,至少可在土壤中存活20-25年,無法通過栽培措施或殺菌劑來清除。因此,培 育和種植抗病品種是目前生產上最可行而有效的防治方法。
[0003] 近年來,江蘇省小麥黃花葉病發病面積迅速擴大,危害程度日趨嚴重,并持續呈快 速蔓延之勢。據統計,2005年江蘇省小麥該病發病面積20萬hm 2以上,重病田面積7萬hm2 左右,產量損失嚴重。
【發明內容】
[0004] 發明目的:本發明所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高抗黃花葉病小麥的 培育方法。
[0005]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了高抗黃花葉病小麥的培育方法培育 得到的高抗小麥黃花葉病的小麥新品系鎮12-628。
[0006]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第三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了高抗小麥黃花葉病的小麥新品系鎮 12-628的種植方法。
[0007]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高抗黃花葉病小麥的培育方法和種植方法,通過選擇性狀優良 的雙親蘇麥6號和中間品系揚97G59,利用基因重組和累加效應從而創造出超親后代,得到 分蘗力中等偏強、矮桿抗倒、高抗小麥黃花葉病的小麥新品系鎮12-628,本發明培育的小麥 新品系高抗黃花葉病、赤霉病、中抗紋枯病和白粉病,同時具有產量高、品質優和綜合農藝 性狀突出等優點,本小麥品系的發明解決了江蘇淮南麥區的一大問題,具有很強的實用價 值。
[0008] 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抗黃花葉病小麥的培育 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選擇高抗黃花葉病的蘇麥6號作為母本,優質中間品系揚97G59作為父本,將兩者進 行有性雜交得到雜種Fi ; 2) 對匕進行重復自交,采用定向選育、自交混收法,以擴大雜交后代優良基因組合為重 點,并注重籽粒品質改良及綜合性狀的提高,得到F 2 ; 3)對F2重復自交八次,采用系譜選育法,連續選擇優異單株直至F1(l升入鑒定試驗,得 到分蘗力中等偏強、矮桿抗倒、高抗小麥黃花葉病的小麥新品系鎮12-628。
[0009] 所述蘇麥6號選用早熟、矮桿抗倒、籽粒品質優的易生穗發芽的白皮類小麥種子。 [0010] 所述中間品系揚97G59選用分蘗力強、綜合抗性好的種子。
[0011] 所述的高抗黃花葉病小麥的培育方法培育得到的高抗小麥黃花葉病的小麥新品 系鎮 12-628。
[0012] 所述的高抗小麥黃花葉病的小麥新品系鎮12-628的種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 適期播種:根據江蘇淮南麥區的地理天氣狀況,播種期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2) 合理密植,足墑播種:基本苗播種密度為16-20萬/667m2 ; 3) 施肥管理:在種植過程中,每畝施用18-20kg氮肥,運籌比例以基肥:壯蘗肥:拔節 月巴:孕糖肥為5 :1 :2 :2 ; 4) 病蟲害管理:出苗后進行搶墑化除,采用多菌靈進行赤霉病的防治,同時做好蟲害的 防治。
[0013] 所述步驟2)中高產田播種密度為16萬/667m2,中低產田播種密度為20萬/667m 2。
[0014] 有益效果: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使用本發明培育出的高抗黃 花葉病小麥新品系具有以下優點: (1)抗性較強:根據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鑒定結果:2010-2011年度江蘇淮南麥區區域 試驗高抗黃花葉病、抗赤霉病、中抗紋枯病和白粉病;2011-2012年度江蘇淮南麥區區域試 驗中抗黃花葉病和赤霉病、中感紋枯病、中抗白粉病。
[0015] (2)產量高:2010-2011年度江蘇淮南麥區區域試驗,10個試驗點中8個增產,位 列12個參試種第5位,增產幅度達3. 27% ;2011-2012年度江蘇淮南麥區區域試驗,9個試 驗點全部增產,位列13個參試種第2位,增產幅度達7. 33%。
[0016] (3)品質優:經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兩年檢測:蛋白質含量 13. 58%、濕面筋含量26. 52%、穩定時間14. 9min,品質指標達優質中筋。
[0017] (4)綜合農藝性狀突出:鎮12-628春性中熟,生長清秀,轉色正常,灌漿脫水速度 快,熟相好,連續兩年經專家和試點打分評判均為參試種中表現最好的品種。
【具體實施方式】
[0018]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不限于此。
[0019] 實施例1 一種高抗黃花葉病小麥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選擇高抗黃花葉病的蘇麥6號作為母本,優質中間品系揚97G59作為父本,將兩者進 行有性雜交得到雜種匕;蘇麥6號選用早熟、矮桿抗倒、籽粒品質優的易生穗發芽的白皮類 小麥種子;中間品系揚97G59選用分蘗力強、綜合抗性好的種子; 2) 對匕進行重復自交,采用定向選育、自交混收法,以擴大雜交后代優良基因組合為重 點,并注重籽粒品質改良及綜合性狀的提高,得到F 2 ; 3) 對F2重復自交八次,采用系譜選育法,連續選擇優異單株直至F1(l升入鑒定試驗,得 到分蘗力中等偏強、矮桿抗倒、高抗小麥黃花葉病的小麥新品系鎮12-628。
[0020] 高抗小麥黃花葉病的小麥新品系鎮12-628的種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 適期播種:根據江蘇淮南麥區的地理天氣狀況,播種期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2) 合理密植,足墑播種:基本苗播種密度為16-20萬/667m2 ;高產田播種密度為16萬 /667m2,中低產田播種密度為20萬/667m2 ; 3) 施肥管理:為了協調品質、高產和抗性的矛盾,在種植過程中,每畝施用18-20kg氮 月巴,運籌比例以基肥:壯蘗肥:拔節肥:孕穗肥為5 :1 :2 :2 ; 4) 病蟲害管理:出苗后進行搶墑化除,采用多菌靈進行赤霉病的防治,同時做好蟲害的 防治。
[0021] 實驗例1 :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種植 2010-2011年度江蘇淮南麥區區域試驗高抗黃花葉病、抗赤霉病、中抗紋枯病和白粉 病;2011-2012年度江蘇淮南麥區區域試驗中抗黃花葉病和赤霉病、中感紋枯病、中抗白粉 病。產量水平在500-550kg/畝,產量三因素:每畝有效穗31萬左右,每穗粒數38-40粒,千 粒重45g以上。
[0022] 實驗例2 :2010-2011年度江蘇淮南麥區區域試驗 10個試驗點中8個增產,位列12個參試種第5位,增產幅度達3. 27% ;2011-2012年度 江蘇淮南麥區區域試驗,9個試驗點全部增產,位列13個參試種第2位,增產幅度達7. 33%。
[0023] 實驗例3 :種植得到的小麥經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兩年檢 測:蛋白質含量13. 58%、濕面筋含量26. 52%、穩定時間14. 9min,品質指標達優質中筋。
[0024] 實驗例4 :綜合農藝性狀突出:鎮12-628春性中熟,分蘗力中等偏強、矮桿抗倒、高 抗小麥黃花葉病,生長清秀,轉色正常,灌漿脫水速度快,熟相好,連續兩年經專家和試點打 分評判均為參試種中表現最好的品種。
[0025]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 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 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高抗黃花葉病小麥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 選擇高抗黃花葉病的蘇麥6號作為母本,優質中間品系揚97G59作為父本,將兩者進 行有性雜交得到雜種Fi ; 2) 對匕進行重復自交得到F2; 3) 對F2重復自交八次,采用系譜選育法,連續選擇優異單株直至F1(l升入鑒定試驗,得 到分蘗力中等偏強、矮桿抗倒、高抗小麥黃花葉病的小麥新品系鎮12-628。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抗黃花葉病小麥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蘇麥6 號選用早熟、矮桿抗倒、籽粒品質優的易生穗發芽的白皮類小麥種子。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種高抗黃花葉病小麥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中間品系揚97G59選用分蘗力強、綜合抗性好的種子。
4. 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黃花葉病小麥的培育方法培育得到的高抗小麥黃花葉病的 小麥新品系鎮12-628。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抗小麥黃花葉病的小麥新品系鎮12-628的種植方法,其特 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 適期播種:根據江蘇淮南麥區的地理天氣狀況,播種期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2) 合理密植,足墑播種:基本苗播種密度為16-20萬/667m2 ; 3) 施肥管理:在種植過程中,每畝施用18-20kg氮肥,運籌比例以基肥:壯蘗肥:拔節 月巴:孕糖肥為5 :1 :2 :2 ; 4) 病蟲害管理:出苗后進行搶墑化除,采用多菌靈進行赤霉病的防治,同時做好蟲害的 防治。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小麥新品系鎮12-628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 中高產田播種密度為16萬/667m 2,中低產田播種密度為20萬/667m2。
【文檔編號】A01H1/04GK104206264SQ201410388956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8日
【發明者】溫明星, 陳愛大 申請人: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