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氯氰菊酯誘致型微乳劑的合成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氯氰菊酯誘致型微乳劑的合成方法,將原料混合后通過乳化水加油法制成,所述原料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配比的混合制成:氯氰菊酯2~4%;溶劑8~10%;表面活性劑22~26%;助表面活性劑6~9%,和余量去離子水,其中表面活性劑由糖精鈉、葡萄糖酯按摩爾比1:1復配形成。
【專利說明】一種氯氰菊酯誘致型微乳劑的合成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氯氰菊酯誘致型微乳劑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農藥微乳劑是水和與水不相溶的農藥液體,在表面活性劑和助表面活性劑的作用下,形成各向同性的、熱力學穩定的、外觀是透明或半透明的、單相流動的分散體系。
[0003]農藥微乳劑液滴細微,組成合適的微乳劑可自發形成而不凝聚,能保持較高的穩定性,體系單相均一,流動性好。“單相”意味著不分層、無結晶、無液晶、無沉淀、無懸浮物。微乳劑是熱力學穩定體系,在膠束中農藥分子與水的接觸面很小,有利于提高對水不穩定的農藥在水中的穩定性,無需再添加增黏劑來提高其穩定。農藥在配制后直到使用前,一般要經過長時間的貯存,使用時要求經過加水稀釋和簡單攪拌后能保持均勻的狀態,以便通過噴霧器噴灑。
[0004]目前對于農藥微乳劑的配制還缺乏普遍公認的科學的配制方法。普遍應用的配制方法仍然是根據經驗將兩種不同性質的表面活性劑,通常是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進行混配,確定好表面活性劑的種類和用量,根據表觀現象和指標檢測再篩選助表面活性劑的種類和用量等,最終確定好配方組成。
【發明內容】
[0005]摶術問是頁
[0006]有鑒于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簡單快捷的氯氰菊酯誘致型微乳劑的合成方法。
_7] 解決方案
[0008]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氯氰菊酯誘致型微乳劑的合成方法,將原料混合后通過乳化水加油法制成,所述原料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配比的混合制成:氯氰菊酯2~4% ;溶劑8~10% ;表面活性劑22~26% ;助表面活性劑6~9%,和余量去離子水,其中表面活性劑由糖精鈉、葡萄糖酯按摩爾比1:1復配形成。
[0009]優選地,所述溶劑為2- 丁酮。
[0010]優選地,所述助表面活性劑為正丁醇。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簡單快捷的氯氰菊酯誘致型微乳劑的合成方法。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糖精鈉,又稱可溶性糖精,易溶于水,俗稱糖精,為有機化工合成產品。無色結晶或稍帶白色的結晶性粉末,無臭或微有香氣,呈甜味,甜度是蔗糖的500倍左右,耐熱及耐堿性弱,也是一種無毒、無熱量、無營養且又不被動物和人體吸收的甜味劑。
[0014]葡萄糖酯是一種誘致型表面活性劑,是表面活性劑家族中的后起之秀,具有安全、無毒、對皮膚無刺激和百分之百生物降解性等特點,隨著人們崇尚自然和環保意識的增強,生物表面活性劑將有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并有可能成為化學合成表面活性劑的替代品或升級換代品。該農藥微乳劑熱力學穩定性好,易于在農作物葉片附著、潤濕、鋪展和滲透,能溶解昆蟲蠟質保護層導致昆蟲窒息死亡,能有效保護害蟲天敵,且對人、畜無毒,因其具有獨特的殺蟲機理,害蟲不會產生抗藥性,更適合于擴大在未來有害生物綜合治理策略中的應用比重,完全吻合今后產業生態革命的方向,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好。
[0015]實施例
[0016]原藥(氯氰菊酯)3%;溶劑(2-丁酮)9%;表面活性劑(糖精鈉、葡萄糖酯)24%;助表面活性劑(正丁醇)10% ;去離子水54%,其中進行復配的兩種表面活性劑糖精鈉、葡萄糖酯的比例按照1:1進行復配均可。
[0017]配制的誘致型農藥微乳劑經實驗證明其熱貯穩定性,冷貯穩定性,經時穩定性均較好,已放置2年其氯氰菊酯含量降解較低。
[0018]誘致型農藥微乳劑體系在剛配制完成和放置一段時間后,其中的氯氰菊酯結構性質均未發生改變。
[0019]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氯氰菊酯誘致型微乳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原料混合后通過乳化水加油法制成,所述原料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配比的混合制成:氯氰菊酯2~4% ;溶劑8~10% ;表面活性劑22~26% ;助表面活性劑6~9%,和余量去離子水,其中表面活性劑由糖精鈉、葡萄糖酯按摩爾比1:1復配形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劑為2-丁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表面活性劑為正丁醇。
【文檔編號】A01N25/30GK103814942SQ201410071989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8日
【發明者】孔繁蕾, 張旺庚, 丁武松 申請人:江蘇省激素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