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氣候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溫濕度調節裝置,公開了一種人工氣候裝置,包括內膽腔、氣候改變裝置、通風循環裝置以及傳感器;其中,氣候改變裝置包括恒溫裝置,傳感器包括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內膽腔內的溫度并將檢測得到的溫度值發送至恒溫裝置,恒溫裝置用于根據溫度傳感器的發送的溫度值改變內膽腔內的溫度,內膽腔為通過內膽腔側壁、上端面以及下端面圍成的封閉空間,內膽腔側壁設置有門。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結構簡潔,令內部氣流循環更為均勻,內膽腔內部的溫度和濕度波動更為均勻,平穩,各功能部件的工作更加的安全與可靠,適用于對溫度、濕度以及光照的精度要求較高場合,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專利說明】人工氣候裝置【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溫度調節裝置,特別涉及一種人工氣候裝置,可以對其內部溫度、濕度和光照進行較為精確的控制。
【背景技術】
[0002] 人工氣候箱是具有光照、加濕功能的高精度冷熱恒溫設備,為用戶提供一個理想的人工氣候實驗環境。它可用作植物的發芽、育苗、組織、微生物的培養;昆蟲及小動物的飼養;藥物、化妝品等化學品原料及其制劑的穩定性研究;水體分析的BOD的測定以及其它用途的人工氣候試驗。是生物遺傳工程、醫學、制藥、日用品、農業、林業、環境科學、畜牧、水產等生產和科研部門理想的試驗設備。該產品適用于植物的生長和組織培養,種子發芽、育苗、微生物的培養試驗;昆蟲小動物的飼養;水質監測的BOD測定;藥材、木材、建材的老化及使用壽命測試等,以及其他用途的光照、恒溫、恒濕的專用試驗設備。結構特色:具有光照、加濕功能的高精度冷熱恒溫設備。采用先進的微電腦可編程技術控溫,可設置多種參數(包括溫度、濕度、光照度)模擬自然氣候。
[0003]現有技術中,人工氣候裝置的設計重點主要落在氣候調節系統上,忽略了人工氣候裝置內設的通風循環裝置以及其他氣候調節裝置對人工氣候裝置的內膽腔的氣候調節效率以及調節精度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對人工氣候裝置內設的通風循環裝置以及其他的氣候調節裝置的結構進行進一步的研發設計。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缺乏對通風循環裝置以及其他氣候調節裝置的位置結構的優化設置的缺點,提供了一種新型人工氣候裝置。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0006]人工氣候裝置,包括內膽腔、氣候改變裝置、通風循環裝置以及傳感器;其中,氣候改變裝置包括恒溫裝置,傳感器包括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內膽腔內的溫度并將檢測得到的溫度值發送至恒溫裝置,恒溫裝置用于根據溫度傳感器發送的溫度值改變內膽腔內的溫度,內膽腔為通過內膽腔側壁、上端面以及下端面圍成的封閉空間,內膽腔側壁設置有門。
[0007]作為優選,所述氣候改變裝置包括濕度調節裝置和/或光照裝置,其中,濕度調節裝置用于提高或者降低內膽腔內的濕度,光照裝置用于改變內膽腔內的光照強度。
[0008]作為優選,當氣候改變裝置包括濕度調節裝置時,傳感器還包括濕度傳感器;當氣候改變裝置包括光照裝置時,傳感器還包括光照感應器。
[0009]作為優選,所述通風循環裝置的出風口位于內膽腔底部或者內膽腔側壁上。
[0010]作為優選,通風循環裝置包括長軸電機、葉輪、葉輪蝸殼以及風道;葉輪位于內膽腔頂部,長軸電機的傳動軸穿過內膽腔的側壁或者頂壁與葉輪傳動連接,葉輪蝸殼與風道進風口相連接,葉輪位于葉輪蝸殼內且通過葉輪蝸殼與風道相連通,風道位于內膽腔側壁上,風道出風口位于內膽腔底部。
[0011]作為優選,所述風道的出風口上方還設置有出風口隔板,所述出風口隔板上均勻間隔分布通孔。
[0012]作為優選,所述通風循環裝置還包括設置于葉輪蝸殼下方的蝸殼托板以及設置于蝸殼托板下方的進風口隔板;蝸殼托板上設置有第一通風孔,第一通風孔朝向葉輪的進風口,進風口隔板包括底板以及斜板,底板的一個側邊與斜板底端相連接,斜板上端連接內膽腔的上端面,底板上設置有第二通風孔,第二通風孔設置于第一通風孔的斜下方靠近內膽腔側壁處,斜板上設置有第三通風孔。
[0013]作為優選,第二通風孔以及第三通風孔均由均勻間隔分布的通孔組成。
[0014]作為優選,所述恒溫裝置為熱氣旁通制冷量控制裝置,制冷裝置或者制熱裝置中的一種或者任意多種。
[0015]作為優選,所述光照裝置包括側門燈箱以及中空玻璃板;側門燈箱設置于內膽腔側壁上,側門燈箱內設置有燈具,側門燈箱與內膽腔之間通過設置于內膽腔側壁上的中空玻璃板相隔尚。
[0016]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
[0017]通過對濕度調節裝置、通風循環裝置、濕度傳感器的結構位置進行優化調整,改善了內膽腔的氣流循環,使之更為均勻,有利于提高對內膽腔的溫度和濕度的控制精度。加濕器設置在內膽腔底部,方便維護,防止加濕器的水盤中存儲的水與內膽腔內其他器件的接觸,提高了設備整體的安全性。
[0018]進一步地,設置于內膽腔頂端的長軸電機,令電機的線圈可以外置于內膽腔,有效地防止了線圈發熱導致的內膽腔溫度波動現象,同時也將馬達隔離在內膽腔的潮濕環境之夕卜,避免了水氣對馬達的侵蝕,提高了馬達的使用壽命。
[0019]進一步地,葉輪設置于內膽腔的頂端,風道出口位于內膽腔底端,在內膽腔內形成由下至上的垂直上升氣流,令內膽腔內的氣流流動更為均一、穩定。設置在葉輪蝸殼以及蝸殼托板下方的進風口隔板上設置有由均勻間隔排列的通孔組成的通風孔,特別地,底板上的第二通風孔位于葉輪的進風口的斜下方,結合斜板上的第三通風孔,避免了由于葉輪的抽吸作用導致的氣流擾動現象,令內膽腔內的氣流更為均一。
[0020]進一步地,風道內設有蒸發器,通過蒸發器可以進一步地調整風道內氣流的溫度,調節后的氣流可以進入內膽腔內部,形成對溫度的主動調節機制。類似地,設置于內膽腔底部的濕度調節裝置也同樣地位于風道的出風口,可以對風道出口的氣流濕度進行主動調節,形成對濕度的主動調節機制。
[0021]進一步地,設置于內膽腔兩側的側壁上的側門燈箱,包括密閉良好的中空玻璃內膽以及設置在該中空玻璃內膽中的通風循環裝置,不僅光照面積大,可以更好地為內膽腔內部提供充分、均勻的光照,同時也將燈具隔離在內膽腔的潮濕環境之外,避免了水氣對燈具,尤其是電氣零部件的侵蝕,提高了燈具的使用壽命。燈箱自帶的通風裝置不僅減少了燈具熱量對內膽腔的影響,以避免了燈具自身溫升帶來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問題。
[0022]進一步地,為了提高對內膽腔內制冷量與溫度的更為精確的控制,還可加裝熱氣旁通制冷量控制裝置,當工作溫度在45°C以下即可無需專門的加熱器,節省電力消耗,也避免了加熱器的過熱風險,從而提高了產品的安全性能。[0023]進一步地,設置于內膽腔底端的冷凝水收集裝置對側壁或者前門滴下或者樣品處理的水滴起一個引導作用,可以起到防止積聚,防止流淌的作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是人工氣候裝置的主視示意圖。
[0025]圖2是人工氣候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0026]圖3是人工氣候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28]實施例1
[0029]人工氣候裝置,如圖1-3所示,包括內膽腔100、氣候改變裝置200、通風循環裝置300以及傳感器500 ;其中,氣候改變裝置200包括恒溫裝置202,傳感器500包括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內膽腔100內的溫度并將檢測得到的溫度值發送至恒溫裝置202,恒溫裝置202用于根據溫度傳感器發送的溫度值改變內膽腔100內的溫度,內膽腔100為通過內膽腔100側壁、上端面以及下端面圍成的封閉空間,內膽腔100側壁設置有門400。內膽腔100與門400的連接處設置有用于密封的門封條700,門封條700為硅膠封條或者PVC封條。內膽腔100的外側設置保溫層,保溫層分別構成內膽腔100的側壁、頂端面以及底端面。可選地,風道304內還設置有換氣孔,用于對內膽腔100內部空氣與外部空氣進行替換。內膽腔I側壁上設置有用于擱置樣品擱板800的網擱孔,可以調節樣品擱板800的放置位置。為了觀察方便,門400與內膽腔100之間還設置有玻璃,減少觀察內膽腔100時對內部溫度與濕度的干擾。另外,人工氣候裝置內膽腔100內部的溫度控制還可以由獨立的溫控系統進行控制。
[0030]所述氣候改變裝置200包括濕度調節裝置201和/或光照裝置203,其中,濕度調節裝置201用于提高或者降低內膽腔100內的濕度,光照裝置203用于改變內膽腔100內的光照強度。濕度調節裝置201可以選擇電熱蒸汽式、超聲波霧化式或者壓縮空氣噴霧式濕度調節裝置中的任一種,濕度傳感器設置于內膽腔100的側壁上,采用傳統的干濕球傳感器或半導體傳感器;溫度感應器可以采用普通的溫度計;光照感應器可以采用現有的光照感應裝置。可選地,傳感器500位于內膽腔100的側壁上,其中,濕度傳感器以及溫度傳感器可以設置于風道304內,優選地,濕度傳感器以及溫度傳感器設置于風道304中部偏上的位置較佳。光照傳感器通常設置于風道外側,根據實際應用需要,光照傳感器可位于內膽腔100樣品區域內的任意位置。
[0031]所述的通風循環裝置300的出風口位于內膽腔100底部或者內膽腔100中部,當出風口位于內膽腔100中部時,出風口位于內膽腔100側壁上。出風口位于內膽腔100底部時,氣流由底部向上吹拂,形成垂直通風;當出風口位于內膽腔100中部時,氣流朝垂直于內膽腔100側壁的方向吹拂,形成水平通風。
[0032]可選地,通風循環裝置300可以采用以下結構,包括長軸電機301、葉輪302、葉輪蝸殼303以及風道304 ;葉輪302位于內膽腔100頂部,葉輪302為底部進氣,側邊排氣,長軸電機301的傳動軸穿過內膽腔100的側壁或者頂壁與葉輪302傳動連接,形成電機馬達與風扇的分離,長軸電機301位于內膽腔100的密封空間外側,有效防止電機馬達在潮熱下的腐蝕損壞。
[0033]葉輪蝸殼303與風道304進風口相連接,葉輪302位于葉輪蝸殼303內且通過葉輪蝸殼303與風道304相連通,風道304位于內膽腔100的側壁上,風道304出風口位于內膽腔100底部。
[0034]可選地,所述風道304的出風口上方還設置有出風口隔板307,所述出風口隔板307上均勻間隔分布通孔,用于分散出風口的氣流,令氣流循環更為均勻。
[0035]所述的通風循環裝置300還包括設置于葉輪蝸殼303下方的蝸殼托板305以及設置于蝸殼托板305下方的進風口隔板306,如圖3所示,進風口隔板306的作用類似出風口隔板307,用于均勻進風口的氣流,由于進風口隔板307上方即為風機葉輪302,因此更為需要隔離風機進風口的強大抽吸力,由此,需要進一步地設計進風口隔板307的結構:蝸殼托板305上設置有第一通風孔3051,第一通風孔3051朝向葉輪302的進風口,進風口隔板306包括底板3061以及斜板3062,底板3061的一個側邊與斜板3062底端相連接(優選地,底板3061朝向門400的側邊與斜板3062的底端相連接),底板3061的其余側邊分別與內膽腔100的側壁相連接,斜板3062上端連接內膽腔100的上端面,底板3061上設置有第二通風孔3063,第二通風孔3063設置于第一通風孔3051的下方或斜下方,斜板3062上設置有第三通風孔3064。優選地,斜板3063位于靠近門400處,第三通風孔3064的外側朝向門400的方向。
[0036]可選地,進風口隔板307的側邊可與內膽腔100的側壁相接或者相隔一段距離,優選地,進風口隔板307與內膽腔100的側壁不相接觸,相隔一段距離,不僅安裝方便,無需考慮進風口隔板307與內膽腔100側壁的連接密封問題,且進風口隔板307與內膽腔100側壁之間形成的空隙亦可以作為進風口用于進風。
[0037]第二通風孔3063以及第三通風孔3064均由均勻間隔分布的通孔組成。第二通風孔3063位于靠近內膽腔100側壁處。進一步分散通風口的氣流,降低氣流對內膽腔100內樣品的沖擊。
[0038]所述恒溫裝置202為熱氣旁通制冷量控制裝置,制冷裝置或者制熱裝置中的一種或者任意多種。該熱氣旁通制冷量控制裝置參見申請號為201210145259.6的發明創造。由于人工氣候裝置內的溫度不超過45°C,通常只需要采用熱氣旁通制冷量控制裝置即可實現溫度控制,可選地,也可以額外安裝其他制熱裝置以實現更高溫度的控制,或者安裝制冷裝置以實現簡單的低溫控制。
[0039]所述光照裝置203為側門燈箱2031,內膽腔100的相對于門400的兩側均設置有側門燈箱2031 ;側門燈箱2031設置于內膽腔100側壁上,側門燈箱2031與內膽腔100之間通過設置于內膽腔100側壁上的中空玻璃板2302相隔離。側門燈箱2031內還設置有通風裝置,通風裝置可以是散熱風扇或簡單的開口,可以及時排出燈具所產生的熱量。中空玻璃板2302有利于隔離熱量,實現箱體的密封。這種設計不僅有利于減少燈具熱量對內膽腔100內溫度的影響,有效避免燈具自身溫升帶來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問題,同時確保最大的光照均勻度,并將燈具隔離在內膽腔的潮濕環境之外,避免了水氣對燈具尤其是電氣零部件的侵蝕,提高了燈具的使用壽命。
[0040]人工氣候裝置還包括冷凝水收集裝置600 ;冷凝水收集裝置600分別連接內膽腔100側壁底端的側邊以及內膽腔100底端面的側邊,冷凝水收集裝置600為平面、弧面或者曲面,所述弧面或者曲面沿著內膽腔100側壁至內膽腔100底端面的方向朝向內膽腔100外側突出,前后左右內傾的結構。在內膽腔100側壁上形成的水滴可以快速地在冷凝水收集裝置600與內膽腔100的側壁的連接處積聚,形成大顆水滴,避免冷凝水在側壁上形成掛壁或造成冷凝水流淌,妨礙設備的安全操作和對樣品的不利影響。
[0041]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人工氣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內膽腔(100)、氣候改變裝置(200)、通風循環裝置(300 )以及傳感器(500 );其中,氣候改變裝置(200 )包括恒溫裝置(202 ),傳感器(500 )包括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內膽腔(100)內的溫度并將檢測得到的溫度值發送至恒溫裝置(202 ),恒溫裝置(202 )用于根據溫度傳感器發送的溫度值改變內膽腔(100 )內的溫度,內膽腔(100)為通過內膽腔(100)側壁、上端面以及下端面圍成的封閉空間,內膽腔(100)側壁設置有門(4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氣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候改變裝置(200)包括濕度調節裝置(201)和/或光照裝置(203),其中,濕度調節裝置(201)用于提高或者降低內膽腔(100)內的濕度,光照裝置(203)用于改變內膽腔(100)內的光照強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氣候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氣候改變裝置(200)包括濕度調節裝置(201)時,傳感器(500)還包括濕度傳感器;當氣候改變裝置(200)包括光照裝置(203 )時,傳感器(500 )還包括光照感應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氣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風循環裝置(300)的出風口位于內膽腔(100)底部或者內膽腔(100)側壁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氣候裝置,其特征在于,通風循環裝置(300)包括長軸電機(301)、葉輪(302)、葉輪蝸殼(303)以及風道(304);葉輪(302)位于內膽腔(100)頂部,長軸電機(301)的傳動軸穿過內膽腔(100)的側壁或者頂壁與葉輪(302)傳動連接,葉輪蝸殼(303 )與風道(304)進風口相連接,葉輪(302 )位于葉輪蝸殼(303 )內且通過葉輪蝸殼(303)與風道(304)相連通,風道(304)位于內膽腔(100)側壁上,風道(304)出風口位于內膽腔(100)底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氣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道(304)的出風口上方還設置有出風口隔板(307),所述出風口隔板(307)上均勻間隔分布通孔。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氣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風循環裝置(300)還包括設置于葉輪蝸殼(303)下方的蝸殼托板(305)以及設置于蝸殼托板(305)下方的進風口隔板(306);蝸殼托板(305)上設置有第一通風孔(3051),第一通風孔(3051)朝向葉輪(302)的進風口,進風口隔板(306)包括底板(3061)以及斜板(3062),底板(3061)的一個側邊與斜板(3062)底端相連接,斜板(3062)上端連接內膽腔(100)的上端面,底板(3061)上設置有第二通風孔(3063),第二通風孔(3063)設置于第一通風孔(3051)的斜下方靠近內膽腔(100)側壁處,斜板(3062 )上設置有第三通風孔(3064 )。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氣候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通風孔(3063)以及第三通風孔(3064)均由均勻間隔分布的通孔組成。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氣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溫裝置(202)為熱氣旁通制冷量控制裝置,制冷裝置或者制熱裝置中的一種或者任意多種。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氣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裝置(203)包括側門燈箱(2031)以及中空玻璃板(2302);側門燈箱(2031)設置于內膽腔(100)側壁上,側門燈箱(2031)內設置有燈具,側門燈箱(2031)與內膽腔(100 )之間通過設置于內膽腔(100 )側壁上的中空玻璃板(2302)相隔離。
【文檔編號】A01G9/14GK203764273SQ201320860568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4日
【發明者】徐月明, 岑利峰, 劉俊亞, 劉志宏 申請人:杭州雪中炭恒溫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