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種植毯型植物墻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種植毯型植物墻系統,包括鋼架龍骨、PVC板和種植毯,鋼架龍骨固定在原有墻體上,鋼架龍骨上安裝有PVC板,種植毯固定在PVC板上,種植毯內設有無土基質和灌溉系統,所述多層種植毯之間還設置有柔體基盤。一種種植毯型植物墻系統可以用于多種不規則墻面,通過設置柔體基盤,增加種植毯的強度和耐久性;用PVC板和鋼架龍骨作為種植毯與墻面的連接裝置,重量輕,不會對墻面造成破壞;設有澆灌系統對濕度進行實時監控,進行合理的澆灌,減少養護人工,節約水源,有效的滿足植物的水分需求。
【專利說明】一種種植毯型植物墻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室內、室外綠化領域,具體說是一種建筑節能技術。
【背景技術】
[0002]現代社會的工業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城市人口密集、廢氣污染、塵埃飛揚、噪聲擾人、熱島效應等現象,使得大都市環境日益惡化,嚴重的損害都市人的身心健康。改善日益惡化的城市生態環境,已成為當今城市的當務之急。一座現代化的城市不僅應具備完美的建筑與設施,還應擁有一個優美的環境以消除疲勞、陶冶身心,而優美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綠色植物。綠色植物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不可少的條件,綠色植物與人類互為補充、相互依存達到一個生態平衡。
[0003]目前國內園林行業基本都有在研究墻面綠化的產品,產品僅是墻面綠化的一部分,既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產品鏈和系統,又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客戶對墻面綠化的系統性要求。現有的墻體綠化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1)花盆式生態綠墻系統:即在不銹鋼、鋼架混凝土或其它材料做成的垂面架中安裝盆花實現垂面綠化。PE種植盒墻面綠化方式與模塊化相似,是一種“縮微”的模塊,安裝拆卸方便。選用的植物以時令花卉為主,適用于臨時墻面綠化或豎立花壇造景。該系統對墻面防水和墻面結構不造成任何破壞,適宜任何立面綠化項目施工;施工營建速度快,通過植物預培植,施工完畢即可形成穩定的植物群落并展現綠色景觀,養護成本低,使用壽命長。其缺點是,為了安裝澆灌系統,其厚度較大,影響表面效果,且種植盒較多,澆灌系統設計困難,容易造成部分花盆因管道堵塞無法接受水養,造成植物的缺水。(2)模塊式生態綠墻:利用模塊化構件種植植物實現墻面綠化。將方塊形、菱形、圓形等幾何單體構件,通過合理搭接或綁縛固定在不銹鋼或木質等骨架上,形成各種景觀效果。模塊式墻面綠化,可以按模塊中的植物和植物圖案預先栽培養護數月后進行安裝,壽命較長,適用于大面積的高難度的墻面綠化,對墻面景觀營造效果最好。該系統對墻面防水和墻面結構不造成任何破壞,適宜任何立面綠化項目施工;但是其厚度較大,雖然解決了水養供應過于分散的問題,但是仍然會發生管道堵塞造成的缺水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解決現有墻體綠化產品所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防水性能好、重量輕且不會對墻體造成破壞,且室內外均可使用的墻體綠化系統。
[0005]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6]一種種植毯型植物墻系統,包括種植毯、PVC板、柔體基盤和鋼架龍骨,所述鋼架龍骨固定在墻體上,鋼架龍骨上設有PVC板,柔體基盤固定在PVC板上,柔體基盤上固定有多層種植毯,種植毯內設有無土基質和灌溉系統。作為優選,所述種植毯內還設有濕度感應器,所述濕度感應器與控制器連接,控制器連接電磁閥,電磁閥安裝在灌溉系統的管道上。
[0007]作為優選,所述PVC板的邊框處設有擋板,
[0008]作為優選,所述PVC板的下方還設有排水槽。[0009]作為優選,所述PVC板和鋼架龍骨上還設有防水涂料層。
[0010]作為優選,所述種植毯為2至3層。
[0011]本實用新型一種種植毯型植物墻系統的有益效果:
[0012](I)用PVC板和鋼架龍骨作為種植毯與墻面的連接裝置,重量輕,適用于大部分建筑墻面,且不會對墻面造成破壞;(2)利用種植毯的可塑性,可以用于多種不規則墻面;(3)設有澆灌系統對濕度進行實時監控,進行合理的澆灌,減少養護人工,節約水源,有效的滿足植物的水分需求;(4)通過設置柔體基盤,使種植毯室內外均可使用(5)種植毯整體相連,既可以實現節水灌溉又可以保證基質不外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灌溉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更進一步的解釋。
[0017]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種植毯型植物墻系統,包括鋼架龍骨1、PVC板2、柔體基盤3和種植毯4,所述鋼架龍骨I固定在墻體上,鋼架龍骨I上設有PVC板2,柔體基盤3固定在PVC板2上,柔體基盤3上固定有多層種植毯4,種植毯4內設有無土基質和灌溉系統6 ;PVC板2的邊框處設有擋板7,PVC板2的下方還設有排水槽5 ;所述種植毯4內還設有濕度感應器8,濕度感應器8與控制器10連接,控制器10連接電磁閥9,電磁閥9安裝在灌溉系統6的管道上;所述PVC板2和鋼架龍骨I上還設有防水涂料層;所述種植毯4為二至三層。
[0018]鋼架龍骨I用于將種植毯4系統的重量平均分擔給墻面,避免對墻面造成破壞,因為鋼架本身重量較大,故選擇鋼架龍骨I以減輕其自身重量,避免對墻體造成過高負擔的同時,能夠有效的支撐種植毯4的重量,鋼架龍骨I需要具有耐腐蝕、耐久性、抗老化的特點,其根據墻體承重力、種植毯4面積重量等要求進行制作,鋼架龍骨I上還設有防水涂料層,防止鋼架龍骨I被腐蝕,造成性能下降,無法支撐種植毯4的重量。
[0019]選用PVC板2因其具有重量較輕,價格便宜,防水性能佳,防腐蝕,且強度可以滿足種植毯系統的要求,起到墻面防水、防潮、阻隔植物根系的作用,長時間在室內外不會腐爛和老化,PVC板2設有防水涂料層,加強防水效果。
[0020]無土基質主要由植物纖維、椰糠、棕絲、壓縮木屑、纖維狀吸水物質、編織麻等組成,根據植物的生長需要和墻面立地條件進行制作,其經過消毒殺菌,內含緩釋肥、環保除草劑、微量元素等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并保證長效使用,根據墻面植物的不同、墻面美觀性要求和墻面的高度不同專門配制的,要求分解速度慢、利用可再生資源、配制后可以長效持續提供生長環境。
[0021]柔體基盤3是由土工布、無土基質、尼龍繩、尼龍網組成,其中尼龍網、尼龍繩、無土基質、土工布由特殊工序相互連接固定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具有強度高、耐腐蝕的特點,當種植毯系統置于室外墻面時,種植毯4因長期受到日曬雨淋后老化,強度下降,即需要柔體基盤3支撐種植毯4,防止在惡劣天氣下,造成種植毯4的損壞。
[0022]灌溉系統6包括與控制器10、電磁閥9、管網以及施肥器、水泵,如圖3所示,在每個支管上的濕度感應器8,濕度感應器8與控制器10相連,電磁閥9與控制器10相連,通過濕度感應器8可以測知種植毯4內的干濕度,從而通過控制器10自動開啟或關閉電磁閥9,實現灌溉系統6的自主控制。
[0023]鋼架龍骨1、PVC板2和種植毯4之間還可以由固定件固定,固定件由鋼制品、鐵制品、木質制品、塑料制品、鋁合金制品或塑木制品根據墻面的承重要求進行制作,厚度在
3-5cm左右;固定件起到固定種植毯4、柔體基盤3和PVC板2的作用,要求耐久性好、耐腐蝕、抗老化等。
[0024]綠色植被可以由宿根植物、地被植物、時令花卉、常綠小喬木、常綠小灌木、落葉小喬木、落葉小灌木等根據墻面綠化的景觀效果、立體條件和氣候特點進行選擇,要求植物萌蘗性好、須根系發達、生長速度適中、耐旱、耐寒、滯塵、抗性良好。
[0025]在PVC板的邊框處設有擋板7,用于遮擋其他層次結構;排水槽5用于排掉多余的7K,擋板7和排水槽5可由不銹鋼制品、塑料制品、鐵制品、鋁合金制品、塑木制品材質根據規格進行制作。
[0026]一種種植毯型植物墻系統的安裝步驟:首先進行鋼架龍骨I的安裝,根據墻面的承重力要求進行鋼架龍骨I的選材、制作、安裝,鋼架龍骨I涂有防水涂料層;然后將PVC板2安裝在鋼架龍骨I上;接著將柔體基盤3固定在PVC板2上;然后在柔體基盤之上安裝第一層種植毯4 ;在第一層種植毯4之上安裝灌溉系統6的管網、滴頭;灌溉系統6安裝完成后在固定第二層與第三層種植毯4 ;最后在種植毯系統其他工序完成后,根據植物設計方案,在需要栽種植物的地方開口,將植物放入口袋中,調試灌溉系統6,直至正常運行。
[0027]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施例中未明確的各組成部分均可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權利要求】
1.一種種植毯型植物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鋼架龍骨(I)、PVC板(2)、柔體基盤(3)和種植毯(4),鋼架龍骨(I)固定在墻體上,鋼架龍骨(I)上安裝有PVC板(2),柔體基盤(3 )固定在PVC板(2 )上,柔體基盤(3 )上固定多層種植毯(4 ),種植毯(4 )內設有無土基質和灌溉系統(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種植毯型植物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毯(4)內還設有濕度感應器(8),所述濕度感應器(8)與控制器(10)連接,控制器(10)連接電磁閥(9),電磁閥(9)安裝在灌溉系統(6)的管道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種植毯型植物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板(2)的邊框處設有擋板(7)。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種植毯型植物墻系統,其特征在于:在PVC板(2)下方還設有排水槽(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種植毯型植物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板(2)和鋼架龍骨(I)上還設有防水涂料層。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種植毯型植物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毯(4)為2至3層。
【文檔編號】A01G9/02GK203387974SQ201320481421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8日
【發明者】吳錦華 申請人:吳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