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折式組合割膠拉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折式組合割膠拉刀。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使用的傳統割膠刀整體較笨重,使用和攜帶不方便;另外,目前的刀刃必須花大量時間打磨,且磨刀是操作人員容易受傷、也不方便,使用存在安全隱患;再就是目前的割膠刀鋼質硬度不穩定、而刀刃與刀體是固定一體的,不能更換,當刀刃生銹將會把銹跡帶給橡膠樹的割口,致其發炎;最后因為刀刃與刀體之間不能轉換角度,割膠拉刀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折式組合割膠拉刀,將整把刀設計成組合式,方便更換刀片,且刀架與刀體采用可旋轉式連接,刀體與手柄采用易拆裝式連接,因而使用和攜帶方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方式來實現:一種可折式組合割膠拉刀,包括前端有刀刃的刀片(I )、刀架(2)、刀體(4)和手柄,所述刀片(I)后端插入刀架(2)前端的凹槽中相連;刀架(2)后端制有半圓周齒形且鉚接在刀體(4)前端,在刀體(4)前端還鉚接一個手動鎖緊件(3),該手動鎖緊件(3)上制有與刀架(2)后端齒形相互嚙合的內齒圈,并通過扭簧將手動鎖緊件(3)壓緊與刀架(2)的半圓周齒形嚙合以防松動;刀體(4)后端與手柄(5)前端采用易拆裝式連接。所述刀體(4)后端與手柄(5)前端采用螺栓螺帽連接;或者采用刀體(4)后端通過螺紋旋接在手柄(5 )前端。所述手柄(5)尾部有一連接加長手柄的螺紋接口(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式組合割膠拉刀,由于刀架與刀體采用可旋轉式連接,刀體與手柄采用易拆卸式連接,因而整把刀設計巧妙,根據需要隨時更換受損或用鈍的刀片,免除打磨刀刃的繁瑣程序,節約時間,大大的提高割膠效率;另外刀架與刀體采用鉸接連接,可轉動到不同方位,滿足更多割膠需要;刀體與手柄采用易拆裝式相連且相互可折疊,攜帶方便,美觀大方,可以滿足各種不同的生產需要。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部件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如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式組合割膠拉刀,整體主要由有刀刃的刀片1、刀架2、刀體4和手柄5構成,手柄5采用現有技術用兩面為彩色木質材料或金屬材料制成,內側連接優質鋼片結合設計而成,使手柄4外形美觀、簡單耐用,更有良好的手感;所述刀片I后端插入刀架2前端的凹槽中相連;刀架2后端制有半圓周齒形且鉚接在刀體4前端,在刀體4前端還鉚接一個手動鎖緊件3,該手動鎖緊件3上制有與刀架2后端齒形相互嚙合的內齒圈,并通過扭簧將手動鎖緊件3壓緊與刀架2的半圓周齒形嚙合以防松動;刀體4后端與手柄5前端采用易拆裝式連接。使用時,手動鎖緊件3在扭簧作用力下牢牢卡住刀架2,當向后按壓手動鎖緊件3使卡住刀架的嚙合齒分開,即可輕松轉動刀架2使其相對于刀體4收折,便于使用者調節刀架2的位置和攜帶;當刀架2轉動調節到合適位置時,松開手動鎖緊件3在扭簧作用力下實現定位。所述刀體4后端與手柄5前端采用螺栓螺帽連接,使用者收折刀體4 ;也方便攜帶。手柄5尾部設置有加長手柄螺紋接口 6,采用螺絲孔,可加裝加長手柄,用于高處割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式組合割膠拉刀,各部件結合時簡單方便、可靠且經久耐用,是割膠生產的最佳選擇。
權利要求1.一種可折式組合割膠拉刀,包括前端有刀刃的刀片(I)、刀架(2)、刀體(4)和手柄(5),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I)后端插入刀架(2)前端的凹槽中相連;刀架(2)后端制有半圓周齒形且鉚接在刀體(4)前端,在刀體(4)前端還鉚接一個手動鎖緊件(3),該手動鎖緊件(3)上制有與刀架(2)后端齒形相互嚙合的內齒圈,并通過扭簧將手動鎖緊件(3)壓緊與刀架(2)的半圓周齒形嚙合以防松動;刀體(4)后端與手柄(5)前端采用易拆裝式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式組合割膠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體(4)后端與手柄(5)前端采用螺栓螺帽連接;或者采用刀體(4)后端通過螺紋旋接在手柄(5)前端。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式組合割膠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5)尾部有一連接加長手柄的螺紋接口(6)。
專利摘要一種可折式組合割膠拉刀,包括前端有刀刃的刀片(1)、刀架(2)、刀體(4)和手柄(5),所述刀片(1)后端插入刀架(2)前端的凹槽中相連;刀架(2)后端制有半圓周齒形且鉚接在刀體(4)前端,在刀體(4)前端還鉚接一個手動鎖緊件(3),該手動鎖緊件(3)上制有與刀架(2)后端齒形相互嚙合的內齒圈,并通過扭簧將手動鎖緊件(3)壓緊與刀架(2)的半圓周齒形嚙合以防松動;刀體(4)后端與手柄(5)前端采用易拆裝式連接;本實用新型各部件結合時簡單方便、可靠且經久耐用,是割膠生產的最佳選擇。
文檔編號A01G23/12GK203040316SQ201320078368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0日
發明者鄒久保, 趙文壽 申請人:鄒久保, 趙文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