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金竹蓀物料發酵菌棒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織金竹蓀物料發酵菌棒栽培方法,其原料配方及工藝流程如下:(1)原料配方:闊葉樹木屑500公斤、麩皮100公斤、復合肥1.5公斤、尿素0.8公斤、石灰粉8公斤、石膏粉4公斤、磷酸二氫鉀0.6公斤、白糖5公斤,水330-350公斤;加入WY發酵劑3—5公斤;(2)發酵;(3)發酵料滅菌;(4)接種培養;(5)車間栽培或農村合作社栽培。本發明縮短栽培周期,提高產量和品質,降低和避免病蟲危害,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益。
【專利說明】織金竹蓀物料發酵菌棒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食用菌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織金竹蓀物料發酵菌棒栽培方法。
[0002]
【背景技術】[0003]織金竹蘇即原產于西北山區的鬼筆科竹蘇屬紅托竹蘇(Dictyophrarubrovolvata Zang, Ji et Lion),是世界上最珍貴的食用菌之一。其菌蕾綻放后,迅速挺立起一根海綿狀的玉柱,頂端長有斗笠狀的菌蓋,并垂繞著一圈婆娑的白紗裙。其優美形態在整個蕈菌界中都極為獨特;加上其氣息清香,味道鮮美,質是脆嫩,爽口不膩,具有極佳口感,便被人們譽稱為“真菌之花”、“真菌皇后”、“山珍之王”、“京果之王”等。隨著人們對竹蓀防治各種疾病和防癌抗癌功效的逐步認識,更有稱之為“天然保健食品的頂峰”。
[0004]織金竹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南方官吏對皇帝的貢品。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派遣特使基辛格來中國,受到了我國政府的盛宴款待。當時即有美國記者報道:“當他從中東、中國等十國旅行二萬五千里歸來時,真好像是周恩來用三絲魚翅和竹蓀芙蓉湯喂胖了。”其艷羨之情,溢于言表。基辛格中國之行的目的是打開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大門,的確是當時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竹蓀之名因此很快傳揚世界各地。2000年8月,“中國貴州首屆竹蓀節”在織金縣舉行,織金縣被中國食用菌協會命名為“中國竹蓀之鄉”。2001年APEC會議在我國上海舉行時,有關方面指令織金縣選送的織金竹蓀成為10月20日盛大晚宴的第一道熱菜。品嘗者中包括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美國總統布什、俄羅斯總統普金、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內的1002位貴賓。從而使織金竹蓀身價倍增,一直是國內外市場上價格最高的食用菌品種。隨著我國加入WTO組織以來,國內外市場對織金竹蓀的需求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0005]織金竹蓀是貴州省織金縣的科技人員于1983年從本縣竹林里采取野生竹蓀進行組織分離開始培育而形成的一個食用菌珍貴品種。但是,由于織金竹蓀菌絲生長緩慢,生產上從制種到栽培制約因素較多,病蟲害危害狀況嚴重。至今生產上存在的問題是:
1、施行用醫用鹽水瓶作容器進行制種的方法,難度較大,成本較高,竟然占了整個栽培投入的60%以上。如何將制種從玻璃瓶里解放出來,是生產上一直想做而又一直沒有實現的目標。
[0006]2、目前織金竹蓀生產都是利用木材在自然氣候條件下栽培,原材料對產成品的轉化率較低,一般每100公斤材料產出鮮品竹蓀10公斤,原材料與產成品生物轉化率僅為100:10,與平菇100:100—150、金針菇100:50—100有很大的差距。如何使栽培材料的營養成分具有能夠滿足織金竹蓀生長的要求也是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
[0007]3、栽培周期過長,兩年才完成一個生產周期。
[0008]4、受自然氣候制約,在全年一半以上的時間里,都無法供應市場所需。
[0009]5、病蟲害危害嚴重。[0010]這五點,集中顯示出了我縣織金竹蓀栽培技術原始落后的癥結。生產實際中,由于自然氣候的制約和土壤空氣中病蟲害的危害,以及其他種種因素的影響,生產率水平很低,稍有不慎,就會損失慘重,甚至全軍覆沒者也累見不鮮。這就形成了織金竹蓀難以形成規模化的生產,市場前景遼闊卻無法利用以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從而在國內市場任由福建、四川所產的棘托竹蓀、長裙竹蓀等品質較差的竹蓀所占據,又從負面影響到織金竹蓀的聲譽進而削弱了織金竹蓀的銷售,形成了一種無可奈何的惡性循環。長此下去,織金竹蓀將每況愈下,走不出尷尬的怪圈。
[0011]因此,織金竹蓀原有的栽培技術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生產的需要,必須進行技術革新,摸索出新的栽培方法。
[0012]
【發明內容】
[0013]本發明是要解決現有織金竹蓀栽培技術落后的問題,以縮短栽培周期,提高產量和品質,降低和避免病蟲危害,大幅度提聞生廣效益。
[0014]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主要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織金竹蓀物料發酵菌棒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其原料配方及工藝流程如下:
(O原料配方:
闊葉樹木屑500公斤、麩皮100公斤、復合肥1.5公斤、尿素0.8公斤、石灰粉8公斤、石膏粉4公斤、磷酸二氫鉀0.6公斤、白糖5公斤,水330-350公斤;加入WY發酵劑3—5公斤,以提高發酵效果。
[0015]上述的闊葉樹木屑也可以用作物秸桿或玉米芯粉碎料替代。
[0016]上述的麩皮也可以用米糠或玉米粉替代。
[0017](2)發酵方法
按上述原料配方進行稱料配制培養料,不可溶的輔料加到主料中要混勻,可溶性物質分別溶于水,潑在培養料上,將拌好后的培養料堆放在水泥地或磚地上,料堆底部鋪一層2-3厘米厚經預濕的玉米秸或草苫,以利通氣,堆高1.2 — 1.5米,寬I米左右,長度不限,然后,用直徑5 cm的木棒在料堆頂部每隔30 cm打透氣孔,要垂直向下打到底;隨后在料堆中插入溫度計蓋上透氣的覆蓋物。
[0018]一般在堆料的第二天,料內溫度可達到35°C,第三天可達到60— 70°C,當料溫達到60°C,保持24小時,便進行第一次翻堆;翻堆要領是把料的外層與內部互換位置,重新建堆,與第一次一樣,一般需要翻堆3次,需7—10天,當料色均勻轉深,料內出現較多白色放線菌,聞不到氨、臭、酸味時,料溫降到30°C左右時便可拆堆。
[0019]在堆料和翻料時,注意不能將培養料踩實,料堆也不要太寬太高,除了在料堆上打些通氣孔增加通氣性外,料堆表面也不要蓋的太嚴,外界空氣濕度大的情況下可少蓋或不蓋塑料布;如果通氣不良,料堆溫度遲遲不上來,料堆中心厭氧區擴大,會造成厭氧發酵,不利于有益微生物的活動和物質轉化;同時料堆也不宜太小,否則會使四周冷空氣透入料堆,大部分熱量經過對流散失掉,料堆難以達到要求的溫度。
[0020]培養料發酵期間不要讓太陽直射和雨淋;裝袋前水份掌握在用手握緊料手指縫有水印,但決不能下滴為宜;不能在裝袋前加入生水,如需加水應第二次翻堆時加入。(3)發酵料滅菌
裝袋:用寬15厘米、長50厘米的高壓塑料袋作菌種袋,用裝袋機填放,要求上下均勻一致。
[0021]滅菌:121°C下維持1.5小時,或平壓滅菌在上汽后維持15個小時。
[0022](4)接種培養
接種:袋料冷卻后常規接種。使用自動接種機在空氣消毒后的接種室內用固體菌種接種。對棒料進行兩面打孔接種,一面接種5點,一面接種4點。
[0023]培養:接種后至于適溫下培養,一般培養時間45天。
[0024](5)車間栽培
將培養好菌絲長滿袋的菌棒移送到栽培車間,進行床架栽培或周轉箱覆土栽培,在適溫、適濕和通氣良好的環境中進行出菇管理。
[0025]( 6 )農村合作社栽培
將培養好菌絲長滿袋的菌棒移送到農村自然常溫大棚內覆土栽培,按照傳統菌床模式進行出菇管理。
[0026]下面對上述方法的原理作說明:
Cl)培養料通過堆料發酵,使料溫上升迅速,在兩三天內達到60-70°C。高溫不僅殺死了培養料雜菌,而且也殺死了大部分蟲卵;溫度上升越迅速,這種效果越好。培養料自然發酵也能升溫,但是加入發酵劑升溫速度更快,滅蟲滅菌效果更好。 (2)在堆積升溫發酵中,培養料中有益細菌、真菌、放線菌、固氮菌等繁殖快,數量多,大量有益菌“先入為主”,占領陣地,搶占了雜菌的生存空間,使雜菌無生存空間,減少了雜菌污染的機會。正因為有益菌群的數量多,菌群活動產生的熱量也多,所以料溫在短時間內能夠迅速上升并長時間保持。同時,有益菌群的代謝物一抗生素也是抵卸雜菌卷土重來的重要屏障。
[0027](3)培養料在發酵過程中,由于有益微生物群的作用,分解纖維素的真菌和放線菌大量繁殖,使培養料中食用菌不易吸收的纖維素被分解,轉化為菌絲容易吸收的可溶性糖等,碳氮比值更合適,游離態的蛋白質轉化為適合食用菌菌絲生長的菌絲蛋白,食用菌菌絲生長更加健壯,產量也相應提高。
[0028](4)可以根據竹蓀對營養物質的需求,在培養料中加入有效材料。
[0029]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具有以下特點:
1、縮短栽培周期
傳統織金竹蓀栽培周期需要占據耕地18個月以上,才能夠完成出菇,用本方法將使周期縮短在6個月之內,大大節約了管理成本。
[0030]2、提高物料生物轉化率
由于菌棒材料營養豐富,按照香菇菌棒增產的原理,干料與鮮竹蓀的生物轉化率可以達到50%,即I公斤木材出產鮮竹蓀0.5公斤,而傳統栽培法的生物轉化率僅為15%,即I公斤木材出產鮮竹蓀0.15公斤,本發明效益是傳統方法的3倍以上。
[0031]3、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明克服了傳統制種方法成本過大的缺點,過去栽培織金竹蓀每畝栽培成本3萬元,產出干品竹蓀100公斤,每公斤生產成本300元。使用本方法每畝栽培成本3萬元,產出干品竹蓀300公斤以上,每公斤生產成本100元以下,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
[0032]本發明巧妙地應用生物發酵技術,對織金竹蓀原材料和制種栽培技術實現了根本性的革新和完善,將使生產成本下降50%以上,原材料對鮮品織金竹蓀的生物轉化率達到100:50以上,為形成工廠化栽培織金竹蓀解決重要的一個關鍵技術問題,從而在滿足市場對織金竹蓀需要中實現顯著的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以下結合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織金竹蓀物料發酵菌棒栽培方法【具體實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0034]工藝流程:
栽培材料發酵一裝袋一滅菌一接種一培養一成熟用于栽培。
[0035]一級母種一二級原種一三級栽培鐘一菌棒培養一栽培車間培養、采收一鮮菇出售或加工儲藏。
[0036]( I)原料配方:
闊葉樹木屑500公斤、麩皮100公斤、復合肥1.5公斤、尿素0.8公斤、石灰粉8公斤、石膏粉4公斤、磷酸二氫鉀0.6公斤、白糖5公斤,水330-350公斤;加入WY發酵劑3—5公斤,以提高發酵效果。
[0037]上述的闊葉樹木屑也可以用作物秸桿或玉米芯粉碎料替代。
[0038]上述的麩皮也可以用米糠或玉米粉替代。
`[0039](2)發酵方法
按上述原料配方進行稱料配制培養料,不可溶的輔料加到主料中要混勻,可溶性物質分別溶于水,潑在培養料上,將拌好后的培養料堆放在水泥地或磚地上,料堆底部鋪一層2-3厘米厚經預濕的玉米秸或草苫,以利通氣,堆高1.2 — 1.5米,寬I米左右,長度不限,然后,用直徑5 cm的木棒在料堆頂部每隔30 cm打透氣孔,要垂直向下打到底;隨后在料堆中插入溫度計蓋上透氣的覆蓋物。
[0040]一般在堆料的第二天,料內溫度可達到35°C,第三天可達到60— 70°C,當料溫達到60°C,保持24小時,便進行第一次翻堆;翻堆要領是把料的外層與內部互換位置,重新建堆,與第一次一樣,一般需要翻堆3次,需7—10天,當料色均勻轉深,料內出現較多白色放線菌,聞不到氨、臭、酸味時,料溫降到30°C左右時便可拆堆。
[0041]在堆料和翻料時,注意不能將培養料踩實,料堆也不要太寬太高,除了在料堆上打些通氣孔增加通氣性外,料堆表面也不要蓋的太嚴,外界空氣濕度大的情況下可少蓋或不蓋塑料布;如果通氣不良,料堆溫度遲遲不上來,料堆中心厭氧區擴大,會造成厭氧發酵,不利于有益微生物的活動和物質轉化;同時料堆也不宜太小,否則會使四周冷空氣透入料堆,大部分熱量經過對流散失掉,料堆難以達到要求的溫度。
[0042]培養料發酵期間不要讓太陽直射和雨淋;裝袋前水份掌握在用手握緊料手指縫有水印,但決不能下滴為宜;不能在裝袋前加入生水,如需加水應第二次翻堆時加入。
(3)發酵料滅菌
鑒于發酵料中仍然還會含有一些不利于食用菌生長的因子,這些因子對于菌絲比較柔弱的織金竹蓀來說有較大的不良影響,所以要對發酵料進行滅菌處理。[0043]裝袋:菌種袋規格:寬15厘米,長50厘米的高壓塑料袋,用裝袋機填放,要求上下均勻一致。
[0044]滅菌:121°C下維持1.5小時,或平壓滅菌在上汽后維持15個小時。
[0045](4)接種培養
接種:袋料冷卻后常規接種。使用自動接種機在空氣消毒后的接種室內用固體菌種接種。對棒料進行兩面打孔接種,一面接種5點,一面接種4點。
[0046]培養:接種后至于適溫下培養,一般培養時間45天。
[0047](5)車間栽培
將培養好菌絲長滿袋的菌棒移送到栽培車間,進行床架栽培或周轉箱覆土栽培,在適溫、適濕和通氣良好的環境中進行出菇管理。
[0048]( 6 )農村合作社栽培
將培養好菌絲長滿袋的菌棒移送到農村自然常溫大棚內覆土栽培,按照傳統菌床模式進行出菇管理。
[0049]本發明效益評估
1、縮短栽培周期
傳統織金竹蓀栽培周期需要 占據耕地18個月以上,才能夠完成出菇,用本方法將使周期縮短在6個月之內,大大節約了管理成本。
[0050]2、提高物料生物轉化率
由于菌棒材料營養豐富,按照香菇菌棒增產的原理,干料與鮮竹蓀的生物轉化率可以達到50%,即I公斤木材出產鮮竹蓀0.5公斤,而傳統栽培法的生物轉化率僅為15%,即I公斤木材出產鮮竹蓀0.15公斤,新法效益是傳統方法的3倍以上。
[0051]3、降低生產成本
本法克服了傳統制種方法成本過大的缺點。過去栽培織金竹蓀每畝栽培成本3萬元,產出干品竹蓀100公斤,每公斤生產成本300元。使用本方法每畝栽培成本3萬元,產出干品竹蓀300公斤以上,每公斤生產成本100元以下,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
[0052]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織金竹蓀物料發酵菌棒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其原料配方及工藝流程如下: (O原料配方: 闊葉樹木屑500公斤、麩皮100公斤、復合肥1.5公斤、尿素0.8公斤、石灰粉8公斤、石膏粉4公斤、磷酸二氫鉀0.6公斤、白糖5公斤,水330-350公斤;加入WY發酵劑3—5公斤; (2)發酵 按上述原料配方進行稱料配制培養料,不可溶的輔料加到主料中要混勻,可溶性物質分別溶于水,潑在培養料上,將拌好后的培養料堆放在水泥地或磚地上,料堆底部鋪一層2-3厘米厚經預濕的玉米秸或草苫,以利通氣,堆高1.2 — 1.5米,寬I米左右,長度不限,然后,用直徑5 cm的木棒在料堆頂部每隔30 cm打透氣孔,要垂直向下打到底;隨后在料堆中插入溫度計蓋上透氣的覆蓋物; 一般在堆料的第二天,料內溫度可達到35°C,第三天可達到60— 70°C,當料溫達到60°C,保持24小時,便進行第一次翻堆;翻堆要領是把料的外層與內部互換位置,重新建堆,與第一次一樣;一般需要翻堆3次,需7—10天,當料色均勻轉深,料內出現較多白色放線菌,聞不到氨、臭、酸味時,料溫降到30°C左右時便可拆堆; (3)發酵料滅菌 裝袋:用寬15厘米、長50厘米的高壓塑料袋作菌種袋,用裝袋機填放,要求上下均勻一致; 滅菌:121°C下維持1.5小時,或平壓滅菌在上汽后維持15個小時; (4)接種培養 接種:袋料冷卻后常規接種,使用自動接種機在空氣消毒后的接種室內用固體菌種接種,對棒料進行兩面打孔接種,一面接種5點,一面接種4點; 培養:接種后至于適溫下培養,一般培養時間45天; (5)車間栽培 將培養好菌絲長滿袋的菌棒移送到栽培車間,進行床架栽培或周轉箱覆土栽培,在適溫、適濕和通氣良好的環境中進行出菇管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金竹蓀物料發酵菌棒栽培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的闊葉樹木屑也可以用作物秸桿或玉米芯粉碎料替代。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金竹蓀物料發酵菌棒栽培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的麩皮也可以用米糠或玉米粉替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金竹蓀物料發酵菌棒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在堆料和翻料時,注意不能將培養料踩實,料堆也不要太寬太高,除了在料堆上打些通氣孔增加通氣性外,料堆表面也不要蓋的太嚴,外界空氣濕度大的情況下可少蓋或不蓋塑料布;如果通氣不良,料堆溫度遲遲不上來,料堆中心厭氧區擴大,會造成厭氧發酵,不利于有益微生物的活動和物質轉化;同時料堆也不宜太小,否則會使四周冷空氣透入料堆,大部分熱量經過對流散失掉,料堆難以達到要求的溫度。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金竹蓀物料發酵菌棒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培養料發酵期間不要讓太陽直射和雨淋;裝袋前水份掌握在用手握緊料手指縫有水印,但決不能下滴為宜;不能在裝袋前加入生水,如需加水應第二次翻堆時加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金竹蓀物料發酵菌棒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栽培可以到農村合作社栽培:將培養好菌絲長滿袋的菌棒移送到農村自然常溫大棚內覆土栽培,按照傳統菌床模式進行出菇管理。·
【文檔編號】A01G1/04GK103518533SQ201310479678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5日
【發明者】吳勇 申請人:織金縣平遠文化園林規劃設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