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鹵蟲的室內高密度養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鹵蟲的室內高密度養殖方法,是將經過過濾的海水注入養殖池后進行人工肥水;在早晨將鹵蟲卵進行處理后快速放入養殖池中進行孵化,保持光照強度30~60μmol/(m2·s),鹵蟲幼體孵出的當日早晨便投喂鹵蟲人工餌料;養殖過程,需維持水體的溶解氧在0.7mg/L以上,并用生物控制法對水質的進行調控以及對鹵蟲體色的調節,在經過10~15天的養殖后,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將鹵蟲進行采收。本發明采用室內養殖模式,有效回避室外惡劣天氣,保持較好的養殖水環境,通過對水質、水色調控以及人工飼料的配制與處理有效地提高鹵蟲的快速生長,使鹵蟲質量、產量都有非常顯著的改善和提高,增強誘食性,為海水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專利說明】一種鹵蟲的室內高密度養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水產養殖領域,涉及一種鹵蟲的養殖方法,具體是一種鹵蟲的室內高密度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鹵蟲,又稱豐年蟲、豐年蝦,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小型甲殼類。鹵蟲的生長發育過程有變態,主要經歷卵、無節幼體、后無節幼體、擬成蟲期幼體、成蟲等階段。
[0003]自從20世紀30年代Seale (1933) &Rollefen (1939)首先使用剛孵化的鹵蟲無節幼體作為稚魚的餌料以來,鹵蟲在水產養殖上的應用日趨廣泛,特別是近些年在海水魚、蝦類育苗過程中,鹵蟲的重要性更是無可替代。鹵蟲成蟲屬于鹵蟲發育的最終形態,體長通常在0.7~1.5cm。優質的鹵蟲成蟲體色鮮紅,體形肥滿,活力強,具有良好的誘食性,特別是在石斑魚苗種培育階段,優質齒蟲對石斑魚稚魚餌料轉變(攝食天然餌料向人工餌料轉變)作用極其明顯,且目前還沒有其他人工或者天然餌料能夠有效地替代。
[0004]近幾年,隨著臺灣石斑魚育苗與養殖技術的引進,石斑魚已經成為大陸海水養殖行業中的主要養殖品種之一。鹵蟲成蟲作為石斑魚稚魚的必需生物餌料,需求量連年增長,但是鹵蟲成蟲的實際供應量卻遠遠不足,這也阻礙了石斑魚苗種培育,從而間接影響石斑魚養殖產業的發展。現階段育苗所用的鹵蟲來源于人工養殖,鹵蟲養殖方式有兩種,即室外大塘粗放式養殖和室內半精養。1、鹵蟲室外大塘粗放式養殖屬于鹵蟲的粗放式養殖,養殖方式為一次接種,階段式采收,也即一次接種足量后,待鹵蟲生長繁殖到達到一定大小和密度后,再利用撈網采收適量的鹵蟲,并保留一定量讓其繼續生長繁殖以便下一階段的采收。室外池塘養殖受天氣以及水體中餌料豐歉影響,產量很不穩定,遇到惡劣天氣容易出現種群短時間全部死亡的情況,養殖連續性無法得到保障,況且室外池塘養殖受養殖水體水化因子的限制(如溶氧、pH、`氨氮等)較大,大塘養殖過程中,隨著養殖的進行水體中的溶解氧濃度會迅速下降,氨氮等有害化學物質會逐漸增加,最終導致鹵蟲種群出現崩潰的概率較大。2、鹵蟲室內半精養是目前進行鹵蟲培養的常用方式,該養殖模式主要是在室內水泥池或者室外加蓋防雨棚的水泥池進行養殖,使養殖可控性增加,產量和穩定性都有增加,其產量一般在0.5kg/m3~2.0kg/m3,但是半精養養殖的鹵蟲體色暗淡、發青,活力較差,誘食性較差,產出與投入比較低。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鹵蟲的室內高密度養殖方法,采用室內養殖模式,有效回避室外惡劣天氣,保持較好的養殖水環境,通過對水質、水色調控以及人工飼料配制使齒蟲質量、產量都有非常顯著的改善和提高,增強誘食性,為海水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0006]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0007]一種鹵蟲的室內高密度養殖方法,其步驟如下:[0008]1、前期處理
[0009]選擇體積8~20m3、深度1.2~1.5m,海水處理系統和供氣系統完善的養殖池,將經過過濾的海水注入養殖池(過濾海水可清除鹵蟲的敵害生物或者敵害生物的幼體),養殖池海水的深度為1.1~1.3m ;放卵前I~3天內用肥水配合物進行人工肥水,肥水配合物使用量為每立方米海水加入200~600ml。所述肥水配合物是將芽孢桿菌原粉、魚粉、粒徑為I~30 iim的米糠按質量比為1:10:10的比例混勻,然后按每克魚粉加入ImL的加入量加入氨基酸肥水素,再按每克魚粉加入10~30mL的加入量加入海水,充氣攪拌3~5小時使各成分充分混合均勻。
[0010]所述魚粉是以經濟價值較低或質量較差的海水魚類以及水產品加工生產過程中的下腳料為原料,經洗滌、蒸煮、干燥后粉碎,過100目篩。 [0011]2、鹵蟲孵化
[0012]在早晨7:00~9:00將鹵蟲卵進行沖洗、淡水浸泡、消毒處理,然后快速放入養殖池中進行孵化,鹵蟲卵的投放量為15g/m3~25g/m3 ;在孵化過程中,保持光照強度在30~60 u mol/(In2 ? s)(如果光照不足需提供人工光源,如利用日光燈提高光照強度,孵化當天晚上也必需提供光照)。正常情況下,24小時后鹵蟲幼體絕大部分會孵出。
[0013]3、投餌
[0014]鹵蟲幼體孵出的當日早晨便投喂發酵充分的鹵蟲人工餌料,首次投喂時間為早晨六點,以后每三小時投喂一次,其中凌晨三點不投喂,投餌時水體透明度維持在15~20cm(養殖過程中也需保持水體透明度在15~20cm),鹵蟲人工餌料的投喂量依據該指標酌情增減。所述鹵蟲人工餌料是在混合料中加入海水混勻后發酵I~6天而成,其中以混合料體積計海水的加入量為混合料的2~10倍,所述混合料是將海洋紅酵母與配合料按質量比為1:20~100的比例進行混勻,所述配合料是由粒徑為I~30 iim的米糠(俗稱空氣糠,主要成分是稻谷谷殼與果實之間的膜狀組織,該膜狀組織在稻谷加工過程中被粉碎成大小為I~30 y m的顆粒)、魚粉、面粉、黃豆和維生素復合物混合后粉碎至粒徑為I~130 y m的顆
粒,各組分的質量份數為:
[0015]
粒扦、J、J I~的米據 90~120份
魚粉15~30份
面粉8~15份
黃8~15份
維生素復合物I~3份。
[0016]由于鹵蟲屬于典型的濾食生物,只要是處在I~50 ii m的顆粒物均可以被攝食,而對5~16 ii m的顆粒具有較高的攝入濾,因此,上述配合料的粒徑優選5~16 ii m。
[0017]4、養殖管理
[0018]供氣:養殖過程中必需24小時連續供氣,使水體的溶解氧維持在0.7mg/L以上。
[0019]水質調節:
[0020]A、養殖過程中,將氨基酸肥水素與EM菌按質量比為1:1~5的比例混合,然后在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七天、第九天分別按每立方米水體加入3~5mL、3~5mL、3~5mL、3~5mL、15~50mL、15~50mL、15~SOmT,的標準加入氛基酸肥水素與EM菌的混合物。由于有益菌類不僅能夠改善水質,而且是鹵蟲良好的餌料,其豐富的營養組成能夠顯著的促進鹵蟲的生長以及體色變紅,本發明使用氨基酸肥水素不僅可以調節水色,還能夠促進水體中的有益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如單胞藻、芽孢桿菌、光合細菌等,同時鹵蟲也可以通過體表吸收一定量的氨基酸肥水素中的有效成份,從而加快生長和體色變紅。養殖過程中氨基酸肥水素屬于重要的輔劑,必需結合光合菌、或者EM菌一起使用才能使其表現出最好的效果。
[0021]B、在養殖第五天至第十天分別按每立方米水體加入6~20mL、6~20mL、3~15mL、3~15mL、3~15mL、6~20mL的標準加入光合菌。光合菌是影響齒蟲養殖效果非常顯著的一個因素,其蛋白質含量高、營養齊全,是鹵蟲良好的生物餌料,并且光合菌能夠有效的降低水體中非離子態氨氮、硫化氫、亞硝酸鹽等有害化學成分,保持水質的良好。由于光合菌屬于厭氧型細菌,鹵蟲養殖早期(養殖的前四天)充足的溶氧量(>1.2mg/L)并不是很適合光合細菌的生長,所以早期不進行培養,光合菌的培養起始時間為養殖進行的第五天,以后每天進行補充強化,使光合細菌形成優勢種群。
[0022]C、養殖期間,當投餌兩小時后水體的透明度依然低于15cm,或者鹵蟲附肢粘附有絮狀物游泳受限時,需向水體中投喂經過活化的芽孢桿菌,芽孢桿菌的基礎使用量為
0.3~0.7g/m3水體。芽孢桿菌能夠作為鹵蟲的餌料生物促進鹵蟲的生長發育,同時芽孢桿菌能夠分解水體中殘存的餌料以及鹵蟲的排泄物,改善水體。
[0023]5、起捕
[0024]在經過10~15天的養殖后,鹵蟲體長可以達到0.7~1.5cm,產量可達4.kg/m3~
6.0kg/m3,此時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將鹵蟲進行采收。
[0025]本發明采用室內養殖模`式,有效回避室外惡劣天氣,保持較好的養殖水環境,通過對水質、水色調控以及人工飼料的配制有效地提高鹵蟲的快速生長,使鹵蟲質量、產量都有非常顯著的改善和提高,促進鹵蟲體色向紅色轉變,增強誘食性,為海水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下列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的實驗方法,通常按照常規條件,或按照制造廠商所建議的條件。
[0027]實施例
[0028]選擇養殖池16個,規格3mX 2mX 1.5m,體積9m3,海水處理采用砂濾池過濾系統,
供氣采用常規供養設備。
[0029]將上述16個養殖池分為A組、B組、C組、D組共四組,每組四個池。將經過過濾的海水注入養殖池,水深L 2m,水體體積7.2m3。
[0030]將芽孢桿菌原粉、魚粉、粒徑為I~30 ii m的米糠按質量比為1:10:10的比例混勻,然后按每克魚粉加入ImL的加入量加入氨基酸肥水素,再按每克魚粉加入10~30mL的加入量加入海水,充氣攪拌3~5小時使各成分充分混合均勻得到肥水配合物。[0031]餌料a:將粒徑為I~30 iim的米糠、魚粉、面粉、黃豆、維生素復合物按照100:20:10:10:1比例混合,然后粉碎至粒徑為I~130 的顆粒得到配合料,將海洋紅酵母與粉碎后的配合料按照1:60的比例進行混合得到混合料,以混合料的體積計在混合料中加入10倍的海水發酵4天。
[0032]餌料b:將粒徑為I~30 iim的米糠、魚粉、面粉、黃豆、維生素復合物按照100:25:12:10:2比例混合,然后粉碎至粒徑為I~130 的顆粒得到配合料,將海洋紅酵母與粉碎后的配合料按照1:40的比例進行混合得到混合料,以混合料的體積計在混合料中加入6倍的海水發酵3天。
[0033]餌料c:將粒徑為I~30 iim的米糠、魚粉、面粉、黃豆、維生素復合物按照110:20:15:13:3比例混合,然后粉碎至粒徑為I~130 的顆粒得到配合料,將海洋紅酵母與粉碎后的配合料按照1:80的比例進行混合得到混合料,以混合料的體積計在混合料中加入8倍的海水發酵6天。
[0034]餌料d:將粒徑為I~30 m的米糠、魚粉、面粉、黃豆、維生素復合物按照95:30:10:15:1比例混合,然后粉碎至粒徑為I~130 的顆粒得到配合料,將海洋紅酵母與粉碎后的配合料按照1:30的比例進行混合得到混合料,以混合料的體積計在混合料中加入5倍的海水發酵3天。
[0035]放卵前3天內用肥水配合物進行人工肥水,肥水配合物使用量分別為:A組:每立方米海水加入200ml ;
[0036]B組:每立方米海水加入300ml ;
[0037]C組:每立方米海水加入500ml ;
[0038]D組:每立方米海水加入 600ml。
[0039]在早晨7:00將鹵蟲卵進行沖洗、淡水浸泡(I~2h)、消毒處理,然后快速放入養殖池中進行孵化,1?蟲卵的投放量分別為:A組為16g/m3、B組為18g/m3、C組為20g/m3、D組為25g/m3 ;在孵化過程中,保持光照強度30~60 y mol/( Hf ? s)(如果光照不足需提供人工光源,如利用日光燈提高光照強度,孵化當天晚上也必需提供光照)。正常情況下,24小時后鹵蟲幼體絕大部分會孵出。
[0040]鹵蟲幼體孵出的當日早晨便投喂發酵充分的鹵蟲人工餌料,其中A組投喂餌料a、B組投喂餌料b、C組投喂餌料c、D組投喂餌料d。首次投喂時間為早晨六點,以后每三小時投喂一次,其中凌晨三點不投喂,投餌時水體透明度維持在15~20cm (養殖過程中也需保持水體透明度在15~20cm),鹵蟲人工餌料的投喂量依據該指標酌情增減。
[0041]養殖管理:
[0042]供氣:養殖過程中必需24小時連續供氣,使水體的溶解氧維持在0.7mg/L以上。
[0043]水質調節:
[0044]1、將氨基酸肥水素與EM菌分別按質量比為1: 1、1: 2、1: 3、1:5的比例混合,然后分別加入到A組、B組、C組、D組,加入量為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七天、第九天分別按每立方米水體加入3~5mL、3~5mL、3~5mL、3~5mL、15~50mL、15~50mL、15~50mL的標準加入氨基酸肥水素與EM菌的混合物。
[0045]2、在養殖第五天至第十天分別按每立方米水體加入6~20mL、6~20mL、3~15mL、3~15mL、3~15mL、6~20mL的標準加入光合菌。[0046]3、養殖期間,當投餌兩小時后水體的透明度依然低于15cm,或者鹵蟲附肢粘附有絮狀物游泳受限時,需向水體中投喂經過活化的芽孢桿菌,芽孢桿菌的基礎使用量為
0.3 ~CL 7g/m3 水體。
[0047]起捕:在經過12天的養殖后,鹵蟲體長可以達到0.8~1.3cm,鹵蟲體色為紅色,起捕,然后將采收的鹵蟲放入60目的篩絹網暫養袋中進行流水沖洗,流水沖洗三小時后便可以打包,計量(濕重),結果見表1。
[0048]表1齒蟲養殖的產量
[0049]
【權利要求】
1.一種鹵蟲的室內高密度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驟如下: 1)、前期處理 選擇體積8~20m3、深度1.2~1.5m,海水處理系統和供氣系統完善的養殖池,將經過過濾的海水注入養殖池,養殖池海水的深度為1.1~1.3m ;放卵前I~3天內用肥水配合物進行人工肥水,肥水配合物使用量為每立方米海水加入200~1000ml ;所述肥水配合物是將芽孢桿菌原粉、魚粉、粒徑為I~30 iim的米糠按質量比為,1:10:10的比例混勻,然后按每克魚粉加入ImL的加入量加入氨基酸肥水素,再按每克魚粉加入10~30mL的加入量加入海水,充氣攪拌3~5小時使各成分充分混合均勻; 2)、鹵蟲孵化 在早晨7:00~9:00將鹵蟲卵進行沖洗、淡水浸泡、消毒處理,然后快速放入養殖池中進行孵化,鹵蟲卵的投放量為15g/m3~25g/m3 ;在孵化過程中,保持持續光照,光照強度,30 ~60 u mol/ (m2 ? s); 3)、投館 鹵蟲幼體孵出的當日早晨便投喂發酵充分的鹵蟲人工餌料,首次投喂時間為早晨六 點,以后每三小時投喂一次,其中凌晨三點不投喂,投餌時水體透明度維持在15~20cm ;所述鹵蟲人工餌料是在混合料中加入海水混勻后發酵I~6天而成,其中以混合料體積計海水的加入量為混合料的2~10倍,所述混合料是將海洋紅酵母與配合料按質量比 為1:,20~100的比例進行混勻,所述配合料是由粒徑為I~30 y m的米糠、魚粉、面粉、黃豆和維生素復合物混合后粉碎至粒徑為I~130 的顆粒,各組分的質量份數為:節為I~30 n m的米擁 90~120份魚粉15~30份面粉8~15份黃H8~15份維生素復合物I~3份; 4)、養殖管理 供氣:養殖過程中必需24小時連續供氣,使水體的溶解氧維持在0.7mg/L以上; 水質調節: A、養殖過程中,將氨基酸肥水素與EM菌按質量比為1:1~5的比例混合,然后在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七天、第九天分別按每立方米水體加入3~5mL、3~5mL、3~5mL、3~5mL、15~50mL、15~50mL、15~50mL的標準加入氛基酸肥水素與EM菌的混合物; B、在養殖第五天至第十天分別按每立方米水體加入6~20mL、,6~20mL、3~15mL、3~,15mL、3~15mL、6~20mL的標準加入光合菌; C、養殖期間,當投餌兩小時后水體的透明度依然低于15cm,或者鹵蟲附肢粘附有絮狀物游泳受限時,需向水體中投喂經過活化的芽孢桿菌,芽孢桿菌的基礎使用量為0.3~,0.7g/m3 水體;5)、起捕 在經過10~15天的養殖后,鹵蟲體長可以達到0.7~1.5cm,此時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將鹵蟲進行采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鹵蟲的室內高密度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工飼料的成分為所述魚粉是以經濟價值較低或質量較差的海水魚類以及水產品加工生產過程中的下腳料為原料,經洗滌、蒸煮、干燥后粉碎,過100目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鹵蟲的室內高密度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料的最適粒徑為5~16 y m。
【文檔編號】A01K67/033GK103478081SQ201310375556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6日
【發明者】李堅, 陳書英, 王首信, 王成 申請人:李堅, 陳書英, 王首信, 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