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柞蠶卵繁育螟黃赤眼蜂的增效處理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柞蠶卵繁育螟黃赤眼蜂的增效處理方法,在人工控制條件下利用柞蠶卵繁育螟黃赤眼蜂,新鮮柞蠶剖腹卵通過在卵表面預處理溶液浸泡,取出晾干后作為子代卵供接蜂使用;待螟黃赤眼蜂從親代卵中羽化出蜂后,在無光環境下將親代卵與完成卵表面預處理后的子代卵放置一起;待寄生環節結束后,除去親代卵及螟黃赤眼蜂,保留子代卵;波長475-495nm的青光,光照強度500-1000lux條件下螟黃赤眼蜂在寄生卵中完成發育并羽化后。進行規模化擴繁時,螟黃赤眼蜂各項發育指標更佳,穩定性更強。與傳統方法相比,寄生率可增加個4-26個百分點;單卵蜂數適中,抽樣間樣品的均勻程度更好;羽化率可增加0.2-4個百分點,在寄生率提高的同時穩定在較高水平;遺留蜂率降低1-3個百分點,且抽樣間樣品的均勻程度更好。
【專利說明】一種柞蠶卵繁育螟黃赤眼蜂的增效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公開一種柞蠶卵繁育螟黃赤眼蜂的增效處理方法,屬于農作物生物防治【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以作香ClffiAeraea /76?r/ya.)卵繁育螟黃赤眼蜂(斤遞?a cAi7o/?i5.)現行的方法通常為:將尚未被寄生的新鮮柞蠶卵清洗干凈并以水溶性消毒液進行卵表面消毒后作為子代寄主卵,將已經被螟黃赤眼蜂寄生的柞蠶卵作為親代寄主卵,待親代卵中螟黃赤眼蜂羽化出蜂后于暗室接蜂一定時間(24h,48h或其它),而后分離出子代卵置于自然采光的室內條件(明期/暗期約為14h/10h)下發育,室內溫濕度條件通常控制為:溫度(25±2)°C,相對濕度(55±5)%。現行繁育方式下,螟黃赤眼蜂的繁育質量及穩定性欠佳,不利于擴大繁育規模。
[0003]在有關人為增效提高卵寄生性天敵昆蟲繁育質量的技術報道中,已有專利申請201210347373.7 一種柞蠶卵繁育松毛蟲赤眼蜂的光環境調控方法,僅使用光環境調控方法進行增效;已有專利一種用馬尾松毛蟲產出卵繁殖野蠶黑卵蜂的方法,一種用馬尾松毛蟲解剖卵繁殖野蠶黑卵蜂的方法,一種提高野蠶黑卵蜂寄生馬尾松毛蟲產出卵寄生率的方法,一種提高野蠶黑卵蜂寄生馬尾松毛蟲解剖卵寄生率的方法,使用昆蟲源化學物質進行卵表面增效處理。由于具體生物對象及其生物特性的不同,以上方法與本發明方法不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公開一種柞蠶卵繁育螟黃赤眼蜂的增效處理方法,聯合應用寄主卵表面預處理與寄生卵發育環節光環境調控兩種增效處理`技術,提高并穩定柞蠶卵繁育螟黃赤眼蜂的繁育效果,增強螟黃赤眼蜂生防產品的規模化生產能力。
[0005]本發明公開的一種柞蠶卵繁育螟黃赤眼蜂的增效處理方法,采用以下技術解決方案:
在人工控制條件下利用柞蠶卵繁育螟黃赤眼蜂,室內溫濕度條件控制為:溫度(25±2) °C,相對濕度(55±5)%。將已經寄生了螟黃赤眼蜂的柞蠶卵作為親代卵,尚未被寄生的新鮮柞蠶卵作為子代卵;
卵表面預處理:取菜花(份oleracea var.花序鮮體適量,去除表面
不潔物并嚴格去除其腐爛部分,將余下部分用榨汁機榨汁,經80目篩網過濾,獲得鮮汁作為母液,母液用(0.02、.03) g/L苯扎溴銨水溶液稀釋20-25倍作為卵表面預處理溶液,新鮮柞蠶剖腹卵經清水漂洗去雜至肉眼觀察表面潔凈后,在此預處理溶液中浸泡4分鐘,取出晾干后作為子代卵供接蜂使用;
待螟黃赤眼蜂從親代卵中羽化出蜂后,在無光環境下將親代卵與完成卵表面預處理后的子代卵以1: (15-20)的比例放置于同一封閉空間內24-48h,螟黃赤眼蜂雌蜂即自行寄生處于同一空間內的子代卵,從而使螟黃赤眼蜂種群增殖;光環境優化:待寄生環節結束后,除去親代卵及螟黃赤眼蜂,保留子代卵,使寄生于子代卵內的螟黃赤眼蜂完成發育,在發育環節,自然光周期不進行調控狀態下,當明期時控制寄生卵處于以下光環境:波長475-495nm的青光,光照強度500_10001ux ;
螟黃赤眼蜂在寄生卵中完成發育并羽化后,可繼續作為種蜂重復以上過程,使其種群逐代增殖并最終獲得所需數量的赤眼蜂種群。本發明公開的卵表面預處理溶液,其特征在于通過以下方法制成的:
取菜花的花序鮮體榨汁,經80目篩網過濾,獲得鮮汁作為母液,母液用(0.02、.03)g/L苯扎溴銨水溶液稀釋20-25倍即得。
[0006]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的優點和進步:
在寄生環節中,使用易于大量獲取的植物源天然增效物質進行寄主卵表面預處理提高寄生效果,相比使用昆蟲源天然物質更適合規模化應用,成本更低;在發育環節中,通過對寄生卵進行光環境調控進一步提高發育質量,同樣易于實現,成本低廉。
[0007]單獨進行寄主卵表面預處理可能使部分適合度較低的寄主卵被寄生從而提高寄生率,但卻會伴隨產生羽化率下降、遺留蜂率上升等問題而影響最終的產品品質;單獨進行發育環節光環境調控雖可提高羽化率、降低遺留蜂率但無法使寄生率有所提高。本發明方法根據螟黃赤眼蜂具體生物特性將兩種增效處理技術聯合應用,在卵表面預處理提高寄生效果后,繼續通過發育環節光環境調控穩定和提高發育質量,從而獲得了優于傳統方法或單獨采用其中某一項增效技術所能產生的繁育效果。
[0008]進行規模化擴繁時,螟黃赤眼蜂各項發育指標更佳,穩定性更強。與傳統方法相t匕,寄生率可增加個4-26個百分點;單卵蜂數適中,抽樣間樣品的均勻程度更好;羽化率可增加0.2-4個百分點,在寄生率提高的同時穩定在較高水平;遺留蜂率降低1-3個百分點,且抽樣間樣品的均勻程度更好。`【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發明繁育流程簡圖。
具體實施例
[0010]實施例1:
卵表面預處理溶液
取菜花(份oleracea var.花序鮮體適量,去除表面不潔物并嚴格
去除其腐爛部分,將余下部分用榨汁機榨汁,經80目篩網過濾,獲得鮮汁作為母液,母液用0.02、.03g/L苯扎溴銨水溶液稀釋20-25倍攪拌均勻,即得卵表面預處理溶液。
[0011]實施例2
較低擴繁比例下,應用本專利方法各項繁育指標處于優良值。
[0012]根據圖1所示,在人工控制條件下利用柞蠶卵繁育螟黃赤眼蜂,室內溫濕度條件控制為溫度(25 ± 2 ) °C,相對濕度(55 ± 5 ) %。
[0013]取菜花(Ara1S1Sica oleracea var.花序鮮體適量,去除表面不潔物并嚴格去除其腐爛部分,將余下部分用榨汁機榨汁,經80目篩網過濾,獲得鮮汁作為母液,母液用0.02g/L苯扎溴銨水溶液稀釋20倍作為卵表面預處理溶液;將已經寄生了螟黃赤眼蜂的柞蠶卵作為親代卵,尚未被寄生的新鮮柞蠶卵作為子代卵;新鮮柞蠶剖腹卵經清水漂洗去雜至肉眼觀察表面潔凈后,浸泡在卵表面預處理溶液中4分鐘,取出晾干后作為子代卵供接蜂使用。
[0014]待螟黃赤眼蜂從親代卵中羽化出蜂后,在無光環境下將親代卵與完成卵表面預處理后的子代卵以1: 15比例放置于同一封閉空間內48h,螟黃赤眼蜂雌蜂即自行寄生處于同一空間內的子代卵,從而使螟黃赤眼蜂種群增殖;
待寄生環節結束后,除去親代卵及螟黃赤眼蜂,保留子代卵,使寄生于子代卵內的螟黃赤眼蜂完成發育,在發育環節,自然光周期不進行調控狀態下,當明期時控制寄生卵處于以下光環境:波長475-495nm的青光,光照強度500-10001ux。
[0015]螟黃赤眼蜂在寄生卵中完成發育并羽化后,可繼續作為種蜂重復以上過程,使其種群逐代增殖并最終獲得所需數量的赤眼蜂種群。
[0016]接蜂比例較低時,各處理方法間繁育效果差距較小,但應用本發明方法螟黃赤眼蜂各項發育指標更佳。與傳統方法相比,寄生率增加4個百分點;單卵蜂數適中并有所提高;羽化率增加4個百分點;遺留蜂率略降低。與本發明方法相比,僅進行卵表面預處理時,存在單卵蜂數、遺留蜂率偏高的問題;僅調控發育光環境時,雖可改善發育指標,但無法使寄生率有所提高。具體應用效果見表I。
[0017]表I不同繁育方法下各項繁育指標對比(親代卵:子代卵為1: 15)
【權利要求】
1.一種柞蠶卵繁育螟黃赤眼蜂的增效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人工控制條件下利用柞蠶卵繁育螟黃赤眼蜂,室內溫濕度條件控制為:溫度(25±2) °C,相對濕度(55±5)% ;將已經寄生了螟黃赤眼蜂的柞蠶卵作為親代卵,尚未被寄生的新鮮柞蠶卵作為子代卵; 卵表面預處理:取菜花的花序鮮體榨汁,經80目篩網過濾,獲得鮮汁作為母液,母液用(0.02、.03) g/L苯扎溴銨水溶液稀釋20-25倍作為卵表面預處理溶液; 新鮮柞蠶剖腹卵經清水漂洗去雜至肉眼觀察表面潔凈后,浸泡在卵表面預處理溶液中,取出晾干后作為子代卵供接蜂使用; 待螟黃赤眼蜂從親代卵中羽化出蜂后,在無光環境下將親代卵與完成卵表面預處理后的子代卵以1: (15-20)的比例放置于同一封閉空間內,螟黃赤眼蜂雌蜂即自行寄生處于同一空間內的子代卵,從而使螟黃赤眼蜂種群增殖; 光環境優化:待寄生環節結束后,除去親代卵及螟黃赤眼蜂,保留子代卵,使寄生于子代卵內的螟黃赤眼 蜂完成發育,在發育環節,自然光周期不進行調控狀態下;當明期時控制寄生卵處于以下光環境:波長475-495nm的青光,光照強度500_10001ux ; 螟黃赤眼蜂在寄生卵中完成發育并羽化后,可繼續作為種蜂重復以上過程,使其種群逐代增殖并最終獲得所需數量的赤眼蜂種群。
2.一種卵表面預處理溶液,其特征在于通過以下方法制成的: 取菜花的花序鮮體榨汁,經80目篩網過濾,獲得鮮汁作為母液,母液用(0.02、.03)g/L苯扎溴銨水溶液稀釋20-25倍攪拌均勻即得。
【文檔編號】A01K67/033GK103444633SQ201310364247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1日
【發明者】李天昊, 阮長春, 張波, 杜文梅, 王秀梅, 萬軍, 劉顯嬌, 宋麗威 申請人:吉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