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降低結球甘藍種莢發芽率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結球甘藍繁育方法,尤其是一種降低結球甘藍種莢發芽率的方法,屬于植物栽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結球甘藍(Brassica oleacea L.var.cap itata L.)是十字花科蕓薹屬的變種,又名卷心菜、洋白菜、包菜、圓白菜、包心菜、蓮花白等,具有耐寒、抗病、適應性強、易貯耐運、產量高、品質好等特點,在我國各地普遍栽培,且栽培種逐步以胞質雄性不育系代替自交不親和系配制雜交種子為主。因此配制雜交種子時只需繁殖好親本,其保持系及父本系既可以是自交不親和系也可以是自交系。前者需人工蕾期剝蕾授粉,費工費力,后者花期自交授粉,省工省力,在生產中需要生產出大量的不育系、保持系及父本系種子。結球甘藍因其結球形狀不同可以分為圓球形、扁圓形、牛心狀等,一些品種因自身特性極易造成種子未熟就在種莢內發芽(發芽率達30%以上),結果導致種子產量大幅下降,影響雜交種子正常的生產及其推廣種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結球甘藍易在種莢內發芽的實際問題,提出一種可操作性強、可以有效降低結球甘藍種莢發芽率的方法,從而提高結球甘藍的種子質量。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的降低結球甘藍種莢發芽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將結球甘藍種子于8月上旬播種育苗;步驟二、9月中下旬,將播種育苗的結球甘藍幼苗按預定株行距(40 ± 5cm X 45 ± 5cm為宜)定植至溫室中,并在冬季自然低溫下越冬春化;
步驟三、翌年2月中旬,在結球的結球甘藍種株頂部割球(通常用刀淺劃“十”字,深度為3 4cm),以球葉松散為度,并去除老葉;步驟四、待結球甘藍種株抽薹后,插立輔助支撐物綁縛支撐;步驟五、抽薹期植株葉面至少噴施硼肥I次,花期葉面至少噴施磷酸二氫鉀I次;步驟六、花期采取相應措施保證授粉;步驟七、謝花后澆水保持地面濕潤,且謝花后23-27天之間(最好25天),對結球甘藍種莢噴灑脫落酸(ABA)I次至種莢滴液為止,以后隔9-11天再同樣噴灑脫落酸I次,溫度保持在15-18°C ;步驟八、當種莢變黃、種子變褐時,采收并及時晾曬脫粒。上述方法采用避雨栽培,將溫度調控和激素處理有機結合,避開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促使種莢充分成熟,從而有效抑制種子生理成熟時的發芽,有效降低結球甘藍種莢內的發芽率(將發芽率控制在5%左右),提高種子千粒重,使籽粒飽滿度、光澤度均顯著改善,為保證種子質量及推動新品種的推廣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本實施例按如下步驟實現了降低結球甘藍種莢發芽率。步驟一、將謝花后35天種莢發芽率在15%以上的幾種結球甘藍種子于8月上旬播種育苗;并在溫室內整地施肥做畦,蓋好黑地膜。具體操作為2010年7月20日翻耕曬垡,復耕碎土。折合667m2施腐熟雞糞3000kg、三元復合肥(N:P:K15:15:15)100kg作基肥。耕平耙細后做成寬1.2m的畦,溝深25cm,溝寬40cm。然后蓋好黑地膜。8月4日采用72孔穴盤,荷蘭品氏蔬菜專用營養土裝盤,裝盤時營養土表面距盤表面約Icm ;8月5日將易種莢發芽的扁圓結球甘藍種子(編號為甘0215,謝花后35天種莢發芽率約30%)播種,每穴播I粒,共播8盤,全部播完后均勻撒一層營養土,澆足水。8月8日齊苗后,及時通風,防止高腳苗,適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使幼苗生長—致。步驟二、待9月中下旬時,將結球甘藍種子的幼苗按株行距40X45cm定植至溫室中,不同品種結球甘藍種子之間須留足夠空間以便隔離,通常相互之間的間距至少在20m,并在冬季自然低溫下越冬春化。具體操作為9月15日,幼苗具5片葉時,將甘0215的幼苗按株行距40X45cm定植200株至陽光板溫室中,并設立對照,甘0215 (CK)定植200株至簡易大棚中,甘0215 (CK)只進行避雨栽培,不進行溫度和激素調節,其余栽培措施相同。在冬季自然低溫下越冬春化。定植栽后連澆兩次水,確保植株活棵,10月10日結球前期、10月28日結球初期分別施尿素(含N46%)0.2kg加三元復合肥(N:P:K15:15:15)0.2kg按1:1混合均勻穴施,適當控制肥水,中耕除早。步驟三、翌年2月中旬,選晴天中午用利刀在結球緊實的種株頂部淺劃“十”字割球,保證球葉松散,并及時去除外葉、老葉,注意防治病蟲害。具體操作為2月20日用利刀在結球已緊實的種株頂部淺劃“十”字,保證球葉松散,以便使其盡快變綠,提高抗凍性,并用75%代森錳鋅600倍液加40%氧化樂果700倍液防治病蟲害I次。2月25日,打洞穴施,尿素(含N46%) 0.5kg加三元復合肥(N:P:K15:15:15)0.5kg按1:1混合均勻穴施。3月10日、3月18日、3月27日分別去除葉球外葉、老葉一次,3月18日在葉球基部噴58%雷多米爾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加5%銳勁特乳油500倍液防治病蟲害I次。步驟四、結球甘藍種株抽薹后,插一根竹桿,隨著抽薹的增高,再進行2 3次綁縛。開花前不同品種結球甘藍之間用50目隔離紗帳嚴格隔離,并注意防治病蟲害。具體操作為3月28日結球甘藍種株抽薹后,插一根竹桿,隨著抽薹的增高,分3次用塑料繩綁縛,并用50目隔離紗帳嚴格隔離。步驟五、抽薹期植株葉面噴施0.5%硼肥I次,花期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I次。具體操作為3月30日葉面噴施0.5%硼肥I次,4月10日再噴I次,4月15日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I次,4月25日再噴I次。步驟六、自交親和系種子放蜜蜂輔助授粉或人工輔助授粉,例如甘0215屬自交親和系,花期采用雞毛撣在株系間進行人工輔助趕花授粉;自交不親和系種子人工蕾期剝蕾授粉,花期嚴禁噴藥。
步驟七、謝花后至少澆一次水,地面要見濕。謝花后25d,對種莢噴灑脫落酸(ABA)(50mg/L) I次,直至種莢有水滴為止,以后隔IOd再噴I次,同時溫度控制在18°C以下,并注意防治病蟲害。具體操作為5月2日謝花結束,澆一次水,并用75%菌核靈可濕性粉劑加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病蟲害I次。5月27日晴天中午,對種莢噴灑脫落酸(ABA)(50mg/L) I次,直至種莢有水滴為止;6月6日再噴I次,5月27日起用溫室內的空調調節溫度,全天溫度控制在15-18°C,白天外界溫度高于28°C時,打開頂部遮光網進行半遮陽。步驟八、當種子種莢開始變黃,種子變褐時,可分批分期采收。不同品種種子分開收。種株收獲后及時在竹扁或布單上晾曬脫粒。具體操作為甘0215于6月25日部分種莢開始變黃,種子變褐,分批分期采收,7月I日用鐮刀把主莖割斷,全部采收,后熟3天,曬干脫粒放在竹扁上晾曬;甘0215 (CK)于6月20日部分種莢開始變黃,種子變褐,分批分期采收,6月25日用鐮刀把主莖割斷,全部采收,后熟3天,曬干脫粒。結果如下:甘0215及對照在溫度、激素(ABA)調節下的種子質量
權利要求
1.一種降低結球甘藍種莢發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結球甘藍種子于8月上旬播種育苗; 步驟二、9月中下旬,將播種育苗的結球甘藍幼苗按預定株行距定植至溫室中,并在冬季自然低溫下越冬春化; 步驟三、翌年2月中旬,在結球的結球甘藍種株頂部割球,以球葉松散為度,并去除老葉; 步驟四、待結球甘藍種株抽薹后,插立輔助支撐物綁縛支撐; 步驟五、抽薹期植株葉面至少噴施硼肥I次,花期葉面至少噴施磷酸二氫鉀I次; 步驟六、花期采取相應措施保證授粉; 步驟七、謝花后澆水保持地面濕潤,且謝花后23-27天之間,對結球甘藍種莢噴灑脫落酸I次至種莢滴液為止,以后隔9-11天再同樣噴灑脫落酸I次,溫度保持在15-18°C ;步驟八、當種莢變黃、種子變褐時,采收并及時晾曬脫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結球甘藍種莢發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的預定株行距為40 土 5cmX 45 土 5cm,結球初期分別施尿素和三元復合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結球甘藍種莢發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在結球的結球甘藍種株頂部用刀淺劃“十”字割球,深度為3 4cm,并進行病蟲害防治。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結球甘藍種莢發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六中,對于自交親和系種子采取放蜜蜂輔助授粉或人工輔助授粉;對于自交不親和系種子人工蕾期采取剝蕾授粉 。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降低結球甘藍種莢發芽率的方法,屬于植物栽培技術領域。該方法步驟為將結球甘藍種子于8月上旬播種育苗;9月中下旬將結球甘藍幼苗定植至溫室中,并越冬春化;翌年2月中旬,在結球的結球甘藍種株頂部割球,以球葉松散為度,并及時去除老葉;待種株抽薹后,插立輔助支撐物綁縛支撐;抽薹期植株葉面噴施硼肥,花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花期保證授粉;謝花后地面保持濕潤,且對結球甘藍種莢噴灑脫落酸,同時溫度控制在15-18℃;當種莢變黃、種子變褐時,采收并及時晾曬脫粒。本發明有效抑制種子生理成熟時的發芽,提高種子千粒重,使籽粒飽滿度、光澤度均顯著改善,為保證種子質量及推動新品種的推廣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141294SQ20131011424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日
發明者秦文斌, 戴忠良, 潘躍平, 吳國平, 毛忠良, 肖燕, 姚悅梅, 潘永飛, 張振超, 馬志虎, 孫春青, 王建華, 王偉, 劉小鳳 申請人:鎮江瑞繁農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