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蚯蚓養殖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蚯蚓養殖床,養殖的蚯蚓能處理城市污水廠剩余污泥。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城市(鎮)污水處理廠的數量和規模不斷增加,污水處理廠的剩余活性污泥產量越來越多。目前,處置污水廠剩余活性污泥都是采用濃縮——壓濾——外運(以下簡稱“濾泥”)的操作流程,把濾泥當成肥料的時代已經因為重金屬污染而變成歷史,填埋、焚燒等處置方法雖然也很有效,也因為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或耗費能源,給污泥處置造成了很大的負擔。隨著小城鎮污水處理廠越來越普及以后,我國處置濾泥的任務越來越重。隨意丟棄或不按照規范填埋濾泥的事件經常發生,并且已給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采用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理論上每分解IKg生化需氧量(BOD5)就會產生
0.45-0.55Kg的干污泥。因活性污泥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大量的氮、磷組份,1980年以前,國內將污水廠剩余活性污泥主要用作肥料。隨著城市污水中重金屬(如鋅,銅,鎳,鉛,鉻等)含量迅速增加,污水處理廠 的剩余活性污泥不再適合于用作肥料。一些發達國家已明文禁止剩余污泥用于改良土壤,城市污水處理廠剩余污泥必須進行專門處置已是不爭的事實。蚯蚓能將有機廢棄物轉化為肥沃的有機肥料。如果能利用蚯蚓作為接口技術有效處理城市污水廠的剩余污泥,則既能解決城市污水處理廠剩余污泥的出路又可以凈化環境。近年來,雖然利用蚯蚓處理污水廠剩余污泥的試驗研究成果已經很多,但是,城市污水廠剩余污泥含水量大,污泥密實,透氣性差,直接用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剩余活性污泥養殖蚯蚓,容易導致蚯蚓窒息死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處理城市污水廠剩余活性污泥的多功能蚯蚓養殖床。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多功能蚯蚓養殖床床體為深度為25-35cm,長度為45-55cm,寬為30_40cm的矩形框,四個壁和底部均有密集而均勻的孔徑為0.5-1.0cm的通氣孔;蚯蚓養殖床床層分四層從下到上依次為:干稻草層、濾泥下層、牛糞或豬糞層和濾泥上層,干稻草層為長度為2-3cm厚度為2-3cm的干稻草;濾泥下層為厚度5-lOcm的污泥;牛糞或豬糞層為厚度2-13cm的牛糞或豬糞;濾泥上層為5-lOcm厚的污泥;底部架空,離地高5_8cm0讓蚯蚓自行進入多功能蚯蚓養殖床,使其適應床層內的環境條件以后,在蚯蚓的代謝繁殖過程中不斷分解放置在床內的污泥和其它飼料,并生產大量的蚯蚓的糞便。這種蚯蚓養殖床可以疊層堆放,能夠減少占地的空間。污泥被分解完以后,可以將整個單元床內的物料倒在篩網上,方便將蚯蚓、蚯蚓糞及未分解的稻草進行分離。本發明四個壁和底部均有密集而均勻的通氣孔,很好地解決了養殖床層透氣性問題,在框底部放置碎稻草還具有一定的緩沖、保水、通氣作用。采用牛糞與濾泥按一定比例配置蚯蚓飼料,有利于降低飼料成本,也保證了蚯蚓養殖的安全。本發明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操作簡單和易于維護,適用于養殖處理城市污水廠剩余污泥的蚯蚓。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裝置示意圖。圖中標記:1-床體;2-床層,3-通氣孔。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裝置剖面示意圖。圖中標記:3-通氣孔,4-干稻草層;5_濾泥下層;6_牛糞或豬糞層;7_濾泥上層。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
蚯蚓養殖床如圖1所示,床體為長X寬X高=50X35X30 (cm)的塑料筐;四個壁和底部均有密集而均勻的孔徑為0.6cm的通氣孔,底部架空,離地高6cm, Φ丘蝴養殖床床層分四層從下到上依次為:干稻草層、濾泥下層、牛糞或豬糞層和濾泥上層,分5個方案配置各床層,床層各層配比及投放蚯蚓情況見表I。
權利要求
1.一種蚯蚓養殖床,其特征在于蚯蚓養殖床床體為深度為25-35cm,長度為45_55cm,寬為30-40cm的矩形框,四個壁和底部均有密集而均勻的孔徑為0.5-1.0cm的通氣孔;蚯蚓養殖床床層分四層從下到上依次為:干稻草層、濾泥下層、牛糞或豬糞層和濾泥上層,干稻草層為長度為2-3cm厚度為2-3cm的干稻草;濾泥下層為厚度5-lOcm的污泥;牛糞或豬糞層為厚度2-13cm的 牛糞或豬糞;濾泥上層為5-lOcm厚的污泥;底部架空,離地高5-8c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蚯蚓養殖床。蚯蚓養殖床的床體為深度為25-35cm,長度為45-55cm,寬為30-40cm的矩形框,四個壁和底部均有密集而均勻的孔徑為0.5-1.0cm的通氣孔;蚯蚓養殖床床層分四層從下到上依次為干稻草層、濾泥下層、牛糞或豬糞層和濾泥上層,干稻草層為長度為2-3cm厚度為2-3cm的干稻草;濾泥下層為厚度5-10cm的污泥;牛糞或豬糞層為厚度2-13cm的牛糞或豬糞;濾泥上層為5-10cm厚的污泥;底部架空,離地高5-8cm。本發明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操作簡單和易于維護,適用于養殖處理城市污水廠剩余污泥的蚯蚓。
文檔編號A23K1/18GK103070140SQ20131005693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4日
發明者劉康懷, 龍飛, 吳國恩 申請人:桂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