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海水生態觀賞水族箱的制作方法及海水生態觀賞水族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水觀賞生物水族飼養技術,是一種海水生態封閉循環飼養技術,飼養海水觀賞魚,觀賞蝦,海藻,珊瑚等品種,是一項在人工、可控環境下模擬、濃縮大自然珊瑚礁生態體系的仿生態技術,采用這種技術制成供觀賞用的海水水族箱。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大部分海水觀賞水族箱,均采用硝化細菌為主導的過濾系統,其原理是:利用生物球、陶瓷環、珊瑚砂、細菌屋等過濾材料的多孔結構,大密度培育硝化細菌,硝化細菌可以將水族箱內觀賞生物產生的氨氮廢物分解為亞硝酸鹽(N02),進而將亞硝酸鹽(N02)轉化為硝酸鹽(N03),但硝化細菌沒有進一步的處理能力,所以會導致水族箱內的硝酸鹽不斷累積,而高濃度的硝酸鹽會產生以下問題:高濃度硝酸鹽對魚類具有毒性:硝酸鹽本身是無毒的,但如果在水中積累濃度過高也會對魚類產生不利影響,主要表現為:體色暗淡、抵抗力下降、厭食,嚴重的甚至會出現頭洞、畸形等癥狀,最終導致死亡。PH值降低,海水酸化,生物死亡:高濃度的硝酸鹽會導致海水PH值降低,海水酸化。正常天然海水的PH值應在8.0左右,呈堿性。絕大部分海洋生物都無法在低PH值環境中長期生存,例如珊瑚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03),碳酸鈣在酸性環境中會逐漸溶解從而導致生物體的死亡。低等藻泛濫,海水渾濁不清,影響觀賞:對于大部分海藻來說,硝酸鹽是其生長必須的一種重要營養鹽,但如果硝酸鹽濃度過高則會導致低等藻(褐藻、紅泥藻、絲藻等)快速生長,覆蓋珊瑚表面,阻止其光合作用,直接導致珊瑚的死亡。低等藻大量繁殖還會釋放大量懸浮于水中的孢子 ,導致海水渾濁不清,影響觀賞。珊瑚變色,失去觀賞價值:珊瑚是一種動物,大部分觀賞珊瑚依靠身體內培育的一種特殊的藻類(共生藻)來為其提供營養。在正常水質條件下(硝酸鹽濃度接近O)珊瑚控制著共生藻的生長,珊瑚的顏色也是五彩斑斕的。但當硝酸鹽濃度超過一定數值(一般超過25ppm)時,共生藻會不受控制地大量生長繁殖,珊瑚自身的顏色會被黑褐色的共生藻掩蓋,使珊瑚失去觀賞價值,長時間下去最終會導致珊瑚的死亡。除了上述硝化系統外,生物過濾系統是另一種海水水族箱的飼養方式,但由于建立、維護比較復雜且成本高,所以一般僅存在于發燒友級別的海水水族愛好者之中。該系統的原理是:利用生物石為基礎,輔助高瓦數燈光、強力造流泵及蛋白質分離器等輔助設備,經歷低等藻旺盛繁育期、高等藻旺盛繁育期后,逐步培養有益生物、藻類,慢慢建立成熟的生態系統從而達到水族箱的成功養殖。這種方式可以比硝化細菌系統更好地保持生物的狀態,但也存在以下問題:系統設計復雜,一般人難以掌握:由于這種方法沒有統一的實施標準,而海水水族箱又是一個相當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很多領域的知識,如燈光系統、造浪系統、溫控系統、水循環系統、物理過濾系統、補水系統等,而僅燈光系統一項又涉及到燈膽的類型(LED、T5H0、HQI)、色溫、波長、瓦數、光強(PAR值-即光合作用可用光)、鎮流器、定時器、配電設施等方面,一般人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實踐才能掌握。而且,養水過程復雜、漫長:由于該方法目前尚沒有標準化的方案,每個缸的尺寸、形狀、燈光配置、水流強度、蛋白質分離器處理量、水體大小、生物石的質量、數量都不盡相同,因此現在這種方法在建立、養水的過程也都不盡相同,需要飼養者耐心、細致地觀察并根據實際情況(如藻類的生長情況、生物的狀態)采取相應的措施(如調整光照時間、換水、何時放何種生物等操作)。該方法需要飼養者有相當的耐心且對所飼養的海洋生物有相當的了解。一般正常情況下需要經過2 3個月的養水期才能逐步添加目標觀賞生物,完全達到預期觀賞效果甚至需要3 6個月。另一方面。對于海水生物的飼養,本發明人在2012年9月28日提交的申請號為201210367013.3、公開于2013年I月2日的發明專利申請中已提供了一種海水生態封閉循環飼養技術,飼養如海水觀賞魚,觀賞蝦,海藻,珊瑚等品種,是一項在人工、可控環境下模擬、濃縮大自然珊瑚礁生態體系的仿生態技術,在該技術的基礎上,本發明提供了海水生態觀賞水族箱及其制作方法,克服了前述現有海水觀賞水族箱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改進現有海水觀賞生物人工養殖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穩定生態系統、易于飼養且維護簡單的海水觀賞生物水族箱的制作方法及其水族箱。本發明關于建立穩定的海水生態系統的基本原理與申請號為201210367013.3、一種封閉海水生態循環養殖方法及其裝置系統的專利申請基本相同,并且,本發明水族箱的配置物種均取自所述封閉海水循環養殖系統的成熟生態養殖池,并且在水族箱的生態養成過程中與該成熟生態養殖池聯通。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海水生態觀賞水族箱的制作方法,所述水族箱包括一觀賞倉,本發明制作方法的技術核心在于在所述觀賞倉內建立穩定的生態平衡系統,制作步驟如下:首先,從一封閉海水循環養殖系統的成熟生態養殖池中取出水族箱的配置物種,放置于水族箱的觀賞倉中。本申請中所述的成熟生態養殖池,是指申請號為201210367013.3、一種封閉海水生態循環養殖方法及其裝置系統的專利申請所述的封閉海水生態循環養殖系統中的生態穩定的養殖池。所配置物種的組成和一般比例:活砂(取自成熟生態養殖池中的富含微生物的細珊瑚砂):厚度Icm ;活生物石(取自成熟生態養殖池中的富含有益生物的生物石):每10升水配Ikg活生物石;功能性生物:翻砂海星:每20升水I只;食藻螺:每10升水I只;寄居蟹:每10升水I只;目標觀賞生物:
珊瑚 每10升水4小塊;
魚:每5升水I條魚;觀賞蝦 每20升水I只;然后,對已配置好的水族箱進行生態養成:將已配置好的水族箱與所述封閉海水循環養殖系統的成熟生態養殖池聯通,經7-10天,使水族箱里的小生態環境和成熟生態養殖池里大生態環境一致,形成成熟、穩定的生態系統,在觀賞倉上方裝設LED燈。光照促進珊瑚、海藻、浮游植物的生長,使觀賞倉內的配置物種間形成完整生物鏈,保持穩定生態平衡。所述封閉海水生態循環養殖系統,包括如下裝置:A養殖池,對水質進行初級處理: 養殖池內懸掛網箱,箱中投放養殖目標生物,養殖池底鋪設生物活化砂層,養殖池中引入翻砂生物和次要養殖目標生物,用于吃掉砂層中的殘餌、糞便;翻砂生物翻動砂層,以避免砂層缺氧、板結;B沉淀及生物凈化池,包括沉淀池部分和凈化生物池部分,對來自所述養殖池經初級處理的水進行物理沉淀和生物凈化處理;沉淀池部分鋪設生物活化砂層,并引入翻砂生物,使大部分來自養殖池的殘余有機顆粒在此沉淀并進行生物分解;生物凈化池部分設置生物石,及具有過濾、清理功能的次要養殖目標生物,對經過物理沉淀的水進一步過濾其中剩下的有機顆粒及營養物質,在生物凈化池末端,將處理后的水排出,送回所述養殖池;全部所述裝置系統設置于陽光下。本發明提供的另一技術方案是根據上述方法制作的海水生態觀賞水族箱,包括:水族箱箱體由透明材料制成,分為4個部分:觀賞倉、加熱棒倉、沉淀倉、清水倉。加熱棒倉、沉淀倉、清水倉依次相通,設置在觀賞倉背后,有第一隔板相隔。觀賞倉內,配置有依前述水族箱制造方法配置的活砂、活生物石、功能性生物及觀賞生物,并注入海水,所述配置物種均采自所述成熟生態養殖池,海水為人工配制而成。在觀賞倉的上部,懸置LED燈。加熱棒倉內,放置加熱棒,自動控制溫度于約攝氏23 - 27度。沉淀倉與加熱棒之間有第二隔板相隔,水中大顆粒懸浮物在沉淀倉內沉淀,避免
阻塞水栗。清水倉與沉淀倉設置第三隔板,該隔板底部懸空,使兩倉想通,清水倉內設置水泵,通過回水管與觀賞倉聯通。在加熱棒倉、沉淀倉共同與觀賞倉相鄰的第一隔板部分,設置有溢流柵孔。水族箱內的水由清水倉的水泵經過回水管抽到觀賞倉,由觀賞倉再通過第一隔板的溢流孔溢流到加熱棒倉和沉淀倉,再由沉淀倉經第三隔板下部回到清水倉,如此循環往復。所述觀賞倉內置放物種及配比如下:活砂(取自養殖池中的富含微生物的細珊瑚砂):厚度1cm,
活生物石(取自養殖池中的富含有益生物的生物石) 每10升水配Ikg活生物石,功能性生物:翻砂海星:每20升水I只,食藻螺:每10升水I只,寄居蟹:每10升水I只,目標觀賞生物:珊瑚:10升水4小塊,魚:5升水I條魚,觀賞蝦:20升水I只。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發明海水生態 觀賞水族箱的制作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圖2是本發明海水觀賞生物水族箱的養成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海水觀賞生物水族箱結構的俯視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海水觀賞生物水族箱結構的正視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海水觀賞生物水族箱內加熱棒倉、沉淀倉和清水倉的透視示意圖,圖中略去了觀賞倉。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和效果,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海水生態觀賞水族箱的制作方法,本發明的獨特技術在于建立一個具有穩定的生態系統的觀賞倉,步驟如下:首先,從封閉海水循環養殖系統的成熟生態養殖池2中取出水族箱I內欲配置的物種,放置于水族箱的觀賞池3中,所配置物種的成分和一般比例:活砂(取自養殖池中的富含微生物的細珊瑚砂):厚度1cm,活生物石(取自養殖池中的富含有益生物的生物石):每10升水配Ikg活生物石,功能性生物:翻砂海星:每20升水I只,食藻螺:每10升水I只,寄居蟹:每10升水I只,目標觀賞生物:
珊瑚 每10升水4小塊,每塊長約4厘米,魚:每5升水I條魚,觀賞蝦 每20升水I只。然后,對已配置上述物種好的水族箱I進行生態養成:如圖1所示,從已配置好的水族箱I里接出兩個水管,一個是進水一個是出水,兩個水管都連接到前述成熟生態養殖池2,小型水族箱I里的小生態環境和成熟生態養殖池2里大生態環境就連為一體,這樣養7-10天小型水族箱I里的生物就適應了新的環境,并達成成熟、穩定的生態系統。在水族箱I上裝設專用LED光照系統。所用LED燈的光譜非常適合于海水生物生長。如同自然界珊瑚礁生態一樣,光照會促進珊瑚、海藻、浮游植物的旺盛生長,海藻、浮游植物吸收水里養分的同時為浮游動 物、食藻生物提供食物,浮游動物、食藻生物又為肉食性動物提供食物,位于食物鏈頂端的肉食性動物的排泄物又被相對低等的生物分解最終被海藻、浮游植物吸收,如此循環往復,能量在不同生物間傳遞。無論任一時刻,營養物質都被固化在海洋生物體內,不會釋放到水里,從而保證水質的清潔。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依據上述方法制造的海水觀賞生物水族箱I如圖2至圖4所示,水族箱I箱體由透明材料制成,分為4個部分:觀賞倉3、加熱棒倉4、沉淀倉5、清水倉6。加熱棒倉4、沉淀倉5、清水倉6依次相通,設置在觀賞倉3背后,有第一隔板7相隔。在觀賞倉3內,配置有依前述水族箱制造方法配置的活砂、活生物石、功能性生物及觀賞生物,所述配置物種均采自所述成熟生態養殖池2,海水為人工配制而成。在觀賞倉3的上部,懸置LED燈8。加熱棒倉4內放置加熱棒9,自動控制溫度于約攝氏23-27度。沉淀倉5與加熱棒倉4之間設第二隔板10相隔,水中大顆粒懸浮物在沉淀倉5內沉淀,避免阻塞水泵。清水倉6與沉淀倉5之間設第三隔板11相隔,第三隔板11底部懸空,使兩倉相通,清水倉6內設置水泵12,通過回水管13、經第一隔板7上的管孔14與觀賞倉3相通。在加熱棒倉4、沉淀倉5共同與觀賞倉3相隔的第一隔板7部分,設置有溢流柵孔15。水族箱I內水由清水倉6的水泵12經過回水管13抽到觀賞倉3,由觀賞倉3再通過第一隔板7的溢流柵孔15溢流到加熱棒倉4和沉淀倉5,再由沉淀倉5經第三隔板11下部回到清水倉6,如此循環往復。根據前述本發明海水觀賞生物水族箱的制作方法所述的配置物種成分和比例,具體給出一種小型水族箱I的配置物種類、配置密度,并說明其功能和效果。以下述尺寸的小型水族箱I為例:長:29cm,寬:26cm,高:24cm,生物比例:成熟海水(即取自所述養殖池中的海水):15L,活砂(取自所述養殖池中的富含微生物的細珊瑚砂):厚度1cm,活砂上面是活生物石和各種功能性生物如海藻,以及目標觀賞生物,如珊瑚、魚、蝦等。活生物石(取自所述養殖池中的富含有益生物的生物石):1.5公斤功能性生物:翻砂海星1只,食藻螺2只,寄居蟹2只,海藻若干。翻砂海星會不斷翻動砂層,避免砂層缺氧、板結,同時也會吃掉掉落在砂層上的殘餌、糞便。食藻螺和寄居蟹也會吃掉魚缸里的殘餌和糞便,同時食藻螺會清潔缸壁和生物石。目標觀賞生物:珊瑚6小塊(每塊長約4厘米),魚3條,觀賞蝦I只。本發明的海水生物觀賞水族箱及其制作方法,是一項在人工、可控環境下模擬、濃縮大自然珊瑚礁生態體系的仿生態技術,它通過合理的硬件設計,搭配適合家庭水族箱飼養的海洋生物,再根據每種生物的習性為其選擇合適的位置以獲得適合該生物生長的光照和水流條件。直接采用生態成熟的大系統與新建立的小系統串聯的方式,以最短的時間促成小生態系統的成熟,使生產者縮短生產周期,降低成本,同時也讓消費者得到一個易于飼養且維護簡單的海水生物觀賞水族箱。本發明的顯著特點是:I)生產周期短、生產過程簡單,2)生產效率高,可批量生產滿足市場需求,3)產成品易于飼養,4)產成品維護簡單,5)產成品包裝簡單運送方便,可實現海水水族箱所見即所得的銷售方式。盡管通過參考附圖并結合優選實施例的方式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描述,但本發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實質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各種等效的修改或替換,而這些修改或替換都應在本發明的涵蓋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海水生態觀賞水族箱的制作方法,所述海水生態觀賞水族箱包括觀賞倉,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觀賞倉內建立穩定的生態平衡系統,制作步驟如下: 首先,從一封閉海水生態循環養殖系統的成熟生態養殖池中取出水族箱的配置物種,放置于水族箱的觀賞倉中,所配置物種的組成和一般比例: 活砂(取自成熟生態養殖池中的富含微生物的細珊瑚砂):厚度1cm, 活生物石(取自成熟生態養殖池中的富含有益生物的生物石):每10升水配Ikg活生物石, 功能性生物: 翻砂海星:每20升水I只, 食藻螺:每10升水I只, 寄居蟹:每10升水I只, 目標觀賞生物: 珊瑚:每10升水4小塊, 魚:每5升水I條魚, 觀賞蝦:每20升水I只, 然后,對已配置好的水族箱進行生態養成: 將已配置好的水族箱與所述封閉海水生態循環養殖系統的成熟生態養殖池聯通,經7-10天,使水族箱里的小生態環境和成熟生態養殖池里大生態環境一致,形成成熟、穩定的生態系統, 在觀賞倉上方裝設LED燈,用于光照促進珊瑚、海藻、浮游植物的生長,使觀賞倉內的配置物種間形成完整生物鏈,保持穩定生態平衡。
所述封閉海水生態循環養殖系統,包括如下裝置: A養殖池,對水質進行初級處理: 養殖池內懸掛網箱,箱中投放養殖目標生物, 養殖池底鋪設生物活化砂層, 養殖池中引入翻砂生物和次要養殖目標生物,用于吃掉砂層中的殘餌、糞便;翻砂生物翻動砂層,以避免砂層缺氧、板結; B沉淀及生物凈化池,包括沉淀池部分和凈化生物池部分,對來自所述養殖池經初級處理的水進行物理沉淀和生物凈化處理; 沉淀池部分鋪設生物活化砂層,并引入翻砂生物,使大部分來自養殖池的殘余有機顆粒在此沉淀并進行生物分解; 生物凈化池部分設置生物石,及具有過濾、清理功能的次要養殖目標生物,對經過物理沉淀的水進一步過濾其中剩下的有機顆粒及營養物質, 在生物凈化池末端,將處理后的水排出,送回所述養殖池; 全部所述裝置系統設置于陽光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海水生態觀賞水族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還在于,所述海水生態觀賞水族箱還包括加熱棒倉、沉淀倉、清水倉, 加熱棒倉內放置加熱棒,使水溫自動控制于約攝氏23-27度,使水族箱內的水經清水倉進入觀賞倉,由觀賞倉再溢流到沉淀倉,水中大顆粒懸浮物沉淀于沉淀倉內,經沉淀凈化的水再回到清水倉,如此循環往復,以保持良好生態平衡。
3.—種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制作的海水生態觀賞水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生態觀賞水族箱的箱體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海水生態觀賞水族箱分為4個部分:觀賞倉、加熱棒倉、沉淀倉、清水倉, 加熱棒倉、沉淀倉、清水倉依次相通,設置在觀賞倉背后,由第一隔板相隔, 觀賞倉內,配置有依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配置的活砂、活生物石、功能性生物及觀賞生物,并注入人工配制的海水,所述配置物種均采自所述成熟生態養殖池, 在觀賞倉的上部,懸置LED燈, 加熱棒倉內,放置加熱棒,自動控制溫度于約攝氏23 - 27度, 沉淀倉與加熱棒之間有第二隔板相隔,水中大顆粒懸浮物在沉淀倉內沉淀,避免阻塞水泵, 清水倉與沉淀倉設置第三隔板,第三隔板底部懸空,使兩倉想通,清水倉內設置水泵,通過回水管與觀賞倉聯通, 在加熱棒倉、沉淀倉共同與觀賞倉相鄰的第一隔板部分,設置有溢流柵孔, 水族箱內的水由清水倉的水泵經過回水管抽到觀賞倉,由觀賞倉再通過第一隔板的溢流孔溢流到加熱棒倉和沉淀倉,再由沉淀倉經第三隔板下部回到清水倉,如此循環往復,所述觀賞倉內置放物種及配比如下: 活砂(取自養殖池中的富含微生物的細珊瑚砂):厚度1cm, 活生物石(取自養殖池中的富含有益生物的生物石):每10升水配Ikg活生物石, 功能性生物: 翻砂海星:每20升水I只, 食藻螺:每10升水I只, 寄居蟹:每10升水I只, 目標觀賞生物: 珊瑚:每10升水4小塊, 魚:每5升水I條魚, 觀賞蝦:每20升水I只。
全文摘要
一種海水生態觀賞水族箱的制作方法及該水族箱,水族箱包括一觀賞倉,在觀賞倉內放置取自成熟生態養殖池的活砂、活生物石、和海星、藻類、寄居蟹等功能性生物,以及觀賞生物如珊瑚、魚、蝦等,然后與成熟生態養殖池相連通,以養成為成熟穩定的生態系統。據此方法制作的水族箱,包括觀賞倉、加熱棒倉、沉淀倉、清水倉,沉淀倉內大顆粒懸浮物;加熱棒倉內設加熱棒控制水溫,水經清水、觀賞倉、沉淀倉,再回到清水倉,循環往復,保持水族箱的良好生態平衡。本發明能以最短的時間促成水族箱小生態系統的成熟,縮短生產周期,降低成本,同時讓消費者得到易于飼養且維護簡單的海水生物觀賞水族箱。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3109763SQ201310053269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明者汪遠 申請人: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