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態治理植物播種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態治理植物播種方法,主要用于干旱地區露天煤礦排土場、采取復墾植物的播種,主要過程是利用露天礦優質土壤與有機肥混合配置成營養土,營養土經消毒、殺菌、加水制成植物播種基塊,將需要播種的植物種子播種在植物播種基塊表層泥土內或滲水種植孔內,用播種場地的地表土、優質土做基質土填在植物播種基塊的底部和周圍,將優質土肥集中在植物根部,集中高效的利用土肥資源,形成一種適合植物持續生長的土壤環境,加快植物生長,避免種子、水土流失,提高礦區生態治理質量。種草需要2年的人工撫育,植被覆蓋率提高5-10%,喬灌木經過3年人工撫育成活率達80-85%。
【專利說明】一種生態治理植物播種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草原干旱地區生態治理植物播種方法,尤其指草原地區露天煤礦排土場、采區復墾植物的播種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公知的露天煤礦排土場、采區復墾植物的播種是采用直接覆蓋地表土播種子的方法進行,由于草原地區地表土層淺,大部分地區表層土厚度在2030cm之間,這一有限的土壤資源在土方剝離和運輸、覆蓋到排土場、采區的過程中流失、浪費量大,造成露天礦區剝采面積的地表土不夠覆蓋應復墾綠化面積,大部分應復墾綠化區域因缺少地表土進行復墾播種,植物難以存活,水土流失嚴重,土地沙石裸露,進而導致礦區植被復墾工程質量低,污染源頭得不到有效治理,礦區周邊牧草質量下降,草原退化。研制一種既能避免種子、水土流失,又能充分利用礦區土壤資源、擴大復墾播種面積的種植方法是加快植物生長,提高種植成活率和礦區生態治理質量,改善礦區周邊草原生態環境所急需的。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專利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生態治理植物播種方法,這種方法是將土、肥、種子集中成一體,既能充分利用土肥資源,擴大植物播種面積,避免水土、種子流失,促進植物根系和枝冠生長,又能提高播種成活率,增加植被覆蓋率,加快露天礦區周邊草原生態治理進程。
[0004]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由如下方案來實現:其特征是:將露天礦剝離出來的地表土、淤積土、風沙土篩選挑出石塊,將人畜糞便、雜草經發酵制成有機肥,按60% -80%的土,20% -40%有機肥混合配置成營養土,營養土經過消毒殺菌,加水攪拌成植物播種基塊加工原料,按種植植物的需要制成直徑2-15cm球形和厚度2-15cm、直徑2-15cm圓塊形植物播種基塊,播種草的植物播種基塊,在加工制作過程中或播種前將選好的種子5-10粒播種在植物播種基塊的表層泥土里,播種喬灌木種子的植物播種基塊制有直徑0.5-2cm、深2-8cm滲水種植孔1-12個,播種前將1_2個滲水種植孔填滿營養土,孔內播種選好的種子2-3粒,其余的滲水種植孔起到滲水、蓄水的作用。播種時平緩地段耕寬10-35cm、深15-35cm種植溝,高坡地段挖直徑15-35cm、深15_35cm種植穴,用播種場地的地表土做植物播種基塊的基質土,沒有地表土的場地用營養土做基質土,播種時在植物播種基塊底部填5-15cm基質土,放入植物播種基塊,周圍填5-10cm基質土,種草的植物播種基塊播種間隔距離20-30cm、行距30-60cm,喬灌木的植物播種基塊播種間隔距離30_100cm、行距100-200cm,植物播種基塊播種好后,用土填好溝,修好渠、穴。播種草種子:第一年澆灌2-3遍,第二年澆灌1-2遍,二年后草的根系發育成熟,能在正常的氣候環境下繁育、生長;播種喬灌木種子:第一年澆灌3-4遍、鋤草1-2遍,第二年澆灌2-3遍、鋤草1-2遍,留壯除弱,間苗一次,施肥一次,第三年澆灌1-3遍、鋤草1-2遍,施肥一次,三年后苗木根系枝冠得到較好的發育生長,苗木自身的抗寒、抗旱、抗病力增強,以后每年進行1-2遍澆灌、鋤草、松土,即可生長成林。
[0005]本發明的優點是:一種生態治理植物播種方法,利用露天礦優質土壤與有機肥混合配制成營養土,營養土經消毒、殺菌、加水制成植物播種基塊,將需要播種的植物種子播種在植物播種基塊表層泥土內或滲水種植孔內,與植物播種基塊合成一體,播種時播種場地的地表土、優質土作為基質土,填在植物播種基塊的底部和周圍,缺少地表土、優質土的播種場地,用營養土做基質土,將優質土肥集中在植物根部,形成種適合植物持續生長的土壤環境,實踐證明此種方法能夠增加植物根部土壤肥力和持水保墑能力,確保種子發育和植物生長需要的養分,解決全面鋪表土播種子,導致的表土深淺不均、表土不夠用、土壤和種子流失嚴重、播種種子成活率低、植被覆蓋率低的問題,能集中高效的利用土、肥資源,避免土、肥、種子的流失,擴大植物播種面積,提高播種成活率和植被覆蓋率,在土壤貧瘠、沙化的地區,播種適宜的植物種子也能較好的生長。植物播種基塊干透后在裝、運、卸、儲過程中不易破損,可以提前加工制作,長期儲備,遠距離運輸,在春、夏、秋季適時播種,植物播種基塊集土肥種子為一體,減少了播種程序,播種質量高、進度快,加工原料經過消毒殺菌,能避免病菌對種子、植物根系的傷害,降雨或人工澆灌時,渠、穴內的基質土和植物播種基塊滲水種植孔蓄積較多的雨水,植物播種基塊在持有大量水分土壤的浸透中,能夠持續吸收水分,體積逐漸軟化膨脹,種子吸收到營養和水分開始發芽生長,周邊的土壤能夠滿足植物持續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和水分,植物成活率高、生長茂盛、分布均勻,能截蓄雨雪,避免水土流失,植物的根系、枯枝落葉能固土護坡、改良土壤,形成適合植物群落自然繁育生長的土壤環境。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下面結合附圖舉一實施例:
[0007]圖1是種樹圓塊形植物種植基塊部視圖。
[0008]圖2是種草球形植物種植基塊剖視圖。
[0009]圖3是種樹圓塊形植物種植基`塊示意圖。
`[0010]圖4是種草球形植物種植基塊示意圖。
[0011]圖1中I是植物種植基炔基質土,圖3中2是滲水種植孔,圖4中3是播種在表層泥土內種子。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將露天礦剝采出來的地表土、風沙土、淤積土篩選挑出石塊,將人畜糞便、樹枝經發酵制成有機肥,按70%的土,30%有機肥混合配置成營養土,營養土經過消毒殺菌,加水攪拌成植物播種基塊加工原料,按種植植物的需要制成直徑8cm球形和厚度7cm、直徑8cm圓塊形植物播種基塊,在加工過程中或種植前,將選好的種子播種在植物播種基塊的表層泥土內或滲水種植孔內,播種時平緩地段耕寬25cm、深25cm種植溝,高坡地段挖直徑25cm、深30cm種植穴,植物播種基塊在植入溝內之前,底部填15cm厚地表土,將植物種植基地播種在表土上面,周圍填IOcm厚地表土,植物種植基塊頂部覆蓋表土不超過2cm,,種草的植物播種基塊播種間隔距離30cm、行距50cm,種植喬灌木的植物種植基塊播種間隔距離70cm、行距160cm,修好擋水渠和存水穴。種草第一年澆灌3遍,第二年澆灌2遍,每年清除一次雜草,二年后草的根系發育成熟,能在正常的氣候環境下繁育、生長;播種喬灌木,第一年澆灌3遍、鋤草I遍,第二年澆灌2遍,間苗、鋤草、修穴I遍,第三年澆灌2遍,鋤草、修穴一遍,春季施肥一次,三年后苗木根系枝冠得到較好的發育生長,苗木自身的抗寒、抗旱、抗病力增強,以后2-3年每年進行一次施肥、鋤草。山杏、枸杞、丁香三年成活率達80 %,沙棘、 檸條、榆樹三年成活率達85 %,植被覆蓋率提高5 % -10 %。
【權利要求】
1.一種生態治理植物播種方法,其特征是:將露天礦剝離出來的地表土、淤積土、風沙土篩選挑出石塊,將人畜糞便、雜草經發酵制成有機肥,按60% -80%的土,20% -40%有機肥混合配置成營養土,營養土經過消毒殺菌,加水攪拌成植物播種基塊加工原料,按種植植物的需要制成直徑2-15cm球形和厚度2-15cm、直徑2_15cm圓塊形植物播種基塊,播種草的植物播種基塊,在加工制作過程中或播種前將選好的種子5-10粒播種在植物播種基塊的表層泥土里,播種喬灌木種子的植物播種基塊制有直徑0.5-2cm、深2-8cm滲水種植孔1_12個,播種前將1-2個滲水種植孔填滿營養土,孔內播種選好的種子2-3粒,其余的滲水種植孔起到滲水、蓄水的作用,播種時平緩地段耕寬10-35cm、深15-35cm種植溝,高坡地段挖直徑15-35cm、深15-35cm種植穴,用播種場地的地表土做植物播種基塊的基質土,沒有地表土的場地用營養土做基質土,播種時在植物播種基塊底部填5-15cm基質土,放入植物播種基塊,周圍填5-10cm基質土,種草的植物播種基塊播種間隔距離20-30cm、行距30_60cm,喬灌木的植物播種基塊播種間隔距離30-100cm、行距100-200cm,植物播種基塊播種好后,用土填好溝,修好渠、穴,播種草種子:第一年澆灌2-3遍,第二年澆灌1-2遍,二年后草的根系發育成熟,能在正常的氣候環境下繁育、生長,播種喬灌木種子:第一年澆灌3-4遍、鋤草1-2遍,第二年澆灌2-3遍、鋤草1-2遍,留壯除弱,間苗一次,施肥一次,第三年澆灌1-3遍、鋤草1-2遍,施肥一次,三年后苗木根系枝冠得到較好的發育生長,苗木自身的抗寒、抗旱、抗病力增強,以后每年進行1-2遍澆灌、鋤草、松土,即可生長成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生態治理植物播種方法,其特征是:植物播種基塊是將土、肥、種子組合成一體,種植場地的表土、優質土填在植物播種基塊的底部和周圍。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733822SQ201310019159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5日
【發明者】辛勝利, 孫淑英, 孫明文, 孫德森 申請人:孫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