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碎泥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犁鏵裝置,尤其是能用在山區農村的農田耕地的翻耕及破碎翻耕產生的較大泥塊的碎泥鏵。
背景技術:
目前,山區農村普遍以畜力為動力,使用普通的犁鏵進行土地翻耕。在土地耕作時,首先是翻耕板結的土地;然后,將翻耕產生較大的泥塊,人們用鋤頭把泥塊挖成細小的泥塊,才能進行播種。人們耕種土地的勞動強度大,將耗用大量的人力,費工、費時、費事。盡管山區極少部分的農戶,開始使用小型的機械化農具,通過機械犁翻耕土地或機械旋耕破碎泥塊。但是,在山區將機械農具運輸到田間地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在勞動力十分缺乏的農村,運輸特別困難;同時,在機械農具使用時,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安全事故,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碎泥鏵,該碎泥鏵在進行土地翻耕時,能翻耕板結的土地且能將較大的泥塊弄碎,一次性就能將泥土弄成細小的泥塊,可直接播種,且重量輕,運輸方便。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碎泥鏵,包括鏵尖和鏵盤,所述鏵盤上設有安裝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鏵尖上表面上設有魚頭形突起,所述鏵盤上表面上設有三角狀弧形碎泥刀,碎泥刀刃口的形狀為反S形。所述碎泥刀有3把,中間一把碎泥刀與鏵盤中軸線重合向正前方延伸,左右兩把碎泥刀分別與中間一把碎泥刀所在軸線成5-10°的夾角延伸。所述鏵尖和鏵盤均是用鑄鐵材料制成的。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碎包括鏵尖和鏵盤,所述鏵盤上設有安裝孔,所述鏵尖上表面上設有魚頭形突起,所述鏵盤上表面上設有三角狀弧形碎泥刀,碎泥刀刃口的形狀為反S形。這樣使翻耕產生的泥塊,通過魚頭形突起向上拱頂而使板結的泥塊變松馳,在畜力的作用下,泥塊通過碎泥刀而使其進行條形破碎,隨著碎泥鏵的前進,被分割的條形泥塊且不會被卡住,在重力作用下,條形泥塊在碎泥刀后稍及犁盤上被折斷將其破碎。從而實現應用畜力翻耕土地同時破碎產生較大泥塊一次性完成可直接播種,且重量輕,運輸方便。省工、省時、省事,鏵盤上設有安裝孔 ,這樣就可以將碎泥鏵套在木質(或鐵質)的梨盤上,固定后即可按傳統的畜力耕種田地的方式進行土地耕作。一次性完成土地的翻耕與產生的泥塊的破碎,工作效率是原來的2倍以上。可用原普通的鏵進行改裝,也可用做模型用鑄鐵進行鑄造,成本低,投資少,農村易接受。使用與原普通鏵相似,操作簡單,易于推廣。2、所述碎泥刀有3把,中間一把碎泥刀與鏵盤中軸線重合向正前方延伸,左右兩把碎泥刀分別與中間一把碎泥刀所在軸線成5-10度的夾角延伸。這樣設置的碎泥刀碎土效果好,碎土率高,且省力。
圖1為本實用新型底面俯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視圖。圖中標記1、鏵尖,2、鏵盤,3、魚頭形突起,4、碎泥刀。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在原普通鏵盤2面上的鏵尖I上表面部分增置一個“小魚丘”,即魚頭形突起3,在鏵盤2上表面上的中后部增置三把三角狀弧形碎泥刀,碎泥刀刃口的形狀為反S形。中間一把碎泥刀與鏵盤2中軸線重合向正前方增置,左右兩把碎泥刀分別與中間一把刀所在軸線成5-10°的夾角增置。這樣使翻耕產生的泥塊,通過小魚背丘向上拱頂而使板結的泥塊變松馳,在畜力的作用下,泥塊通過碎泥刀而使其進行條形破碎,隨著碎泥鏵的前進,被分割的條形泥塊且不會被卡住,在重力作用下,條形泥塊在碎泥刀后稍及犁盤上被折斷將其破碎。從而實現應用畜力翻耕土地同時破碎產生較大泥塊一次性完成的目的。省工、省時、省事,節省的人力資源。一次性完成土地的翻耕與產生的泥塊的破碎,工作效率是原來的2倍以上。可用原普通的鏵進行改裝,也可用做模型用鑄鐵進行鑄造,成本低,投資少,農村易接受。使用與原普通鏵相似,操作簡單,易于推廣。
權利要求1.碎泥鏵,包括鏵尖(I)和鏵盤(2),所述鏵盤(2)上設有安裝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鏵尖(I)上表面上設有魚頭形突起(3),所述鏵盤(2)上表面上設有三角狀弧形碎泥刀(4),碎泥刀(4)刃口的形狀為反S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碎泥鏵,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泥刀(4)有3把,中間一把碎泥刀與鏵盤(2)中軸線重合向正前方延伸,左右兩把碎泥刀分別與中間一把碎泥刀所在軸線成5-10°的夾角延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碎泥鏵,其特征在于:所述鏵尖(I)和鏵盤(2)均是用鑄鐵材料制成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碎泥鏵,包括鏵尖和鏵盤,所述鏵盤上設有安裝孔,所述鏵尖下表面上設有魚頭形突起,所述鏵盤下表面上設有三角狀弧形碎泥刀,碎泥刀刃口的形狀為反S形,所述鏵尖和鏵盤均是用鑄鐵材料制成的。本實用新型能一次性完成翻土與碎土、可直接播種、省時和省力。
文檔編號A01B15/04GK202941096SQ201220639128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8日
發明者熊國明 申請人:熊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