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作物種植方法,具體地,涉及一種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馬鈴薯,別名叫土豆,也叫洋芋。作一年一季或一年兩季栽培。地下塊莖呈圓、卵、橢圓等形,有芽眼,皮紅、黃、白或紫色。地上莖呈棱形,有毛。奇數羽狀復葉。聚傘花序頂生,花白、紅或紫色。漿果球形,綠或紫褐色。種子腎形,黃色。多用塊莖繁殖。可入藥。根據營養專家黎黍勻分析,馬鈴薯生命力指數為8. 6,證明對生命力的提高有效;防病指數為126. 67,屬于高指數范圍。它比較適合種植在海拔2000m以下,年降雨量250 500mm的灌區和半干旱及半濕潤偏旱區。但是,馬鈴薯間作綠肥的有效種植方法還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種植馬鈴薯連作障礙的缺陷,提供的一種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此方法能夠在不影響馬鈴薯產量的同時增收節肥。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壟上種植馬鈴薯的前期,在壟溝種植豆科綠肥,所述豆科綠肥為隴碗2號針葉豌豆或土庫曼毛苕子;在所述豆科綠肥收割后,收割留茬或全部翻壓以作綠肥。具體地,所述隴碗2號針葉豌豆的播種量為7. 5-10千克每畝,所述土庫曼毛苕子的播種量為I. 5-2. 5千克每畝。具體地,所述隴碗2號針葉豌豆的播種量為8. 5千克每畝,所述土庫曼毛苕子的播種量為2千克每畝。具體地,所述壟溝寬30厘米。具體地,所述豆科綠肥在壟溝中間作兩行,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具體地,在所述豆科綠肥苗高5-7厘米時,中耕除草I次。具體地,所述豆科綠肥收割留茬15-20厘米。具體地,所述隴碗2號針葉豌豆在鼓莢期收割,所述土庫曼毛苕子在初花期收割。具體地,在所述豆科綠肥收割后還包括隨即灌水的步驟。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在馬鈴薯播種起壟后,將綠肥作物(豌豆、毛苕子)間播于馬鈴薯壟溝中,并于當年6月上中旬左右收獲綠肥豆類籽粒、或刈割做飼草或翻壓肥田。本發明較目前單種馬鈴薯多收豌豆籽粒100公斤或綠肥鮮草800kg/畝以上,達到了增收節肥的目的。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以收豆為主要目的,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在壟上種植馬鈴薯的同期,在壟溝種植隴碗2號針葉豌豆;所述隴碗2號針葉豌豆的播種量為7. 5-10千克每畝,優選8. 5千克每畝;其中,所述壟寬60厘米,所述壟溝寬30厘米;所述針葉豌豆在壟溝中間種兩行,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
在針葉豌豆苗高5-7厘米時,中耕除草I次;
針葉豌豆在鼓莢期收割;
在針葉豌豆收割后,收割留茬15-20厘米翻壓以作綠肥,并隨即灌水以利綠肥根茬的腐解。本實例在甘肅河西綠洲灌區實施,馬鈴薯大概種植時間在四月中旬左右,針葉豌豆大概在六月中下旬收割,不同區域可能稍有差異。本實例在原馬鈴薯種植技術基礎之上,在原馬鈴薯的壟溝種植豆科綠肥一針葉豌豆,相較之前單種馬鈴薯,不但馬鈴薯產量不下降,而且平均每畝多收豌豆籽粒100公斤。實施例2
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以刈青養畜為主要目的,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在壟上種植馬鈴薯的前期,在壟溝種植速生早發的土庫曼毛苕子;所述土庫曼毛苕子的播種量為I. 5-2. 5千克每畝,優選2千克每畝;其中,所述壟寬60厘米,所述壟溝寬30厘米;所述土庫曼毛苕子在壟溝中間種兩行,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
在土庫曼毛苕子苗高5-7厘米時,中耕除草I次;
土庫曼毛苕子在初花期收割;
在土庫曼毛苕子收割后,收割留茬15-20厘米或全部翻壓以作綠肥,并隨即灌水以防綠肥與馬鈴薯水分。本實例在原馬鈴薯種植技術基礎之上,在原馬鈴薯的壟溝種植豆科綠肥一土庫曼毛苕子,相較之前單種馬鈴薯,不但馬鈴薯產量不下降,而且平均多收綠肥鮮草800kg/畝以上。本發明通過眾多試驗挑選了兩種優良的豆科綠肥,并經過大量試驗挑選實現了在不影響馬鈴薯產量的同時增收節肥的目的。實施例3
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壟上種植馬鈴薯的同期,在壟溝種植針葉豌豆;在所述豆科綠肥收割后,收割留茬或全部翻壓以作綠肥。針葉豌豆的播種量為8. 5千克每畝。設置壟寬60厘米,壟溝寬30厘米;針葉豌豆在壟溝中套種兩行,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在所述豆科綠肥苗高5-7厘米時,中耕除草I次。針葉豌豆收割留茬15-20厘米。針葉豌豆在鼓莢期收割。針葉豌豆收割后還包括隨即灌水的步驟。實施例4
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壟上種植馬鈴薯的同期,在壟溝種植土庫曼毛苕子;在所述豆科綠肥收割后,收割留茬或全部翻壓以作綠肥。土庫曼毛苕子的播種量為I. 5-2. 5千克每畝,播種量為2千克每畝。所述壟寬60厘米,所述壟溝寬30厘米。在壟溝中間種兩行,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苗高5-7厘米時,中耕除草I次。土庫曼毛苕子收割留茬15-20厘米。土庫曼毛苕子在初花期收割,收割后還包括隨即灌水的步驟。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在壟上種植馬鈴薯的前期,在壟溝種植豆科綠肥,所述豆科綠肥為隴碗2號針葉豌豆或土庫曼毛苕子;在所述豆科綠肥收割后,收割留茬或全部翻壓以作綠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隴碗2號針葉豌豆的播種量為7. 5-10千克每畝,所述土庫曼毛苕子的播種量為I. 5-2. 5千克每畝。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隴碗2號針葉豌豆的播種量為8. 5千克每畝,所述土庫曼毛苕子的播種量為2千克每畝。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壟寬60厘米,所述壟溝寬30厘米。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科綠肥在壟溝中間作兩行,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豆科綠肥苗高5-7厘米時,中耕除草I次。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科綠肥收割留茬15-20厘米。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隴碗2號針葉豌豆在鼓莢期收割,所述土庫曼毛苕子在初花期收割。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豆科綠肥收割后還包括隨即灌水的步驟。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壟上種植馬鈴薯的前期,在壟溝種植豆科綠肥,所述豆科綠肥為隴碗2號針葉豌豆或土庫曼毛苕子;在所述豆科綠肥收割后,收割留茬或全部翻壓以作綠肥。本發明提出的馬鈴薯間作綠肥的種植方法能夠在不影響馬鈴薯產量的同時增收節肥。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934574SQ20121042369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0日
發明者包興國, 張久東, 王建成, 盧秉林, 楊文玉, 胡志橋, 李全福, 曹衛東 申請人: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與節水農業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