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紅樹林大苗培育的盆栽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紅樹林大苗培育的盆栽技術,是ー種運用盆栽技術進行紅樹林大苗培育的方法。屬于紅樹林育苗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紅樹林(mangrove forest)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受周期性海水浸淹的木本群落。紅樹林是熱帶、南亞熱帶海岸的重要生態環境之一,是良好的海岸防護林帯,又是海洋生物繁衍棲息的理想場所,具有社會、生態和經濟三方面的效益。20世紀80年代后,隨著沿海社會經濟發展,毀林養殖、挖捕林區經濟動物、海水污染等干擾的日趨嚴重,致使本來既少又分散的紅樹林資源日益減少。為了恢復這一寶貴的自然資源,“八五”和“九五”期間我國開始重視紅樹林的造林恢復工作,先后開展了國家科技攻關專題“紅樹林主要樹種造林與經營技術研究”和“沿海紅樹林培育與經營技術研究”。而紅樹林育苗技術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主要以繁殖和栽培管理技術為重點,研究內容包括采種期及種實處理與貯藏、發芽條件、育苗地選擇和繁殖方法等方面。供試的紅樹植物種類有秋爺(Kandelia candel)、桐花樹(Aegiceras 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木攬(Bruguiera gymnorrhiza)、尤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ノ、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等。然而近二十年來,由于修筑海堤、圍塘養殖等原因使得原先適合紅樹林生長的中高潮帶灘涂損失殆盡。在各類困難灘涂(包括高波能灘涂、高鹽度灘涂、互花米草入侵地等)上營造人工林,一直是紅樹林恢復中的技術難題。在以往的生產實踐中通常采用小苗(苗高0. 5-0. Sm)造林,但在種植后難以適應困難灘涂的惡劣環境,致使造林成活率低下,不能保證造林恢復工程的質量。為了提高所述困難灘涂的紅樹林造林成活率,本發明申請人多年來一直開展紅樹林大苗盆栽技術的研究,并取得了相當的技術成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紅樹林小苗在困難灘涂上造林成活率低的問題,提供一種紅樹林大苗培育的盆栽技術,可明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在困難灘涂紅樹林人工營造中種植運用該技術所培育出的大苗,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采取如下措施達到紅樹林大苗培育的盆栽技術,其特征在干采用盆栽培育技術將小苗培育成大苗,具體包括如下步驟,I)選擇育苗地,選擇風浪小、鹽度低、有淡水供應的泥質圍墾灘涂(即圍墾后形成的泥質灘涂),除凈雜草后用呋喃丹毒殺有害生物,作為育苗苗圃、即育苗地;所述有害生物包括蟲、蟹;2)營養袋育苗,在營養袋中裝有育苗基質,對胎生類紅樹林植物采用營養袋直接育苗;對種子類紅樹林植物采用先在苗床育苗,后移入營養袋培養;所述營養袋中的育苗基質為土壌或人工營養土;3)袋苗轉盆,按步驟2)方法培育0. 5-1年袋苗后,生長成小苗,將該小苗移植到塑料育苗盆中進行大苗培育;4)盆栽大苗的培育,小苗移栽上塑料育盆后擺放在苗圃地內進行大苗培育,在大苗培育過程中加強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以及病蟲害防治;5)大苗的出圃,步驟4)移植的小苗在塑料育盆內再生長I 2年后,培育成紅樹林大苗。此時可起苗出圃用于沿海灘涂紅樹林恢復或濱海灘涂綠化。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采取如下措施達到進ー步地,步驟2)中的苗床育苗,當苗床中的幼苗長至高約5 6cm后,移入營養袋培養,移植時選在陰天或睛天的傍晚進行。進ー步地,步驟2)中的人工營養土的配制方法是營養土配方由紅壤20%、土雜肥30%、火燒土 10%、細沙30%、過磷酸鈣3%、椰糠7%混合而成,用0. 3% 0. 5%的高錳酸鉀或福爾馬林溶液進行消毒,然后用薄膜覆蓋慪熟;該步驟所述的土壤為育苗苗圃附近的土壌。進ー步地,步驟2)中的營養袋育苗,營養袋采用規格為8cmX IOcm,有排水、通氣孔的塑料袋。進ー步地,步驟3)所述的袋苗轉盆指挑選苗干粗壯、根系完整、無病蟲害的I年生袋苗,手工剝除袋苗的塑料薄膜袋后栽植入聚こ烯塑料育苗盆中,再埋土壓實。進ー步地,步驟4)中水肥管理是每天清晨或傍晚開閘漫灌I次,I年內施用復合肥2 3次,在大苗出圃前I個月不施肥,以免因苗木生長過快木質化程度低而影響造林成活率。 進ー步地,步驟4)盆栽大苗的培育包括如下步驟(I)小苗移栽入育苗盆后擺放在苗圃地內培育,慢生樹種的株距X行距為40cmX60cm,速生樹種的為60cmX80cm ;移植選在陰天或傍晚進行;(2)移植后澆水,每天清晨或傍晚,對苗圃進行開閘漫灌,浸水時間為2 3小時;結合苗木生長情況;(3)移植后施肥,移植I年內可施用復合肥2 3次;在苗木出圃前I個月不施肥,以免因苗木生長過快木質化程度低而影響造林成活率;復合肥的施用方法為,用0. 3%的氮磷復合肥水直接噴施;或者,先開閘進水浸泡I天,之后開閘放水,并撒施氮磷復合肥,最后開閘進水浸泡苗圃2 3小時,使復合肥被苗木充分吸收;(4)對苗木可進行適當的整形、修剪,使樹形優美、更適于緑化需要;(5)防治病蟲害,為防治苗期病害每隔5 7天對苗木噴施廣譜性殺菌劑;發現螃蟹等啃咬幼苗,可噴施常用殺蟲劑;(6)冬季保溫,在冬季采取搭建薄膜溫棚等措施,預防苗木凍害。進ー步地,步驟5)大苗的出圃,移植苗在育苗盆內生長I 2年后,速生紅樹林植物如海桑、無瓣海桑、拉關木的苗高達I. 0 I. 8m,地徑達2. 0 5. Ocm時,慢生紅樹林植物如秋茄、木欖、紅海欖、桐花樹、白骨壤等的苗高達0. 5 I. 4m,地徑達I. 5 I. 8cm時,出圃用于困難灘涂造林以及濱海灘涂綠化。造林前苗木需人工去除塑料盆,當用作園林造景時亦可直接帶盆放置于地面。
本發明技術發明效果是I、本發明由于在近出海ロ的泥質圍墾灘涂或基圍育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①規模化育苗,操作方便,育苗排灌系統可以控制;②沒有季節性咸潮影響,減少細菌等對種苗的污染,提高育苗成活率;③與自然灘涂相比,苗木在泥質的圍墾灘涂或基圍受到生長快,與灘涂育苗相比其經濟效益大大提高運輸種苗方便 ,節省勞動力。克服了以往紅樹植物都是在有潮汐的自然灘涂育苗,存在育苗成活率低、不能大規模育苗的弊端。2、本發明由于采用盆栽技術育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①盆栽技術能更好地保護根系,突破紅樹大苗移植成活率低的瓶頸,移植成活率大大提高。②用盆栽育苗,保證紅樹林苗木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填補紅樹林商品化培育及造林工程定價預算的空白。解決了傳統的育苗袋育苗,由于紅樹植物的根系是海綿體,根部受損20%后就很難自然愈合,移植后往往成活率低的問題。3、本發明打破在自然灘涂培育紅樹林苗木的常規,改在近出海ロ的泥質圍墾灘涂進行大苗培育,并且采用盆栽的方法。利用該技術培育出的大苗,具有莖部木質化程度高、根系完整茂密等特點,與紅樹林小苗相比,大苗對困難灘涂惡劣生境的適應能力更強。
具體實施例方式具體實施例I :下面以結合具體實施例進ー步說明本發明的實質內容。本實施例涉及的一種紅樹林大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I)選擇育苗地,選擇風浪小、鹽度低、有淡水供應的泥質圍墾灘涂(即圍墾后形成的泥質灘涂),除凈雜草后用呋喃丹毒殺有害生物,作為育苗苗圃、即育苗地;所述有害生物包括蟲、蟹;2)營養袋育苗,在營養袋中裝有育苗基質,對胎生類紅樹林植物采用營養袋直接育苗;對種子類紅樹林植物采用先在苗床育苗,后移入營養袋培育;所述營養袋中的育苗基質為土壌或人工營養土;3)袋苗轉盆,按步驟2)方法培育0. 5-1年袋苗后,生長成小苗,將該小苗移植到塑料育苗盆中進行大苗培育;4)盆栽大苗的培育,小苗移栽上塑料育盆后擺放在苗圃地內進行大苗培育,在大苗培育過程中加強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以及病蟲害防治;5)大苗的出圃,步驟4)移植的小苗在塑料育盆內再生長I 2年后,培育成紅樹林大苗。此時可起苗出圃用于沿海灘涂紅樹林恢復或濱海灘涂綠化。本實施例中步驟I)育苗地的選擇,在風浪小、鹽度較低且有淡水供應的泥質的圍墾灘涂或基圍,除凈雜草后用呋喃丹毒殺蟲蟹等有害生物;苗圃四周用紗網圍攔,網高lm。步驟2)中的苗床育苗,當苗床中的幼苗長至高約5 6cm后,移入營養袋培養,移植時選在陰天或睛天的傍晚進行。苗床育苗在苗圃地挖去深約30cm的表土,填入用高錳酸鉀或福爾馬林消毒過的營養土,苗床稍高于原土。或者將海灘中的枯枝、雜物除去,把原土翻松作床。苗床壓平后,將種子均勻撒于床面,每平方米播種量在200 230g (鮮重),用過篩的營養土覆蓋至不見種子即可。
步驟2)中的人工營養土的配制方法是營養土配方由紅壤20%、土雜肥30%、火燒土 10%、細沙30%、過磷酸鈣3%、椰糠7%混合而成,用0. 3% 0. 5%的高錳酸鉀或福爾馬林溶液進行消毒,然后用薄膜覆蓋慪熟;該步驟所述的土壤為育苗苗圃附近的土壌。步驟2)中的營養袋育苗,營養袋采用規格為8cmX IOcm,有排水、通氣孔的塑料袋。營養袋苗的培育胎生類紅樹林植物采用營養袋直接育苗,包括秋茄、木欖、紅海欖、桐花樹、白骨壤等;而種子類紅樹林植物則先作苗床育苗,后移栽入營養袋培養,包括海桑、無瓣海桑、拉關木等。步驟3)所述的袋苗轉盆指挑選苗干粗壯、根系完整、無病蟲害的I年生袋苗,手工剝除袋苗的塑料薄膜袋后栽植入聚こ烯塑料育苗盆中,再埋土壓實;所述育苗盆規格 分為大(底徑26. 5cm,盆口徑39. Ocm,盆高27. 0cm)、中(底徑21. Ocm,盆口徑31. 5cm,盆高22. 5cm)、小(底徑15. 0cm,盆口徑24. 0cm,盆高17. 5cm)三種,盆底部平均分布有6個排水孔(內徑2. 5cm)。步驟4)中水肥管理是每天清晨或傍晚開閘漫灌I次,I年內施用復合肥2 3次,在大苗出圃前I個月不施肥,以免因苗木生長過快木質化程度低而影響造林成活率。步驟4)盆栽大苗的培育包括如下步驟(I)小苗移栽入育苗盆后擺放在苗圃地內培育,慢生樹種的株距X行距為40cmX60cm,速生樹種的為60cmX80cm ;移植選在陰天或傍晚進行;(2)移植后澆水,每天清晨或傍晚,對苗圃進行開閘漫灌,浸水時間為2 3小時;結合苗木生長情況;(3)移植后施肥,移植I年內可施用復合肥2 3次;在苗木出圃前I個月不施肥,以免因苗木生長過快木質化程度低而影響造林成活率;復合肥的施用方法為,用0. 3%的氮磷復合肥水直接噴施;或者,先開閘進水浸泡I天,之后開閘放水,并撒施氮磷復合肥,最后開閘進水浸泡苗圃2 3小時,使復合肥被苗木充分吸收;(4)對苗木可進行適當的整形、修剪,使樹形優美、更適于緑化需要;(5)防治病蟲害,為防治苗期病害每隔5 7天對苗木噴施廣譜性殺菌劑(如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發現螃蟹等啃咬幼苗,可噴施常用殺蟲劑(如菊脂等);(6)冬季保溫,在冬季采取搭建薄膜溫棚等措施,預防苗木凍害。步驟5)大苗的出圃,移植苗在育苗盆內生長I 2年后,速生紅樹林植物如海桑、無瓣海桑、拉關木苗高達I. 0 I. 8m,地徑達2. 0 5. Ocm時,慢生紅樹林植物如秋茄、木欖、紅海欖、桐花樹、白骨壤等苗高達0. 5 I. 4m,地徑達I. 5 I. 8cm時,出圃用于困難灘涂造林以及濱海灘涂綠化。造林前苗木需人工去除塑料盆,當用作園林造景時亦可直接帶盆放置于地面。盆栽苗出圃規格
名稱基質重量(斤/盆) 苗局
桐花樹5-10斤/盆60-140cm_
無瓣海桑5-10斤/盆100-180cm
權利要求
1.紅樹林大苗培育的盆栽技術,其特征在于采用盆栽培育技術將小苗培育成大苗,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選擇育苗地,選擇風浪小、鹽度低、有淡水供應的泥質圍墾灘涂,除凈雜草后用呋喃丹毒殺有害生物,作為育苗苗圃、即育苗地;所述有害生物包括蟲、蟹; 2)營養袋育苗,在營養袋中裝有育苗基質,對胎生類紅樹林植物采用營養袋直接育苗;對種子類紅樹林植物采用先在苗床育苗,后移入營養袋培育;所述營養袋中的育苗基質為土壤或人工營養土; 3)袋苗轉盆,按步驟2)方法培育O.5-1年袋苗后,生長成小苗,將該小苗移植到塑料育苗盆中進行大苗培育; 4)盆栽大苗的培育,小苗移栽上塑料育盆后擺放在苗圃地內進行大苗培育,在大苗培育過程中加強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以及病蟲害防治; 5)大苗的出圃,步驟4)移植的小苗在塑料育盆內再生長I 2年后,培育成紅樹林大苗。此時可起苗出圃用于沿海灘涂紅樹林恢復或濱海灘涂綠化。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紅樹林大苗培育的盆栽技術,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的苗床育苗,當苗床中的幼苗長至高約5 6cm后,移入營養袋培養,移植時選在陰天或晴天的傍晚進行。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紅樹林大苗培育的盆栽技術,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的人工營養土的配制方法是營養土配方由紅壤20%、土雜肥30%、火燒土 10%、細沙30%、過磷酸鈣3%、椰糠7%混合而成,用O. 3% O. 5%的高錳酸鉀或福爾馬林溶液進行消毒,然后用薄膜覆蓋慪熟;該步驟所述的土壤為苗圃附近的土壤。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紅樹林大苗培育的盆栽技術,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的營養袋育苗,營養袋采用規格為8cmX IOcm,有排水、通氣孔的塑料袋。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紅樹林大苗培育的盆栽技術,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袋苗轉盆指挑選苗干粗壯、根系完整、無病蟲害的I年生袋苗,手工剝除袋苗的塑料薄膜袋后栽植入聚乙烯塑料育苗盆中,再埋土壓實。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紅樹林大苗培育的盆栽技術,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水肥管理是每天清晨或傍晚開閘漫灌I次,I年內施用復合肥2 3次,在大苗出圃前I個月不施肥,以免因苗木生長過快木質化程度低而影響造林成活率。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紅樹林大苗培育的盆栽技術,其特征在于步驟4)盆栽大苗的培育包括如下步驟 (1)小苗移栽入育苗盆后擺放在苗圃地內培育,慢生樹種的株距X行距為40cmX60cm,速生樹種的為60cmX80cm ;移植選在陰天或傍晚進行; (2)移植后澆水,每天清晨或傍晚,對苗圃進行開閘漫灌,浸水時間為2 3小時;結合苗木生長情況; (3)移植后施肥,移植I年內可施用復合肥2 3次;在苗木出圃前I個月不施肥,以免因苗木生長過快木質化程度低而影響造林成活率;復合肥的施用方法為,用O. 3%的氮磷復合肥水直接噴施;或者,先開閘進水浸泡I天,之后開閘放水,并撒施氮磷復合肥,最后開閘進水浸泡苗圃2 3小時,使復合肥被苗木充分吸收; (4)對苗木可進行適當的整形、修剪,使樹形優美、更適于綠化需要;(5)防治病蟲害,為防治苗期病害每隔5 7天對苗木噴施廣譜性殺菌劑;發現螃蟹等啃咬幼苗,可噴施常用殺蟲劑; (6)冬季保溫,在冬季采取搭建薄膜溫棚等措施,預防苗木凍害。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紅樹林大苗培育的盆栽技術,其特征在于步驟5)大苗的出圃,移植苗在育苗盆內生長I 2年后,速生紅樹林植物如海桑、無瓣海桑、拉關木的苗高達I.O I. 8m,地徑達2. O 5. Ocm時,慢生紅樹林植物如秋茄、木欖、紅海欖、桐花樹、白骨壤等的苗高達O. 5 I. 4m,地徑達I. 5 I. 8cm時,出圃用于困難灘涂造林以及濱海灘涂綠化。造林前苗木需人工去除塑料盆,當用作園林造景時亦可直接帶盆放置于地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紅樹林大苗培育的盆栽技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選擇育苗地,選擇風浪小、鹽度低、有淡水供應的泥質圍墾灘涂;2)營養袋育苗,在營養袋中裝有育苗基質,對胎生類紅樹林植物采用營養袋直接育苗;3)袋苗轉盆,按步驟2)方法培育0.5-1年袋苗后,生長成小苗,將該小苗移植到塑料育苗盆中進行大苗培育;4)盆栽大苗的培育,小苗移栽上塑料育盆后擺放在苗圃地內進行大苗培育,在大苗培育過程中加強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以及病蟲害防治;5)大苗的出圃,步驟4)移植的小苗在塑料育盆內再生長1~2年后,培育成紅樹林大苗。此時可起苗出圃用于沿海灘涂紅樹林恢復或濱海灘涂綠化。本發明培育出的大苗,具有莖部木質化程度高、根系完整茂密等特點,與紅樹林小苗相比,大苗對困難灘涂惡劣生境的適應能力更強。
文檔編號C05G3/00GK102948355SQ20121041175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4日
發明者廖寶文, 李玫, 李杰威, 陳玉軍, 管偉 申請人: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