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魚缸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態環境魚缸結構,包含有:一魚缸本體,設置有排水孔;一魚缸蓋,蓋于魚缸本體上;一水族燈,活動固定在魚缸本體上;一排水閥設于魚缸本體內;一底砂過濾板,其下方設置一水中抽水馬達;一透明隔板,呈多個V形平行排列浪板,底部凹槽處鏤空;一有孔塑料管;多個生化過濾棉,包覆于有孔塑料管外圍;一扇形水流導向蓋,套合于有孔塑料管上;一透明通水隔板,其上設有多個通水孔,插入魚缸本體內;一轉接頭,一端套合于水中抽水馬達的出水口處,另一端接有孔塑料管及打氣軟管。本發明生態環境魚缸結構的設計,達成魚缸內封閉式的食物鏈系統及魚缸底部排污系統,解決了現有魚缸費時費力的清缸工作。
【專利說明】生態環境魚缸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魚缸,更具體的說是指一種生態環境魚缸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今的社會,有許多的人會在家中或是辦公場合進行水中動植物的養殖,藉由飼養水中動植物來轉換生活工作中所承受的壓力。
[0003]在室內養殖動植物最常見的養殖方式就是利用玻璃魚缸加上空氣調節器進行動植物的養殖,藉由空氣調節器來維持魚缸內部所需的氧氣;較講究的會在玻璃缸上方裝設有一照明裝置,以維持適當的光線。
[0004]但是,利用上述簡單的魚缸裝置來達到飼養水中動植物時,經常會有許多的問題產生,最嚴重的是這種魚缸裝置容易造成水中動物因水中含氧量不足或是水中氨濃度過高而死亡;并且清洗魚缸、更換缸水時,幾乎需將整個魚缸都翻一遍,費時費力。此乃一般飼養水中動植物時最操心煩惱的問題。
[0005]有鑒于此,本發明人針對上述魚缸結構設計上未臻完善所導致的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構思,且積極研究改良試做而開發設計出本發明 。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態環境魚缸結構,可使清缸工作省時省力,且魚缸可達成封閉式的食物鏈系統,提供一種最佳的生態養殖環境,減少養殖者繁雜的工作負擔。
[0007]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生態環境魚缸結構,包含有:
一魚缸本體,底部側壁上設置有排水孔;一魚缸蓋,蓋于魚缸本體上;一水族燈,活動固定在魚缸本體上;一排水閥,設于魚缸本體內;一底砂過濾板,設于魚缸本體內下方,該底砂過濾板的下方設置一水中抽水馬達;一將魚缸本體隔成上下層的透明隔板,設于魚缸本體內,呈多個V形平行排列浪板,底部凹槽處鏤空;一有孔塑料管;多個生化過濾棉,包覆于有孔塑料管外圍;一扇形水流導向蓋,套合于有孔塑料管上;一透明通水隔板,其上設有多個通水孔,插入魚缸本體內;一轉接頭,一端套合于水中抽水馬達的出水口處,另一端接有孔塑料管及打氣軟管。
[0008]所述排水閥上設置有球形橡膠塞及一連桿。
[0009]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明生態環境魚缸結構在魚缸本體內設置水中抽水馬達連結底砂過濾板,魚缸本體內設置朝外的排水孔及與排水孔相連的排水閥,構成本發明生態環境魚缸結構的底部排污系統,打開排水閥,將魚缸本體內的污水通過排水孔排出,省時省力,可規避費時費力的清缸工作,關閉排水閥,魚缸便可儲水;魚缸本體內架設透明隔板, 在透明隔板的下可飼養觀賞小蝦及水蚤,水蚤在清晨有浮至水面的習性,透明隔板頂部無孔,可防止水蚤無限量浮至水面,被魚吃光;在透明隔板上層喂小魚餌料,殘餌會落入透明隔板的下層,下層的小蝦會吃顆粒狀殘餌,下層的水蚤會吃微粒狀殘餌,如此餌料可充分利用,并防止殘餌污染水質;當魚的糞便落入產仔板的下層,魚的糞便成為下層綠藻及細菌的營養源,綠藻及細菌是水蚤的生物餌,初生水蚤又是小蝦的生物餌,初生小蝦及水蚤游入上層,會成為小魚的生物餌,如此達成魚缸內封閉式的食物鏈系統。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發明的組合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另一方向的組合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立體組合剖切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魚缸本體背面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魚缸本體的立體示意圖;
圖6A為圖6的剖視圖;
圖6B為圖6A的局部放大圖;
圖7為本發明部分組件的俯視圖;
圖8為本發明透明隔板的俯視圖;
圖9為圖8A-A首I]面不意圖。
[0011]其中:
生態環境魚缸結構00
魚缸本體10手把凹槽11排水孔12
水族燈夾13U形凹槽14
魚缸蓋0指把21透氣孔22
水族燈30
排水閥40球形橡膠塞41
連桿42手柄43
底砂過濾板50容置空間51
透明隔板60指把61鏤空62
生化過濾棉70
有孔塑料管80
扇形水流導向蓋90
透明通水隔板100 通水孔101
轉接頭110
水中抽水馬達A排水軟管B。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為了進一步解釋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進行詳細闡述。
[0013]如圖1、圖2所不,本發明生態環境魚缸結構00主要包含有一魚缸本體10、一蓋于魚缸本體10上的魚缸蓋20以及一水族燈30,其中:
如圖3 (請同時參閱圖4),魚缸本體10的缸體內部設有排水閥40,缸體內下方設置有一底砂過濾板50,一由多個V形板組成的透明隔板60,多個生化過濾棉70,一有孔塑料管 80,一扇形水流導向蓋90,一透明通水隔板100,一轉接頭110以及一水中抽水馬達A。
[0014]請同時參閱圖5至圖7,魚缸本體10的兩側底部各設置有一手把凹槽11,便于用手移動魚缸;底部左后側設置有一排水孔12,接上排水軟管B并將排水閥40打開就可將魚缸污水排出;魚缸本體10的后頂部兩側各設有一水族燈夾13,用以夾持水族燈30 ;魚缸本體10內部前后壁各開有一 U形凹槽14,透明通水隔板100的兩端插入該凹槽14中,即可達成孔雀魚相親或斗魚假斗的功能;將通水隔板100移開,即可達成孔雀魚配對或斗魚真斗的功能。
[0015]魚缸蓋20,采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蓋于魚缸本體10上,可防止魚跳出缸外,該魚缸蓋20上設有指把21以及多個透氣孔22。
[0016]水族燈30,可提供魚缸合適光照,安裝方便,透過魚缸本體10上設置的燈夾13固定在魚缸上。
[0017]排水閥40于排水孔12連通,用以控制魚缸的排水及儲水。其上設置有球形橡膠塞41、連桿42以及手柄43。排水閥40的開閉,用以控制魚缸排污及儲水。
[0018]底砂過濾板50上設置有容置水中抽水馬達A的容置空間51,并與水中抽水馬達A 連接。透過水中抽水馬達A,將水流經底砂層抽出,因砂層含氧充足,可以利用大量硝化細菌過濾分解,再與魚缸底部排污系統配合,清洗底砂就省時省力了,以免長時間造成底砂堵塞,形成厭氧區,而不利于水草生長。
[0019]請同時參閱圖3及圖8所示,透明隔板60呈多個V形平行排列浪板,在魚缸本體 10四周設有多個檔柱,透明隔板60架設于多個檔柱上,在魚缸本體10中設置此透明隔板 60可達成孔雀魚產仔的功能,并達成缸內生物食物鏈的要求。透明隔板60上層養魚,下層養殖小蝦及繁殖水蚤;V形透明隔板60鼎部凸肋部份無孔,底部凹槽處鏤空62,如此上層喂小魚的飼料,殘餌下沉落到下層,小蝦會吃顆粒狀殘餌,水蚤吃微粒狀殘餌及水中細菌; 小蝦及水蚤會在下層生活及繁殖,其與剛生出的小蝦或水蚤,從下層游進到上層時(水蚤清晨由游至水面的習性,透明隔板60只允許缸內少部份水蚤游向水面),成為上層小魚的生物餌料,缸內形成生物食物鏈的狀態,減輕魚缸換水的需求。透明隔板60上設置有指把61,以便于使用者放入及取出。
[0020]生化過濾棉70,包覆于有孔塑料管80外圍,主要利用細致海綿的孔隙附著硝化菌過濾,適用于多數七彩及小型魚的養殖。
[0021]有孔塑料管80,將塑料管一端套合于轉接頭110上(轉接頭110另一端與水中抽水馬達A的抽水孔連接),另一端套上一扇形水流導向蓋90,再配合外圍包覆的生化過濾棉 70,可達成底砂過濾及水中生化過濾的功效。
[0022]扇形水流導向蓋90,套合于有孔塑料管80上,起導向水流的作用。
[0023]透明通水隔板100,其上設有多個通水孔101,將該通水隔板100插入魚缸本體上設置的U形凹槽14中,可達成孔雀魚相親、斗魚假斗或孔雀魚成魚分缸、斗魚分缸不斗的功能;移除通水隔板100,可達成孔雀魚配對或斗魚真斗的功能。
[0024]轉接頭110,其一端套合于水中抽水馬達A出水口處,另一端接有孔塑料管80及打
氣軟管。
[0025]本發明發明生態環境魚缸結構00在魚缸本體10內設置水中抽水馬達A連結底砂過濾板50,魚缸本體10底部左側的外緣設置朝外的排水孔12,排水孔接排水軟管將魚缸本體10內的污水排出;魚缸本體10底部左側外緣設置排水閥40,排水閥40與左側的排水孔 12連接,并與右側的底砂過濾板50連接,排水閥40采用球型橡膠塞41,橡膠塞41連接連桿42,拉起連桿42即可排水,插入球型橡膠塞41即可停止排水。本發明在魚缸本體10四周設有多個檔柱,檔柱上架設透明隔板60,由于透明隔板60底部凹槽鏤空62,頂部凸肋處無孔,在透明隔板60的下可飼養觀賞小蝦及水蚤,水蚤在清晨有浮至水面的習性,透明隔板60頂部無孔,可防止水蚤無限量浮至水面,被魚吃光;在透明隔板60上層喂小魚餌料,殘餌會落入透明隔板60的下層,下層的小蝦會吃顆粒狀殘餌,下層的水蚤會吃微粒狀殘餌, 如此餌料可充分利用,并防止殘餌污染水質;當魚的糞便落入產仔板的下層,魚的糞便成為下層綠藻及細菌的營養源,綠藻及細菌是水蚤的生物餌,初生水蚤又是小蝦的生物餌,初生小蝦及水蚤游入上層,會成為小魚的生物餌,如此達成魚缸內封閉式的食物鏈系統;本發明底部排污系統,只要撥動底砂的同時拉開橡膠塞排水即可,可規避費時費力的清缸工作,魚缸又達成封閉式的食物鏈系統。
[0026] 綜上所述,本發明生態環境魚缸結構00的設計,達成魚缸內封閉式的食物鏈系統及魚缸底部排污系統,解決了習見費時費力的清缸工作。
[0027]上述實施例和圖式并非限定本發明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發明的專利范疇。
【權利要求】
1.一種生態環境魚缸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魚缸本體,底部側壁上設置有排水孔; 一魚缸蓋,蓋于魚缸本體上; 一水族燈,活動固定在魚缸本體上; 一排水閥,設于魚缸本體內; 一底砂過濾板,設于魚缸本體內下方,該底砂過濾板的下方設置一水中抽水馬達; 一將魚缸本體隔成上下層的透明隔板,設于魚缸本體內,呈多個V形平行排列浪板,底部凹槽處鏤空; 一有孔塑料管; 多個生化過濾棉,包覆于有孔塑料管外圍; 一扇形水流導向蓋,套合于有孔塑料管上; 一透明通水隔板,其上設有多個通水孔,插入魚缸本體內; 一轉接頭,一端套合于水中抽水馬達的出水口處,另一端接有孔塑料管及打氣軟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態環境魚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閥上設置有球形橡膠塞及一連桿。
【文檔編號】A01K63/00GK103563815SQ201210259136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5日
【發明者】丁紹杰 申請人:丁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