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走式噴桿噴霧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噴霧機,尤其是ー種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屬于植保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植保機具作業效果直接影響到作物的生長和收獲,一旦防治不及時或防治效果不好,將使作物減產。噴桿噴霧機作為ー種重要的植保機具,其應用日益廣泛,主要用于大田病蟲害防治。現有噴桿噴霧機主要存在以下缺點功能単一、使用面窄及霧滴飄移嚴重。檢索發現,申請號為201010132576. 5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噴桿式噴霧機,包括懸掛總成、兩個以上的噴桿風幕總成及藥液輸送總成和送風總成;藥液輸送總成和送風總成分別與各自的柔性噴管和柔性風幕管連接相通,以形成多種形狀的噴霧區域及行距變化。然而實際上,該技術方案自動化程度低,不能針對不同的樹 形及作物高度進行自動調節,導致農藥不能完全噴灑在靶標上。此外,申請號為200910312649. 6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能仿造果樹形狀進行噴霧的果樹仿形精量噴霧機車,包括機動車,在機動車底盤上設置有豎立在樹冠ー側的風扇支撐桿,風扇支撐桿與可帶動其沿底盤橫向移動的橫向移動動カ機構連接;風扇支撐桿上固定有套桿,套桿內轉動連接旋轉導桿;旋轉導桿與帶動其轉動的旋轉動カ機構連接;用于包籠樹冠的上部和另ー側的仿形噴霧桿鉸接在旋轉導桿上,旋轉導桿與帶動其繞前述鉸接點擺動的上下升降動カ機構連接;在風扇支撐桿和仿形噴霧桿上設置有向樹冠吹風的風扇,風扇上設置噴頭;噴頭與串聯有噴藥水泵的給藥管連接。然而,該技術方案只能對果樹進行噴霧作業,不適合對大田作物(小麥、水稻等)以及果樹是幼苗作業,功能較單一。實驗表明,當果樹是幼苗時,其兩側對稱的Π型機構中的套桿不能上下運動(只能通過旋轉導桿的運動調整其左右距離),因此不能適合果樹幼苗的高度,至使安裝在Π型機構上的噴霧裝置產生的霧滴大量流失到空氣中;另一方面由于其噴霧裝置是ー種安裝風扇的環狀多噴頭結構,作業時風扇產生高速氣流驅動霧滴向前運動,而幼苗果樹樹葉較少,冠層單薄,高速氣流驅動下的霧滴只有少量能噴灑在冠層靶標上,大多數將噴灑到地面及空氣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范圍廣、防霧滴漂移效果好,并且操控方便的自走式噴桿噴霧機。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噴桿噴霧機包括安置在機動車底盤后端的龍門架,所述龍門架上裝有與之構成垂向移動副的噴灑裝置框架,所述噴灑裝置框架具有相互固連的上、下水平梁軌;所述上水平梁軌的中部與垂向油缸的活塞桿上端連接,所述上、下水平梁軌的兩端分別與左、右對稱分布的上、下水平滑桿構成水平移動副,所述上、下水平滑桿通過立桿固定連接,所述立桿的中部與水平油缸的活塞桿外端連接;所述上水平滑桿的外端與旋轉油缸的缸體鉸接,所述下水平滑桿的外端與變形噴桿的內端鉸接,所述旋轉油缸的活塞桿外伸端與所述變形噴桿的中部鉸接;所述下水平梁軌下的水平噴桿和所述變形噴桿裝有間隔分布的噴嘴以及可朝噴嘴方向出風的氣囊,所述噴嘴通過輸液管與安置在機動車上的藥箱輸液泵連通,所述氣囊通過導管與充氣裝置連通;當所述旋轉油缸的活塞處于縮回狀態時,所述變形噴桿處于直立位置;當所述旋轉油缸的活塞處于完全伸出狀態時,所述變形噴桿處于水平位置。使用時,不僅噴灑裝置的高低和左右位置均可調控,并且當需要對果樹或幼苗等不同高度作物噴灑時,可將變形噴桿在O 90°轉角之間任意調節,因此適應性好、適用范圍廣、操控方便,并且借助氣囊放出的氣流可以將噴嘴噴出的霧滴均勻推向作物,防霧滴漂移效果好。本發明進一歩的完善是,所述的水平噴桿和變形噴桿上裝有超聲波發射器和超聲波傳感器,所述超聲波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通過控制電路分別接所述各油缸的受控端。本發明更進ー步的完善是,所述水平噴桿以及變形噴桿的各噴嘴之間裝有電磁閥,所述超聲波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還通過控制電路分別接所述各電磁閥的受控端。這樣,不僅可以根據超聲波傳感系統探測噴頭到作物的距離,從而通過控制油缸,將噴頭自動調整到合適位置,還可以通過電磁閥控制噴桿分段噴灑,有效保證霧滴噴灑在靶標上,顯著減少霧滴的無 效飄移,保證噴灑效果,節約農藥用量,降低環境污染。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ー步的說明。圖I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右視圖。圖3為圖I實施例變形噴桿的展開狀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如圖I至圖3所示,包括安置在機動車底盤O后端的龍門架1,龍門架I上裝有與之構成垂向移動副的噴灑裝置框架2,噴灑裝置框架2具有相互固連的上、下水平梁軌2-1和2-2。上水平梁軌2-1的中部與垂向油缸3的活塞桿上端連接,垂向油缸3的缸體安置在機動車底盤O上。上、下水平梁軌2-1、2-1的兩端分別與左、右對稱分布的上、下水平滑桿2-3、2-4構成水平移動副。上、下水平滑桿2-3、2-4通過立桿2-5固定連接。立桿2-5的中部與水平油缸4的活塞桿外端連接,水平油缸4的缸體固定在噴灑裝置框架2上。上水平滑桿2-3的外端與旋轉油缸5的缸體鉸接,下水平滑桿2-4的外端與變形噴桿6的內端鉸接,旋轉油缸5的活塞桿外伸端與變形噴桿6的中部鉸接。下水平梁軌2-2和變形噴桿6裝有間隔分布的噴嘴6-1以及可朝噴嘴方向出風的氣囊6-2,噴嘴6-1通過輸液管與安置在機動車上的藥箱7隔膜輸液泵7-1連通,氣囊6-2通過柔性導管8-1與充氣風機8連通。下水平梁軌2-2下的水平噴桿和變形噴桿6上分別裝有超聲波發射器和超聲波傳感器9,超聲波超聲波傳感器9的信號輸出端通過控制電路分別接各油缸的受控端。隔膜輸液泵7-1和充氣風機8分別與雙聯液壓泵10供液的液壓馬達7-2、8-1傳動連接。此外,本實施例的水平噴桿以及變形噴桿6的各噴嘴之間裝有控制通斷的電磁閥,超聲波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還通過控制電路分別接各電磁閥的受控端。
本實施例的左、右兩水平油缸串聯聯接,即左側水平油缸的出油ロ與右側水平油缸的進油ロ相連,同時在左側水平油缸進油ロ安裝串聯的第一調速閥和第一節流閥,通過此處的調速閥和節流閥控制兩個水平油缸的同步運動。此外,左、右兩旋轉油缸也串聯聯接,即左側旋轉油缸的出油ロ與右側旋轉油缸的進油ロ相連,并且在左側旋轉油缸的進油口上安裝第二調速閥和第二節流閥,通過此處的調速閥和節流閥控制兩旋轉油缸的同步運動。使用時,可以根據超聲波傳感器探測到灌木或作物距離以及樹木的外形,分別通過調整垂向、水平移動副以及可以在O 90°之間變位的旋轉運動副,調整噴嘴與灌木的相對位置和距離,實現噴桿與樹冠的合適角度,達到噴霧的最佳狀態,同時可以通過電磁閥控制噴桿分段噴灑。其典型的位置狀態如圖2和圖3所示,當旋轉油缸的活塞處于縮回狀態時,變形噴桿處于直立位置;當旋轉油缸的活塞處于完全伸出狀態時,變形噴桿處于水平位置。 實踐證明,本實施例的變形噴桿噴霧機通過變形機構的運動使噴桿及氣囊的位置變化,從而形成不同的噴霧狀態,適應大田、樹木、灌木、苗木等各種作物的植保噴灑作業,并且將最佳距離控制與氣流推送噴灑相結合,可以有效抑制霧滴的飄移,保證噴灑效果,明顯節約了農藥用量、降低了環境污染。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包括安置在機動車底盤后端的龍門架,所述龍門架上裝有與之構成垂向移動副的噴灑裝置框架,所述噴灑裝置框架具有相互固連的上、下水平梁軌;所述上水平梁軌的中部與垂向油缸的活塞桿上端連接,所述上、下水平梁軌的兩端分別與左、右對稱分布的上、下水平滑桿構成水平移動副,所述上、下水平滑桿通過立桿固定連接,所述立桿的中部與水平油缸的活塞桿外端連接;所述上水平滑桿的外端與旋轉油缸的缸體鉸接,所述下水平滑桿的外端與變形噴桿的內端鉸接,所述旋轉油缸的活塞桿外伸端與所述變形噴桿的中部鉸接;所述下水平梁軌的水平噴桿和所述變形噴桿裝有間隔分布的噴嘴以及可朝噴嘴方向出風的氣囊,所述噴嘴通過輸液管與安置在機動車上的藥箱輸液泵連通,所述氣囊通過導管與充氣裝置連通;當所述旋轉油缸的活塞處于縮回狀態時,所述變形噴桿處于直立位置;當所述旋轉油缸的活塞處于完全伸出狀態時,所述變形噴桿處于水平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噴桿和變形噴桿上裝有超聲波發射器和超聲波傳感器,所述超聲波超聲波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通過控制電路分別接所述各油缸的受控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噴桿以及變形噴桿的各噴嘴之間裝有電磁閥,所述超聲波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還通過控制電路分別接所述各電磁閥的受控端。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向油缸的缸體安置在機動車底盤上,所述水平油缸的缸體固定在噴灑裝置框架上。
5.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液泵為隔膜輸液泵,所述充氣裝置為充氣風機,所述隔膜輸液泵和充氣風機分別與雙聯液壓泵供液的液壓馬達傳動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其特征在于左側水平油缸的出油口與右側水平油缸的進油口相連,且所述左側水平油缸進油口安裝串聯的第一調速閥和第一節流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其特征在于左側旋轉油缸的出油口與右側旋轉油缸的進油口相連,且所述左側旋轉油缸的進油口上安裝第二調速閥和第二節流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屬于植保機械技術領域。該噴霧機的龍門架上裝有噴灑裝置框架,噴灑裝置框架具有相互固連的上、下水平梁軌;上水平梁軌的中部與垂向油缸的活塞桿上端連接,上、下水平梁軌的兩端分別與上、下水平滑桿構成水平移動副,上、下水平滑桿通過立桿固定連接,立桿的中部與水平油缸的活塞桿外端連接;上水平滑桿的外端與旋轉油缸的缸體鉸接,下水平滑桿的外端與變形噴桿的內端鉸接,旋轉油缸的活塞桿外伸端與變形噴桿的中部鉸接;下水平梁軌下的水平噴桿和變形噴桿裝有間隔分布的噴嘴以及可朝噴嘴方向出風的氣囊。本發明適應性好、適用范圍廣、操控方便,防霧滴漂移效果好。
文檔編號A01M7/00GK102696572SQ20121021013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1日
發明者丁素明, 呂曉蘭, 周立新, 周良富, 孔偉, 孫竹, 張宋超, 張玲, 王寶坤, 秦唯彩, 蔡晨, 薛新宇 申請人: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