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山羊可控移動式飼喂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山羊可控移動式飼喂欄。
背景技術:
設計和修建理想的畜舍,創造適合于家畜生理和生產的環境,已成為現代羊業生產的重要標志之一。合理的羊舍建筑關系到科學地進行飼養管理、保持畜體健康、預防疾病和提高生產力,降低生產成本和延長畜舍建筑的使用壽命等各個方面,特別是規模飼養技術出現之后顯得尤為重要。但現有傳統的羊舍設計和建筑較為落后,使用的飼喂欄主要為柵欄式,多采用木條或鋼條制作。由于羊只具有的生物學特性(非常靈活的上下嘴唇,與牛不一樣),因而挑食性很強,在飼喂時總是到處亂跑搶食優質草料,常常導致優秀種羊的營養不良、羔羊成活率低、羊只搶食打斗流產和外傷等生產問題;羊喜愛干凈,不再采食掉在地面上的草料,導致飼草、飼料浪費嚴重;因無法實施精細化管理,勞動效率低,經濟效益低等,已成為嚴重制約現代羊業發展的瓶頸技術難題之一,急需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專利主要是針對現有規模養殖羊場設計中,不能合理地利用圈舍和運動場面積,有效實施羊群控制性飼養、飼草飼料浪費現象嚴重和管理不便的現狀,為了解決合理利用羊舍建筑,實行羊群和羊只按需進食、節省飼草飼料、減少疾病發生和提高勞動效率等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山羊可控移動式飼喂欄,包括控位孔隔板(7)、聯動桿(I)、飼喂槽⑶和支架(11);控位孔隔板(7)之間形成控位孔,控位孔包括控位孔上段(5)、控位孔下段¢),控位孔隔板(7)上部固定在飼喂欄上端木條(2)上,與上端木條(2)平行固定另一扁鋼,扁鋼與木條之間形成狹縫,9根扁鋼(4)穿過該狹縫,扁鋼(4) 一端繞控位孔隔板(7)上的固定軸轉動,另一端通過活動螺栓(3)與聯動桿(I)連接;控位孔(6)下為飼喂槽(8),整個飼喂欄由4根飼喂欄支架(11)支撐并放置在需要放置的地方。所述的山羊可控移動式飼喂欄,控位孔上段(5)高22厘米,控位孔下段¢)高28厘米,控位孔上段(5)頂端寬為20厘米,下端寬為7厘米,成梯形;控位孔下段(6)水平寬度為7厘米,成長方形。所述的山羊可控移動式飼喂欄,所述扁鋼(4)長30厘米,寬3厘米,厚0. 4厘米。所述的山羊可控移動式飼喂欄,所述山羊可控移動式飼喂欄總長200厘米,頂部寬50厘米,底部寬45厘米,飼喂欄離地總高度90厘米,飼喂槽(8)底部離地面高20厘米,飼喂槽(8)深20厘米,每個控位孔隔板(7)寬14厘米,飼喂欄兩側用木板(9)全封閉,共設有18個控孔位,即可同時飼喂18只青年羊。由于山羊的挑食能力極強,在采食時健壯、好強的羊總是四處奔跑搶食或頂撞其他羊只搶食,受影響最大的羊往往是性情溫順的高產羊只,并造成大量飼草飼料浪費,甚至流產、外傷等更為嚴重的后果。本專利設計效果(功能)當開始飼喂時(在飼槽中上飼草飼料),羊的頭頸部上抬從控位孔上段(開放狀態)伸出并下移至飼槽采食,此時,聯動桿向右拉動,即可鎖定控位孔,所有羊只固定位置,確保按需飼喂。當飼喂完畢,聯動桿向左拉動,即可解除鎖定,羊的頭部可自由退出。因公羊、羔羊等各階段羊的體型差異,所做的尺寸改動,均屬本專利保護范圍。采用上述方案,本專利的有益效果是,在規模舍飼情況下,能確保對每一只羊進行有效地控制飼養,避免因羊群搶食、打斗造成部份羊只高產羊出現營養不良、流產和受傷、草料浪費等問題。同時,該技術也是一種建設成本低,能很好保定羊只進行羊的體況檢查、生產性能測定、擠奶、防疫和治療注射等保定操作,可明顯提高生產管理效率。
圖I為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正面投影圖。圖中,I.聯動桿,2.上端木條,3.活動螺栓,4.扁鋼,5.控位孔上段,6.控位孔下段,7.控位孔隔板,8.飼喂槽,9.木板,10.飼槽底板,11.飼喂欄支架。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山羊可控移動式飼喂欄包括控位孔隔板7、聯動桿I、飼喂槽8和支架
11。控位孔隔板7之間形成控位孔,控位孔包括控位孔上段5、控位孔下段6,控位孔隔板7上部固定在飼喂欄上端木條2上,與上端木條2平行固定另一扁鋼,扁鋼與木條之間形成狹縫,數根扁鋼4穿過該狹縫,扁鋼4 一端繞控位孔隔板7上的固定軸轉動,另一端通過活動螺栓3與聯動桿I連接。控位孔6下為飼喂槽8,整個飼喂欄由4根飼喂欄支架11支撐并放置在需要放置的地方。所述的山羊可控移動式飼喂欄,青年羊的控位孔上段5高22厘米,控位孔下段6高28厘米,控位孔上段5頂端寬為20厘米,下端寬為7厘米,成梯形;控位孔下段6水平寬度為7厘米,成長方形,該長方形豎直高度為28cm,飼喂槽8的深度為20cm,飼槽底板10離地20cm,因此控位孔下段6上部到地面的高度約70cm。可控移動式飼喂欄所述控喂孔扁鋼4長30厘米,寬3厘米,厚0. 4厘米。本發明可控移動式飼喂欄總長200厘米,頂部寬50厘米,底部寬45厘米,飼喂欄離地總高度90厘米,飼喂槽8底部離地面高20厘米,飼喂槽8深20厘米,每個控位孔隔板7寬14厘米,飼喂欄兩側用木板9全封閉,共設有18個控孔位,即可同時飼喂18只青年羊。該方案所依據的科學原理從羊的生物學結構特點看,羊沒有上門齒,但有下門齒和上下切齒,上下嘴唇非常靈活,嗅覺特別靈敏(因而挑食性較其他家畜更強)。當采食時,羊總時利用靈活的上下嘴唇將一束飼草御入嘴中,然后利用上、下切齒將飼草咬斷,其中少部分經簡單的咀嚼后食入腹中,但大多數飼草會掉落在地上(這與牛是不同的,牛的舌非常靈活,采食時總是利用舌將一束飼草團入嘴中,其中大多數經簡單的咀嚼后食入腹中,只有少數會掉落在地上)。青年山羊的體高約為55-65厘米左右,頭部額寬約16-18厘米,據此,設計的飼喂欄控位孔下段6上部距離地面約70厘米高,僅有一 7厘米左右寬的矩形采食孔,因而羊在正常站立情況下,其頭部不能直接伸入飼喂欄內采食或將草料從飼喂欄內直接御出。當開始采食時,羊的頭部必須抬高到70厘米以上才能從頂端20厘米寬的梯形孔中伸入欄內并下移到料槽內采食,此時,又因下端矩形孔只有7厘米寬,因而在采食過程中不能將頭退出飼喂欄外,但可上下自由移動。此時如果鎖定(拉動)拉桿即可將飼喂欄頂端梯形孔鎖定在7厘米寬以內,從而達到固定羊只,自由采食,按需所養,方便管理,提高效率的目的。當飼喂完畢,拉動(開放)拉桿即可解除鎖定狀態,羊的頭部可自由退出。本發明符合山羊的生物學特性,可實現固定、按需和限制性飼養;提高圈舍和運動場利用率30% (當母羊產羔后,羊只數量大大增加,此時,可在通往運動場的門上開一個可供小羊進出的孔,便可將母羊與羔羊在圈舍和運動場分開飼喂或補飼,但共用羊舍休息或母羊哺乳);提高飼料利用率20%-30% (無任何浪費);避免因搶食、打斗導致部份羊只營養不良或打斗造成傷害;有利于進行羊只疾病檢查、免疫注射和測定工作等。同時,該技術也是一種建設成本低,能很好保定羊只進行羊的體況檢查、生產性能測定、擠奶、防疫和治療注射等保定操作,可明顯提高生產管理效率。
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因羔羊、成年羊、公羊等各階段羊的體型差異,所做的尺寸改動,均屬本專利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ー種山羊可控移動式飼喂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位孔隔板(7)、聯動桿(I)、飼喂槽(8)和支架(11);控位孔隔板(7)之間形成控位孔,控位孔包括控位孔上段(5)、控位孔下段出),控位孔隔板(7)上部固定在飼喂欄上端木條(2)上,與上端木條(2)平行固定另ー扁鋼,扁鋼與木條之間形成狹縫,數根扁鋼(4)穿過該狹縫,扁鋼(4) 一端繞控位孔隔板(7)上的固定軸轉動,另一端通過活動螺栓(3)與聯動桿(I)連接;控位孔(6)下為飼喂槽(8),整個飼喂欄由4根飼喂欄支架(11)支撐并放置在需要放置的地方。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山羊可控移動式飼喂欄,其特征在干,控位孔上段(5)高22厘米,控位孔下段(6)高28厘米,控位孔上段(5)頂端寬為20厘米,下端寬為7厘米,成梯形;控位孔下段(6)水平寬度為7厘米,成長方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山羊可控移動式飼喂欄,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鋼(4)長30厘米,寬3厘米,厚O. 4厘米。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山羊可控移動式飼喂欄,其特征在于,所述山羊可控移動式飼喂欄總長200厘米,頂部寬50厘米,底部寬45厘米,飼喂欄離地總高度90厘米,飼喂槽(8)底部離地面高20厘米,飼喂槽⑶深20厘米,每個控位孔隔板(7)寬14厘米,飼喂欄兩側用木板(9)全封閉,共設有18個控孔位,即可同時飼喂18只青年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山羊可控移動式飼喂欄,包括控位孔隔板(7)、聯動桿(1)、飼喂槽(8)和支架(11);控位孔隔板(7)之間形成控位孔,控位孔包括控位孔上段(5)、控位孔下段(6),控位孔隔板(7)上部固定在飼喂欄上端木條(2)上,與上端木條(2)平行固定另一扁鋼,扁鋼與木條之間形成狹縫,數根扁鋼(4)穿過該狹縫,扁鋼(4)一端繞控位孔隔板(7)上的固定軸轉動,另一端通過活動螺栓(3)與聯動桿(1)連接。能有效地對羊只和羊群進行控制飼養管理,有利于部份疾病防治,可以減少草料浪費和羊群搶食打斗以及由此造成的營養不良、流產和受傷等問題。
文檔編號A01K1/10GK102657102SQ20121015709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8日
發明者徐剛毅 申請人:四川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