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在硬質附著基上種植鼠尾藻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藻類繁殖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在硬質附著基上種植鼠尾藻的方法。
背景技術:
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 (Mert. )0. Kuntze]是我國沿海潮間帶常見的海藻。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鼠尾藻的應用價值被越來越多地挖掘出來。尤其是近十幾年來,隨著我國海參養殖業的興起,作為海參優質餌料的鼠尾藻的需求量快速增長。大批量采集使得本就有限的鼠尾藻野生資源在最初的幾年就已瀕臨枯竭,現已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鼠尾藻野生資源的快速枯竭除了需求增長過快和資源較少兩方面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多年生的鼠尾藻的自然增殖極為有限和緩慢,而采集過程中很容易連假根拔起,導致整株(假根)損毀,無法產生新的營養枝條。經過觀察,采集野生鼠尾藻的過程會造成約10 25%的藻株被“連根拔起”,年復一年的累積后果十分嚴重。近些年來,為了應對市場需要和減少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我國初步掌握了鼠尾藻的人工育苗和養殖技術,在一定程度上為緩解供需矛盾,減輕對野生資源的過度依賴提供了希望。但是卻無法解決野生資源的枯竭狀態和資源恢復工作。這是因為現有的工藝技術只能使用軟性材料制作的附著基,比如棕繩、織帶乃至竹片等編織的苗簾。這種苗簾柔軟易操作,適合海上養殖,但是不能夠長期使用,多半只能使用數月,因此與之相關的工藝和技術無法用于在海灘和海洋牧場恢復鼠尾藻資源。由于鼠尾藻的盤狀假根只能在受精卵開始萌發的時候一次附著成功,無法二次移植。附著以后的盤狀假根每年從柄部分生出新的營養枝條,來年春夏長大成熟后潰爛敗落, 這時候新一茬的營養枝已經達到數厘米長。盤狀假根不能移植后再次附著,決定了鼠尾藻多年連續分生枝條的優勢也沒法利用,因此需要一種直接種植到石塊和水泥構件上的方法,以期達到一次種殖,長期生產和資源恢復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硬質附著基上種植鼠尾藻的方法,利用鼠尾藻的繁殖特性,直接在人工魚礁、石塊或水泥構件等硬質附著基上種植鼠尾藻,使其能夠牢固結合在這些材料表面上,然后在適當時機投放到海水中,鼠尾藻可以年復一年地在這些附著基上生出新的枝條,解決了為維持海區藻類資源而年復一年的繁育的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在硬質附著基上種植鼠尾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附著基預處理,采苗池準備,種藻準備、采苗、幼苗培育、海區投放和海上管理;所述的附著基預處理為外徑不大于1米的硬質附著基,使用前經2d以上的淡水或海水浸泡,并去除附著基表面有附著物;
所述的采苗池準備,采苗池位于棚狀車間內,采苗車間要求空氣通透,光照、溫度適宜,室內光線可達到室外自然光的40 50%,通過加掛黑編織網簾來調節光照;將采苗用的水泥池用5 10mg/L高錳酸鉀水溶液消毒并沖洗干凈,池底擺放處理好的附著基;所述的種藻準備,選擇發育健壯、側枝多、具有較多成熟生殖托且發育飽滿、色澤為淺黃褐色的鼠尾藻藻體作為種藻;使用前進行陰干刺激,陰干刺激的方法是,將種藻放在空氣流通較好的陰涼處攤開靜置50 70min,脫水率控制在50% 60% ;陰干好的種藻先經過清洗、清理敵害生物和附著生物;所述的采苗,將陰干刺激后的種藻,均勻鋪放在水體中的附著基上方,光照強度為 3000 40001x,水溫22士2°C,2 3d后就會有足夠多的受精卵沉降在附著基表面上,移出種藻,保持原有條件不變2d后轉入幼苗培育階段;所述的幼苗培育,采苗結束后,經過2d的附苗期,放低水位,用水流沖洗附著基表面,將表面上的沉積物和零散藻枝沖洗干凈,整個幼苗培育期持續4周以上,時間越長,幼苗越大,越有利于后期管理和成活;期間保持水質更新,水溫22士2°C、光照4500 60001x, 并做好日常清理;幼苗培育期要著重進行附著力強化訓練,強化訓練分為如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附苗期結束第1、2周,使用小型潛水泵供水,進水不另加壓力,直接使用軟管沖洗附苗的附著基表面,最高壓力不超過IMpa,每兩天1次;第二階段附苗期結束第3、4周,使用高壓水槍沖洗附著基表面和幼苗,每天1次; 根據幼苗耐沖擊力情況,由低到高調節壓力,最高壓力不超過2Mpa ;第三階段附苗期結束第5周至下海前,使用高壓水槍沖洗附著基表面和幼苗,每天1次;根據幼苗發育和耐沖擊力情況,由低到高調節壓力,最高壓力不超過3Mpa ;所述的海區投放和海上管理為,幼苗在室內培育到5mm高以上時,擇機下海投放; 投放的時間選在早晨或者傍晚,分批操作,下海操作時間不超過air,保持幼苗濕潤;下海后3個月內每周1 2次以高壓水槍沖洗清理表面沉積物,減輕固著型動植物對幼苗的干擾,直至幼苗長到1.2cm高以上。進一步,所述的硬質附著基為石頭、海洋牧場的人工漁礁或水泥構件。進一步,所述的種藻在陰干刺激后的清洗為用尿素與海水按0. 0.2%的質量體積比混合后,浸泡沖洗所述種藻5 10分鐘。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充分利用了鼠尾藻的繁殖特性,直接在人工魚礁、石塊或水泥構件上種植鼠尾藻,使其能夠牢固結合在這些材料表面上,然后在適當時機投放到海水中,鼠尾藻可以年復一年地在這些附著基上生出新的枝條,解決了因人為破壞造成的鼠尾藻資源枯竭和為維持海區藻類資源而年復一年的繁育的問題,在環境修復和資源恢復等方面作用巨大,同時操作簡單、方便。本發明在硬質附著基表面“直接種植”鼠尾藻,在幼苗培育后期分階段進行附著力強化訓練,這樣“種植”的鼠尾藻通過盤狀假根牢牢固著在附著基上,每年生發新的營養枝條,達到一次采苗“種植”,多年連續生長的目的。有利于在海岸潮間帶或海洋牧場淺水區域增殖鼠尾藻。解決了無法在石塊、水泥塊等硬質附著基上種植鼠尾藻的難題。本發明在采苗期控制光照強度為3000 40001x,培育期4500 60001x,既能保證幼苗發育,又能有效遏制雜亂藻類的附著干擾。
圖1種殖成功的石塊圖2石塊上的鼠尾藻幼苗(微距)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解釋。—種在硬質附著基上種植鼠尾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附著基預處理,采苗池準備,種藻準備、采苗、幼苗培育、海區投放和海上管理;1、附著基及預處理本實施例采用石塊作為附著基(如圖1),在使用前經2d的海水浸泡。如果石塊上有較多生物附著物,則可在浸泡處理前或兩次浸泡中間,使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去除表面附著物。生物附著物用化學方法處理用有效氯3mg/L消毒劑水溶液浸泡證;非生物性附著物是用物理方法(電動工具)清理的。上述物理化學方法處理過后用高壓水槍沖洗,并用海水浸泡和沖洗2 3次,確保附著基沒有殘留的消毒劑。2、采苗池準備采苗池用的是位于棚狀車間內的水泥池,車間要保持空氣通暢,車間頂棚有間隔地去掉部分材料,拆掉的面積約占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間,加上四周窗戶敞開,有利于空氣流動,避免室內溫度過高。這樣的頂棚條件下,室內光線可達到室外自然光的40 50%,使得在中午晴朗天氣中,水泥池口水平面的光照強度最強達到6000Ix左右的光照強度,通過加掛黑色編織網簾來進一步細調光照。采苗期適當低光照(40001x),培育期略高(4500 60001x)。水泥池要經過清掃、沖洗后,再用海水浸泡2d以上,新建的池子要先用淡水浸泡2 次,每次5d以上。使用前要使用5mg/L高錳酸鉀消毒,最后用海水沖洗干凈備用。采苗池準備好以后。再將處理好的石塊密集擺放于采苗池底,加入海水,使石塊的上表面沒于水面下35cm,調整好排水軟管的出口高度維持該水位。通過控制進水口的出水量控制日換水量, 一般控制在每日至少能交換全部實際水容量的2倍。采苗季節的海水自然溫度基本上能夠符合要求,不需要調溫設備,但需要避免因為在室內時間過長導致的溫度上升。池內水溫主要借助于適量的換水保持相對穩定,不使其明顯升高即可,后期天熱的時候就適當加大流量。試驗全程溫度維持在22士2°C范圍內。 鼠尾藻生長、繁殖過程也都需要適當的流水條件,適宜的換水量能給鼠尾藻幼苗提供更多的營養鹽并維持清新的環境。換水量應根據發育進程和天氣逐漸變熱而逐步提高。3、種藻準備,選擇側枝多、具有較多成熟生殖托且發育飽滿、色澤為淺黃褐色的鼠尾藻藻體作為種藻。外觀上,當雌性藻體的生殖托表面形成粒狀突起、表面開始大量分泌粘液時,表明鼠尾藻的卵已經成熟。最理想的采集時機是個別藻株生殖托上已掛滿放散的卵子。選用掛卵的種藻采苗,可明顯縮短采苗時間。使用前進行陰干刺激,陰干刺激的方法是,將種藻放在空氣流通較好的陰涼處攤開靜置,時長50min,脫水率控制在50% 60%。 陰干好的種藻先經過清洗、清理敵害生物和附著生物。需準備幾個大塑料桶,用尿素與海水按0. 的質量體積比混合后,浸泡沖洗種藻10分鐘,這樣既可起到施肥的作用又可對種藻上附著的小動物起到殺傷驅離作用。處理后的種藻再用海水沖洗1遍;4、采苗,將經上述步驟處理后的種藻,均勻鋪放在水體中的石塊上方。由于鼠尾藻
5的卵子從生殖托排出來以后還會粘附于生殖托表面上的掛卵特性,受精卵通常需要M 3 才能從生殖托上脫落下來。這個過程就是采苗。在采苗過程中,經常對種藻翻動和抖動可加快受精卵脫落并使之在石塊表面上盡量分布均勻。3d后,就會有足夠多的受精卵沉降在附著基表面上,輕輕移出種藻,保持原有條件2d不變,即轉入幼苗培育階段。采苗期間水溫在22°C時,將光照度控制在40001x左右;水溫達23 時采用黑色尼龍網遮蓋頂棚的方法將光強降低至30001x,抑制硅藻等雜藻的繁衍;5、幼苗培育,采苗結束后,經過2d的附苗期,受精卵完成初期的萌發和假根生成, 并能較好地附著在石塊上,可以經受必要的水流沖擊。放低水位,用水流沖洗附著基表面, 將表面上的沉積物和零散藻枝沖洗干凈,確保已萌發的幼苗能夠得到光照,同時起到預防雜藻或固著類動物的附著,減輕敵害。整個幼苗培育期持續5周,3周時即可達到2mm高。 期間保持水質更新,水溫22士2°C、光照4500 60001x并做好日常清理;幼苗培育要著重進行附著力強化訓練,強化訓練分為如下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附苗期結束后第1、2周,使用小型潛水泵供水,進水不另加壓力,直接使用軟管沖洗附苗的附著基表面,每兩天1次;第二階段附苗期結束后第3、4周,苗高可達2mm左右(如圖2所示)。使用高壓水槍沖洗附著基表面和幼苗,每天1次。根據發育和幼苗耐沖擊力情況,由低到高調節壓力,但最高壓力不超過2Mpa ;第三階段附苗期結束后第5周至下海前,使用高壓水槍沖洗附著基表面和幼苗, 每天1次。根據幼苗耐沖擊力情況,由低到高調節壓力,但最高壓力不超過3Mpa ;6、海區投放和海上管理所述的海區投放和海上管理為幼苗,在室內培育到5mm 以上時,擇機下海投放;投放的時間選在早晨或者傍晚,分批操作,下海操作時間不超過 air,保持幼苗濕潤;下海后,3個月內每周1次以高壓水槍沖洗清理表面沉積物,減輕固著型動植物對幼苗的干擾,直至幼苗長到1. 2cm高以上。
權利要求
1.一種在硬質附著基上種植鼠尾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附著基預處理,采苗池準備,種藻準備、采苗、幼苗培育、海區投放和海上管理;所述的附著基預處理為外徑不大于1米的硬質附著基,使用前經2d以上的淡水或海水浸泡,并去除附著基表面有附著物;所述的采苗池準備,采苗池位于棚狀車間內,采苗車間要求空氣通透,光照、溫度適宜, 室內光線可達到室外自然光的40 50%,通過加掛黑編織網簾來調節光照;將采苗用的水泥池用5 10mg/L高錳酸鉀水溶液消毒并沖洗干凈,池底擺放處理好的附著基;所述的種藻準備,選擇發育健壯、側枝多、具有較多成熟生殖托且發育飽滿、色澤為淺黃褐色的鼠尾藻藻體作為種藻;使用前進行陰干刺激,陰干刺激的方法是,將種藻放在空氣流通較好的陰涼處攤開靜置50 70min,脫水率控制在50% 60% ;陰干好的種藻先經過清洗、清理敵害生物和附著生物;所述的采苗,將陰干刺激后的種藻,均勻鋪放在水體中的附著基上方,光照強度為 3000 40001x,水溫22士2°C,2 3d后就會有足夠多的受精卵沉降在附著基表面上,移出種藻,保持原有條件2d不變,即轉入幼苗培育階段;所述的幼苗培育,采苗結束后,經過2d的附苗期,放低水位,用水流沖洗附著基表面, 將表面上的沉積物和零散藻枝沖洗干凈,整個幼苗培育期持續4周以上,時間越長,幼苗越大,越有利于后期管理和成活;期間保持水質更新,水溫22士2°C、光照4500 60001x,并做好日常清理;幼苗培育期要著重進行附著力強化訓練,強化訓練分為如下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附苗期結束第1、2周,使用小型潛水泵供水,進水不另加壓力,直接使用軟管沖洗附苗的附著基表面,最高壓力不超過IMpa,每兩天1次;第二階段附苗期結束第3、4周,使用高壓水槍沖洗附著基表面和幼苗,每天1次;根據幼苗耐沖擊力情況,由低到高調節壓力,最高壓力不超過2Mpa ;第三階段附苗期結束第5周至下海前,使用高壓水槍沖洗附著基表面和幼苗,每天1 次;根據幼苗發育和耐沖擊力情況,由低到高調節壓力,最高壓力不超過3Mpa ;所述的海區投放和海上管理為,幼苗在室內培育到5mm高以上時,擇機下海投放;投放的時間選在早晨或者傍晚,分批操作,下海操作時間不超過air,保持幼苗濕潤;下海后3個月內每周1 2次以高壓水槍沖洗清理表面沉積物,減輕固著型動植物對幼苗的干擾,直至幼苗長到1. 2cm高以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硬質附著基上種植鼠尾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質附著基為石頭、海洋牧場的人工漁礁或水泥構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硬質附著基上種植鼠尾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種藻在陰干刺激后的清洗為用尿素與海水按0. 0. 2%的質量體積比混合后,浸泡沖洗所述種藻5 10分鐘。
全文摘要
一種在硬質附著基上種植鼠尾藻的方法,屬于藻類繁殖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附著基預處理,采苗池準備,種藻準備、采苗、幼苗培育、海區投放和海上管理。本發明直接在人工魚礁、石塊或水泥構件上種植鼠尾藻,通過分階段附著強化訓練,使其能夠牢固結合在這些材料表面上,然后在適當時機投放到海水中,鼠尾藻可以年復一年地在這些附著基上生出新的枝條,解決了因人為破壞造成的鼠尾藻資源枯竭和為維持海區藻類資源而年復一年的繁育的問題,在環境修復和資源恢復等方面作用巨大,同時操作簡單、方便。
文檔編號A01G33/00GK102524041SQ20121007525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1日
發明者劉福利, 孫修濤, 汪文俊, 王飛久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