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甜菜抗旱補水栽秧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器械,具體說,涉及到農業上用于秧苗移栽的器械一甜菜抗旱補水栽秧器。適用于旱田甜菜抗旱補水栽秧作業。
背景技術:
為了不讓農民彎腰栽秧,發明了甜菜抗旱補水栽秧器。目前,北方農民移栽甜菜多采用人工栽秧,蹲在地上,開穴栽秧后澆水覆土,勞動強度大,效率低。使用甜菜抗旱補水栽秧器移栽甜菜,可以使開穴栽秧、澆水覆土一次完成,不僅降低了勞動強度,而且大幅提高了作業效率,同時提高了栽秧質量,為甜菜高產穩產提供了重要保障。
發明內容為了滿足北方旱田甜菜的秧苗移栽作業需求,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人工分秧、造價低、重量輕、耐用、便攜的人力栽秧器,該栽秧器可以在旋耕后或翻耕后的土地上作業,與傳統的人工栽秧相比,人不用彎腰就可以完成栽秧作業,在減輕勞動強度的同時有效控制栽秩的深度,防止栽秩過深或過淺對秩苗生長的影響,提聞秩苗移栽質量。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落秧導管上端裝有喇叭口, 方便秧苗的放入。在落秧導管上端固定有把手,在把手的下端固定有操作桿,通過拉動操作桿來控制鴨嘴式落秧口的開合。在落秧導管低端一側裝有踏桿,踏桿距落秧導管底端17cm, 略高于甜菜育秧紙筒的長度,從而控制栽秧器的入土深度,保證秧苗的移栽深淺均勻一致。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滿足北方甜菜秧苗移栽作業的需要,使農民不用再彎腰作業,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時能精確控制栽秧器的入土深度,同步適量補水, 保證秩苗移栽的質量,提聞秩苗移栽后的成活率。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中I.嘲機口 ;2.落秩導管;3.把手;4.丨呆作桿;5.彈黃;6.定位片;7.導桿;
8.鴨嘴式落秧口 ;9踏桿;10注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I、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由喇叭口(I)、落秧導管(2)、把手(3)、操作桿
(4)、彈簧(5)、定位片(6)、導桿(7)、鴨嘴式落秧口(8)、踏桿(9)、注水口 (10)組成,其中喇叭口(I)、把手(3)、操作桿(4)、定位片(6)、鴨嘴式落秧口(8)、踏桿(9)、注水口 (10)均固定在落秧導管(2)上,鴨嘴式落秧口(8)通過鉚釘與落秧導管(2)鏈接,把手(3)與踏桿
(9)在同一豎直面上,踏桿(9)距鴨嘴式落秧口(8)底端距離為17cm。鴨嘴式落秧口(8)通過導桿(7)與操作桿(4)相連,彈簧(5) —端鏈接定位片¢),另一端連接操作桿(4)。注水口(10)與移動水源(供水車等)用膠管相連,栽秧時持續供水或手控脈沖供水。使用時,根據甜菜種植要求,選擇好合適的種植密度。使用時,操作者一手握住把手(3),一手握住落秧導管(2),從喇叭口(I)放入秧苗后,腳踏踏桿(9),向下做栽秧動作; 當踏踏桿(9)的腳與地面接觸后,拉起操作桿(4),此時鴨嘴式落秧口(8)打開,拔出栽秧器,秧苗落下,即完成栽秧作業,松開操作桿(4),此時操作桿(4)在彈簧(5)的作用下復位, 鴨嘴式落秧口(8)關閉。如果是脈沖供水,還應打開膠管開關,給秧苗澆水,提高秧苗成活率。
權利要求1.一種甜菜抗旱補水栽秧器,由喇叭口(I)、落秧導管(2)、把手(3)、操作桿(4)、彈簧(5)、定位片(6)、導桿(7)、鴨嘴式落秧口(8)、踏桿(9)、注水口(10)組成,其特征在于,鴨嘴式落秧口(8)通過導桿(7)與操作桿(4)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甜菜抗旱補水栽秧器,其特征在于把手(3)與踏桿(9)在同一豎直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甜菜抗旱補水栽秧器,其特征在于踏桿(9)距鴨嘴式落秧口⑶底端的距離為17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甜菜抗旱補水栽秧器,適用于旱田甜菜栽秧作業。該栽秧器主要由由喇叭口(1)、落秧導管(2)、把手(3)、操作桿(4)、彈簧(5)、定位片(6)、導桿(7)、鴨嘴式落秧口(8)、踏桿(9)、注水口(10)組成,鴨嘴式落秧口(8)通過鉚釘與落秧導管(2)鏈接,通過拉動操作桿即可控制鴨嘴式落秧口的開合,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方便調節栽秧器入田深度,不用彎腰即可完成栽秧作業,減輕勞動強度,提高作業效率;并在移栽時適量補水,提高秧苗成活率。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2340413SQ20112036129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6日
發明者劉玉華, 張晉國, 張立峰, 張繼宗, 竇鐵嶺, 趙翔, 趙金 申請人:河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