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育秧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種育秧盤,尤其是涉及一種輕薄型的硬質育秧盤。
背景技術:
為了提高水稻插秧效率和水稻的產量,越來越多的稻田采用插秧機進行機械化插秧。機插育秧是機插水稻高產栽培技術體系中的關鍵環節,與常規育秧方式相比,機插水稻育秧的顯著特點是播種密度大,標準化要求高,因而會采用育秧盤作為機插育秧的專用工具,一般分為兩種硬質育秧盤和軟質育秧盤。其中硬質育秧盤盤體結實,使用方便,但是卻存在重量較大、成本偏高的問題。對于對成本比較看重的稻農來說,更多還是選擇使用雖然使用不便、但是成本較低的軟質育秧盤,這樣不利于勞動效率的提高。但局限于傳統的硬質育秧盤結構,為了保證育秧盤的強度,秧盤的壁厚比較厚,制作出的育秧盤的重量一般在600克左右,壁厚大致為2. 5 3. 0mm,制作這種秧盤一般只需要在育秧盤的底面均勻設置若干注塑口即可。為了制作出更加輕薄的育秧盤,在中國專利申請號為ZL201010280887.6,名稱為“育秧盤”的專利申請中,設計了一種帶有新型加強筋的育秧盤,在降低育秧盤的壁厚減輕育秧盤重量的前提—F,保證了育秧盤的強度,可以將壁厚降低到2. Omm以下,甚至到0. 8mm,使育秧盤重量減輕到200克 400克,但是壁厚的降低會導致注塑時,樹脂在模具內的流速減慢,導致成型困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育秧盤,通過在育秧盤的立起部上設置注塑口,可以確保在注塑成型時,熔融的樹脂不會提前固化,可以流遍模具的各個角落,制造出更輕薄的一種育秧盤,包括一均勻地密布有透氣透水小孔的矩形底面,以及圍設在底面正面四周的立起部,所述底面上均布有若干注塑口,所述立起部包括從育秧盤底面邊沿向上延伸的立起部內側面,從立起部內側面上沿向育秧盤外側延伸的立起部上表面,從立起部上表面外沿向下延伸的立起部外側面,所述分別位于底面四邊的立起部兩兩分別相交于底面的四角,形成有角部,所述立起部上設有注塑口 ;進一步的,所述注塑口可以設置在立起部的四個角部,以確保樹脂可以流遍模具進一步的,所述立起部的相鄰角部之間的中部位置也設置有注塑口 ;進一步的,所述注塑口設置在避開模具冷卻水路的位置;進一步的,所述注塑口設置在立起部上表面,保證從注塑口進入的樹脂可以向各個方向流動,采用這種方式可以盡可能減少注塑口的數量,降低成本;進一步的,所述立起部內側面和/或立起部外側還設有注塑口,優選為注塑口設置在立起部外側,確保樹脂可以到達育秧盤的最外端[0012]可選的,所述注塑口還可以僅僅設置在立起部內側面和/或立起部外側面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育秧盤立起部設有注塑口,可以有效保證生產薄壁育秧盤時,熔融狀態下的樹脂可以迅速流到模具的各個角落,生產出的育秧盤重量輕,成本低。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在底面和角部設有注塑口的育秧盤;圖2為在底面和立起部的中間位置設有注塑口的育秧盤;圖3為在底面和立起部側面設有注塑口的育秧盤;圖4為在底面和立起部的外側面設有注塑口的育秧盤;圖5為在底面和立起部的內側面設有注塑口的育秧盤;圖6為在底面和立起部的外側面、內側面以及上表面設有注塑口的育秧盤;圖7為在底面和立起部的外側面和上表面設有注塑口的育秧盤;圖8為在底面和立起部的內側面和上表面設有注塑口的育秧盤;圖9為在底面和立起部的上表面設有注塑口的育秧盤;
圖10為僅在立起部的上表面設有注塑口的育秧盤。其中1底面;2立起部;21立起部內側面J2立起部上表面;23立起部外側面;24 角部;3注塑口 ;4第一折彎部;5第二折彎部;6第三折彎部。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至圖9所示-種硬質育秧盤,包括一個均勻地密布有透氣透水的小孔的矩形底面1,以及圍設在底面正面四周的立起部2,所述立起部2包括從育秧盤底面1邊沿向上延伸的立起部內側面21,從立起部內側面21上沿水平向育秧盤外側延伸的立起部上表面22,從立起部上表面22外沿向下延伸的立起部外側面幻,所述分別位于底面1四邊的立起部2兩兩相交于底面的四角,形成有角部Μ。育秧盤的底面1與立起部內側面21相交形成有第一折彎部4,立起部內側面21與立起部上表面22相交形成有第二折彎部5,立起部上表面22與立起部外側面23相交形成有第三折彎部6。所述底面1還均勻的分布有注塑口 3,可以保證在注塑時,熔融的樹脂可以在固化之前迅速的流向底面的各個部位,充滿在模具內。但是當產品的壁厚較薄且折彎較多時,樹脂的流速會減慢,熔融的樹脂在到達較遠的部位之前已經提前凝固。例如,從底面1上的注塑口 3流入的樹脂,要到達立起部外側面23,需要經過第一折彎部4,第二折彎部5和第三折彎部6,三個折彎部會大大減低樹脂的流動速度,造成樹脂的提前固化。因此在育秧盤的底面1上,靠近折彎較多和距離育秧盤中心較遠的四個角部24分別都設置了注塑口 3,同時為了進一步確保樹脂能流遍育秧盤的所有部位,育秧盤的立起部 2在避開模具冷卻水路的位置上也設置了注塑口 3,所述注塑口 3均勻的分布在立起部2 上。實施例1[0032]如
圖1所示的--種硬質育秧盤,包括一個均勻地密布有透氣透水小孔的矩形的底面1,以及圍設在底面正面四周的立起部2,所述立起部2包括從育秧盤底面邊沿向....Ll延伸的立起部內側面21,從立起部內側面21上沿水平向育秧盤外側延伸的立起部上表面22’從立起部上表面22外沿向下延伸的立起部外側面幻,所述分別位于底面1四邊的立起部2兩兩相交于底面的四角,形成有角部24。所述底面上均勻地分布有若千注塑口 3,所述立起部2的四個角部24分別設有注塑口 3,進一步確保樹脂能夠在流到距離育秧盤底面2注塑口 3較遠的角部24。實施例2 如圖2所示的--種硬質育秧盤,包括一個均勻地密布有透氣透水小孔的矩形的底面1,和圍設在底面正面四周的立起部2,所述立起部2包括從育秧盤底面1的邊沿向上延伸的立起部內側面21,從立起部內側面21上沿水平向育秧盤外側延伸的立起部上表面22’ 從立起部上表面22外沿向下延伸的立起部外側面23,所述分別位于底面1四邊的立起部2 兩兩相交于底面的四角,形成有角部M。所述底面1上均勻地分布有若千注塑口 3,所述立起部2四邊角部24之間的中部位置設有注塑口 3。實施例3 如圖3所示的--種硬質育秧盤,包括一個均勻地密布有透氣透水小孔的矩形的底面1,和圍設在底面正面四周的立起部2,所述立起部2包括從育秧盤底面1的邊沿向上延伸的立起部內側面21,從立起部內側面21上沿水平向育秧盤外側延伸的立起部上表面22’ 從立起部上表面22外沿向下延伸的立起部外側面23,所述分別位于底面1四邊的立起部2 兩兩相交于底面的四角,形成有角部M。所述底面1上均勻地分布有若千注塑口 3,所述立起部內側面21和立起部外側面 23上均設有注塑口 3。實施例4 如圖4所示的--種硬質育秧盤,包括一個均勻地密布有透氣透水小孔的矩形的底面1,和圍設在底面正面四周的立起部2,所述立起部2包括從育秧盤底面1的邊沿向上延伸的立起部內側面21,從立起部內側面21上沿水平向育秧盤外側延伸的立起部上表面22’ 從立起部上表面22外沿向下延伸的立起部外側面23,所述分別位于底面1四邊的立起部2 兩兩相交于底面的四角,形成有角部M。所述底面1上均勻地分布有若千注塑口 3,所述立起部外側面23 ....t設有注塑口 3。實施例5 如圖5所示的一種硬質育秧盤,包括一個均勻地密布有透氣透水小孔的矩形的底面1,和圍設在底面正面四周的立起部2,所述立起部2包括從育秧盤底面1的邊沿向上延伸的立起部內側面21,從立起部內側面21 ....匕沿水平向育秧盤外側延伸的立起部....匕表面^, 從立起部上表面22外沿向下延伸的立起部外側面23,所述分別位于底面1四邊的立起部2 兩兩相交于底面的四角,形成有角部24。所述底面1上均勻地分布有若干注塑口 3,所述立起部內側面21上設有注塑口 3。實施例6 如圖6所示的一種硬質育秧盤,包括一個均勻地密布有透氣透水小孔的矩形的面1,和圍設在底面正面四周的立起部2,所述立起部2包括從育秧盤底面1的邊沿向上延伸的立起部內側面21,從立起部內側面21上沿水平向育秧盤外側延伸的立起部上表面^, 從立起部上表面M外沿向下延伸的立起部外側面23,所述分別位于底面1四邊的立起部2 兩兩相交于底面的四角,形成有角部24。所述底面1上均勻地分布有若干注塑口 3,所述立起部內側面21、立起部上表面Tl 和立起部外側面23 ....t均設有注塑口。實施例7 如圖7所示的一種硬質育秧盤,包括一個均勻地密布有透氣透水小孔的矩形的底面1,和圍設在底面正面四周的立起部2,所述立起部2包括從育秧盤底面1的邊沿向上延伸的立起部內側面21,從立起部內側面21 ....匕沿水平向育秧盤外側延伸的立起部....匕表面^, 從立起部上表面22外沿向下延伸的立起部外側面23,所述分別位于底面1四邊的立起部2 兩兩相交于底面1的四角,形成有角部24。所述底面1上均勻地分布有若干注塑口 3,所述立起部外側面21和立起部上表面 22均設有注塑口。通過這種設置可以使樹脂充分的流動到育秧盤的最外端,確保育秧盤可靠成形。實施例8如圖8所示的--種硬質育秧盤,包括一個均勻地密布有透氣透水小孔的矩形的底面1,和圍設在底面正面四周的立起部2,所述立起部2包括從育秧盤底面1的邊沿向上延伸的立起部內側面21,從立起部內側面21上沿水平向育秧盤外側延伸的立起部上表面22’ 從立起部上表面22外沿向下延伸的立起部外側面23,所述分別位于底面1四邊的立起部2 兩兩相交于底面的四角,形成有角部M。所述底面1上均勻地分布有若千注塑口 3,所述立起部內側面21和立起部上表面 22均設有注塑口 3。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為如圖9所示的--種硬質育秧盤,包括一個均勻地密布有透氣透水小孔的矩形的底面1,和圍設在底面正面四周的立起部2,所述立起部2包括從育秧盤底面1的邊沿向上延伸的立起部內側面21,從立起部內側面21上沿水平向育秧盤外側延伸的立起部上表面22’ 從立起部上表面22外沿向下延伸的立起部外側面23,所述分別位于底面1四邊的立起部2 兩兩相交于底面1的四角,形成有角部24。所述立起部上表面M分別設置有位于角部24和角部24之間的立起部2中間部位的注塑口 3。將注塑口設置在立起部上表面22可以提高注塑效率,樹脂向兩側面流動都只需要經過一個折彎,且距離較短,相比在立起部2的側壁上設置注塑口 3更加簡單方便。為了達到更好的注塑效果,從俯視角度看育秧盤,注塑口 3均勻的分布在育秧盤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如下的實施方式如
圖10所示的--種硬質育秧盤,包括一個矩形的底面1,和圍設在底面正面四周的立起部2,所述立起部2包括從育秧盤底面1的邊沿向上延伸的立起部內側面21,從立起部內側面21上沿水平向育秧盤外側延伸的立起部上表面^,從立起部上表面^外沿向下延伸的立起部外側面23,所述分別位于底面1四邊的立起部2兩兩相交于底面的四角,形成有角部24。所述育秧盤立起部上表面22設有注塑口 3。本實用新型在育秧盤的立起部2上設置了注塑口 3,從而可以制作出普通育秧盤更輕的育秧盤,成本更低,有利于硬質育秧盤的推廣和普及。
權利要求1. 一種育秧盤,包括一均勻地密布有透氣透水小孔的矩形底面(1),以及圍設在底面正面四周的立起部(2),所述底面上均布有若干注塑口(3),所述立起部(2)包括從育秧盤底面(1)邊沿向上延伸的立起部內側面(21),從立起部內側面(21)....匕沿向育秧盤外側延伸的立起部上表面(22),從立起部上表面(22)外沿向下延伸的立起部外側面(23),所述分別位于底面(1)四邊的立起部(2)兩兩分別相交于底面的四角,形成有角部(24),其特征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育秧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口(3)設置在立起部(2) 的四個角部(2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育秧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起部(2)的相鄰角部(24) 之間的中部位置也設置有注塑口(3)。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育秧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口(3)設置在避幵模具冷卻水路的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育秧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口(3)設置在立起部上表面(22)。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育秧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口(3)設置在立起部內側面(21)和/或立起部外側(23)面上。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育秧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起部內側面(21)和/或立起部外側(23)也設有注塑口(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育秧盤,包括一均勻地密布有透氣透水小孔的矩形底面,以及圍設在底面正面四周的立起部,所述分別位于底面四邊的立起部兩兩分別相交于底面的四角,形成有角部,所述立起部上設有注塑口。本實用新型在育秧盤的立起部上設置了注塑口,從而可以制作出強度不下降,但比普通育秧盤更輕的育秧盤,成本更低,有利于硬質育秧盤的推廣和普及。
文檔編號A01G9/10GK202127656SQ201120154640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6日
發明者井上強, 小林鑒明, 池田修平, 王倩 申請人:久保田農業機械(蘇州)有限公司, 株式會社久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