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櫻桃蘿卜種質抗黑腐病的快速鑒定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為園藝作物抗病育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櫻桃蘿卜中質抗黑腐病的快速鑒定方法。
背景技術:
發展特菜生產是有效促進都市經濟和農業增收的重要途徑。蘿卜是人們倍受喜歡的一種根類蔬菜之一,其肥壯的肉質根長圓錐形,富含糖類、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其營養價值極高,故又有“小人參”之稱。櫻桃蘿卜學名Raphanus sativus L. var. radculus pers, 十字花科蘿卜屬,一二年生草本。櫻桃蘿卜具有品質細嫩,生長迅速,外形、色澤美觀等特點,適于生吃。蘿卜起源于歐洲、亞洲溫暖海岸,是世界上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以其外觀小巧玲瓏、口感甜脆、貨架期長的袖珍櫻桃蘿卜非常受消費者的歡迎。黑腐病是櫻桃蘿卜的容易發生的一種主要病害,也是多種十字花科蔬菜的常見病害,分布廣泛,發生普遍,以露地種植發病嚴重。病情嚴重時對袖珍櫻桃蘿卜生產影響較大。 黑腐病主要發生在葉片、葉柄及莖上。葉片受害,多形成暗褐色不規則形壞死斑,相互連接成壞死大斑,最后造成葉片枯死。葉柄和莖上病斑為梭形至長條形,邊緣初期不明顯,后期呈暗褐色,空氣潮濕病斑表面產生黑色霉層,既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貯藏期往往引起塊根黑褐色腐爛。病斑初期為近圓形凹陷斑,后期變成不規則形壞死大斑并深入內部使塊根變黑腐爛,潮濕時病斑表面易產生黑霉。從抗病育種工作的角度出發,如果能夠從櫻桃蘿卜主產區分離出病原菌,建立鑒別寄主并鑒別優勢生理小種,篩選抗病品種是有效而又迫切的防控蔬菜病害的主要方法之一,將大大提高我國櫻桃蘿卜產區種植的經濟效益。在抗病育種過程中,苗期在室內進行則環境條件較易控制,鑒定周期短、速度快,建立櫻桃蘿卜苗期室內抗黑腐病抗病性鑒定方法有利于抗病育種工作的開展,填補國內櫻桃蘿卜黑腐病抗病育種研究空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櫻桃蘿卜種質抗黑腐病的快速鑒定方法,與大田成株期接種相比,避免了氣候條件不適宜、環境中病蟲害等因素的影響,苗期在室內進行抗病性篩選則條件較易控制,鑒定周期短、速度快,能節省大量人力物力;確定了適宜的黑腐病懸浮液濃度、 櫻桃蘿卜抗病性篩選苗齡。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種櫻桃蘿卜種質抗黑腐病的快速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驟依次組成(1)供試材料準備供試的黑腐病菌種為根生鏈格孢(Alternaria radicina),活體接種;供試的櫻桃蘿卜(為市售產品,購買于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染色體數2n = h = 18 ;將供試的種子播種在裝有滅菌基質的花盆(8cm*8cm)內,出苗后每盆留1_3株。(2)接種
直接采用孢子懸浮液噴霧接種,接種后將供試植株放入塑料盒內,用保鮮膜保濕 48h。每供試材料設置3次重復,每次重復30株苗,以清水為對照,設置液孢子濃度5. 0 X IO4 個/mL、5. OX IO5個/mL、5. OX IO6個/mL、5. OX IO7個/mL四種接種濃度的孢子懸浮液和 2-4、5-7、8-9葉期三種苗齡,在20-25°C、相對濕度(RH) 95%以上誘導發病,置于光照培養室中,接種后第7d、第14d與第20d調查病情指數;(3)病情指數分級病情指數分級標準以葉片為單位,按0-4級標準進行發病程度調查。a.剪葉法分級標準0級無癥;0. 1級病斑從接種傷口處向內擴展深度小于Imm ;0. 5級2-5mm以下; 1級5-10mm以下;2級10-15_以下;3級15-20_以下;4級20_以上。b.噴霧法分級標準0級無病;0. 1級葉上有一個小斑;0. 5級葉上有幾個病斑,或一個較大的病斑; 1級葉上發病區占葉面積的1/4 ;2級葉上發病區占葉面積的1/2 ;3級葉上發病區占葉面積的3/4 ;4級病區占葉面積3/4以上至全葉。所述的光照培養室內溫度優化為15-20°C ;所述的黑腐病孢子懸浮液濃度優選為 5. 0 X IO6個/mL ;所述的黑腐病孢子懸浮液噴霧接種植株為2 4葉期幼苗,保濕Mh,14天
后調查病情。本發明取得的有益效果1、按步驟進行鑒定的方法與大田成株期接種相比,避免了氣候條件不適宜、環境中病蟲害等因素的影響,苗期在室內進行抗病性篩選則條件較易控制,鑒定周期短、速度快,能節省大量人力物力。2、確定了適宜的黑腐病懸浮液濃度,該方法確定5. OX 106個/mL的黑腐病孢子懸浮液最為適宜。3、確定了適宜的櫻桃蘿卜抗病性篩選苗齡,該方法確定2 4葉期進行抗病性篩選最為適宜。4、櫻桃蘿卜抗黑腐病室內抗病性鑒定方法病級劃分沒有可以參考的標準,首次制定了櫻桃蘿卜抗黑腐爛病苗期室內噴霧法接種病情指數分級標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明作一詳細說明實施例(1)供試材料準備供試的黑腐病菌種為根生鏈格孢(Alternaria radicina),為活體接種;供試的蘿卜品種為櫻桃蘿卜(為市售產品,購買于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染色體數2n = 2x = 18 ;將
供試的種子播種在裝有滅菌基質的花盆(8cm*8cm)內,出苗后每盆留1_3株。(2)接種直接采用孢子懸浮液噴霧接種,接種后將供試植株放入塑料盒內,用保鮮膜保濕 48h。每供試材料設置3次重復,每次重復30株苗,以清水為對照,設置液孢子濃度5. 0 X IO4 個/mL、5. OX IO5個/mL、5. OX IO6個/mL、5. OX IO7個/mL四種接種濃度的孢子懸浮液和 2-4、5-7、8-9葉期三種苗齡,在20-25°C、相對濕度(RH) 95%以上誘導發病,置于光照培養室中,接種后第7d、第14d與第20d調查病情指數;
(3)病情指數分級病情指數分級標準以葉片為單位,按0-4級標準進行發病程度調查。a.剪葉法分級標準0級無癥;0. 1級病斑從接種傷口處向內擴展深度小于Imm ;0. 5級2-5mm以下; 1級5-10mm以下;2級10-15_以下;3級15-20_以下;4級20_以上。b.噴霧法分級標準0級無病;0. 1級葉上有一個小斑;0. 5級葉上有幾個病斑,或一個較大的病斑; 1級葉上發病區占葉面積的1/4 ;2級葉上發病區占葉面積的1/2 ;3級葉上發病區占葉面積的3/4 ;4級病區占葉面積3/4以上至全葉。1. 4數據處理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l 1. 5 (LSD,ρ < 0. 05)進行統計分析處理,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 進行制圖。2結果與分析2. 1不同接種濃度對抗病性的影響黑腐病的發病程度與接種物濃度呈正相關。從第10天表現典型癥狀的病情指數調查結果來看,以5. OX IO4個/mL、5. OX IO5個/mL接種發病慢,發病程度也較低,四種材料間發病差異不顯著;以、5. 0 X IO6個/mL、5. 0 X IO7個/mL兩個濃度接種時,四種材料間發病差異一致,濃度大、發病快。2. 2不同接種苗齡對抗病性的影響2 4葉期苗齡時,四種材料發病程度都比較重,病情指數值高,隨著苗齡的增加, 發病程度呈現減輕趨勢,說明隨著苗齡的增加其抗病力也增強。5 6葉期、7 8葉期苗齡四種材料間發病差異一致,但從發病情況來看,苗齡大接種后發病較慢。3、結論研究結果表明,所述的光照培養室內溫度優化為15-20°C ;所述的黑腐病孢子懸浮液濃度優選為5. 0 X IO6個/mL ;所述的黑腐病孢子懸浮液噴霧接種植株為2 4葉期幼苗, 14天后調查病情,該結論為櫻桃蘿卜抗黑腐病抗病育種工作打下了基礎。
權利要求
1.一種櫻桃蘿卜種質抗黑腐病的快速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驟依次組成(1)供試材料準備供試的黑腐病菌種為根生鏈格孢(Alternaria radicina),菌種接種采用活體接種方法;供試的蘿卜品種為櫻桃蘿卜;將供試的種子播種在裝有滅菌基質的花盆(8cm*8cm)內, 出苗后每盆留1-3株。(2)接種直接采用孢子懸浮液噴霧接種,接種后將供試植株放入塑料盒內,用保鮮膜保濕48h。 每供試材料設置3次重復,每次重復30株苗,以清水為對照,設置液孢子濃度5. 0 X IO4個/ mL、5. OX IO5個/mL、5. OX IO6個/mL、5. OX IO7個/mL四種接種濃度的孢子懸浮液和2-4、 5-7,8-9葉期三種苗齡,在20-25°C、相對濕度(RH) 95%以上誘導發病,置于光照培養室中, 接種后第7d、第14d與第20d調查病情指數;(3)病情指數分級病情指數分級標準以葉片為單位,按0-4級標準進行發病程度調查。a.剪葉法分級標準0級無癥;0. 1級病斑從接種傷口處向內擴展深度小于Imm ;0. 5級2-5mm以下;1級 5-10_以下;2級10_15_以下;3級15-20mm以下;4級20mm以上。b.噴霧法分級標準 0級無病;0. 1級葉上有一個小斑;0. 5級葉上有幾個病斑,或一個較大的病斑;1級葉上發病區占葉面積的1/4 ;2級葉上發病區占葉面積的1/2 ;3級葉上發病區占葉面積的 3/4 ;4級病區占葉面積3/4以上至全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照培養室內溫度優化為15-20°C; 所述的黑腐病孢子懸浮液濃度優選為5. OX IO6個/mL ;
3.如權利要求1或2的方法,所述的黑腐病孢子懸浮液噴霧接種植株為2 4葉期幼苗,保濕Mh,14天后調查病情。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櫻桃蘿卜種質抗黑腐病的快速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驟依次組成(1)供試材料準備、(2)接種和(3)病情指數分級,確定了適宜的黑腐病懸浮液濃度、櫻桃蘿卜抗病性篩選苗齡,與大田成株期接種相比,避免了氣候條件不適宜、環境中病蟲害等因素的影響,苗期在室內進行抗病性篩選則條件較易控制,鑒定周期短、速度快,能節省大量人力物力。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217501SQ20111006548
公開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8日
發明者丁自立, 何云啟, 崔磊, 張興中, 梅時勇, 梅雪飛, 王晴芳, 甘彩霞, 高翔, 黃來春 申請人: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