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小麥均播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小麥均播機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小麥均播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小麥均播機。
技術背景[0002]為提高小麥畝產量,小麥耕作大體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大壟背 到小壟背階段,即由減小壟背面積來增加下種量,增大種子占地面積,來增加小麥畝產 量;第二階段,先采用小壟背播種,然后復播,這樣,壟背更小,雖然可以增加一部分 小麥產量,但增加一次作業且不均勻;第三階段,均勻播種階段;先將小麥均勻在耕地 表面,隨旋耕土一起把麥種打入地下,使得整個麥田的種子均勻撒播,這樣小麥產量增 加顯著,但存在以下缺選陷,一是整個麥田沒有可適合施肥,除蟲,間作等其它作業空 間。二是旋耕機旋刀對少量麥種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三是進入土層深度的麥種深淺不 一,發芽率受到影響且浪費種子。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播種均勻、深淺一致、對麥種無損傷 的小麥均播機。[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小麥均播機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種料 箱、下種口及連接所述的種料箱和下種口的導種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種管為扁平 狀,所述的下種口為前后兩排以上,前后下種口沿左右方向相間排列,且各個下種口在 種料箱縱切面上的投影基本相互搭接。[0005]其附加技術特征為[0006]在所述的下種口前方設置有轉盤;[0007]在所述的下種口前方設置有耬腳;[0008]所述的下種口為前后兩排;[0009]所述的下種口為前后三排;[0010]在所述的導種管內設置有均種板,所述的均種板將該導種管分成多個導流槽。[0011]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小麥均播機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其一,由于包 括種料箱、下種口及連接所述的種料箱和下種口的導種管,所述的導種管為扁平狀,所 述的下種口為前后兩排以上,前后下種口沿左右方向相間排列,且各個下種口在種料箱 縱切面上的投影基本相互搭接,下種管是扁平狀,有利于麥種在下降過程中形成散狀, 下種口前后兩排,在地面投影左右無縫隙覆蓋,每個下種口播種寬度10-12厘米,這 樣,不但方便播種機前行,而且利于在種子上覆土;其二,由于在所述的下種口前方設 置有轉盤,對于秸稈還田的玉米地來說,使用更加方便;其三,由于在所述的下種口前 方設置有耬腳,對于耕作的玉米地來說,播種更加方便;其四,所述的下種口為前后兩 排或者三排,更加便于在種子上覆土;其五,由于在所述的導種管內設置有均種板,所 述的均種板將該導種管分成多個導流槽,播種更加均勻。3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小麥均播機的結構示意圖;[0013]圖2為耬腳排列結構示意圖;[0014]圖3為導種管的橫截面放大圖;[0015]圖4為另一種小麥均播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小麥增產且方便作業的栽培方法及小麥均播機的結 構和使用原理做進一步詳細說明。[0017]如圖1和圖2所示的小麥均播機的結構示意圖,該小麥均播機包括種料箱3、下 種口 4及連接種料箱3和下種口 4的導種管5,導種管5為扁平狀,下種口為前后兩排或 者兩排以上,使得前后下種口 4沿左右方向相間排列,且各個下種口 4在種料箱3縱切面 上的投影相互搭接,有利于麥種在下降過程中形成散狀,下種口前后兩排,在地面投影 左右無縫隙覆蓋,每個下種口播種寬度10-12厘米,這樣,不但方便播種機前行,而且 利于在種子上覆土。下種口 4的前方可以設置有轉盤1用于開溝,如圖4所示,下種口 4的前方也可以設置有普通三角形耬腳2。[0018]下種口 4為前后兩排或者三排,更加便于種子的覆土。[0019]如圖3所示,在導種管5內設置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均種板6,均種板6將該導 種管5分成多個導流槽7,這樣,播種更加均勻。[0020]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僅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只要結構與本實用新型小麥 增產且方便作業的栽培方法及小麥均播機的結構相同,就落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1.小麥均播機,包括種料箱、下種口及連接所述的種料箱和下種口的導種管,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導種管為扁平狀,所述的下種口為前后兩排以上,前后下種口沿左右方 向相間排列,且各個下種口在種料箱縱切面上的投影基本相互搭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均播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種口前方設置有轉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均播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種口前方設置有耬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均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種口為前后兩排。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均播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種口為前后三排。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均播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導種管內設置有均種 板,所述的均種板將該導種管分成多個導流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小麥均播機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小麥均播機。其主要技術特征為包括種料箱、下種口及連接所述的種料箱和下種口的導種管,所述的導種管為扁平狀,所述的下種口為前后兩排以上,前后下種口沿左右方向相間排列,且各個下種口在種料箱縱切面上的投影基本相互搭接,下種管是扁平狀,有利于麥種在下降過程中形成散狀,圓盤下種口前后兩排在地面投影左右無縫隙覆蓋,每個下種口播種寬度10-12厘米,這樣,不但方便播種機前行,而且利于在種子上覆土。
文檔編號A01C7/20GK201805693SQ201020550260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30日
發明者茜曉哲, 馬俊永, 馬志遠, 馬洪彬 申請人:馬洪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