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小麥秸稈全量還田水稻機械化栽秧稻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稻作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小麥秸稈全量還田水稻機械化栽秧稻作 方法。
背景技術:
每當麥收季節,“秸稈禁燒”成為政府重點工作,由于沒有找到一條簡便可行的處 理辦法,往往造成禁而不止,屢禁不止的現象,煙霧彌漫周邊地區。焚燒秸稈不但污染環境, 浪費有機資源,且危害土壤微生物、有機質等,農民雖曉其害,但如采取清理出田等措施,則 費時、費工、費力,難以適應農村輕壯年勞力少、搶季節的現狀,農民只有焚燒麥草以便耕 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小麥秸稈全量還田水稻機械化栽秧稻作方法,該稻 作方法保證麥田秸稈全量還田,實現水稻機械化栽秧,省工、省力、增產、增效。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該稻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秸稈還田小麥收割時留茬10cm-30cm,同時把秸稈切成5cm-8cm長度,麥秸稈均勻 撒于田面;(2)施肥整田施基肥,灌水5cm-6cm泡田2_3天,中型拖拉機配套埋草旋耕機采取橫 豎兩遍作業一次完成埋草和整地,麥秸稈還田的埋深為5cm-10cm ;(3)機械栽秧埋草旋耕作業后沉實2-3天進行機械化栽秧,機插秧水深lcm-1.5cm,栽 插深度在1.5cm以內;(4)綜合管理機插秧后,在早期、中期和后期分別進行相應的水分、肥料和病蟲草管 理,活熟到老。其中,小麥收獲時,用半喂入高性能聯合收割機收獲,留茬10 - 15cm,同時開動秸 桿切碎裝置,將秸桿切成5cm — 8cm長度,并自動分撒于田面;或用全喂入聯合收割機收獲, 留高茬30cm,脫粒后的麥秸桿切碎后均勻撒于田面。其中,塑料軟盤濕潤育秧,秧齡18 22天,葉齡3. 5 4. 0葉,機插行、株距為30 cm*ll. 7 cm,機插秧的漏插率含5%,每畝插足1. 8萬穴,3. 5-4苗/穴,基本苗6. 5-7. 5萬/田。其中,插秧后田間灌2. 5-3. 5cm淺水層護苗,插秧后3 d,排水露田增氧,促進秧 苗扎根;插秧后6 7 d灌3 cm水層后施除草劑和分蘗肥,保持5 6 d內有水層,缺 水時及時補水,隨后及時落干,沉實田土,通氣促根;幼穗分化至揚花期保持lcm-2 cm淺水 層,灌漿期間隙灌溉干濕交替,即每次灌水3 cm-5 cm,自然耗干后2-3天再灌同樣深的水; 當苗數達到計劃穗數80 %時,常規粳稻18-19萬/667 m2,開溝分次擱田,保持田面濕潤, 收獲前7 d斷水;分蘗、拔節期發現雜稻立即人工拔除。其中,應實行測土配方施肥,肥料包括氮肥、鉀肥和磷肥,畝施入純氮量為風干秸3稈總重量的3. 3%-3· 5%,即畝施純氮18-20kg, N =P2O5 =K2O比例為1 :0. 3 :0. 8 ;氮肥分為基 肥、分蘗肥和穗肥,其比例分別為總氮量的70%、20%、10%,氮肥的基肥在施肥整田時施加, 氮肥的分蘗肥在栽插后5 6 d、15 d各施分蘗肥氮肥總量的50%,氮肥的穗肥在葉齡余 數3. 5 3. 0時一次施用;P2O5作基肥一次施入;K20分基肥和穗肥各半施入。其中,在做好常規病蟲草綜合防治的同時,特別注重稻飛虱防治,惡控黑條矮縮病 發生,中后期注意防治紋枯病、稻瘟病及螟蟲、褐飛虱等病蟲的危害。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解決小麥收割后麥秸稈的回收再利用問題,簡便易行,有 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和團粒結構,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強土壤肥力,同時有利于水稻 規模化種植,適合蘇、滬、皖、豫、淅、湘、贛、魯等稻麥輪作兩熟區;2、在還田作業時配合施基 肥,加速還田秸稈的腐解,提高當年的還田效果;3、施好基肥后立刻放水5 cm-6 cm泡田 2-3天,泡軟秸桿,泡透土壤,耕作效果好;4、麥秸桿還田的埋深為5 10cm,有利于機插水 稻產量和品質的形成;5、本方法實現麥田秸稈全量還田達350-400Kg/畝,做到麥田秸稈全 量還田,培肥地力,解決麥秸焚燒污染環境和隨意丟棄造成農業資源污染的難題;6、本方法 省工節本、有利于規模化種植,可提高水稻單產5%以上,畝節本增收100元以上。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這些實施例不能理解為 是對技術解決方案的限制。實施例1 依以下具體步驟進行水稻稻作(1)秸稈還田小麥收獲時,用半喂入高性能聯合收割機收獲,留茬10- 15cm,同時開 動秸桿切碎裝置,將秸桿切成5cm - 8cm長度,并自動分撒于田面;(2)施肥整田施基肥,灌水5cm-6cm泡田2_3天,中型拖拉機配套埋草旋耕機采取橫 豎兩遍作業一次完成埋草和整地,麥秸稈還田的埋深為5cm-10cm ;(3)機械栽秧埋草旋耕作業后沉實2-3天進行機械化栽秧,機插秧水深lcm-1.5cm,栽 插深度在1.5cm以內;其中,塑料軟盤濕潤育秧,秧齡18 22天,葉齡3. 5 4. 0葉,機插 行、株距為30 cm*11.7 cm,每畝插足1. 8萬穴,3. 5-4苗/穴,基本苗6. 5-7. 5萬/畝;(4)綜合管理機插秧后,在早期、中期和后期分別進行相應的水分、肥料和病蟲草管 理,活熟到老;其中,插秧后田間灌2. 5-3. 5cm淺水層護苗,插秧后3 d,排水露田增氧,促 進秧苗扎根;插秧后6 7 d灌3 cm水層后施除草劑和分蘗肥,保持5 6 d內有水 層,缺水時及時補水,隨后及時落干,沉實田土,通氣促根;幼穗分化至揚花期保持lcm-2 cm 淺水層,灌漿期間隙灌溉干濕交替,即每次灌水3 cm-5 cm,自然耗干后2-3天再灌同樣深的 水;當苗數達到計劃穗數80 %時,常規粳稻18-19萬/667 m2,開溝分次擱田,保持田面 濕潤,收獲前7 d斷水;分蘗、拔節期發現雜稻立即人工拔除;其中,應實行測土配方施肥, 肥料包括氮肥、鉀肥和磷肥,畝施入純氮量為風干秸稈總重量的3. 3%,即畝施純氮Wkg、 P2O5 5.4kg、K2O 14.4 kg,氮肥分為基肥12. 6 kg、分蘗肥3. 6kg和穗肥1. 8kg,施肥整田時 施基肥氮肥12. 6kg,在栽插后5 6 d、15 d各施分蘗肥氮肥Ukg,在葉齡余數3. 5 3. 0時一次施用穗肥氮肥1. 8kg ;P2O5在施肥整田時作基肥一次施入5. 4kg ;K20分基肥和穗 肥各施入7. ^g;其中,在做好常規病蟲草綜合防治的同時,特別注重稻飛虱防治,惡控黑 條矮縮病發生,中后期注意防治紋枯病、稻瘟病及螟蟲、褐飛虱等病蟲的危害。
實施例2 依以下具體步驟進行水稻稻作(1)秸稈還田小麥收獲時,用全喂入聯合收割機收獲,留高茬30cm,脫粒后的麥秸桿 切碎成5cm - 8cm長度后均勻撒于田面;(2)施肥整田施基肥,灌水5cm-6cm泡田2_3天,中型拖拉機配套埋草旋耕機采取橫 豎兩遍作業一次完成埋草和整地,麥秸稈還田的埋深為5cm-10cm ;(3)機械栽秧埋草旋耕作業后沉實2-3天進行機械化栽秧,機插秧水深lcm-1.5cm,栽 插深度在1.5cm以內;其中,塑料軟盤濕潤育秧,秧齡18 22天,葉齡3. 5 4. 0葉,機插 行、株距為30 cm*11.7 cm,每畝插足1. 8萬穴,3. 5-4苗/穴,基本苗6. 5-7. 5萬/畝;(4)綜合管理機插秧后,在早期、中期和后期分別進行相應的水分、肥料和病蟲草管 理,活熟到老;其中,插秧后田間灌2. 5-3. 5cm淺水層護苗,插秧后3 d,排水露田增氧,促 進秧苗扎根;插秧后6 7 d灌3 cm水層后施除草劑和分蘗肥,保持5 6 d內有水 層,缺水時及時補水,隨后及時落干,沉實田土,通氣促根;幼穗分化至揚花期保持lcm-2 cm 淺水層,灌漿期間隙灌溉干濕交替,即每次灌水3 cm-5 cm,自然耗干后2-3天再灌同樣深的 水;當苗數達到計劃穗數80 %時,常規粳稻18-19萬/667 m2,開溝分次擱田,保持田面 濕潤,收獲前7 d斷水;分蘗、拔節期發現雜稻立即人工拔除;其中,應實行測土配方施肥, 肥料包括氮肥、鉀肥和磷肥,畝施入純氮量為風干秸稈總重量的3. 4%,即畝施純氮Wkg、 P2O5 5.7 kg、K2O 15.2 kg,氮肥分為基肥13. 3kg、分蘗肥3. 8kg和穗肥1.9kg,施肥整田時 施基肥氮肥13. 3kg,在栽插后5 6 d、15 d各施分蘗肥氮肥1.9 kg,在葉齡余數3. 5 3. 0時一次施用穗肥氮肥1. 9kg ;P2O5在施肥整田時作基肥一次施入5. 7 kg ;Κ20分基肥和 穗肥各施入7. 6 kg ;其中,在做好常規病蟲草綜合防治的同時,特別注重稻飛虱防治,惡控 黑條矮縮病發生,中后期注意防治紋枯病、稻瘟病及螟蟲、褐飛虱等病蟲的危害。實施例3 依以下具體步驟進行水稻稻作(1)秸稈還田小麥收獲時,用半喂入高性能聯合收割機收獲,留茬10- 15cm,同時開 動秸桿切碎裝置,將秸桿切成5cm - 8cm長度,并自動分撒于田面;(2)施肥整田施基肥,灌水5cm-6cm泡田2_3天,中型拖拉機配套埋草旋耕機采取橫 豎兩遍作業一次完成埋草和整地,麥秸稈還田的埋深為5cm-10cm ;(3)機械栽秧埋草旋耕作業后沉實2-3天進行機械化栽秧,機插秧水深lcm-1.5cm,栽 插深度在1. 5cm以內;其中,塑料軟盤濕潤育秧,秧齡18 22天,葉齡3. 5 4. 0葉,機插 行、株距為30 cm*11.7 cm,每畝插足1. 8萬穴,3. 5-4苗/穴,基本苗6. 5-7. 5萬/畝;(4)綜合管理機插秧后,在早期、中期和后期分別進行相應的水分、肥料和病蟲草管 理,活熟到老;其中,插秧后田間灌2. 5-3. 5cm淺水層護苗,插秧后3 d,排水露田增氧,促 進秧苗扎根;插秧后6 7 d灌3 cm水層后施除草劑和分蘗肥,保持5 6 d內有水 層,缺水時及時補水,隨后及時落干,沉實田土,通氣促根;幼穗分化至揚花期保持lcm-2 cm 淺水層,灌漿期間隙灌溉干濕交替,即每次灌水3 cm-5 cm,自然耗干后2-3天再灌同樣深的 水;當苗數達到計劃穗數80 %時,常規粳稻18-19萬/667 m2,開溝分次擱田,保持田面 濕潤,收獲前7 d斷水;分蘗、拔節期發現雜稻立即人工拔除;其中,應實行測土配方施肥, 肥料包括氮肥、鉀肥和磷肥,畝施入純氮量為風干秸稈總重量的3. 5%,即畝施純氮20kg、 P2O5 6.0 kg、K2O 16.0 kg,氮肥分為基肥14. 0 kg、分蘗肥4.0 kg和穗肥2. 0kg,施肥整 田時施基肥氮肥14.0 kg,在栽插后5 6 d、15 d各施分蘗肥氮肥2.0 kg,在葉齡余數3. 5 3. 0時一次施用穗肥氮肥2. Okg ;P2O5在施肥整田時作基肥一次施入6. 0 kg ;K20分 基肥和穗肥各施入8.0 kg;其中,在做好常規病蟲草綜合防治的同時,特別注重稻飛虱防 治,惡控黑條矮縮病發生,中后期注意防治紋枯病、稻瘟病及螟蟲、褐飛虱等病蟲的危害。
權利要求
1.小麥秸稈全量還田水稻機械化栽秧稻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稻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秸稈還田小麥收割時留茬10cm-30cm,同時把秸稈切成5cm-8cm長度,麥秸稈均勻 撒于田面;(2)施肥整田施基肥,灌水5cm-6cm泡田2_3天,中型拖拉機配套埋草旋耕機采取橫 豎兩遍作業一次完成埋草和整地,麥秸稈還田的埋深為5cm-10cm ;(3)機械栽秧埋草旋耕作業后沉實2-3天進行機械化栽秧,機插秧水深lcm-1.5cm,栽 插深度在1.5cm以內;(4)綜合管理機插秧后,在早期、中期和后期分別進行相應的水分、肥料和病蟲草管 理,活熟到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秸稈全量還田水稻機械化栽秧稻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小麥收獲時,用半喂入高性能聯合收割機收獲,留茬10 - 15cm,同時開動秸桿切碎裝 置,將秸桿切成5cm - 8cm長度,并自動分撒于田面;或用全喂入聯合收割機收獲,留高茬 30cm,脫粒后的麥秸桿切碎后均勻撒于田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秸稈全量還田水稻機械化栽秧稻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塑料軟盤濕潤育秧,秧齡18 22天,葉齡3. 5 4. 0葉,機插行、株距為30 cm*ll. 7 cm,每畝插足1. 8萬穴,3. 5-4苗/穴,基本苗6. 5-7. 5萬/畝。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秸稈全量還田水稻機械化栽秧稻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插秧后田間灌2. 5-3. 5cm淺水層護苗,插秧后3 d,排水露田增氧,促進秧苗扎根; 插秧后6 7 d灌3 cm水層后施除草劑和分蘗肥,保持5 6 d內有水層,缺水時及時 補水,隨后及時落干,沉實田土,通氣促根;幼穗分化至揚花期保持lcm-2 cm淺水層,灌漿 期間隙灌溉干濕交替,即每次灌水3 cm-5 cm,自然耗干后2-3天再灌同樣深的水;當苗數 達到計劃穗數80 %時,常規粳稻18-19萬/667 m2,開溝分次擱田,保持田面濕潤,收獲前 7 d斷水;分蘗、拔節期發現雜稻立即人工拔除。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秸稈全量還田水稻機械化栽秧稻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應實行測土配方施肥,肥料包括氮肥、鉀肥和磷肥,畝施入純氮量為風干秸稈總重量 的3. 3%-3· 5%,即畝施純氮18-20kg, N =P2O5 =K2O比例為1 :0. 3 :0. 8 ;氮肥分為基肥、分蘗 肥和穗肥,其比例分別為總氮量的70%、20%、10%,氮肥的基肥在施肥整田時施加,氮肥的 分蘗肥在栽插后5 6 d、15 d各施分蘗肥氮肥總量的50%,氮肥的穗肥在葉齡余數 3. 5 3. 0時一次施用;I32O5作基肥一次施入;K20分基肥和穗肥各半施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秸稈全量還田水稻機械化栽秧稻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做好常規病蟲草綜合防治的同時,特別注重稻飛虱防治,惡控黑條矮縮病發生,中 后期注意防治紋枯病、稻瘟病及螟蟲、褐飛虱等病蟲的危害。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小麥秸稈全量還田水稻機械化栽秧稻作方法,小麥收割時留茬10cm-30cm,把秸稈切成5cm-8cm長度均勻撒于田面;施基肥,灌水5cm-6cm泡田2-3天,中型拖拉機配套埋草旋耕機采取橫豎兩遍作業一次完成埋草和整地,麥秸稈還田的埋深為5cm-10cm;埋草旋耕作業后沉實2-3天進行機械化栽秧,機插秧水深1cm-1.5cm,栽插深度在1.5cm以內;機插秧后,在早期、中期和后期分別進行相應的水分、肥料和病蟲草管理,活熟到老。本發明將小麥收割后的秸稈全部留在稻田中,通過自然腐解使其全部腐變為可利用的肥料,杜絕秸稈焚燒,凈化空氣,保護環境,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和團粒結構、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文檔編號C05F11/00GK102037880SQ201010524260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9日
發明者何孝衛, 馮素明, 劉宣東, 嵇友權, 朱躍前, 胡志國, 高紅權 申請人:漣水縣作物栽培技術指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