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促使水稻蘗芽長勢一致的分蘗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糧食作物的種植方法,尤其是通過對秧苗分蘗的控制來促使水稻一致 成熟的方法。
背景技術:
秧苗在插秧至稻田后,具有一個分蘗過程,無論是常規的一棵可分出10-15蘗芽 的秧苗還是通過特殊育苗方式(如本申請人的201010204311. 1號發明專利申請)致使分蘗 數量達到常規3-5倍的秧苗,較早分出的蘗芽,長勢較高,較晚分出的蘗芽,長勢較矮,該蘗 芽長勢不一致的現象可能會導致水稻最終成熟不一致,尤其是分出的蘗芽較多時水稻最終 成熟不一致的情形越顯嚴重。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克服現有水稻因秧苗蘗芽長勢不 一致的現象可能會導致水稻最終成熟不一致的缺陷,提供一種促使水稻蘗芽長勢一致的分 蘗控制方法,同時改變雜交水稻的生長期以增加種植頻次。為此,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促使水稻蘗芽長勢一致的分蘗控制方法,其特征是
促使水稻蘗芽長勢一致的分蘗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將秧苗插秧于稻田,至分蘗中后期 在稻田中蓄水將較矮的蘗芽浸沒在水中、較高的蘗芽露在水面以上,之后對水面以上的蘗 芽噴施矮壯素,噴施后3-12小時將田中蓄水排出露出較矮的蘗芽與較高的蘗芽一起生長 至成熟。作為優選技術措施,于10月中、下旬將催芽種籽播種于透明大棚內的苗床上培育 40-50天成小苗,再將小苗移栽到透明大棚內的寄秧田成秧苗,其間透明大棚內溫度控制在 4-15°C ;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將秧苗插秧于稻田。在所述的透明大棚內建透明小棚,將催芽種籽播種于小棚內的苗床上培育40 50天成小苗,小棚內的溫度控制在7_12°C。作為優選技術措施,每天至少一次對透明大棚、透明小棚進行通風換氣,保證透明 大棚、透明小棚內的氧氣含量。作為優選技術措施,建造水田溫床,即在土壤中鋪設加熱管道,用取熱管道向所述 加熱管道內輸入適宜溫度的流動水流對土壤加熱,并將加熱管道內的水流經排水管道排 出;以該水田溫床為苗床培育小苗及以該水田溫床為寄秧田培育成秧苗。作為優選技術措施,在苗床或/和寄秧田之下25-35cm深處埋設2-3cm厚的保溫 材料成田基。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向稻田中蓄水而將分出的蘗芽分成兩部分較高的露在水面以上,較矮的浸沒 在水面以下;再對水面以上的蘗芽噴施矮壯素,噴施后3-12小時將田中蓄水排出露出較矮的蘗芽與較高的蘗芽一起生長至成熟。因此,較高的露在水面以上蘗芽因噴施矮壯素生長 受到抑制,較矮的蘗芽因浸沒在水面以下未噴施到矮壯素而可以正常生長,由此可以促使 蘗芽盡快長勢一致而保證一致成熟。本發明之所以在噴施后3-12小時將田中蓄水排出露 出較矮的蘗芽,是考慮到3-12小時噴施的矮壯素已經被吸收,此時將蓄水排出不會令矮壯 素影響到較矮蘗芽的生長。該方法,尤其適用于分出蘗芽較多的水稻的種植管理。2、通過種籽催芽后,經過低溫期(可長達一個冬季)的育秧和移栽,達到延長秧齡 和控制發芽期(溫度過低會導致發芽種籽、小苗、秧苗凍死不能生長,溫度過高則會令小苗、 秧苗生長過快而不能進行長時間的陽光照射),從而使雜交水稻的秧苗經歷更長時間的光 合作用、吸收養份,為后期生長儲備營養、養分,促使水稻生長期機理性能的巨大提升,從而 使插秧后分蘗數量達到常規種植的3-5倍以期經過生長成熟后達到增產。3、改變了雜交水稻的種植時間,相對于現有雜交水稻而言,本發明方法的插秧時 間提前了近兩個月(該時間與早稻的插秧時間相一致),在本季收割后可再按照常規育苗方 法再種植一季雜交水稻(即第二季雜交水稻,該第二季雜交水稻的插秧時間與晚稻的插秧 時間相一致),由此增加了雜交水稻的種植頻次來達到增產。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促使水稻蘗芽長勢一致的分蘗控制方法,
促使水稻蘗芽長勢一致的分蘗控制方法,是將秧苗插秧于稻田,至分蘗中后期在稻田 中蓄水將較矮的蘗芽(通常是后期分出的)浸沒在水中、較高的蘗芽(通常是前期分出的)露 在水面以上,之后對水面以上的蘗芽噴施矮壯素,噴施后3-12小時將田中蓄水排出露出較 矮的蘗芽與較高的蘗芽一起生長至成熟。所述的矮壯素,又名稻麥立,化學式C14H9C15,分子量354.49 g/mol,CAS號為 50-29-3,英文俗名為chlormequat chloride,英文簡稱為CCC。矮壯素的生理功能是控制 植株的營養生長(即根莖葉的生長),促使植株的生殖生長(即花和果實的生長),使植株的 間節縮短、矮壯并抗倒伏,促使葉片顏色加深,光合作用加強,提高植株的坐果率、抗旱性、 抗寒性和抗鹽堿的能力。鑒于矮壯素為常規用農藥,因此其具體噴施方法可參考農藥的使 用說明書噴施或按照常規方式噴施即可。進一步的,于10月中、下旬將催芽種籽播種于透明大棚內的苗床上培育40-50天 成小苗,再將小苗移栽到透明大棚內的寄秧田成秧苗,其間透明大棚內溫度控制在4-15°C (從育成小苗到移栽到寄秧田成秧苗相當于二段育秧,本發明在時間、環境上進行了改進); 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將秧苗插秧于稻田。通常的,苗床上的小苗、寄秧田上的秧苗在低 于4°C時停止生長,而在整個育秧期,日平均氣溫較低(低于10°C,較長時間會低于4°C),而 且日溫差較大,不適于按照現有方法育秧,這就是本發明建立透明大棚來控制穩定的溫度, 同時保證充足的陽光照射,結合二段育秧方法來實現本發明的育秧并提早插秧時間。本發 明所述的透明大棚是指高度通常在2米左右可以供人員在其中行走的棚舍,本發明所述的 透明小棚是立體規格小于透明大棚的如高度在50-60CM的棚舍,因此在一個大棚中可以搭 建1各或者多個塑料小棚。本發明的苗床和寄秧田可以在同一透明大棚中,也可以在不同 的透明大棚中。
4
該方法將30天左右的常規秧期延長至跨越的整個冬季,達到延長秧齡和控制發 芽(即分蘗)期,從而使水稻秧苗經歷更長時間的光合作用和吸收養份,促使水稻在發育期 機理性能的巨大提升,從而使插秧后分蘗數量達到常規種植的3-5倍以期經過生長成熟后 達到增產。具體的,可在透明大棚內建透明小棚,將催芽種籽播種于小棚內的苗床上培育 40 50天成小苗,小棚內的溫度控制在7-12°C。為了保證透明大棚、透明小棚內的氧氣含量,使低溫育秧和移栽的大棚室溫必須 保持新鮮空氣,每天至少一次對透明大棚、透明小棚進行通風換氣(通風換氣時間最好在中 午,以避免較冷的外界空氣進入大棚而降低大棚內溫度,惡劣的驟冷、大風雪天氣除外),排 出濃度較高的CO2。也可建造水田溫床,即在土壤中鋪設加熱管道,用取熱管道向所述加熱管道內輸 入適宜溫度的流動水流對土壤加熱,并將加熱管道內的水流經排水管道排出,以該水田溫 床為苗床培育小苗及以該水田溫床為寄秧田培育成秧苗。如此可確保育秧條件而順利進行育秧。為了保證適宜的溫度條件,在苗床或/和寄秧田之下25-35cm深處埋設2-3cm厚 的保溫材料(如珍珠巖合成板)成田基。此外,大棚內的溫度控制可采用太陽能、地熱、上述水田溫床的發明技術和其他能 源,實現大棚大面積的專業育秧和移苗種植;也可采用小鍋爐或液化氣、天然氣等。由于大 棚內可加設小棚,空間立方體積較小,平均成本較低,大批量產業化單位成本較低。插秧時可按照常規方式插秧,插秧后可按照常規方式實施管理,尤其要注意對稻 田耘田,使插秧后的秧苗根部確保一定的養分,秧苗生長期間,要注意施肥,當生長分蘗(發 芽)至常規的3-5倍時(通常是42-54孽)要及時擱田(即脫田水),避免成熟時間的差異化, 以免影響高產。以下介紹幾個種植實例。例1:2009年10月17日在浙江新昌,將催芽種籽(勇優9號)播種于透明大棚內 的苗床上培育至2009年11月25日成小苗,再將小苗移栽到同一透明大棚內的寄秧田成 秧苗,其間每天中午對透明大棚、透明小棚進行通風換氣1小時,透明大棚內溫度控制在 4-8 °C,2010年3月28將秧苗插秧于稻田,至5月下旬分出47孽。之后向稻田中蓄水,將其 中約一半的蘗芽浸沒在水面以下,按照常規方式于上午10 00至10 30對水面以上的蘗芽 噴施矮壯素,14 00將田中蓄水排出露出較矮的蘗芽與較高的蘗芽一起生長,5-8天后所有 蘗芽長勢整齊一致,可望一致成熟。例2:2009年10月17日在浙江新昌,將催芽種籽(勇優9號)播種于透明大棚內的 苗床上(苗床采用水田溫床)培育至2009年11月25日成小苗,再將小苗移栽到另一透明大 棚內的寄秧田(寄秧田采用水田溫床)成秧苗,其間每天中午對透明大棚、透明小棚進行通 風換氣1小時,透明大棚內溫度控制在7-10°C,2010年3月28將秧苗插秧于稻田,至5月 下旬分出53孽。之后向稻田中蓄水,將其中約40%的蘗芽浸沒在水面以下,按照常規方式 于上午9 :00至9 30對水面以上的蘗芽噴施矮壯素,15 00將田中蓄水排出露出較矮的蘗 芽與較高的蘗芽一起生長,6-8天后所有蘗芽長勢整齊一致,可望一致成熟。例3:2009年10月17日在浙江新昌,將催芽種籽(勇優9號)播種于透明大棚內的苗床上(苗床下25-35cm深處埋設2-3cm厚的珍珠巖合成板作為保溫材料成田基)培育至 2009年11月25日成小苗,再將小苗移栽到同一透明大棚內的寄秧田(寄秧田下25-35cm深 處埋設2-3cm厚的珍珠巖合成板作為保溫材料成田基)成秧苗,其間每天中午對透明大棚、 透明小棚進行通風換氣1小時,透明大棚內溫度控制在9-14°C,2010年3月28將秧苗插秧 于稻田,至5月下旬分出57孽。之后向稻田中蓄水,將其中約60%的蘗芽浸沒在水面以下, 按照常規方式于上午8 :00至8 30對水面以上的蘗芽噴施矮壯素,12 00將田中蓄水排出 露出較矮的蘗芽與較高的蘗芽一起生長,5-8天后所有蘗芽長勢整齊一致,可望一致成熟。例4 :2009年10月17日在浙江新昌,在透明大棚內建透明小棚,將催芽種籽(勇優 9號)播種于透明小棚的苗床上培育至2009年11月25日成小苗,再將小苗移栽到另一透 明大棚內的寄秧田成秧苗,其間每天中午對透明大棚、透明小棚進行通風換氣1小時,透明 大棚內溫度控制在4-7°C,透明小棚內溫度控制在8-10°C,2010年3月28將秧苗插秧于稻 田,至5月下旬分出49孽。之后向稻田中蓄水,將其中約一半的蘗芽浸沒在水面以下,按照 常規方式于下午15 00至15 30對水面以上的蘗芽噴施矮壯素,18 30將田中蓄水排出露 出較矮的蘗芽與較高的蘗芽一起生長,6-8天后所有蘗芽長勢整齊一致,可望一致成熟。例5 :2009年10月17日在浙江新昌,在透明大棚內建透明小棚,將催芽種籽(勇優 9號)播種于透明小棚的苗床(苗床采用水田溫床及在寄秧田下25-35cm深處埋設2-3cm厚 的聚苯乙烯板作為保溫材料成田基,令保溫材料位于水田溫床的管道之下)上培育至2009 年11月25日成小苗,再將小苗移栽到另透明大棚內的寄秧田(寄秧田采用水田溫床)成 秧苗,其間每天中午對透明大棚、透明小棚進行通風換氣1小時,透明大棚內溫度控制在 6-11°C,透明小棚內溫度控制在8-12°C,2010年3月28將秧苗插秧于稻田,至5月下旬分 出53孽。之后向稻田中蓄水,將其中約40%的蘗芽浸沒在水面以下,按照常規方式于下午 14 :00至14 :30對水面以上的蘗芽噴施矮壯素,下午19 :00將田中蓄水排出露出較矮的蘗 芽與較高的蘗芽一起生長,5-8天后所有蘗芽長勢整齊一致,可望一致成熟。例6 2009年10月17日在浙江新昌,在透明大棚內建透明小棚,將催芽種籽(勇 優9號)播種于透明小棚的苗床(苗床下25-35cm深處埋設2-3cm厚的珍珠巖合成板作為保 溫材料成田基)上培育至2009年11月25日成小苗,再將小苗移栽到透明大棚內的寄秧田 (寄秧田下25-35cm深處埋設2-3cm厚的珍珠巖合成板作為保溫材料成田基)成秧苗,其間 每天中午對透明大棚、透明小棚進行通風換氣1小時,透明大棚內溫度控制在6-10°C,透明 小棚內溫度控制在9-12°C,2010年3月28將秧苗插秧于稻田,至5月下旬分出55孽。之 后向稻田中蓄水,將其中約一半的蘗芽浸沒在水面以下,按照常規方式于上午08 :00至08 30對水面以上的蘗芽噴施矮壯素,14 00將田中蓄水排出露出較矮的蘗芽與較高的蘗芽一 起生長,5-8天后所有蘗芽長勢整齊一致,可望一致成熟。上述各個例子,至6月中旬各蘗陸續有稻穗抽出,稻穗數量明顯多于現有方法種 植的雜交水稻,按照勇優9號雜交水稻的150天全生長期,可望在7月中、上旬成熟而增產。 上述各例子從插秧至成熟的生長期間與早稻的生長期間一致,因此可以與晚稻一起實施第 二季雜交水稻的種植,鑒于第二季雜交水稻的種植時間和氣溫條件,按照常規方法育秧即 可,如此以來,可以按照早稻、晚稻一年兩季的種植頻次和時間種植雜交水稻來實現單位面 積的產量。此外,鑒于本發明的構思,難于通過例子一一說明,可根據各雜交水稻品種的生長
6期(大約123-150天)不同、氣候條件的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在具體育秧和插秧時,可在本發 明的時間和溫度范圍內調整,將不影響本發明方法的實施。
權利要求
促使水稻蘗芽長勢一致的分蘗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將秧苗插秧于稻田,至分蘗中后期在稻田中蓄水將較矮的蘗芽浸沒在水中、較高的蘗芽露在水面以上,之后對水面以上的蘗芽噴施矮壯素,噴施后3 12小時將田中蓄水排出露出較矮的蘗芽與較高的蘗芽一起生長至成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促使水稻蘗芽長勢一致的分蘗控制方法,其特征是于10月 中、下旬將催芽種籽播種于透明大棚內的苗床上培育40-50天成小苗,再將小苗移栽到透 明大棚內的寄秧田成秧苗,其間透明大棚內溫度控制在4-15°C ;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 將秧苗插秧于稻田。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促使水稻蘗芽長勢一致的分蘗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 透明大棚內建透明小棚,將催芽種籽播種于小棚內的苗床上培育40 50天成小苗,小棚內 的溫度控制在7-12°C。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促使水稻蘗芽長勢一致的分蘗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每天 至少一次對透明大棚進行通風換氣,保證透明大棚內的氧氣含量。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促使水稻蘗芽長勢一致的分蘗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每天 至少一次對透明小棚進行通風換氣,保證透明小棚內的氧氣含量。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促使水稻蘗芽長勢一致的分蘗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建造水田 溫床,即在土壤中鋪設加熱管道,用取熱管道向所述加熱管道內輸入適宜溫度的流動水流 對土壤加熱,并將加熱管道內的水流經排水管道排出;以該水田溫床為苗床培育小苗及以 該水田溫床為寄秧田培育成秧苗。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促使水稻蘗芽長勢一致的分蘗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苗床或 /和寄秧田之下25-35cm深處埋設2-3cm厚的保溫材料成田基。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促使水稻蘗芽長勢一致的分蘗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保 溫材料位于所述加熱管道的下側。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促使水稻蘗芽長勢一致的分蘗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苗床或 /和寄秧田之下25-35cm深處埋設2-3cm厚的保溫材料成田基。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促使水稻蘗芽長勢一致的分蘗控制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太 陽能、地熱、液化氣、天然氣中至少一種能源為所述的透明大棚加溫。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促使水稻蘗芽長勢一致的分蘗控制方法,屬于糧食作物的種植方法,現有水稻蘗芽長勢不一致,可能會導致水稻最終成熟不一致,本發明是促使水稻蘗芽長勢一致的分蘗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將秧苗插秧于稻田,至分蘗中后期在稻田中蓄水將較矮的蘗芽浸沒在水中、較高的蘗芽露在水面以上,之后對水面以上的蘗芽噴施矮壯素,噴施后3-12小時將田中蓄水排出露出較矮的蘗芽與較高的蘗芽一起生長至成熟。該方法使較高的露在水面以上蘗芽因噴施矮壯素生長受到抑制,較矮的蘗芽因浸沒在水面以下未噴施到矮壯素而可以正常生長,由此可以促使蘗芽盡快長勢一致而保證一致成熟。
文檔編號A01G16/00GK101897283SQ20101023020
公開日2010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19日
發明者吳岳民, 陳正欽 申請人:吳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