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醬油用切碎小麥的粒度分布調整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對醬油用切碎小麥的粒度分布進行調整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醬油的釀造中,醬油麹通過在蒸煮大豆與切碎的炒小麥的混合物上接種種麹而制備得到。切碎的炒小麥的粒度,對抑制雜菌增殖及促進麹菌生長有很大影響。因此,優選將細粒體與粗粒體均衡地混雜一起。例如,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對于醬油麹的制備來說切碎小麥的粒度分布比較重要。具體來說,在說明書第1頁左欄第31行-第1頁右欄第7行記載了 “細粒體的切碎小麥被覆蒸煮大豆的表面,對表面水分進行適度調節,創造出適合麹菌生長的條件,抑制雜菌的增殖,粗粒體的切碎小麥進入到蒸煮大豆之間確保空隙,促進麹菌的生長”這一內容。如上所述,粗細混雜的切碎小麥對于醬油麹的制備來說是優選的。但是,簡便并高效地調整粗細混雜的切碎小麥的方法并沒有提出。例如使用篩將切碎小麥分粒為大于某一定粒度或者一定粒度以下,將它們以適當比例混合,由此對粗細混雜的切碎小麥進行調整這一操作本身是可能的。但是,通過1次切碎作業和分粒作業就調整為目標的粗細混雜的粒度分布是很難的,希望開發出更為簡便且高效的粒度分布調整方法。在上述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在炒煎10分鐘以內灑上炒小麥的10重量%以下的水等,進行切碎,由此對切碎小麥的粒度分布進行調整的方法。但是,由于到炒小麥切碎為止的時間比較短,難以對炒小麥進行均勻灑水等,故而沒有普及。另一方面,作為米等谷物的切碎機之一,采用了復式輥磨機。例如,在專利文獻2 中公開了能夠調整輥子間隙的復式輥磨機。但是,其中并沒有暗示將切碎后的不同粒度分布的多種原料混合,最終對粒度分布進行調整的方法。在食品以外的領域,如專利文獻3那樣對水泥原料的粒度分布進行調整的方法是公知的。在專利文獻3中,記載了在工作臺的內緣側的軌道上配置小徑的輥子,并且在外緣側的軌道上配置大徑的輥子,改變各輥子的壓下力,由此對切碎物的粒度分布進行調整的方法(圖1,圖2,權利要求1)。但是,在專利文獻3中也沒有暗示將原料分別切碎后進行混合,調整為粗細混雜的粒度分布的內容。專利文獻1 特公昭46-39074專利文獻2 特開2002-18298專利文獻3 特開平11-165088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切碎炒小麥時,簡便且高效地對具有適合醬油麹制備的粗細混雜的粒度分布的醬油用切碎小麥進行調整的方法。
通過具有如下特征的醬油用切碎小麥的粒度分布調整方法,解決上述課題,即在切碎醬油釀造所使用的炒小麥時,利用多個切碎裝置將炒小麥切碎,通過將由該切碎裝置得到的不同粒度分布的切碎小麥混合,對粒度分布進行調整。即本發明涉及一種方法,其利用多個切碎裝置將炒小麥切碎,制備多種具有不同粒度分布的切碎小麥,將其混合,調整為適合醬油用切碎小麥的粒度分布。作為本發明中使用的切碎裝置,可舉出錘磨機或銷棒粉碎機、輥磨機。這里所說的切碎裝置,是指錘磨機或銷棒粉碎機、輥磨機等切碎機進行切碎的部分。因此,“利用多個切碎裝置進行切碎”時,并不問切碎機本身是單數還是復數。例如,在使用1臺具有2對輥子的復式輥磨機時,切碎裝置有2個。另外,錘磨機和銷棒粉碎機由于只有1個切碎部件,因此將1臺錘磨機和1臺銷棒粉碎機聯合使用時,切碎裝置為2個。在上述切碎裝置中,輥磨機可以通過改變輥子間隙的大小來調整粒度分布,因此容易得到粗細混雜的切碎小麥。因此,在多個切碎裝置中,優選至少1個為輥磨機。這里所說的輥磨機,可舉出具有1對圓筒狀輥子的單式輥磨機和具有2對以上圓筒狀輥子的復式輥磨機。在多個切碎裝置中,對于剩余的切碎裝置沒有特殊限定,使用錘磨機或銷棒粉碎機、輥磨機即可。例如,利用錘磨機或銷棒粉碎機制備出具有偏集于細粒體的粒度分布的切碎小麥,利用單式輥磨機制備出具有偏集于粗粒體的粒度分布的切碎小麥,將兩者混合的話,就能調整為適合醬油用切碎小麥的粒度分布。另外,在多個切碎裝置中,如果至少為2個輥磨機的話,則能夠更為簡便地調整粒度分布。此時,將輥磨機中的一個的輥子間隙設定為與另一個輥磨機的輥子間隙不同的大小。例如,將一個的輥子間隙設定為較小,另一個的輥子間隙設定為較大,前者制備偏集于細粒體的切碎小麥,后者制備偏集于粗粒體的切碎小麥。關于剩余的切碎裝置,和上述一樣沒有特別限定,使用錘磨機或銷棒粉碎機、輥磨機等即可。然后,將制備出的多個不同粒度分布的切碎小麥混合,調整為適合醬油用切碎小麥的粒度分布。此時的混合比,沒有必要一定是相等的。上述輥子間隙的大小,優選在0. 1-2. Omm的范圍內調節。輥子間隙不到0. Imm的話,就裝置而言難以保持精密的間隙,難以適當調整粒度分布。并且,輥子間隙大于2. Omm 的話,得到的切碎小麥其主體是半切碎程度的粗粒體,幾乎沒有切碎效果。在醬油的釀造中使用的切碎小麥包含細粒體和粗粒體,優選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包含中間粒度的粒體。具體來說,優選32mesh以下的細粒體(將這種大小的粒體定義為“細粒”)為20-60重量%、比32mesh粗而在IOmesh以下的粒體(將這種大小的粒體定義為“中粒”)為30-65重量%,比IOmesh粗的粒體(將這種大小的粒體定義為“粗粒”)為10-40 重量%。進一步優選細粒25-40重量%、中粒30-55重量%、粗粒15-35重量%。通過使切碎小麥的粒度分布在上述范圍,細粒將蒸煮大豆的表面被覆,降低表面水分,從而抑制雜菌的增殖,粗粒確保原料間的空隙,使制麹中的溫度管理容易進行,從而使麹菌均勻生長。進而,通過含有中粒的切碎小麥,向制麹裝置盛入時具有不易發生比重分離的優點。這里所說的mesh,是表示粒體的粒大小的單位,是美國Tyler公司的標準規格。本發明通過利用多個切碎裝置對炒小麥進行切碎,由此得到不同粒度分布的切碎小麥,通過將其混合,能夠簡單地對醬油用切碎小麥的粒度分布進行調整。在切碎裝置中,如果至少1個使用輥磨機的話,通過改變輥子間隙的大小,能夠容易地得到具有所期望的粒度分布的醬油用切碎小麥。在切碎裝置中,至少2個使用輥磨機的話,通過將輥子間隙的大小設定為不同大小進行切碎,能夠更為簡便并靈活地對醬油用切碎小麥的粒度分布進行調整。切碎裝置使用輥磨機時,通過將輥子間隙的大小在0. 1-2. Omm的范圍內進行調節,能夠容易地制備出適于混合的切碎小麥。通過調整粒度分布以在細粒、粗粒的基礎上再包含某種程度的中粒,能抑制比重分離,穩定地制備出雜菌數少、并且麹菌均勻生長的麹。
圖1為實施例2-4中使用的復式輥磨機的主要部分剖面圖。圖中的箭頭表示輥子的旋轉方向。附圖標記
1復式輥磨機
21第1輥子
21a第1圓筒狀輥子(低速側)
21b第2圓筒狀輥子(高速側)
22第2輥子
22a第1圓筒狀輥子(低速側)
22b第2圓筒狀輥子(高速側)
3投入口
4儲料斗
51第1加料輥子
52第2加料輥子
6排出口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實施例對實施本發明的方式進行說明。本發明不限于以下實施例。實施例1切碎裝置使用1臺株式會社竹內鐵工所的錘磨機(DAS-0型)和1臺株式會社奈良機械制作所的銷棒粉碎機(M-4型)。錘磨機的錘子的轉數為l,200rpm,銷棒粉碎機的銷盤的轉數為3,OOOrpm。錘磨機和銷棒粉碎機構成為僅通過了具有規定孔徑濾網的粒體才能由切碎機排出。錘磨機和銷棒粉碎機的濾網的孔徑,兩者均為5. Omm0炒小麥使用將原料小麥調整為水分12-14重量%,在300°C下焙炒,進行冷卻使水分變成5重量%的炒小麥。粒度分布按照lOmeshdaiiesh的順序過篩,將切碎小麥分粒為細粒、中粒、粗粒,測定各級分的重量% (以下的實施例2-4和比較例1中也同樣)。得到的各切碎小麥的粒度分布、以及將它們按照混合比11混合后的切碎小麥的粒度分布如表1所示。表 權利要求
1.一種醬油用切碎小麥的粒度分布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切碎醬油釀造中使用的炒小麥時,利用多個切碎裝置將炒小麥切碎,通過將由該切碎裝置得到的不同粒度分布的切碎小麥混合,對粒度分布進行調整。
2.權利要求1所述的醬油用切碎小麥的粒度分布調整方法,其中所述多個切碎裝置中,至少1個為輥磨機。
3.權利要求2所述的醬油用切碎小麥的粒度分布調整方法,其中所述多個切碎裝置中,至少2個為輥磨機,將一個輥磨機的輥子間隙設定為與另一個輥磨機的輥子間隙不同的大小進行切碎。
4.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醬油用切碎小麥的粒度分布調整方法,其中輥子間隙為 0. 1-2. 0mm。
5.權利要求1所述的醬油用切碎小麥的粒度分布調整方法,其中得到的粒度分布為 32mesh以下的細粒體20-60%、比32mesh粗而在IOmesh以下的粒體30-65%、比IOmesh粗的粒體10-40%。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切碎炒小麥時,簡便且高效地對具有適合醬油麹制備的粗細混雜的粒度分布的醬油用切碎小麥進行調整的方法。通過具有如下特征的醬油用切碎小麥的粒度分布調整方法,解決上述課題,即在切碎醬油釀造中使用的炒小麥時,利用多個切碎裝置將炒小麥切碎,通過將由該切碎裝置得到的不同粒度分布的切碎小麥混合,對粒度分布進行調整。
文檔編號B02C4/02GK102310011SQ20101022627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8日
發明者岡野幸一 申請人:藤原釀造機械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