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釣線引導器和釣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過纏繞線的纏繞和粘接劑的涂布而被固定于竿體的釣線引導器和 固定有該釣線引導器的釣竿。
背景技術:
通常在把釣線引導器向竿體固定時,在把釣線引導器的支腳部載置在竿體外周面 上的狀態下通過把支腳部和竿體整個纏繞上纏繞線而首先把釣線引導器相對竿體綁緊。然 后在該綁緊的狀態下把由合成樹脂例如環氧構成的粘接劑向纏繞線纏繞的部分涂布以固定。但即使如上述那樣固定,在對釣線引導器作用有使其支腳部從纏繞部分拔出的方 向的力時,支腳部偏離移動,在極端的情況下有時被拔出。于是,專利文獻1有提案把支腳部的根端側也利用粘接劑相對竿體外周面固定。 且該專利文獻1中,通過使向支腳部表側涂布的粘接劑的一部分從根端邊緣向竿體外周面 上自然流動落下而使支腳部的根端邊緣前方具有粘接劑。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9-298991號公報非專利文獻1 :“2009Rod Components & Fishing Tackle” 富士工業株式會社, 2009年,72 73頁但釣線引導器也有各式各樣,向比較細的竿體竿尖側安裝的就存在有在一個支腳 部的根端使環保持部以向前方倒伏的姿勢直接延伸設置的。這種釣線引導器由于在支腳部 的表側與根端邊緣之間夾著有環保持部而成為障礙壁,所以不能用專利文獻1所教的方法 使支腳部的根端邊緣前方具有粘接劑。另一方面,在涂布粘接劑時如非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那樣是使用精加工電機,若 沒有時則用手一邊轉動竿體一邊進行筆涂布作業,使粘接劑液不偏涂且不垂滴地均勻附著 在竿體和纏繞線上。因此,對于上述那樣的釣線引導器來說,從竿頭側放入筆尖而僅把粘接 劑涂布到支腳部的根端側是非常難的,若勉強進行,則在導線環或環保持部上也附著有粘 接劑而顯著有損美觀的可能性高。
發明內容
為此,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形狀上想辦法的釣線引 導器和通過使用該釣線引導器而能夠把釣線引導器的支腳部相對竿體更加牢固固定的釣竿。本發明者最初考慮在環保持部形成從竿尾側通到竿頭側的通孔時,由于必須按 照粘接劑(液體)流出程度的大小來設計該通孔,所以要切口到與導線環嵌合的內周邊緣, 環保持強度會有意義的(有意的(二)下降,作為釣線引導器的實用價值反而降低。但對于 安裝在竿尖側竿體的小型號釣線引導器來說,意外的是被確認由于毛細管現象而粘接劑 被向導線環側引導,從竿尾側和竿頭側這兩側把在環保持部的保持框內周邊緣與導線環的
3外周邊緣之間形成的嵌合凹部填埋,因此,環保持強度不會有意義的下降,而且結果是環保 持部能夠有缺口部而重量輕,且特別是由于容易滯留鹽的竿尾側嵌合凹部被粘接劑填埋, 所以還能夠期待有鹽難于滯留的副效果,以至完成本發明。本發明內容1發明的釣線引導器具備一個支腳部、從所述支腳部的根端以倒伏 姿勢延伸設置且嵌合保持導線環的環保持部,在所述支腳部載置在竿尖側竿體的外周面上 的狀態下來纏繞纏繞線,并通過實施粘接劑而被固定于所述竿體,其中,所述導線環外周邊 緣的竿體側最接近端與所述竿體外周面載置的所述支腳部底面的、在與竿軸垂直方向上的 距離是3mm以下,在所述環保持部從內周邊緣向所述支腳部側切口而形成使包含所述竿體 側最接近端的導線環外周邊緣露出的缺口部。本發明內容2的發明是在本發明內容1記載的釣線引導器中,缺口部的開口端窄。本發明內容3的發明是有本發明內容1或2記載的釣線引導器固定在竿體上的釣 竿,其中,粘接劑在支腳部中,從竿尾側的纏繞部分越過缺口部還插夾在竿頭側的根端邊緣 與竿體外周面之間,在環保持部中,從竿頭側和竿尾側這兩側把在內周邊緣與導線環之間 形成的嵌合凹部中所述缺口部側部分填埋。根據本發明的釣竿,釣線引導器的支腳部相對竿體被牢固固定,即使向拔出方向 加以力也難于移動。其環保持部雖然沒把導線環的整個外周邊緣包圍,但維持有足夠的環 保持強度。而且釣線弓I導器可謀求重量輕,且鹽也難于滯留。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釣竿的立體圖;圖2是圖1釣線引導器的分解立體圖;圖3(1) (3)是圖1釣線引導器的立體圖、俯視圖、側剖視圖;圖4是用于制造圖1釣竿的粘接劑筆涂布作業的說明圖;圖5是表示在圖4的筆涂布作業后的粘接劑在支腳根端邊緣處的固化狀態的側視 圖;圖6(1) (3)是說明在圖4的筆涂布作業中粘接劑向竿頭側的嵌合凹部流入和 固化的圖;圖7是表示在圖4的筆涂布作業后粘接劑在嵌合凹部固化狀態的側剖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釣竿3釣線引導器5支腳部7環保持部9內周邊緣11保持框13腿部15 (竿尾側)嵌合凹部17缺口部19開口端21(竿頭側)嵌合凹部s竿體t纏繞線R導線環rl (外周邊緣的)竿體側最接近端r2(外周邊緣的)露出區域d距離w缺口部的寬度尺寸Wl開口端的寬度尺寸w2內側的寬度尺寸 f筆
具體實施例方式按照
本發明實施例的釣竿1。首先,按照圖1說明釣竿1的概略整體結構。竿體s比較細,在該竿體s的竿尖側安裝著釣線引導器3。釣線引導器3是把一塊金屬制平板材料通過沖床加工而沖壓成規定的框狀,進而 通過彎曲加工而成型為規定的立體形狀,包括一個支腳部5和從支腳部5的根端以倒伏姿 勢延伸設置的環保持部7。在環保持部7的內周邊緣9嵌合保持著硬質材料制的導線環R。支腳部5作為整體是大致舌片狀,與竿體s的外周面對應而稍微彎曲。把釣線引 導器3向竿體s安裝時把支腳部5的根端朝向竿頭側,環保持部7向竿頭側傾倒。環保持 部7的外側區域被拉伸加工成筒狀,外側邊緣朝向竿尾側。在把釣線引導器3的支腳部5載置在竿體s外周面上的狀態下,向支腳部5和竿 體s整體纏繞纏繞線t,把支腳部5相對竿體s綁緊。以纏繞部分為中心涂布粘接劑A。粘 接劑A在液體狀態下被涂布,使從纏繞線t之間的間隙向竿體s側侵入并固化。因此,成為 支腳部5、竿體s和纏繞線t被固化的粘接劑A相互接合的狀態。粘接劑A在其他區域也進 行粘合,但關于這點與環保持部7的特殊形狀有關,在后面詳述。下面,按照圖2 圖3詳述釣線引導器3的環保持部7的特殊形狀。環保持部7包括包圍內周邊緣9的保持框11和把保持框11以豎立設置姿勢支 承的腿部13,該腿部13延伸設置到支腳部5的根端。導線環R與保持框11嵌合。環保持 部7由于如上述那樣被拉伸加工成筒狀,所以在保持框11與導線環R之間在竿尾側形成比 較深的嵌合凹部15。且在竿頭側也形成淺的嵌合凹部21。考慮到是向竿體s的竿尖側安裝,把嵌合的導線環R外周邊緣r中最靠近竿體s 的最接近端rl與支腳部5底面的、在與竿軸垂直方向上的距離d設計成是3mm以下。保持框11與腿部13相連的部分除了外周邊緣之外是大致平板狀。把該平板狀的 壁切口而形成缺口部17。缺口部17把內周邊緣9向支腳部5側切口,成為在竿軸方向上 貫通的通孔。缺口部17從竿軸方向看是碗狀,開口端19的寬度尺寸w2比內側的寬度尺寸 wl窄,開口端19窄。保持框11由于在缺口部17處有缺落,所以在導線環R的外周邊緣r 中,下側部分r2被露出。下面按照圖4說明粘接劑(液體)a向釣線引導器3的支腳部5的涂布作業。一邊轉動竿體s 一邊用筆f把粘接劑(液體)a向纏繞著纏繞線t的部分涂布。在 進行兩次涂布的情況下,第一次涂布是把筆f輕輕放置在纏繞部分上進行,涂布的薄,使粘 接劑(液體)a充分向纏繞線t之間浸透。在充分干燥后,下次進行稍微厚的二次涂布。上述作業都是現有所慣用進行的。因此,本發明中由于釣線引導器3的環保持部 7具有與現有品不同的形狀特點即缺口部17,所以粘接劑(液體)a具有特異的動作。如圖4所示,當把粘接劑(液體)a向支腳部5的根端側涂布時,該粘接劑(液體) a穿過缺口部17而流到根端邊緣6。而且從這里自然地流動并落到竿體s的外周面上。因 此,如圖5所示,固化了的粘接劑A不僅存在于纏繞線t的纏繞部分,而且在支腳部5的根 端邊緣6的竿頭側前方也存在,把支腳部5相對竿體s固定。由于粘接劑A位于比支腳部 5的根端邊緣6還靠竿頭側,所以在物理上也成為障礙壁。缺口部17的寬度尺寸wl、w2總的來說是小的,所以容易產生毛細管現象,由于缺
5口部17的開口端19窄,所以更加容易產生毛細管現象。因此,對竿體s轉動的上下翻轉也 有幫助,圖6(1)所示的流入到缺口部17之間間隙的粘接劑(液體)a,如圖6(2)所示那樣, 從該間隙爬升,到達竿頭側的嵌合凹部21。該粘接劑利用毛細管現象一邊把嵌合凹部21填 埋一邊進一步爬升。圖示省略了,但粘接劑(液體)a在竿尾側的嵌合凹部15也同樣地爬升。因此,如圖6 (3)所示,嵌合凹部21的缺口部17側被固化了的粘接劑A所填埋,嵌 合凹部15也同樣地被固化了的粘接劑A所填埋。圖7表示嵌合凹部15、21被粘接劑A填埋的狀態。如上所述,即使保持框11有缺落部,但由于在保持框11的缺落部附近利用粘接劑 A從竿頭側和竿尾側這兩側把導線環R固定在環保持部7上,所以即使有缺落部,環保持強 度也不下降。由于把環保持部7切口而形成缺口部17,所以結果是相應地能夠重量輕。而且嵌合凹部15中被粘接劑A填埋的部分是容易滯留鹽的地方,但由于被粘接劑 A填埋而結果是鹽也不會滯留。以上說明了本發明的實施例,但本發明的具體結構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例,即使 有不脫離本發明要旨范圍的設計變更,也被本發明包括。例如上述實施例中,由缺口部17的邊緣和導線環R的外周邊緣所包圍的間隙被粘 接劑(固體)A所完全填埋,相應地,就把釣線引導器3牢固地固定在竿體s上,導線環R也 被牢固地固定在釣線引導器3上,但也不一定需要完全填埋。除了本發明內容的形狀等之外,所有現有有的或將來提案的形狀或制造都能夠任 意進行組合。根據本發明的釣竿,僅進行現有慣用的粘接劑涂布作業,就能夠把釣線引導器牢 固地固定在竿體上,有效地阻止釣線引導器相對竿體的偏離移動。
權利要求
一種釣線引導器,具備一個支腳部、從所述支腳部的根端以倒伏姿勢延伸設置且嵌合保持導線環的環保持部,在所述支腳部載置在竿尖側竿體的外周面上的狀態下、來纏繞纏繞線,并通過實施粘接劑而被固定于所述竿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線環外周邊緣的竿體側最接近端與所述竿體外周面載置的所述支腳部底面的在與竿軸垂直方向上的距離是3mm以下,在所述環保持部從內周邊緣向所述支腳部側切口而形成使包含所述竿體側最接近端的導線環外周邊緣露出的缺口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釣線引導器,其特征在于,缺口部的開口端窄。
3.一種釣竿,把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釣線引導器固定在竿體上,其特征在于,粘接劑 在支腳部中,從竿尾側的纏繞部分越過缺口部還插夾在竿頭側的根端邊緣與竿體外周面之 間,在環保持部中,從竿頭側和竿尾側這兩側把在內周邊緣與導線環之間形成的嵌合凹部 中所述缺口部側部分填埋。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釣線引導器,使釣線引導器相對竿體難于移動。在釣線引導器(3)的環保持部(7)形成缺口部(17)。因此,當向支腳部的表面涂布粘接劑(液體)時,該粘接劑穿過缺口部而到達根端邊緣,并從那里流動并落到竿體(s)的外周面上固化,故支腳部(5)被牢固固定在竿體上。另一方面,在缺口部產生毛細管現象,向缺口部之間的間隙流入的粘接劑(液體)從該間隙爬升,并進一步沿竿尾側的嵌合凹部(15)和竿頭側的嵌合凹部(21)爬升。因此,嵌合凹部的兩側都被固化了的粘接劑(A)所填埋,環保持部的保持框即使有缺落部,導線環(R)也被牢固地固定于環保持部,環保持強度沒有損失。且在謀求重量輕的基礎上能夠防止鹽在嵌合凹部的滯留。
文檔編號A01K87/04GK101933498SQ20091016737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29日
發明者大村一仁 申請人:富士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