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石斑魚池塘養殖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石斑魚池塘養殖方法,屬于一種人工養魚技術。
背景技術:
:石斑魚隸屬于艫形目、石斑魚屬;青石斑魚屬暖水性魚類,其生存的適應水溫為1535'C,適鹽范圍11%。~30%。,青石斑魚具有營養豐富,肉質鮮嫩、色澤艷麗等特點,是宴席上的名貴海鮮,深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青石斑魚還具有生長快、適應能力強,詞養成活率高,經濟價值高等養殖特點。隨著水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生產健康,優質,無公害的石斑魚,為人們提供安全放心的水產品成為一些水產養殖企業的發展方向,但目前人工養殖石斑魚只能按照常規的魚類養殖方法進行,養殖的成本高,養出來的石斑魚品質底,養殖時間長,經濟效益不明顯。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養殖方法簡單,養殖成本相對較低,養殖的魚類成活率高,能夠養殖和生產健康,優質,無公害水產品的石斑魚池塘養殖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該方法是將石斑魚魚苗放養在水深80cm以上,水溫在13—38的海水池塘內,放養密度在每667m2水面750—850尾,在放養過程中每天至少投喂餌料二次,投喂餌料的量是養殖前期為魚體重的3—4%,養殖中期為4一5%,養殖后期為5—7%。所述的放養魚苗的規格為3cm以上,放養的池塘為沙石底,且池塘水深1.5m以上,并設置有獨立的進排水渠道。所述的池塘池底鋪設有一些亂石或投放有穿孔的廢舊輪胎或瓦水筒。所述的池塘在魚苗放養前先經過池底平塘消毒,清除池底污泥,其中魚苗放養前半個月前,用每667m2用生石灰100—150kg全池潑撒消毒一遍,并接著暴曬至少2天后注入50cm深的水,施肥養水,培育活微生物,一般667m2施生物肥15—25kg,待池水轉變成茶褐色后,再向池中投入光合細菌、牙孢桿菌進行調水,使水色、水質達到魚苗放養的最佳狀態。所述的池塘水質在養殖期間應保持如下水質指標透明度40cm50cm,水色黃綠色或黃褐色,pH值7.88.6,溶解氧4mg/L以上,氨氮(NH+4-N)0.5mg/L以下,亞硝酸鹽0.20mg/L以下,硫化氫0.lmg/L以下。所述的池塘水質,在魚苗放養前,向養成池注入清潔或經消毒處理的養成用水,在放苗后,養成用水要經過蓄水池沉淀、凈化處理。進水需用60目以上的篩網過濾。所述的池塘在養殖期間的水質,每隔半月,全池潑灑生石灰15mg/L,調節池水pH、增加生長所需鈣質,與漂白粉lmg/L1.5mg/L或二氧化氯0.3mg/L0.4mg/L交替使用,以消毒水體,同時,根據水質情況不定期使用沸石粉作為水質改良劑。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養殖方法簡單,養殖成本相對較低,養殖的魚類成活率高,能夠養殖和生產健康,優質,無公害水產品等特點。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詳細的介紹本發明所述的石斑魚池塘養殖方法。該方法是將石斑魚魚苗放養在水深80cm以上,水溫到13度以上的海水池塘內,放養密度在每667m2水面750—850尾,在放養過程中每天至少投喂餌料二次,投喂餌料的量是養殖前期為魚體重的3—4%,養殖中期為4一5%,養殖后期為5—7%。所述的放養魚苗的規格為3CM以上,放養的池塘為沙石底,且池塘水深1.5m以上,并設置有獨立的進排水渠道。所述的池塘池底鋪設有一些亂石或投放有穿孔的廢舊輪胎或瓦水筒。所述的池塘在魚苗放養前先經過池底平塘消毒,清除池底污泥,其中魚苗放養前半個月前,用每667m2用生石灰100—150kg全池潑撒消毒一遍,并接著暴曬至少2天后注入50cm深的水,施肥養水,培育活微生物,一般667m2施生物肥15—25kg,待池水轉變成茶褐色后,再向池中投入光合細菌、牙孢桿菌進行調水,使水色、水質達到魚苗放養的最佳狀態。所述的池塘水質在養殖期間應保持如下水質指標透明度40cm50cm,水色黃綠色或黃褐色,pH值7.88.6,溶解氧4rag/L以上,氨氮(NH+4-N)0.5mg/L以下,亞硝酸鹽0.20mg/L以下,硫化氫0.lmg/L以下。所述的池塘水質,在魚苗放養前,向養成池注入清潔或經消毒處理的養成用水,在放苗后,養成用水要經過蓄水池沉淀、凈化處理。進水需用60目以上的篩網過濾。4所述的池塘在養殖期間的水質,每隔半月,全池潑灑生石灰15呢/L,調節池水pH、增加生長所需鈣質,與漂白粉lmg/L1.5mg/L或二氧化氯0.3mg/L0.4mg/L交替使用,以消毒水體,同時,根據水質情況不定期使用沸石粉作為水質改良劑。實施例1,一、池塘條件1、池塘條件沙泥石底,池塘水深1.5米以上,水源、水質、天氣、土壤等符合國家標準《農產品安全質量——水產品產地環境要求》和農業部標準《無公害食品——水產養殖用水水質》的要求。進、排水有獨立渠道,生態環境良好。大潮汛進排水方便。在池底鋪設一些亂石或投放有穿孔的廢舊輪胎,瓦水筒等,以適應石斑魚喜鉆洞的習性。養殖池塘條件要符合GB/T18407.4-2001《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環境要求》。2、魚種投放前徹底干塘消毒,清除池底污泥。魚種放養前l個月,每667m-'用生石灰10(Tl50kg全池潑灑消毒一遍,暴曬3d后注入50cm深的水,施肥養水,培育浮游生物,一般6671112施生物肥15~25kg。待池水轉變成茶褐色后,在向池塘注入水50cm。池塘水位提高后,再向池中投入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等微生態制劑進行調水,使水色、水質達到最佳狀態。3、海水池塘養成池,沿海地區在潮間帶建池塘,應在50年一遇的標準海塘內修建為宜。面積以8—-15畝為宜,為方形或長方形,灘面水深l.Om以上為宜。池底平整,向排水口略傾斜,比降0.2%左右,池底不漏水,必要時加防滲漏材料。池的兩端設進、排水設施。4、面積以8^~~15畝為宜,為方形或長方形,水深lm以上。壤土或砂土底質,池底平整不漏水。池的兩端設進、排水設施。5、養成池配套設施,蓄水池應能完全排干,水容量為總養成水體的五分之一以上。6、池塘水質處理采用循環用水養殖方式,池塘20%的灘涂養殖蟶子凈化水質,使水質清新。在魚苗下塘后,每天逐漸添加新水,到高溫季節池水要加深到2m以上。每到大潮汛每換水l次,每次排出池塘老水,然后再加注清水,當水溫升高水色變濃時,適當加大進排水量。二、產地環境通電、通水、交通方便、環境無污染、淤泥少的沿海地區、咸淡水地區。產地環境應符合GB/T18407.4的要求。水源應符合GB11607的規定,海水水質應符合NY5052的規定。5三、魚苗放養前的準備工作1、清淤整池收魚后,應將養成池及蓄水池、溝渠等積水排干,封閘曬池,整修塘埂、堤壩、塘底、閘門,并清除池底的雜草及污染雜物。池中淤泥較厚的地方,應翻耕曝曬或須反復沖洗清淤,促進有機物分解和排出。不得直接將池中淤泥攪起,直接沖入海中或外河中。2、清塘消毒清淤整池后,應清除魚池內的敵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攜帶病原的中間宿主。常規清塘消毒藥物及用量見表l。表1常用清塘消毒藥物及使用方法沐藥期<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3、池塘進水清塘消毒結束后,在魚苗放養前7d10d,用60目以上的袖狀篩網過濾進水60cm80cra,施肥培育基礎生物餌料。4、施肥培餌一般采用光合細菌、EM菌等5、使用方法清塘消毒后3d5d晴天使用,每到小潮汛再用,視天氣和水質的變化,酌情而定。四、魚苗放養1、放苗環境放苗時,池塘水深在80cm以上,水溫15'C左右。魚苗培育池、中間培育池和養成池的池水鹽度應一致。避開在大風、暴雨天時放苗。放養時間一般為4月5月。3、放苗密度4月中下旬當水溫上升至15'C以上時,即可以向池塘內放養苗種,考慮到當年必須養成,放養苗種規格要在每3CM以上,放養密度每667m2水面800尾左右。苗種應選擇,顏色清晰,各苗種體色一致,近似天然苗種體色的個體。選擇無傷病,體型正常,健康苗種。五、飼養管理1、餌料種類以新鮮或冰凍雜魚及自制冰凍濕性顆粒飼料為主。2、投餌次數投餌量根據水溫、天氣和實際攝食情況靈活掌握。每天一般投喂三次。投喂量養殖前期為魚體重的3%~4%,養殖中期為4%~5%,養殖后期為5%7%。3、投喂方法池塘養殖石斑投喂時應選擇棲息密度大的地方,設幾個投喂點,做到定點、定時投喂,使之形成定時、定點攝食的習慣,投喂時要先少投、慢投,待大批魚苗起來攝食時,再多投。六、水質管理1、水質指標在養殖期間應保持如下水質指標透明度40cm50cm,水色黃綠色或黃褐色,pH值7.88.6,溶解氧4mg/L以上,氨氮(NH+4-N)0.5mg/L以下,亞硝酸鹽0.20mg/L以下,硫化氫0.lmg/L以下。2、進水水質管理放養前,向養成池注入清潔或經消毒處理的養成用水,在放苗后,養成用水要經過蓄水池沉淀、凈化處理。進水需用60目以上的篩網過濾。3、化學調節每隔半月,全池潑灑生石灰15mg/L,調節池水pH、增加生長所需鈣質,與漂白粉lmg/L1.5mg/L或二氧化氯0.3mg/L0.4mg/L交替使用,以消毒水體。同時,根據水質情況不定期使用沸石粉等底質改良劑。4、生物調節根據魚池水質和魚的生長情況,不定期潑灑光合細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劑改善水質,用法及用量參照使用說明。放養蟶子調節水質。七、病害防治1、預防措施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為原則。可采取以下措施:a)徹底清淤消毒;b)放養優質苗種;c)合理投喂優質飼料;d)保持水質清新和底質良好;e)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水體;f)定期用生物制劑改善水質。h)定期對蝦池中的病原生物進行檢測。2、治療方法發現病魚、死魚,應立即檢査病因、死因,及時撈出病魚、死魚,并進行無害化處理。魚病及其防治辦法見附錄A。藥物使用應符合NY5071要求,并遵循以下原則a)使用的漁藥應"三證"(漁藥登記證、漁藥生產許可證、執行標準號)齊全。b)應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漁藥,建議使用生物制劑。不得使用含有機磷等劇毒農藥清池消毒。c)收獲前一個月停止使用藥物。八、日常管理1、巡池每天凌晨、中午、傍晚各巡塘一次,觀察水質變化,檢查魚的活動、攝食情況,檢修養殖設施,發現問題及時解決。2、測定每測定水溫、pH值、透明度等水質要素。定期檢測溶氧、池內浮游生物種類及數量變化,有條件者可檢測氨氮、亞硝酸氮等其他水質要素的變化。定期aod15d)測定魚的體長、體重等生長指標,每次測量尾數應大于30尾。做好日常記錄。3、建檔每只養殖池都應建立養殖檔案,包括放養、投飼、用藥等情況的記錄及日常觀察、測定的記錄等。九、起捕1、時機當水溫低于20'C時,應將池魚全部起捕完畢。具體視市場需求、價格及對魚生長情況、健康狀況、水質變化等而確定。2、方法可用網捕、放水、干塘等方法。3、網捕在魚池池底平坦,淤泥少,水溫較低,一次要求起捕量大時采用。4、放水收魚一般在大潮汛捕撈,在排水閘上,安裝錐形袖網,開閘放水,魚隨水流進入網中。5、干池捕魚在魚基本起捕的情況下進行,尤其當魚完全停止攝食和生長時,因即刻抽水或放水進行干塘捕撈。在開始捕前的一個月,就給石斑魚喂食活魚、活蝦,這樣石斑魚捕上后品質更高。權利要求1、一種石斑魚池塘養殖方法,該方法是將石斑魚魚苗放養在水深80cm以上,水溫在13—38℃的海水池塘內,放養密度在每667m2水面750—850尾,在放養過程中每天至少投喂餌料二次,投喂餌料的量是養殖前期為魚體重的3—4%,養殖中期為4—5%,養殖后期為5—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斑魚池塘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養魚苗的規格為每3CM以上,放養的池塘為沙石底,且池塘水深1.5m以上,并設置有獨立的進排水渠道。3、根據權利2所述的石斑魚池塘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塘池底鋪設有一些亂石或投放有穿孔的廢舊輪胎或瓦水筒。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石斑魚池塘養殖方法,其特證在于所述的池塘在魚苗放養前先經過池底平塘消毒,清除池底污泥,其中魚苗放養前半個月前,用每667m2用生石灰100—150kg全池潑撒消毒一遍,并接著暴曬至少2天后注入50cm深的水,施肥養水,培育活微生物,一般667m2施生物肥15—25kg,待池水轉變成茶褐色后,再向池中投入光合細菌、牙孢桿菌進行調水,使水色、水質達到魚苗放養的最佳狀態。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石斑魚池塘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塘水質在養殖期間應保持如下水質指標透明度40cm50cm,水色黃綠色或黃褐色,pH值7.88.6,溶解氧4mg/L以上,氨氮(NH+4-N)0.5mg/L以下,亞硝酸鹽0.20mg/L以下,硫化氫0.lmg/L以下。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石斑魚池塘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塘水質,在魚苗放養前,向養成池注入清潔或經消毒處理的養成用水,在放苗后,養成用水要經過蓄水池沉淀、凈化處理。進水需用60目以上的篩網過濾。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石斑魚池塘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塘在養殖期間的水質,每隔半月,全池潑灑生石灰15mg/L,調節池水pH、增加生長所需鈣質,與漂白粉lmg/L1.5mg/L或二氧化氯0.3mg/L0.紐g/L交替使用,以消毒水體,同時,根據水質情況不定期使用沸石粉作為水質改良劑。全文摘要一種石斑魚池塘養殖方法,該方法是將石斑魚魚苗放養在水深80cm以上,水溫在13-38℃的海水池塘內,放養密度在每667m<sup>2</sup>水面750-850尾,在放養過程中每天至少投喂餌料二次,投喂餌料的量是養殖前期為魚體重的3-4%,養殖中期為4-5%,養殖后期為5-7%;所述的放養魚苗的規格為每6-8尾/公斤以上,放養的池塘為沙石底,且池塘水深1.5m以上,并設置有獨立的進排水渠道;所述的池塘池底鋪設有一些亂石或投放有穿孔的廢舊輪胎或瓦水筒;具有養殖方法簡單,養殖成本相對較低,養殖的魚類成活率高,能夠養殖和生產健康,優質,無公害水產品等特點。文檔編號A01K61/00GK101461337SQ20081016340公開日2009年6月24日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8日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8日發明者陳能娟申請人:寧波海能漁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