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淡水育珠蚌的育苗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淡水育珠蚌的育苗方法,具體地說是利用羅非魚作為淡 水育珠蚌的寄生魚,實現鉤介幼蟲的寄生變態發育,屬于水產育苗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的淡水育珠蚌主要包括三角帆蚌、褶紋冠蚌、圓背角無齒蚌、 背角無齒蚌等品種,均隸屬于屬軟體動物門#0^^^,雙殼綱A'7a2^'3,真瓣鰓目^AZa/z eL i7^a/7c/ ia,蚌科toi'owVae物種。蛘科種類是我國淡水水 生生物的重要群落,其獨特的生活史明顯區別其他海水雙殼類。它們的受精 卵在母體鰓絲上發育成鉤介幼蟲,鉤介幼蟲成熟后排出母體,當遇到合適的 寄生魚,黏附在其鰓絲、鰭條上,經過短暫的魚體寄生變態才能進一步發育 成稚貝,從魚體脫落至水底營底棲生活。在淡水育珠蚌育苗技術領域中,為實現鉤介幼蟲的寄生變態發育,需要 人工選用寄生魚對成熟的鉤介幼蟲進行寄生,通過對寄生魚短段時間的暫養, 獲得稚貝苗種。在已有技術中,我國淡水育珠蚌的育苗通常采用以下兩種1、三角帆蚌 育苗過程多采用黃顙魚作寄生魚,寄生時死亡率高,黃顙魚價格高, 一般在 40元/公斤,使得育苗成本加大。2、褶紋冠蚌育苗一般用鳙魚魚種,每尾魚 寄生數量在100-200只幼蟲,寄生階段魚種死亡率高,寄生效率較低。因此, 提高鉤介幼蟲的寄生效率,降低育苗成本,尋找到更合適的寄生魚用于淡水 育珠蚌的育苗具有重要意義。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淡水育珠蚌的育苗 方法,能克服淡水育珠蚌繁殖過程中常規寄生魚的高死亡率,選用抗逆性強 的羅非魚作為寄生魚,提高鉤介幼蟲的寄生效率,降低貝類繁殖成本,在淡 水育珠蚌規模化育苗生產中有極大的應用價值。本發明的主要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本發明淡水育珠蚌的育苗方法采用以下工藝步驟1、 挑選50 200克的羅非魚用5%-10%的氯化鈉溶液浸泡10 20min后 暫養7 15天;2、 取2 3只淡水育珠蚌的孕育蚌,檢查幼蟲是否成熟;取下成熟母蚌 兩邊的外鰓瓣,放在裝有水的容器中,用針撥開鰓絲并用20 60目篩絹在水 中濾去鰓及粘液,使團狀的鉤介幼蟲分離開,用清水將分散的幼蟲稀釋,使 幼蟲密度為10 15個/ml,寄生魚的寄生水體在5 6 L;(3) 、然后在寄生水體中放入暫養后羅非魚,氣泵充氣,充氣量在8 12L/min,寄生時間為10 25 min;(4) 、將撈出暫養后羅非魚,放入寄生魚暫養缸中再暫養培育,水溫保 持在18 28。C之間;(5) 、培育5 19天,鉤介幼蟲完成變態,稚貝脫落完成。 所述的寄生水體體積隨寄生魚數量按比例增加8 12尾/5 6 L。 本發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選用抗逆性強的羅非魚作為淡水育珠蚌的寄生魚,實現鉤介幼蟲 的寄生變態發育過程;寄生數量大;寄生期間寄生魚成活率高;寄生魚價格 低,能使育苗成本降低;在淡水貝類規模化育苗過程中應用,將具有良好的經濟效io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本發明將結合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本發明對三角帆蚌育苗方法采用以下工藝步驟挑選健康無傷的羅非魚、黃顙魚,用5%的氯化鈉溶液浸泡10分鐘后暫 養一星期用于寄生。2、取2只三角帆蚌孕育蚌,檢查幼蟲是否成熟。解剖鏡 下檢查發現幼蟲破膜,并以10 15次/分的開合運動,表明幼蟲成熟并有 寄生能力。3、將母蚌兩外鰓絲取出,用剪刀剪破鰓絲,用解剖針挑動使幼蟲分散在水體中,用40目篩絹在水中濾去鰓及粘液,利于幼蟲的寄生。4、用 清水將分散的幼蟲稀釋,使幼蟲密度保持15個/ml,寄生魚的寄生水體保持 在6L。 5、將羅非魚、黃顙魚各10尾,同時放入上述寄生水體中,氣泵充氣 (充氣量在8L/min),寄生約10分鐘,分別將魚撈出,分別暫養于同一規格 的水族箱中。在水族箱中吊規格類似的聚乙烯網箱(40目),網底與缸底距
離10cm,防止寄生魚對變態稚貝造成侵害。6、在水溫24 25i:條件下,從 第5天開始,用虹吸法吸寄生魚缸底部,用200目曬絹過濾,將變態的稚貝 計數統計。寄生后5 13天幼蟲變態基本全部脫落。結果顯示羅非魚組平均脫落稚貝數量3291只/尾,寄生魚成活率100%; 黃顙魚組平均脫落稚貝2250只/尾,寄生魚成活率70%。實施例二本發明對圓背角無齒蚌育苗方法采用以下工藝步驟1、挑選健康無傷的羅非魚、黃顙魚、鳙魚,用10%的氯化鈉溶液浸泡15 分鐘后暫養10天用于寄生。2、取3只圓背角無齒蚌孕育蚌,檢查幼蟲是否 成熟。解剖鏡下檢查發現幼蟲以10 15次/分的開合運動,表明幼蟲成熟 并有寄生能力。3、將母蚌兩外鰓絲取出,用剪刀剪破鰓絲,用解剖針挑動使 幼蟲分散在水體中,用40目篩絹在水中濾去鰓及粘液,利于幼蟲的寄生。4、 用清水將分散的幼蟲稀釋,使幼蟲密度保持10個/ml,寄生魚的寄生水體保 持在5L。 5、將羅非魚、黃顙魚、鳙魚各10尾,同時放入上述寄生水體中, 氣泵充氣(充氣量在10L/min),寄生約15分鐘,分別將魚撈出,分別暫養 于同一規格的水族箱中。在水族箱中吊規格類似的聚乙烯網箱(40目),網 底與缸底距離12cm,防止寄生魚對變態稚貝造成侵害。6、在水溫18 19。C 條件下,從第11天開始,用虹吸法吸寄生魚缸底部,用200目篩絹過濾,將 變態的稚貝計數統計。寄生后11 19天幼蟲變態基本全部脫落。結果顯示羅非魚組平均脫落稚貝數量2045只/尾,寄生魚成活率100%; 黃顙魚組平均脫落稚貝287只/尾,寄生魚成活率60%;鳙魚組平均脫落稚貝 數量220只/尾,寄生魚成活率30%。實施例三本發明對橢圓背角無齒蚌育苗方法采用以下工藝步驟 挑選健康無傷的羅非魚、黃顙魚,用10%的氯化鈉溶液浸泡15分鐘后暫 養10天用于寄生。2、取2只橢圓背角無齒蚌孕育蚌,檢查幼蟲是否成熟。 解剖鏡下檢查發現幼蟲以10 15次/分的開合運動,表明幼蟲成熟并有寄 生能力。3、將母蚌兩外鰓絲取出,用剪刀剪破鰓絲,用解剖針挑動使幼蟲分 散在水體中,用40目篩絹在水中濾去鰓及粘液,利于幼蟲的寄生。4、用清 水將分散幼蟲稀釋到一定密度,使幼蟲密度保持10個/ml,寄生魚的寄生水
體保持在6 L。 5、將選好的羅非魚、黃顙魚各10尾,同時放入上述寄生水 體中,氣泵充氣(充氣量在12L/min),寄生約15分鐘,分別將魚撈出,分 別暫養于同一規格的水族箱中。在水族箱中吊規格類似的聚乙烯網箱(40 目),網底與缸底距離15cm,防止寄生魚對變態稚貝造成侵害。6、在水溫24 25'C條件下,從第5天開始,用虹吸法吸寄生魚缸底部,用200目篩絹過濾, 將變態的稚貝計數統計。寄生后5 9天幼蟲變態基本全部脫落。結果顯示羅非魚組平均脫落稚貝數量245只/尾,寄生魚成活率90%; 黃顙魚組平均脫落稚貝134只/尾,寄生魚成活率70%。
權利要求
1、 一種淡水育珠蚌的育苗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工藝步驟(1) 、挑選50 200克的羅非魚用5% 10%的氯化鈉溶液浸泡10 20分 鐘后暫養7 15天;(2) 、取2-3只淡水育珠蚌的孕育蚌;取下成熟母蚌兩邊的外鰓瓣,放 在裝有水的容器中,用針撥開鰓絲并用20 60目篩絹在水中濾去鰓及粘液, 使團狀的鉤介幼蟲分離開,用清水將分散的幼蟲稀釋,使幼蟲密度為10 15個/ml,寄生魚的寄生水體在5 6 L;(3) 、然后在寄生水體中放入暫養后羅非魚,氣泵充氣,充氣量在8 12L/min,寄生時間為10 25 min;(4) 、將撈出暫養后羅非魚,放入寄生魚暫養缸中再暫養培育,水溫保 持在18 28'C之間;(5) 、培育5 19天,鉤介幼蟲完成變態,稚貝脫落完成。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淡水育珠蚌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寄生水體體積隨寄生魚數量按比例增加8 12尾/5 6 L。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淡水育珠蚌的育苗方法,屬于水產育苗技術領域。特征是挑選羅非魚,用氯化鈉溶液浸泡后暫養;取下成熟母蚌兩邊的外鰓瓣,放在裝有水的容器中,用針撥開鰓絲并用篩絹在水中濾去鰓及粘液,使團狀的鉤介幼蟲分離開;在寄生水體中放入暫養后羅非魚,再放入暫養缸中培育,鉤介幼蟲完成變態,稚貝脫落完成。本發明選用抗逆性強的羅非魚作為淡水育珠蚌的寄生魚,實現鉤介幼蟲的寄生變態發育過程;寄生數量大;寄生期間羅非魚成活率高;此外,羅非魚價格低,能使育苗成本降低;在淡水貝類規模化育苗過程中應用,將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1120665SQ20071013181
公開日2008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5日
發明者劉洪波, 丹 華, 徐鋼春, 健 楊, 王玉芳, 聞海波, 顧若波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