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北豆根種子培育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材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北豆根的培育技術。
背景技術:
北豆根是2005版《中國藥典》收藏品種,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dauricmDC.)的干燥根莖。其生藥材產于華北、東北及寧夏、河南等地,是中成藥北豆根膠囊和北豆根片的生產原料。北豆根的功能主治為清熱解毒,祛風止痛,用于咽喉腫痛,腸炎痢疾,風濕痹痛等癥。由于該藥品療效確切,近年來已成為人們所熟悉的必備用藥,因此該藥材需求量逐年增加,由此而造成野生資源逐年減少,目前野生北豆根已面臨瀕危狀態。這樣,發展人工種植就勢在必行。以前人工種植北豆根都采取插條方法,這種方法的缺陷很多,其中包括枝條選擇困難,插條技術較難掌握,生產效率低,成活率低,繁殖速度慢,勞動量大等諸多方面,因此嚴重制約人工培植技術的發展,故采用插條方法最終還是難以改變北豆根藥材的緊缺狀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北豆根種子培育技術,也就是通過播撒北豆根種子來實現北豆根植物的大面積繁殖生長,借以培育北豆根藥材資源,以滿足現在以致將來中藥生產中的需要。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北豆根種子培育技術,其特征在于采用曬干后的北豆根種子進行繁育,首先在入冬后將種子摻沙子加水拌濕拌勻置于室外陰冷處覆蓋濕土過冬,然后在來年開春化凍時取出種子用熱水浸泡后播種,小苗出土后常規技術管理。這里所說的熱水浸泡溫度為45-55℃,時間為48小時。
采用上述方案種植繁育北豆根藥材,其技術關鍵就在于對種子的處理上。由于用種子繁育北豆根無有先例,因此如何讓種子發芽生長便成了北豆根種子培育技術的關鍵環節。對此,本發明人曾做過若干種試驗,其中包括直接將種子播種,將種子進行不同水溫的浸泡處理后播種,將種子進行不同溫度的冷凍處理后播種等多種方法,經實踐證明均不能獲得成功。最后,通過多年的反復摸索,終于找到了先將種子進行自然冷凍處理,經自然解凍后再進行熱水浸泡處理這條途徑。實踐證明,采用本技術方案,北豆根種子的發芽率和小苗的成活率均可達100%。比如,2006年,發明人用此技術種植了一片10畝面積的試驗基地,于4月中旬播種,4月末檢查,種子開始發芽,5月初小苗出土,5月中旬小苗基本出齊。基本上達到發芽率100%,成活率100%。此后按照一般藥材種植的管理方法進行管理,目前長勢良好,按目前生長情況看估計到2008年秋季即可收獲藥材,藥材收獲后不必再次播種,來年自然生長永不絕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人工培育北豆根,具有種子易得,生產技術簡單,生產效率高,成本低廉,用工少,繁殖速度快等諸多優點,因此容易實施。如果大面積推廣應用,那么對于緩解北豆根藥材的緊缺狀況和對山林植被保護定能產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
實施例北豆根種子一般在10月份成熟,因此首先要適時采集種子,然后進行脫皮、曬干處理備用。入冬后,將處理過的種子按大致1∶1的比例與沙子摻和加水拌濕拌勻,然后置于室外陰冷處,并覆蓋50mm左右厚度的濕土過冬。這是對種子利用自然條件進行冷凍處理的過程。待到來年開春化凍時取出種子,用45-55℃熱水浸泡48小時后即可播種。這里浸泡熱水的溫度以50℃效果最佳,浸泡時間以48小時左右為宜,而播種深度應掌握在10mm左右。一般來說,播種20天后種子開始發芽,25-30天小苗開始出土。小苗出土后按照一般藥材的種植管理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北豆根種子培育技術,其特征在于采用曬干后的北豆根種子進行繁育,首先在入冬后將種子摻沙子加水拌濕拌勻置于室外陰冷處覆蓋濕土過冬,然后在來年開春化凍時取出種子用熱水浸泡后播種,小苗出土后常規技術管理。
2.根據權利要求1的北豆根種子培育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說的熱水浸泡溫度為45-55℃,時間為48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北豆根種子培育技術,它是為解決北豆根野生資源短缺,插條繁殖存在著諸多缺陷而發明的。其特征在于它采用曬干后的北豆根種子進行繁育,首先在入冬后將種子摻沙子加水拌濕拌勻置于室外陰冷處,上覆50mm厚濕土過冬,然后在來年開春化凍時取出種子,用45-55℃熱水浸泡48小時后播種,播種深度10mm,小苗出土后常規技術管理。實踐證明,此繁育技術的種子發芽率和小苗的成活率均可達10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種子易得,生產技術簡單,生產效率高,成本低廉,用工少,繁殖速度快等諸多優點,可以大面積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A01C1/00GK1926946SQ20061004823
公開日2007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06年8月30日
發明者蘇國林 申請人:蘇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