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貯液式竹扦插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竹扦插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在扦插竹的竹腔內注入營養液以促使其成活的技術。
背景技術:
竹子采用扦插繁殖比帶根帶土的分蔸移栽省力省工易操作,但是由于其成活率很難超過20%,所以人們幾乎都是采用分蔸移栽,而很少采用扦插法,由于分蔸繁殖耗費的種源特別大,所以對原生竹林造成的傷害也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貯液式竹扦插法,以大幅度提高扦插竹的成活率。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針對成竹胸徑不小于3.5cm的竹品種,于4月上旬至5月下旬,將間伐下的竹先去掉竹下部無竹枝的部分,再將有竹枝的部分按每4個閉合節一段切斷,只保留最上一節的竹枝,竹枝上的葉片數量控制在20-30片,在地面開溝后,將竹段按30-45度傾斜角插于溝中,株距取0.6-0.8m,行距取1-1.2m,溝深以覆土后能露出一個完整的閉合節為度,覆土后,在最上一個竹節節下1cm處,用手鉆鉆出一個孔徑1cm的孔,用漏斗向竹腔內灌注營養液,灌注量以腔內液面達孔口下沿為度,揩干孔口周圍后用醫用膠布封閉,并在膠布上穿插一段長8-10cm、直徑2-3mm的無節竹枝,竹枝外部長度不少于5cm,營養液的重量配比為水∶葡萄糖粉∶四硼酸鈉∶維生素C片=100∶0.2∶0.02∶0.01。
采用上述方案能收到如下顯著效果1、由于竹的表皮光滑致密,吸水性差,所以插入土中部分的有效吸水面僅為端頭,這常造成地下部分的吸水跟不上地上部分的蒸發,最終造成扦插竹段的枯死,這是扦插竹成活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方案將營養液直接貯存于竹腔內,由于竹腔內壁質地疏松,吸水性強,所以腔內的營養液很容易隨竹內循環系統補充給地上部分,促進地上部分發芽、展葉。
2、埋入地下的部分很容易霉變腐爛,而扦插竹的抗霉抗腐活性和新根萌發力都來源于地上部分葉片的光合作用,本方案先去掉無竹枝的部分再截斷,并在地上部分保留20-30片葉,使地上、地下部分形成良性循環,本方案能將扦插竹的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
3、按本方案的營養液配方,既為扦插竹提供了必要水分,又能促進其迅速生根、發芽,孔上插上細竹枝管,能避免貯竹腔內形成負壓。
4、將竹段傾斜扦插,既能確保竹段下部的埋入長度,又能避免因開溝過深而費工,更重要的是傾斜扦插能調節生長素濃度的分布,有利于新枝的萌發。
5、被去掉的無竹枝部分正好是材用竹的精華部分,所以本法不影響被伐竹的材用價值,而有竹枝的部分一般都作下腳料處理,本法正好將其用上,從而提高了被伐竹的整體價值。
權利要求
1.一種貯液式竹扦插法,其特征是針對成竹胸徑不小于3.5cm的竹品種,于4月上旬至5月下旬,將間伐下的竹先去掉竹下部無竹枝的部分,再將有竹枝的部分按每4個閉合節一段切斷,只保留最上一節的竹枝,竹枝上的葉片數量控制在20-30片,在地面開溝后,將竹段按30-45度傾斜角插于溝中,株距取0.6-0.8m,行距取1-1.2m,溝深以覆土后能露出一個完整的閉合節為度,覆土后,在最上一個竹節節下1cm處,用手鉆鉆出一個孔徑1cm的孔,用漏斗向竹腔內灌注營養液,灌注量以腔內液面達孔口下沿為度,揩干孔口周圍后用醫用膠布封閉,并在膠布上穿插一段長8-10cm、直徑2-3mm的無節竹枝,竹枝外部長度不少于5cm,營養液的重量配比為水∶葡萄糖粉∶四硼酸鈉∶維生素C片=100∶0.2∶0.02∶0.01。
全文摘要
一種貯液式竹扦插法,通過在待扦插竹段的地面部分的竹腔內灌注營養液,并保留數量為20-30的葉片,使扦插竹段既能維持吸水和蒸騰的平衡,又賦予地下部分抗霉、抗腐活性,采用本法能將竹扦插的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
文檔編號A01G31/00GK1985577SQ20061002262
公開日2007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6年12月25日
發明者梁德富 申請人:四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