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種子肥料一體同步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對現有播種機的改進,提供了一種種子肥料一體同步播種機,屬于農業播種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播種種子的同時往往需要施加底肥,現有的小型農用播種機械只能播種糧種,功能較為單一,無法將種子和底肥同時播種,滿足不了現代農業生產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種子肥料一體同步播種機,解決了現有播種機功能單一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在播種機的機架前端鉸接有可轉動的播種輪,機架底部為行走支撐輪,播種輪由并排分布的兩個儲料倉組成,每個儲料倉分為內、外兩個環腔,在外環腔中呈放射狀間隔均勻分布有若干播種管和集料管單元,每個單元的播種管和集料管沿軸心對稱設置,分別與中部的內環腔連通,播種管的另一端設在播種輪輪緣外,與另一個儲料倉的播種管合并為一個管腔,集料管的另一端設在外環腔內,端口為散沿形狀,與其相對應的外環腔壁上設有拾料斗,將外環腔中物料拾起放入集料管中,內環腔的中部為重錘式導料管,導料管的底部裝置有重錘,始終保持與地面垂直,導料管的接料口、出料口位于集料管、播種管之間,將物料從集料管送入播種管中,最后播種到土壤中,完成種、肥一體播種。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在于采用雙儲料倉結構,將種子和肥料放入不同的地方,由播種器同時播種到土壤的種植坑內,種、肥數量、種植深度可控,實現了種子肥料一體同步播種,保證了播種的質量,提高了種植效率,節約了生產成本,使用一臺機械完成多種作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原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儲料倉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儲料倉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機架1、行走支撐輪2、播種輪4構成,其中,(參見圖2、3)輪狀的播種輪4分為并列的兩個儲料倉10,每個儲料倉10分為內、外兩個環腔,在外環腔11中呈放射狀間隔均勻分布有若干播種管6和集料管9單元,每個單元的播種管6和集料管9沿軸心對稱設置,分別與中部的內環腔12連通,播種管6的另一端設在播種輪4輪緣外,與另一個儲料倉10的播種管6合并為一個管腔5,集料管9的另一端設在外環腔10內,端口為散沿形狀,與其相對應的外環腔10壁上設有拾料斗13,將外環腔10中物料拾起放入集料管9中,內環腔12的中部為重錘式導料管8,導料管8的底部裝置有重錘7,始終保持與地面垂直,導料管8的接料口、出料口位于集料管9、播種管6之間,將物料從集料管9送入播種管6中,通過管腔5播種在土壤中,完成種子肥料的同時種植工作。
權利要求1.一種種子肥料一體同步播種機,在播種機的機架前端鉸接有可轉動的播種輪,機架底部為行走支撐輪,其特征在于播種輪由并排分布的兩個儲料倉組成,每個儲料倉分為內、外兩個環腔,在外環腔中呈放射狀間隔均勻分布有若干播種管和集料管單元,每個單元的播種管和集料管沿軸心對稱設置,分別與中部的內環腔連通,播種管的另一端設在播種輪輪緣外,與另一個儲料倉的播種管合并為一個管腔,集料管的另一端設在外環腔內,端口為散沿形狀,與其相對應的外環腔壁上設有拾料斗,將外環腔中物料拾起放入集料管中,內環腔的中部為重錘式導料管,導料管的底部裝置有重錘,始終保持與地面垂直,導料管的接料口、出料口位于集料管、播種管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種子肥料一體同步播種機,在播種機的機架前端鉸接有播種輪,播種輪由并排分布的兩個儲料倉組成,并分為內、外兩個環腔,外環腔中呈放射狀均勻分布有若干由播種管和集料管沿軸心對稱設置的播種單元,分別與中部的內環腔連通,播種管的另一端設在播種輪輪緣外,與另一個儲料倉的播種管合并為一個管腔;集料管的另一端設在外環腔內,與其相對應的外環腔壁上設有拾料斗,內環腔的中部為重錘式導料管,位于集料管、播種管之間,將物料從集料管送入播種管中。采用雙儲料倉結構,將種子和肥料同時播種到土壤內,實現了種子肥料一體同步播種,保證了播種的質量,提高了種植效率。
文檔編號A01C7/00GK2788528SQ20052002839
公開日2006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05年3月18日
發明者張全義 申請人:張全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