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軸承漁線輪制動調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調整裝置,尤其涉及雙軸承漁線輪制動調整裝置,該裝置可調整桿式制動機構的制動力。桿式制動機構可對卷筒進行制動,所述卷筒可相對雙軸承漁線輪的輪主體自由回轉。
背景技術:
對卷筒沿放線方向的回轉進行制動的制動機構安裝在雙軸承漁線輪上。由于制動機構中的桿式制動機構之操作性及制動調整的正確性均優于星形制動機構,故被用于大型的雙軸承漁線輪中。
以往,這種桿式制動機構的用于調整制動力的制動調整裝置包括以自由擺動的方式安裝在輪主體上的制動調整桿;根據制動調整桿的擺動使卷筒軸沿軸向移動的移動機構;隨著制動操作桿的擺動可發出咔嗒聲(產生節奏感)的發音機構(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公報實開昭60-72172號)。
制動調整桿以自由擺動的方式安裝在輪主體上,且可在自由位置到制動力最大的最大位置之間自由擺動,所謂的自由位置是卷筒可以自由回轉而制動力對其不發生作用的位置。發音機構在制動操作桿擺動的全程范圍內發音,它包括安裝在輪主體上的卡止圓板;設在制動調整桿上的球狀物。在卡止圓板上形成有與球狀物碰撞發音的發音孔,當操作制動調整桿時,球狀物與發音孔碰撞而發音。
另一方面,在具有該種桿式制動機構的雙軸承漁線輪中,在制動調整桿的自由位置與最大位置之間設有觸發位置(中間位置的一例),通常,該觸發位置設定成該位置上的制動力為釣線的抗拉強度的1/3左右,這已是公知技術。為了將制動調整桿定位于該觸發位置上而設有中間定位機構。
中間定位機構包括定位部件和彈簧部件,在自由位置與最大位置之間的觸發位置上,所述定位部件以進退自由的方式安裝在輪主體上。所述彈簧部件沿使定位部件前進的方向對定位部件進行加載。當制動調整桿從自由位置向觸發位置擺動的時候,定位部件與制動調整桿接觸從而可以確定制動調整桿的位置,同時,可通過操作制動調整桿的手指對定位部件進行退出操作。當推壓該定位部件時,操作制動調整桿的手指的一部分從制動調整桿脫離,且需要用該脫離的手指推壓定位部件使其退出。因此,即使作用在制動調整桿上的阻力相同也會感覺到操作力變大了。
在上述以往的構成中,很少在觸發位置與最大位置之間操作制動調整桿。但是,由于發音機構的結構使其在制動調整范圍的全程發音,由于發音或者說由于可發出咔嗒聲而產生了阻力。產生該種阻力時,尤其是對定位部件進行推壓操作時,因手指的一部分脫離了制動調整桿,通過發音機構產生的阻力使操作力變得更大,因此妨礙了桿操作而使制動調整桿向最大位置的操作變得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桿式制動機構的制動調整裝置,在對中間定位機構進行推壓操作時,該裝置中不會產生妨礙桿操作的問題,并且該裝置能發音或者發出咔嗒聲。
技術方案1所述雙軸承漁線輪的制動調整裝置包括制動調整桿;中間定位機構;制動調整發音機構。
制動調整桿以可繞上述卷筒的卷軸在自由位置與最大位置之間自由擺動的方式安裝在上述輪主體上,其中自由位置對應于上述卷筒可自由回轉的制動自由狀態,最大位置對應于上述桿式制動機構的最大制動狀態。中間定位機構包括定位部件和彈簧部件,該定位部件以進退自由的方式安裝在上述輪主體上的上述自由位置與上述最大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上,彈簧部件對上述定位部件沿進入方向加載,將上述制動調整桿從上述自由位置向上述中間位置進行擺動操作時,上述定位部件可與上述制動調整桿接觸而將上述制動調整桿在上述中間位置上定位,并且,可通過操作上述制動調整桿的手指對上述定位部件進行退出操作。制動調整發音機構包括多個發音凹部、發音銷和彈簧部件,除可對上述定位部件進行退出操作的區域以外,多個發音凹部從上述自由位置到上述最大位置在擺動方向上隔開距離且與上述制動調整桿相向設置在上述輪主體上,所述發音銷安裝在所述制動調整桿上且能與所述發音凹部相向,并且可自由進退,所述彈簧部件對上述發音銷朝上述第1發音凹部的方向加載,該機構相應于上述制動調整桿的擺動而發音。
在該制動調整裝置中,擺動制動調整桿時,制動調整桿由中間定位機構在中間位置進行定位。從中間位置將制動調整桿操作到最大位置的情況下,解除由定位部件所進行的定位。為了進行定位解除操作,通過操作制動調整桿的手指推壓定位部件并操作制動調整桿擺向最大位置。進行該擺動操作的時候,在制動調整發音機構中,發音銷在發音凹部上反復沖擊而振動發音,該發音凹部設置在除可對定位部件進行退出操作的區域以外的從自由位置到最大位置的區域上。發音機構在沒有配置發音凹部且可對定位部件進行退出操作的區域內不發音。在這里,由于在自由位置與最大位置之間的區域中的可對定位部件進行退出操作的區域內不發音,而在其他的區域發音,所以,在可對定位部件進行退出操作的區域內,不會由于發音銷與發音凹部沖擊產生阻力。因此,即使對定位部件進行推壓,操作發音機構也不會產生阻力,操作力不會變大進而不會妨礙桿操作。但是,在可對定位部件進行退出操作的區域以外,發音機構能夠發音或者發出咔嗒聲。
在技術方案1所述裝置中,技術方案2涉及的雙軸承漁線輪的制動調整裝置,在將上述制動調整桿從上述最大位置向上述自由位置操作時,上述定位部件被上述制動調整桿推壓而退出。在該情況下,當對制動調整桿進行從最大位置向上述自由位置的操作的時候,制動調整桿在中間位置被定位,通過手推壓定位部件使其擺向最大位置后,從最大位置擺向自由位置的時候,即使該制動調整桿回到中間位置,由于定位部件退出,所以制動調整桿可在該狀態下返回到自由位置。因此可快速地將制動調整桿從最大位置操作到超過中間位置的位置上。
在技術方案1及2所述的裝置中,技術方案3涉及的雙軸承漁線輪的制動調整裝置,輪主體包括筒狀輪身;覆蓋框架一端的第1側板;第2側板,該第2側板覆蓋上述框架的另一端且上述制動調整桿以可自由擺動的方式安裝于其上;板狀的桿導向件,該桿導向件安裝在上述第2側板上,并且其沿徑向朝外側呈圓弧狀突起且以其突出部分對上述制動調整桿進行導向;上述發音凹部為設置在上述桿導向件上且沿擺動方向隔開距離形成的貫通孔。在該場合下,由于在最靠近調整桿的桿導向件上設有發音凹部即貫通孔,發音凹部的制作比較容易,并且由于桿導向件為在圓弧狀突出的板狀部件,所以發出的聲音比較清楚。
在技術方案1和2所述的裝置中,技術方案4涉及的雙軸承漁線輪的制動調整裝置具有移動機構,該移動機構可通過制動調整桿的擺動使卷筒相對上述卷筒的回轉軸沿軸向相對移動。在該情況下,可借助于卷筒回轉軸的移動來調整制動力。
根據本發明,在自由位置與最大位置之間的區域中的可對定位部件進行退出操作的區域內,由于發音機構不發音,在其他的區域,發音機構發音,所以,在可對定位部件進行退出操作的區域內,不會由于發音銷與發音凹部沖擊而產生阻力。因此,即使對定位部件進行推壓,操作發音機構也不會產生阻力,操作力不會變大進而不會妨礙桿操作。但是,在可對定位部件進行退出操作的區域以外,發音機構能夠發音或者發出咔嗒聲。
圖1是采用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雙軸承漁線輪的立體圖。
圖2是雙軸承漁線輪的剖面圖。
圖3是其搖柄安裝側的分解立體圖。
圖4是雙軸承漁線輪的側視圖。
圖5是雙軸承漁線輪的右剖面放大圖。
圖6是雙軸承漁線輪的左剖面放大圖。
圖7是桿式制動機構部分的剖面圖。
圖8是制動調整桿的前端部分的剖面放大圖。
圖9是制動調整桿的前端部分的側視圖。
圖10是搖柄組裝體的剖面放大圖。
圖11是上述搖柄組裝體的側視放大圖。
圖12是上述搖柄組裝體的后視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及圖2所示,采用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雙軸承漁線輪為桿式制動型大型漁線輪。該雙軸承漁線輪包括筒狀輪主體1;以自由回轉方式安裝在輪主體1的中心部的卷軸2;以可自由回轉但軸向不能移動的方式支承在卷軸上2的卷筒3;設置在輪主體1的一側的搖柄組裝體4。另外,在雙軸承漁線輪的輪主體1的內部設有將搖柄組裝體4的回轉傳遞到卷筒3的回轉傳遞機構6;制動卷筒3的放線方向的回轉的桿式制動機構7;調整桿式制動機構7的制動力的制動調整機構8;限制卷筒3的放線方向的回轉的逆轉防止機構9。
輪主體1包括金屬制左右一對的盤狀的第1側板10及第2側板;其兩端被第1側板10及第2側板11覆蓋的輪身12。輪身12為金屬制帶孔筒狀部件,第1側板與第2側板緊密結合在輪身1 2的兩端且通過多數根固定螺釘1a固定,輪身與第1側板、第2側板同心結合。另外,輪主體1包括安裝在第2側板11上的軸承座15;固定在軸承座15上的桿導向件16。
卷軸2的兩端以自由回轉的方式支承在第1側板10及第2側板11的大致中心部。如圖2及圖3所示,在搖柄組裝體4一側的第2側板11上設有用于支承卷軸2的向軸向外側突出的軸襯部11a,軸承座15在軸襯部11a的周圍被螺紋緊固。
如圖3所示,軸承座15為合成樹脂制部件,用于安裝搖柄軸5,在該搖柄軸5上安裝有搖柄組裝體4。軸承座5為厚壁圓板狀部件,具有大徑部15a及從大徑部15a開始向軸向外側突出的小徑部15b。在軸承座15的中心,形成有用于安裝在軸襯部11a上的第1貫通孔15c,在其徑向外方形成有用于安裝搖柄軸(后述)的第2貫通孔15d。另外,在小徑部15b上形成有用于限制后述制動調整桿45的擺動范圍的桿切口部15e。在從大徑部15a的側面開始到外周面的范圍內,周方向相隔間隔形成有定位用切口部15f及付與阻力用切口部15g,定位用切口部15f用于決定制動調整桿45的位置,付與阻力用切口部15g用于在制動解除一側付與阻力。軸承座15的前端安裝有用于裝飾的金屬制覆蓋圓板17。
桿導向件16為金屬制圓板狀部件,用于導向制動調整桿45,且其被螺紋緊固在軸承座15的大徑部15a的側面。在桿導向件16的外周部向徑向內側形成有圓弧凹陷狀第1及第2切口部16a、16b。該第1切口部16a用于決定后述制動調整桿45的位置;該第2切口部16b用于收納后述卷筒發音機構的操作桿37。
如圖1及圖2所示,在輪身12與第1側板10及第2側板11的中間的上部相隔一段間隔安裝有配線突耳13,該配線突耳用于漁線輪的配線。在輪身12的下部設有用于將漁線輪安裝在釣竿上的竿安裝部14。
如圖2所示,卷軸2通過配置在其兩端的左右一對軸承31a、31b以自由回轉的方式支承在輪主體1的第1側板10及第2側板11上。另外,卷筒3通過沿軸向相隔一段距離配置在其兩端的兩個軸承32a、32b以自由回轉的方式支承在兩軸承31a、31b內側。卷軸2右端的軸承31b的外圈右側與桿式制動機構7的后述移動機構的構成零件相抵接。此外,內圈的左側與回轉傳遞機構6的后述第3齒輪相抵接。卷軸2左端的軸承31a的內圈的右側與逆轉防止機構9相抵接。另外,外圈右端與第1側板10相抵接。卷筒3通過熱感應油壓制動機構33與支承卷筒3的右側的軸承32b的外圈的左側相抵接。另外,內圈的右側通過未圖示的墊圈與盤簧34相抵接。該盤簧34可用于在廣范圍內調整制動力,而不會使制動力與后述制動調整桿的擺動相應地急劇上升。用于支承卷筒3的左側軸承32a的內圈的左側與桿式制動機構7的后述第2圓板相抵接。外圈的右側與卷筒3相抵接。
卷筒3包括卷線體部3a;及在卷線體部3a的兩端與之一體形成的凸緣部3b。在右側的凸緣部3b的端面上設有用于制動動作時發音的卷筒發音機構38。如圖5所示,卷筒發音機構38包括安裝在卷筒3的凸緣部3b上的發音環35;與發音環35沖擊發音的銷36。發音環35在其周方向上設有許多發音孔35a。發音銷36與發音環上的發音孔相向并安裝在第2側板11上。發音銷36被向其突出側方向加載。另外,發音銷36憑借操作桿37(參照圖4)可在進入位置與退出位置之間自由移動,除了在將釣鉤組件投入水中時以外,通常發音銷36憑借操作桿37配置在進入位置上。因此,通常卷筒3回轉就會發出咔嗒聲。
如圖2所示,搖柄組裝體4固定在筒狀的搖柄軸5的突出端,該搖柄軸5配置在卷軸2的下方且與卷軸2平行。搖柄軸5通過配置在軸襯部11a的下方且沿軸向間隔一段距離設置的兩個軸承33a、33b以自由回轉的方式支承在輪主體1上。軸承33a、33b于軸襯部11a的下方安裝在筒狀部件18的內周面的兩端,該筒狀部件18嵌在軸承座15中。如圖5所示,在搖柄軸5的前端形成有貫通徑向的切縫5a,且在其前端的內面形成有內螺紋5d。
如放大圖10所示,搖柄組裝體4包括其基端安裝在搖柄軸5的前端且沿與搖柄軸5交叉方向延伸的搖柄臂71;固定在搖柄臂71的前端的把手軸72;以自由回轉方式安裝在把手軸72上的搖柄把手73。
如圖10所示,搖柄臂71包括沿與搖柄軸5交叉方向延伸的板狀臂主體71a;貫通臂主體71a的頂端形成的沿搖柄軸5(參照圖2)方向的內螺紋部71b。臂主體71a為不銹鋼制成。內螺紋71b的輪主體1側的開口部處形成有一較其他部分直徑稍大的锪孔部。
如圖10所示,把手軸72包括從搖柄臂71的頂端開始沿搖柄軸5(參照圖2)方向延伸的不銹鋼制軸主體72a;在軸主體72a的基端一體形成的直徑略小于軸主體72a的且可與內螺紋部71b螺合的外螺紋部72b;在軸主體72a的前端一體形成的直徑大于軸主體72a的頭部72d。在頭部72d的前端面形成有卡止部72e,在用工具使把手72回轉時,該卡止部72e用于將工具卡止(參照圖1 2)。在把手軸72的外螺紋部72b與內螺紋部71b螺合后,將外螺紋部72b的前端部鉚合固定在搖柄臂71的前端。因此,在外螺紋部72b的前端部上用鉚接工具制成有鉚接孔72c。在這里,由于外螺紋部72b的前端部損壞且從內螺紋部71b開口的锪孔部向外方向擴展,從而將把手軸72鉚接固定在搖柄臂71的前端。
如圖10到圖12所示,搖柄把手73包括以自由回轉的方式安裝在把手軸72外周的筒狀部74;以相對于筒狀部不可回轉的方式安裝在筒狀部74上的把手部75;覆蓋把手部75外周的彈性樹脂制的表皮部76。
如圖10所示,筒狀部74為黃銅等金屬材料制的筒狀部件,外周部進行了鍍鉻處理。在筒狀部74的內周部與把手軸72的外周部之間形成了很小的縫隙。筒狀部74包括設在基端側且從把手部75的外部露出的露出部74;設在前端側且在把手部75的內鑲嵌法成型的埋設部74b。
露出部74包括延伸到手握把手部75時兩根手指間可挾持的位置的前端部74c;從前端部74開始形成的基端側外周比其他部分直徑略大的第1圓形部74d;前端部74c的外周面形成的比其他部分直徑略大的第2圓形部74e。表皮部76的前端面與前端部74c的外周面及第1圓形部74d的前端面相接觸,表皮部76通過凹狀的平滑曲面將前端部74c的外周面與后述把手部75的前端面75c覆蓋并覆蓋把手部75的全部外周面。
埋設部74b包括在前端部內周形成的臺階部74f;在前端部外周突出形成的大直徑凸部74g;沿基端側外側凹陷形成的槽部74h。把手軸72的頭部72d與臺階部相接觸地收納于臺階部74f中,因此筒狀部74相對把手軸72不會脫落。另外,在將筒狀部74用內鑲嵌法鑲嵌到把手部75中的時候,凸部74g及槽部74h也決定了其位置且不會脫落。
如圖10所示,把手部75為發泡樹脂制的大致呈柱狀的部件,筒狀部74的前端在其中應用內鑲嵌法成型。把手部75具有第1把手部75a及第2把手部75b,兩把手部從筒狀部74的前端部的外周開始沿與把手軸72的軸心交叉的兩方向延伸成大致柱狀。如圖11所示,把手部75中,第1把手部75a的徑向長度為A,它比第2把手部75b的徑向長度B長,且第1把手部75a的軸向長度C比第2把手部75b的軸向長度D長。
如圖10及圖12所示,把手部75包括在大致中央部位形成的貫通孔75f,該貫通孔貫通于前端面75c與后端面75d之間;在第1把手部75a的側端面75e上凹陷形成的凹部75g。筒狀部74的前端部從前端面75c側的開口進入貫通孔中,并以內鑲嵌法成型,貫通孔的后端面75d側的開口由蓋部件77封閉。蓋部件77在其與把手部75相對的方向側的兩個部位并相隔一段距離形成有卡止突起77a,兩部位的卡止突起77a卡止在把手部75的卡止孔75h里,該卡止孔由后端面75d的兩個部位凹陷而形成,故蓋部件77可固定安裝于其上。另外,為了使其輕型化,凹部75g為沿第1把手部75a的長度方向形成的呈大致圓筒狀的切口,側端面75e的開口通過蓋部件78封閉。
如圖10所示,把手部75之外表面沿表皮部76的凹狀平滑曲面形成,并具有連接前端部74c外周面與把手部75的前端面75c的連接部75i,其中,前端部74c的外周面設在筒狀部74的露出部74a上。
表皮部76為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例如由septon(セプトン)(商標)等彈性樹脂制成。筒狀部74以內鑲嵌法在把手部75中形成,筒狀部74的前端部74c及把手部75的外周均被表皮部76覆蓋。把手部75的連接部75i的外周被凹狀平滑曲面部76a覆蓋,表皮部76的前端部與筒狀部74的第1圓形部74d的前端平滑連續設置在一起。另外,在把手部75的貫通孔75f及凹部75g的開口部分沒有形成表皮部76。因此,后端面75d側的貫通孔75f及凹部75g的開口向外部露出,該開口處通過蓋部件77、78封閉。
如圖11所示,當手H握持該搖柄把手73時,食指H1與中指H2挾持住筒狀部74。此時,食指H1及中指H2的側部與筒狀部74的露出部74a接觸,食指H1及中指H2的指腹部分與表皮部76的曲面部76a接觸。在這里,由于筒狀部74的露出部74a沒有被表皮部76覆蓋,可防止筒狀部74的外徑變大,使食指H1及中指H2更容易夾持筒狀部74。另外,當手握搖柄把手73的時候,由于食指H1及中指H2與彈性樹脂制且凹狀平滑曲面部76a相接觸,可提高搖柄把手73的握持性。
回轉傳遞機構6具備可在高低二速間切換的變速機構。如圖2及圖5所示,回轉傳遞機構6包括以自由回轉方式支承在搖柄組裝體4的搖柄軸5上并用于高速卷線的第1齒輪19a及用于低速卷線用的第2齒輪19b;以不能回轉的方式安裝在卷軸2上且分別與第1齒輪19a及第2齒輪19b相嚙合的第3齒輪19c及第4齒輪19d;將第1齒輪19a及第2齒輪19b中的任何一方與搖柄軸5結合而進行回轉傳遞的配合片20;設置在配合片兩側并用于對配合片20定位的兩個壓縮彈簧21a、21b;設定配合片20的位置的操作軸22。
配合片20以不可回轉的方式配置在搖柄軸5的切縫5a內。突起部20a設在配合片20的中心部。突起部20a配置在用于托住壓縮彈簧21a的凸緣狀彈簧托24的內周側。彈簧托24被螺紋固定在搖柄軸5的前端。
操作軸22在搖柄軸5內部貫通搖柄軸5而向外部突出。操作軸22以可在軸向上自由移動的方式支承在導向部5b及導向部5c上,導向部5b旋合在搖柄軸5的突出端上,導向部5c形成在搖柄軸5的中間部內周面。在操作軸22的向外側突出的突出端上形成有槽22a。與該槽相配合的滑動型擋塊23設置在搖柄組裝體4上。另外,在操作軸22的另一側的端部安裝有用于托住壓縮彈簧21b的彈簧托部件22b。
在這樣構成的回轉傳遞機構6中,如圖2及圖5所示,將操作軸22向操作軸心的上側推壓后,配合片20配置在第2齒輪19b上,搖柄組裝體4的回轉通過第2齒輪19b傳遞給第4齒輪19d,卷軸2及卷筒3開始低速旋轉。另一方面,使滑動型擋塊23滑動,操作軸22如圖5所示被牽引到操作軸心的下側后,配合片20配置在第1齒輪19a上,搖柄組裝體4的回轉通過第1齒輪19a傳遞給第3齒輪19c,卷軸2及卷筒3開始高速旋轉。
如圖2所示,桿式制動機構7包括安裝在卷筒3的左端的制動圓盤25;配置在制動圓盤25兩側的一對摩擦圓盤26、27;通過卷筒3對制動圓盤25加載而使之遠離摩擦圓盤27的盤簧29(參照圖7) 。
如圖6及圖7所示,制動圓盤25例如為不銹鋼制的墊圈狀圓板部件,其通過間隔一段距離而配置在圓周方向上的多個安裝銷以可在與卷筒接近/遠離方向上自由移動預定距離且不能相對卷筒3回轉的方式安裝在卷筒3左側的凸緣部3b的端面上。安裝銷40包括旋入凸緣部3b端面的螺紋部40a;比螺紋部40a直徑大的導向部40b;比導向部直徑大的頭部40c。制動圓盤25以軸向移動自由的方式安裝在安裝銷40的導向部40b上,且其可在從向導部40b軸向的長度減去其自身的厚度的這段規定距離內自由移動。該安裝銷40為禁止制動圓盤回轉的部件并兼作限制部件。在制動解除狀態下,制動圓盤25由于盤簧28的加載而配置在與頭部40c相接觸的位置上。在圖5及圖6中,在卷軸心上側為制動狀態,在卷軸心下側為制動解除狀態。
制動圓盤25的其中一個面與卷筒3相對,摩擦圓盤26配置在與制動圓盤25的另一個面相對的位置上。在摩擦圓盤26的與制動圓盤25相向的面上,以小螺紋等固定手段固定有環狀摩擦板26a,該摩擦板例如由石墨或纖維增強樹脂等耐磨耗材料制成。摩擦圓盤26在其中心部設有筒狀軸襯部26b,沿卷軸2的徑向貫通卷軸并安裝于卷軸2上的銷2a被該軸襯部26b卡止。因此,圓盤26以不可相對卷軸2回轉的方式安裝在卷軸2上,與卷軸2同時回轉。另外,逆轉防止機構9的棘輪50與摩擦圓盤26的軸襯部26b的圖5所示的左端面相抵接。棘輪50例如采用鋸齒形等適當的方法以不可回轉的方式安裝在軸襯部26b的外周面。棘輪50與軸承31a的內圈相抵接。另外,軸承31a的外圈與上述第1側板10相抵接。這樣一來,摩擦圓盤26不能向卷軸外側(圖6左方)即遠離制動圓盤25的方向移動,并且由于棘輪50的作用而不能沿放線方向回轉。
逆轉防止機構9為爪式機構,包括棘輪50,該棘輪外周面形成有鋸齒50a;棘爪51,該棘爪配置在棘輪50的外周側且其前端卡止鋸齒50a。棘爪51安裝在第1側板10的內面側并可自由擺動,而且,由牽引彈簧將之向卡止鋸齒50a側加載。
摩擦圓盤27配置在與制動圓盤25的卷筒3一側的面相向的位置上,其與摩擦圓盤26聯動回轉,且以可以在卷軸向上自由移動的方式安裝在卷軸2上,以接近/遠離摩擦圓盤26。例如由石墨或纖維強化樹脂等耐磨材料制成的環狀摩擦板27a被螺紋固定在摩擦圓盤27的與制動圓盤25相對的面上。摩擦圓盤27通過銷2b以不可相對卷軸2回轉的方式安裝于其中心安裝在卷軸2上,所述的銷2b沿卷軸2徑向貫通卷軸2并安裝于其上。另外,軸承32a的內圈通過墊圈30與圖6中的摩擦圓盤27的右端面抵接。這樣一來,摩擦圓盤27通過軸承32a與卷筒3互相按壓。
摩擦圓盤26的外側被制動表皮41覆蓋。制動表皮41采用例如考慮散熱性能的鋁合金材料制成,其包括中心有圓形開口的盤狀表皮主體41a;與表皮主體41a的外周面一體形成的環狀安裝部41b。在表皮主體41a內部具有收納摩擦圓盤26、27及制動圓盤25的空間。安裝部41b通過多根小螺釘等適當的固定手段固定在卷筒3的凸緣部36的端面。這樣用數根小螺釘固定后,與將整體螺紋固定在卷筒上的情況相比,安裝扭矩的管理比較容易,組裝也變得容易。
從卷筒側端面向卷筒3側突出的筒狀密封部41c設在安裝部41b上。在卷筒3的左側的凸緣部3b的端面形成有環狀槽3c,密封部41c鑲嵌在該環狀槽3c中。由于密封部41c鑲嵌在該環狀槽3c中,在密封部41c的內周面,卷筒3與制動表皮41可自動找正對芯。在密封部41c的外周面上安裝有O型環42,該O型環42用于防止從外周側浸入液體。
在表皮主體41a的內周側也設有向摩擦圓盤26側突出的封閉部41d。帶唇部的密封部件43安裝在密封部41d上。該密封部件43的唇部的前端與摩擦圓盤26的軸襯部26b的外周面相接觸。故可防止從內周側來的液體的浸入。憑借該O型環42及密封部件43,制動表皮41、卷筒3、制動表皮41與摩擦圓盤26被密封,因此,配置了制動圓盤25及摩擦圓盤26、27的制動表皮41的內部被防水密封。該O形環42與密封部件43的組合是一種可靠的制動防水結構。另外,為了使O型環42的安裝比較容易,也可以在密封部41c上設置O型環的安裝槽。
如圖3到圖5所示,制動調整機構包括設置在輪主體1上且可繞卷軸2自由回轉的制動調整桿45;相應于制動調整桿45的擺動而使卷筒3在軸向上相對于卷軸2移動的移動機構46;相應于制動調整桿45的擺動而發音的制動調整發音機構47;中間定位機構52,該中間定位機構52將制動調整桿45定位于從自由位置到最大位置(如圖4雙點畫線所示)之間的觸發位置(中間位置的一例)上;在自由位置上對制動調整桿45的擺動進行限制的自由位置限制機構59。
制動調整桿45以可在自由位置與最大位置之間自由擺動的方式安裝在輪主體1上,自由位置與卷筒3可自由回轉的制動自由狀態相對應,且在圖4中用實線表示,最大位置與制動機構的最大制動狀態相對應。制動調整桿45的擺動范圍被軸承座15上形成的桿切口15e限制在自由位置與最大位置之間。制動調整桿45包括向卷軸2的徑向外側延伸且以自由擺動的方式安裝在軸襯部11a上的桿部45a;固定在桿部45a的前端的旋鈕部45b。桿部45a的基端部以不可回轉的方式卡止在構成移動機構46的第1凸輪部件60上。如圖8及圖9所示,旋鈕部45b包括其前端貫通在桿部45a的前端形成的旋鈕安裝孔的旋鈕主體53;用于將旋鈕主體53固定于桿部45a上的蓋形螺母54。在旋鈕主體53的前端形成有貫通旋鈕安裝孔45c且與蓋形螺母54螺合的外螺紋部53a。另外,在旋鈕主體53的下表面形成有用于插入桿導向件16的圓弧形切縫53b,在其端面形成有用于安裝制動調整發音機構47的安裝孔53c,該安裝孔53c在其前端具有小直徑的臺階孔,并朝向切縫53b。再有,在旋鈕主體53的前下表面形成有與中間定位機構52相配合的定位凹部53d,該定位凹部的壁面沿徑向延伸。
移動機構46包括推壓機構48,該推壓機構48相應于圖4所示制動調整桿45的順時針方向的擺動而推壓卷筒3及摩擦圓盤27以使之向如圖5所示左方移動;回程彈簧49,該回程彈簧49對摩擦圓盤加載且相應于圖4所示制動調整桿45的逆時針方向的擺動而使卷筒3及摩擦圓盤27向如圖5所示右方移動。
回程彈簧49以壓縮狀態安裝在兩摩擦圓盤26、27之間且位于卷軸2的外周側,其沿著使兩摩擦圓盤26、27相互遠離的方向進行加載,同時,對摩擦圓盤27及卷筒3向如圖6所示右方加載。
推壓機構48包括以可自由回轉但不可沿軸向移動的方式安裝在軸襯部11a內周面上的第1凸輪部件60;通過第1凸輪部件60的回轉而沿軸向移動的第2凸輪部件61;與第2凸輪部件61聯動而沿軸向移動的推壓部件62;調節推壓部件62的推壓力的推壓力調整機構65。
第1凸輪部件60為大小呈兩段的筒狀部件,其與制動調整桿45的擺動聯動回轉。制動調整桿45的桿部45a的基端通過花鍵軸等卡止機構被卡止在第1凸輪部件60的小徑前端側(圖5右側)的外周面上以使它們之間不能相對回轉。在大直徑的基端側的端面形成有傾斜凸輪60a。
第2凸輪部件61為筒狀部件,以不可回轉但可軸向移動自由的方式安裝在軸襯部11a的內周面。在第2凸輪部件61的與第1凸輪部件60相向的外周側形成有與傾斜凸輪60a相配合的傾斜凸輪61a。通過該兩個傾斜凸輪60a、61a的相對回轉將第1凸輪部件60的回轉運動轉換成第2凸輪部件61的軸向的直線運動而使第2凸輪部件61沿軸向移動。在第2凸輪部件61上設有兩根沿徑向突出的卡止銷63。卡止銷63的前端卡止卡止槽11b上,該卡止槽11b沿軸向形成在軸襯部11a的內周面上,第2凸輪部件61以不可回轉的方式卡止在軸襯部11a上。第2凸輪部件61的內周面旋合在推壓部件62上。因此,可對第2凸輪部件61與推壓部件62在軸向上的相對位置關系進行調整,可在制動調整桿45的預定位置上對制動力進行調整。
推壓部件62為帶凸緣的圓筒形部件,圓筒部分的外周面旋合在第2凸輪部件61上。另外,凸緣部分在圖5左端面稍稍突出,該突出部分與軸承32b的外圈相抵接。
推壓力調整機構65包括旋鈕調節器66,該旋鈕調節器66的前端部66a以不可相對于推壓部件回轉但可沿軸向自由移動的方式安裝在推壓部件62的中心部。旋鈕調節器66以可繞卷軸軸心自由回轉的方式安裝在輪主體1上,且隨著回轉會發出聲音。使旋鈕調節器66回轉,推壓部件62回轉,推壓部件62與和推壓部件62相旋合的第2凸輪部件61的軸向上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因此可調整制動調整桿45在規定位置時的制動力。另外,在圖5中,在卷軸心的下側表示使推壓部件62與第2凸輪部件61相接觸推壓力調整到最小的狀態;上側表示使推壓部件62與第2凸輪部件61相隔最遠推壓力調整到最大的狀態。
制動調整發音機構47包括在自由位置到最大位置范圍內與制動調整桿相向且在制動調整桿擺動方向上間隔一段距離而配置在桿導向件上的多個發音凹部55;與發音凹部55相向且以進退自由的方式安裝在制動調整桿45上的發音銷56;對發音銷56向發音凹部55b方向加載的盤簧57。
發音凹部55包括從自由位置到觸發位置形成的第1發音凹部55a;從最大位置到該最大位置跟前的范圍內沿擺動方向上間隔一定距離形成的多個第2發音凹部55b。發音凹部形成的區域至少為操作后述中間定位機構52的區域,具體來說,就是除了形成桿導向件16的第1切口部16a的區域以外的區域。
如圖3、圖4及圖9所示,第1發音凹部55a為長圓形孔部,其沿擺動方向并排設置在位于桿導向件16的外周面上的自由位置到第1凹部16a跟前的觸發位置的范圍內。第2發音凹部55b為例如兩個長圓形孔部,沿擺動方向并排設置在最大位置跟前側。發音銷56以相對第1及第2發音凹部55a、55b進退自由的方式安裝在旋鈕部45b的旋鈕主體53上的安裝孔53c中。發音銷56包括半球狀的頭部56a;比頭部56a直徑大的沿部56b;比沿部56b直徑小的軸部56c。由于頭部56a朝第1及第2發音凹部55a、55b進退振動,所以發音調整機構47發音。盤簧57以壓縮狀態設置在位于安裝孔53c處的軸部56c的外周側且其前端卡止在沿部56b處。沿部5 6b的前端卡止在安裝孔53c的臺階處且其進入方向的移動被限制。安裝孔56c被長圓形蓋部件58堵住,該蓋部件58憑借盤狀螺釘58a固定在旋鈕主體53上。
中間定位機構52為這樣一種定位機構當制動調整桿45如圖4順時針擺動操作時,制動調整桿45在自由位置與最大位置間的觸發位置暫時被定位,當其從超過觸發位置的位置逆時針擺動的時候,制動調整桿45可以自由通過。觸發位置設定了通常釣魚所使用的最強的制動力。即,其為設定了與最大制動力相比要小但卻是常用的最大制動力的位置。在釣魚前該常用最大制動力設定在釣線張力強度的1/3左右。
如圖3及圖9所示,中間定位機構52包括以進退自由的方式安裝在位于軸承座15上的定位用切口部15f上的定位座80;對定位座80沿進入方向加載的盤簧81。定位座80包括隨著向最大位置側(圖9左側)移動逐漸由高變低的傾斜面80a;在底部兩側較其它部分突出的卡止突起80b。卡止突起80b卡止在定位用切口部15f上。當制動調整桿45從自由位置開始擺動后,該定位座80與定位凹部53d的壁面接觸而將制動調整桿45定位在觸發位置上。然后,為了實現切斷釣線等動作而將制動調整桿45向最大位置擺動的時候,用指尖推壓定位座80使之退出到不與定位凹部53d相接觸的位置后,制動調整桿45就能夠從觸發位置擺動到最大位置。另外,相反地,將制動操作桿從最大位置開始擺動后,旋鈕主體53的后面沒有形成定位用的凹部,而且在定位座80的前面形成有傾斜面80a,所以,定位座80被旋鈕主體53推壓后能夠自動退出。
自由位置限制機構59是用于限制制動調整桿45在自由位置上的擺動而設的。即,由于很難進入自由位置,因此不能隨便地解除對卷筒3的制動力。如圖3所示,自由位置限制機構59包括以進退自由的方式安裝在付與阻力用切口部15g上的限制座85;對限制座85沿進入方向加載的盤簧86。該限制座85與定位座80不同,制動調整桿45沿任何方向擺動其都可以退出。
下面對桿式制動機構7的制動動作進行說明。
使制動調整桿45從圖4實線所示自由位置開始向雙點劃線所示最大位置擺動,桿式制動機構7從圖5及圖6的卷筒軸心的下側所示狀態變化到上側所示狀態。首先,第1凸輪部件60由于制動調整桿45的擺動而回轉,第2凸輪部件61沿卷軸向向左移動。推壓部件62與此聯動推壓軸承31b的外圈并使之移動,憑借第3、第4齒輪19c、19d、盤簧34、軸承32b及熱感應油壓制動機構33推壓卷筒3使其沿卷軸軸向向左方(圖2左方)移動。這樣一來,被盤簧28加載的制動圓盤25也沿軸向向左移動。另一方面,通過卷筒3及軸承32a摩擦圓盤27也被推壓沿軸向向左方移動。結果是,制動圓盤25及制動圓盤27都接近于摩擦圓盤26。接下來,制動圓盤25與軸向不能移動且沿放線方向不可轉動的摩擦圓盤26接觸,隨后,微小的制動力作用在卷筒3上。然后卷筒3被推壓,隨后,卷筒3向與摩擦圓盤接觸26接觸的制動圓盤25靠近,制動圓盤25與摩擦圓盤27相接觸。隨后,將制動調整桿45向最大位置擺動,推壓力變大,由于制動圓盤被兩個摩擦圓盤26、27挾持故可得到較大的制動力。
此時,當制動調整桿45到達點劃線所示的觸發位置后,由于中間定位機構52的定位而暫時不能向最大位置側擺動。另外,制動調整發音機構47與擺動相應而發音。在該狀態下,若想將其向最大位置擺動時,將操作制動調整桿45的手指從制動調整桿上脫離,用指尖推壓定位座80使其退出后,在這樣的狀態下,再對制動調整桿45向最大位置方向操作。在進行該操作時,由于第2發音凹部5 5b不在附近,所以,可在無音狀態即沒有由于發音而產生阻力的狀態下對制動調整桿45進行操作。此后,當將制動調整桿45操作到形成有第2發音凹部55b的最大位置附近的時候,再次發音。
一方面,將制動調整桿45如圖4逆時針方向向自由位置擺動時,從圖5及圖6的卷筒軸心的上側所示狀態變化到下側所示狀態。首先,由于回程彈簧49的加載力摩擦圓盤27被推壓而向圖6右側移動。摩擦圓盤27移動時,由于制動圓盤25被盤簧28沿遠離卷筒3的方向(遠離摩擦圓盤的方向)加載,因此,制動圓盤25依然保持與摩擦圓盤26的壓力接觸狀態,摩擦圓盤27遠離制動圓盤25,在制動圓盤25與摩擦圓盤27之間強制地形成了縫隙。然后,卷筒3憑借軸承32a被推壓而向右側移動。當卷筒3移動了預定的距離后,制動圓盤25被卡止在安裝銷40的頭部40c上,進而與卷筒3一同向圖6右側移動。這樣一來,制動圓盤25遠離摩擦圓盤26,在制動圓盤25與摩擦圓盤26之間形成了強制的縫隙。因此,卷筒3的制動被解除。另一方面,卷筒3移動后,憑借熱感應油壓制動機構33、軸承32b、盤簧34、第3及第4齒輪19c、19d及軸承31b,第2凸輪部件61及推壓部件62被推壓而向圖5右側退后。然后,制動調整桿45搖向制動解除位置后,變成了圖5及圖6的卷筒軸心的下側的狀態,包括卷筒在內位于盤簧34的左側的部件移動了距離S1。另外,包括第3、第4齒輪在內的位于盤簧34的右側的部件移動了距離S2。于是,制動圓盤25完全脫離兩摩擦圓盤26、27。此時,在第1及第2發音凹部55a、55b形成的區域內配置了制動調整桿45時,由于制動調整發音機構47而發出咔嗒聲。但是,在中間定位機構操用的區域內不發音。另外,此時,由于旋鈕主體53的推壓,中間定位機構52的定位座80退出,所以,即使到達觸發位置也不會被定位。因此,可迅速地返回自由位置。
在這里,在操作制動調整桿45時,由于在自由位置與最大位置之間的區域可對定位座80進行退出操作的區域內不發音,但在其他區域發音,所以,在可對定位座80進行退出操作的區域內不會有由于發音銷56與發音凹部55相沖擊產生的阻力。因此,即使推壓操作定位座80也不會因為調整發音機構而產生阻力,因此操作力不會變大,較難妨礙桿操作。但是,可在能對定位座80進行退出操作的區域以外發音并產生咔嗒聲。
下面,對該漁線輪的操作方法進行說明。
當通過回轉轉遞機構6高速卷線的時候,將操作軸22拉出。因此,由于壓縮彈簧21a的加載力而使配合片20與第1齒輪19a配合。結果是,搖柄組裝體4的回轉通過搖柄軸5、第1齒輪19a、第3齒輪19c、卷軸2、桿式制動機構7傳遞給卷筒3,卷筒3高速回轉。
一方面,低速卷線時,將操作軸22壓入。因此,由于壓縮彈簧21b的加載力而使配合片20與第2齒輪19b配合。結果是,搖柄組裝體4的回轉通過搖柄軸5、第2齒輪19b、第4齒輪19d、卷軸2、桿式制動機構7傳遞給卷筒3,卷筒3低速回轉。另外,當將操作軸22壓入時,擋塊23配合在槽22a后,將操作軸22保持在壓入狀態。
另外,在調解制動調整桿45的于觸發位置的推壓力時,由于旋鈕調節器66的作用而使推壓部件62與第2凸輪部件61的沿軸向的相對位置變化。例如在使旋鈕調節器66沿圖4逆時針方向回轉使兩者接近的情況下,由于卷筒3向遠離摩擦圓盤26的方向移動,推壓力降低。相反在使旋鈕調節器66沿圖4順時針方向回轉使兩者遠離的情況下,由于卷筒3向接近摩擦圓盤26的方向移動,推壓力增大。
(a)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發音凹部55的第2發音凹部55b只在最大位置和該最大位置跟前設置了兩個,但是,第2發音凹部55b的數量并不限于此。第1發音凹部55a與第2發音凹部55b可配置在除了可對中間定位機構52的定位座80進行退出操作的區域以外的區域內。
(b)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在移動機構中使卷軸移動,但是,使第3及第4齒輪19c、19d那樣配置在卷軸上的齒輪移動,然后使制動圓盤隨其移動也可以。
權利要求
1.一種雙軸承漁線輪的制動調整機構,其可調整桿式制動機構的制動力,且該桿式制動機構可制動相對雙軸承漁線輪的輪主體自由回轉的卷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動調整桿;中間定位機構;制動調整發音機構,制動調整桿以可繞上述卷筒的卷軸在自由位置與最大位置之間自由擺動的方式安裝在上述輪主體上,其中自由位置對應于上述卷筒可自由回轉的制動自由狀態,最大位置對應于上述桿式制動機構的最大制動狀態;中間定位機構包括定位部件和彈簧部件,該定位部件以進退自由的方式安裝在上述輪主體上的上述自由位置與上述最大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上,彈簧部件對上述定位部件沿進入方向加載,將上述制動調整桿從上述自由位置向上述中間位置進行擺動操作時,上述定位部件可與上述制動調整桿接觸而將上述制動調整桿在上述中間位置上定位,并且,可通過操作上述制動調整桿的手指對上述定位部件進行退出操作;制動調整發音機構包括多個發音凹部、發音銷和彈簧部件,除可對上述定位部件進行退出操作的區域以外,多個發音凹部從上述自由位置到上述最大位置在擺動方向上隔開距離且與上述制動調整桿相向設置在上述輪主體上,所述發音銷安裝在所述制動調整桿上且能與所述發音凹部相向,并且可自由進退,所述彈簧部件對上述發音銷朝上述第1發音凹部的方向加載,該機構相應于上述制動調整桿的擺動而發音。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軸承漁線輪的制動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將上述制動調整桿從上述最大位置向上述自由位置操作時,上述定位部件被上述制動調整桿推壓而退出。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軸承漁線輪的制動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輪主體包括筒狀輪身;覆蓋上述框架的一端的第1側板;第2側板,該第2側板覆蓋上述框架的另一端且上述制動調整桿以可自由擺動的方式安裝于其上;板狀的桿導向件,該桿導向件安裝在上述第2側板上,并且其沿徑向朝外側呈圓弧狀突起且以其突出部分對上述制動調整桿進行導向;上述發音凹部為設置在上述桿導向件上且沿擺動方向隔開距離形成的貫通孔。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軸承漁線輪的制動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移動機構,該移動機構借助于上述制動調整桿的擺動使上述卷筒相對上述卷筒的回轉軸沿軸向相對移動。
全文摘要
一種桿式制動機構的制動調整裝置,在對中間定位機構進行推壓操作時不會妨礙桿操作且可發出咔嗒聲。制動調整機構為調整桿式制動機構制動力的裝置,其包括制動調整桿、中間定位機構、制動調整發音機構。制動調整桿以可繞卷筒的卷軸在自由位置與最大位置之間自由擺動的方式安裝在輪主體上,其中自由位置對應于卷筒可自由回轉的制動自由狀態,最大位置對應于桿式制動機構的最大制動狀態。中間定位機構包括定位部件,其以進退自由的方式安裝在輪主體上的自由位置與最大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上;彈簧部件,其對定位部件沿進入方向加載。制動調整發音機構包括發音凹部、發音銷和彈簧部件。
文檔編號A01K89/033GK1736188SQ200510085148
公開日2006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21日
發明者平山廣和, 巖淵正和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