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薯類淀粉分離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薯類淀粉分離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薯類分離機有立式、臥式等機型,但是每小時加工量1200公斤左右,工作效率低,提高工作效率后出粉率降低很嚴重,出粉率不到85%。為了提高加工量與出粉率,在使用篩網時,不能用高目數篩網,只能用粗篩網,所以淀粉的精細度及品質就差,這樣的淀粉價格低,用戶只有再次用其它方法加工,因此,大大提高了工作量,浪費了人力、物力、財力。另一方面,使用中篩網現出破洞不能及時發現,沉淀池內會進入許多渣,很難處理,因此影響淀粉質量。再一方面,有的用戶為了使沉淀池內的水排放方便,大都使用地上池,水平面高,自然就需要墊高分離機,薯類的喂入就隨著加高,很費力,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
發明內容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二次分離機構的薯類淀粉分離機。
實現上述目的的具體結構方案是這樣的薯類淀粉分離機,包括機架、料斗、粉碎滾筒機構、分離滾筒機構和供水泵;其特征在于在分離滾筒機構一側上部設有二次分離滾筒機構;二次供漿泵設于機架底部,二次供漿泵的進口通過管道連通著分離滾筒機構的出漿口,二次供漿泵的出口通過管道連通著二次分離滾筒機構的入漿口中,二次分離滾筒機構的底部為出漿口。
所述分離滾筒機構的主軸為空心軸,中部均布著出水孔。
本實用新型通過增設二次分離滾筒機構,產品質量提高,光潔度好;在生產過程中,主分離滾筒內篩網破裂能及時發現;出漿水口設計位置高,排漿進沉淀池方便;一次分離滾筒機構的主軸為空心軸,軸中部均布著出水孔,可以進行再次供水,使沒有出完淀粉的粉渣用水可再進行稀釋、再分離,以達到提高出粉率的目的。該薯類淀粉分離機生產效率提高,每小時破碎量達1800公斤,出粉率高達25%以上,脫水率達65%以上。增設二次分離滾筒機構總成拆裝容易,拆除后主機可單獨作業。本實用新型是小型淀粉加工企業、粉絲加工企業和農戶用于提取淀粉的理想加工設備。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
見圖1、圖2,薯類淀粉分離機包括機架1、料斗2、粉碎滾筒機構3、分離滾筒機構4和供水泵5。在分離滾筒機構4一側上部的機架上固定安裝有二次分離滾筒機構7;二次供漿泵6安裝在機架1底部,二次供漿泵6的進口通過管道連通著分離滾筒機構4的出漿口,二次供漿泵6的出口通過管道連通著二次分離滾筒機構7的入漿口11中,二次分離滾筒機構7的底部為出漿口12。
分離滾筒機構4的主軸8為空心軸,中部均布著出水孔9,主軸8上裝有毛刷10。
工作時,薯類物料從料斗2進入粉碎滾筒機構3,粉碎的漿渣經過流渣槽進入分離滾筒機構4。供水泵5將水分別送入分離滾筒機構4和分離滾筒軸8;二次供水泵6把分離滾筒機構4出漿口的漿水通過入漿口11抽入二次分離滾筒機構7中。經過兩次分離處理后的漿水從出漿口12進入沉淀池。
權利要求1.薯類淀粉分離機,包括機架、料斗、粉碎滾筒機構、分離滾筒機構和供水泵;其特征在于在分離滾筒機構一側上部設有二次分離滾筒機構;二次供漿泵設于機架底部,二次供漿泵的進口通過管道連通著分離滾筒機構的出漿口,二次供漿泵的出口通過管道連通著二次分離滾筒機構的入漿口中,二次分離滾筒機構的底部為出漿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薯類淀粉分離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滾筒機構的主軸中部均布著出水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薯類淀粉分離機。其特點是在機架一側增設二次分離滾筒機構。本實用新型通過增設二次分離滾筒機構,提高了產品質量,光潔度好;提高了生產效率,每小時破碎量達1800公斤,出粉率高達25%以上,脫水率達65%以上。二次分離滾筒機構總成拆裝容易,拆除后主機可單獨作業。本實用新型是小型淀粉加工企業、粉絲加工企業和農戶用于提取淀粉的理想加工設備。
文檔編號B02C23/14GK2663007SQ200320120
公開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4日
發明者李想 申請人: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