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稻田養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種植業或養殖業領域,特別涉及在稻田內同時放養鴨結合使用雙光源戶外通透式滅蚊蠅燈防治蟲害的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水稻種植方法只在水田內以單種植水稻為主,多用人工施農藥、化肥、除雜草等多項管理,因而存在種植成本高、收益不好、管理煩瑣等缺點。而另一方面,現有的養鴨方法多是在江河、池塘中放牧鴨群,其功能單一,資源浪費大,不能有效地利用鴨子啄食害蟲、鴨腳踩泥的特點,而且鴨子的糞便不僅不能充分地利用,還為江河或池塘的水帶來環境污染。因此,這種單獨種植水稻和養殖鴨子的方法沒能有效地利用動態的多級食物鏈網結構和動物循環再生利用體系,無形中造成生態資源的浪費。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種養結合、生態型的稻田養鴨方法,它利用雛鴨旺盛的雜食性,吃掉稻田里的雜草和害蟲,利用鴨不間斷的活動產生中耕渾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長,同時鴨的糞便可作為肥料,結合使用雙光源戶外通透式滅蚊蠅燈防治蟲害,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在稻田有限的空間里生產無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鴨肉。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方法和步驟予以實現a.選種 選擇生命力旺盛、適應性廣、耐粗飼、抗逆性強的中小型優良鴨品種;b.育雛 選擇3-4月份孵出的春雛或7-8月份孵出的夏雛作為鴨苗,并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進行集中育雛,用煮熟的稻谷或飼料飼喂至雛鴨體重達75克以上,再分散下田放牧;c.稻田放鴨 水稻拋秧插秧一周左右,將孵出20天、體重約100克以上的雛鴨放入稻田中,每畝放25-30只;d.投料喂食每天每只鴨用50-100克煮熟稻谷、玉米、飼草等飼料定時、定點飼喂。
本發明的養鴨用稻田每畝用鐵網在田的四周圍成防逃圈,每隔1.5-2米樹一支撐桿,在田的一角建簡單鴨舍一間,也可在兩片田中跨河搭建,稻田間每畝開挖三條工作行,在放鴨期間始終滿水,供鴨子嬉水。
本發明的育雛方式可采用平面地面在特定的通風、密度、溫度、濕度、光照和品種條件下育雛,并對雛鴨在放入稻田前進行采食訓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有效控制稻田有害生物的危害。稻田養鴨對水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粘蟲等水稻害蟲和稻田雜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鴨子的作用下,減少使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
2、加促生態平衡,維護良好生產環境。稻田養鴨可有效地清除水稻老葉弱葉,增強水稻抗病性和耐蟲性,清除農田雜草,減少病蟲的寄生,鴨子捕食害蟲的成蟲、幼蟲(若蟲)和部分菌核菌絲;減少病蟲基數。
3、合理的施肥方式,促進水稻對營養元素的吸收,促進水稻增產,實現農民增收。稻田養鴨能有效地控制無效分蘗,增加有效穗,提高成穗率,結合施用有機肥,深耕改土,充分發揮自然肥力作用,提高土壤生產力,實現水稻增產。
4、施用生物農藥,降低農藥殘留,提高水稻品質,確保稻米質量衛生安全。稻田養鴨不使用農藥和除草劑,徹底清除污染源,如果長期采用養鴨的稻田,隨著時間的延長、微生物的作用和化學氧化反應,可以降低或清除土壤和水域的農藥污染。
5、解決稻田中耕除草問題。鴨子放入水田后不斷采食和踐踏雜草,在不施用除草劑的情況下消滅田間雜草;鴨子采食過程中疏松了土壤,防止土壤板結。通過鴨子長期的中耕作用,增加土壤通氣性,改善土壤環境,增強呼吸作用,減少有毒物質的危害,利于水稻根系生長,利于根系對礦物質的吸收,促進根系的生長發育。
6、培肥地力。鴨子在水田中放養過程中不斷采食同時也不斷排泄,鴨糞起到肥田作用,在適量追施有機肥的情況下,可以滿足水稻生長的需要。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的稻田養鴨方法具體實施方式
如下一、品種選擇稻田養鴨是一種粗放的飼養方式,在稻鴨共棲種養模式中,養鴨也是無公害優質大米生產的一個輔助性條件,主要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因此,在選擇鴨品種時,重點考慮生命力旺盛,適應性廣,耐粗飼,抗逆性強的中小型優良品種,如飼養麻鴨等蛋肉兼用品種。
二、飼養管理(一)雛鴨飼養管理雛鴨的飼養管理俗稱育雛,是養鴨十分重要的基礎階段,因此,須科學管理,給雛鴨創造適宜的溫度、濕度、空氣、光照、營養和清潔安靜的環境等,盡量減少惡劣應激的影響。
1.雛鴨選擇育雛的季節須仔細考慮,特別是稻鴨共棲模式,應選擇最佳的育雛季節,以取得最好的生產效益和經濟效益。稻鴨共棲的鴨苗主要是春雛和夏雛。
①春雛指3-4月份孵出的雛鴨。春季氣候逐漸回暖,陽光充足,對雛鴨生長有利,成活率和強健率高,到中鴨階段,由于氣溫適宜,舍外活動時間長,體質好,生長增重快。選擇春雛進行稻田養鴨,育雛結束正好與水稻栽插相銜接。春雛須作好保溫工作,而且春季多雨高濕,氣候多變,疾病容易入侵,處于炎熱夏季的育成期要做好防暑遮蔭等工作,所以管理須仔細認真,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到充分和完善。
②夏雛指7-8月份孵出的雛鴨。此時高溫高濕,雛鴨食欲差,生長發育受影響,成禽的生產力較低,且防暑降濕工作量大。不過夏雛一般不需供熱保溫,作肉用商品鴨時只要適當做好防暑工作,飼養成本不高。7月底投苗正好與水稻栽種相銜接。
2.育雛方式根據現有鴨舍的具體情況,可采取多種育雛方式。針對稻田養鴨的具體情況,應集中育雛后,再分散下田放牧。方法如下①平面地面育雛即直接在鴨舍地面上鋪厚墊料,如刨花、粗木屑、干禾草、干砂等,在其上育雛,定期清理更換墊料,使之保持清潔干燥,此法簡單易行,成本不高。
3.飼料飼喂雛鴨飼料宜為新鮮、清潔、營養、顆粒大小適中、適口性好、易于消化的飼料。雛鴨在10-15天期間,每只鴨用全價飼料500克分供食,在飼喂過程中拌加少量米飯。然后,用米飯加稻谷、碎玉米等谷物類飼料喂到體重75克以上,可放入大田。
4.一般管理①通風目前絕大多數開放式鴨舍是以調節舍內的溫度和濕度為主要標準來進行通風換氣的,靠開閉門窗的多少和開閉時間的長短來控制通風。窗戶應設在高處,既使風吹不到鴨身,又利于排除較熱較輕的廢氣。同時,防止賊風和溫度波動引起雛鴨感冒和生長不良。
②密度通常雛鴨群以300-500只為宜,地面平養時,第一周齡每平方米18-22只,第二周齡12-16只,第三周齡以后不多于10只。
③溫度雛鴨生長須適宜的溫度,要避免室內溫度大幅度升降。1-3日齡,溫度為28-30℃;4-6日齡,溫度為24-26℃;7-10日齡,溫度為20-23℃;11天以后類推。前期當室內溫度低于20℃時,可用紅外線燈或電熱板供暖。注意鴨子堆集,并及時疏散。
④濕度育雛時適宜的相對濕度為56-70%,這和雛鴨出孵時機器內濕度相接近,可避免雛鴨因呼吸干燥空氣而散發體內大量水分,影響機體正常功能。
⑤光照雛鴨開食后,采食量小,采食速度慢,為了保證雛鴨有足夠的采食和飲水時間,一般在最初3天采用全天24小時光照,即晚上增加人工光照,光線強度以雛鴨能看見飼料和飲水為宜。
⑥免疫接種免疫接種的程序和種類在各地區是不同的,這取決于當地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狀況。最好由禽病專家進行調查,制定好免疫接種計劃并嚴格執行。
⑦適時淘汰由于稻田養鴨主要在自然的粗放條件下進行,鴨群必須健康,應當適時淘汰狀況差、生長不良的鴨。
(二)稻田放鴨管理1、入田時間稻田養鴨需注意下田時間,雛鴨孵出20天,體重約100克以上,水稻拋秧插秧后7天,可放入大田,每畝放25-30只。
2、田間飼養設施準備①每畝稻田用鐵網或尼龍網在田的四周圍成防逃圈,圍網高于田面60cm,每隔1.5-2米樹一支撐桿。
②在田的一角建簡單鴨舍一間,一般搭在排灌河中,舍頂需遮蓋,以避免日曬雨淋,三面作擋,但必須通風透氣,舍底用木板或平板平鋪。
③ 稻田間每畝開挖50cm寬、20cm深的工作行3條,在放鴨期間始終滿水,供鴨子嬉水。
3、放鴨密度大鴨為每畝25-30只左右,幼鴨可根據情況適當增加。
4、鴨在育雛期間沒有放牧的習慣,下田前應進行采食訓練。稻田放鴨,主要采食稻田里的雜草、昆蟲和水生動物等食物。先調教采食落地谷子后,將谷子撒入淺水中,讓鴨去啄食,多次后形成條件反射,此后放入稻田會主動尋找食物。
5、每天每只鴨用50-100克稻谷、玉米、飼草等飼料補飼,要定時、定點飼喂,并視情況增減飼喂量,不可過足或過少。不能用發霉、發臭的飼料及發臭、生蛆的動物飼料喂養。
6、合理安排放牧時間①根據氣溫水溫確定放牧時間。稻田放牧,通風程度不如江河、池塘,因水淺,易被曬熱,氣溫超過30℃時,不宜下田放鴨。特別在炎熱的夏季,應在上午7時前和下午涼爽的時候進行。
②適當輪流放牧。同一片稻田不宜多次重復放牧,適當休閑幾天再放。稻田不同生長期和收獲期,最好進行搭配。
③水稻收割后,田中有大量遺粒,這時可集中放牧。
7、稻鴨共棲,放鴨在很長一段時間在炎熱的夏天,因此,鴨舍在防止鼠害的基礎上,保持鴨舍通風。
8、結合治蟲進行放鴨。先摸清蟲情,如蟲害較重時,減少補料,讓鴨處于半饑餓狀態,大量采食害蟲,充分發揮防治害蟲的目的。
9、水稻噴藥前,把鴨子引誘在鴨舍圈住。
10、后期管理①水稻乳熟期收鴨,以防止鴨吃稻穗。為方便收鴨,平時喂鴨時就養成鴨子聽到某種聲音集攏的習慣。
②收回的鴨子可收回家中或圍于田間舍內。
三、常見鴨病預防稻田養鴨開放性飼養,容易感染疫病和傳染疫病,應十分注重鴨子防疫工作。
1、鴨瘟肉鴨,7日齡,雞胚億弱毒苗,0.2-0.5ml/羽肉注射。7天后可產生抗體,并保護肉鴨至上市。
2、鴨病毒性肝炎免疫雛鴨1-3日齡,雞胚化弱毒苗,0.5ml/只,頸皮下注射,2天后產生抗體,5天達到高水平。
3、鴨霍亂免疫程序鴨霍亂的疫苗為禽巴氏桿菌苗,如731菌苗,接種2日齡以上的鴨群,免疫期達三個半月。禽霍亂氫氧化鋁膠苗,用以2月齡以上的鴨群,每只鴨肌肉注射2ml,間隔10天再注射一次,免疫期三個月。禽霍亂油乳劑滅活苗,用于2個月以上的鴨群,每只鴨皮下注射1ml,免疫期為六個月。也有報道用鴨巴氏桿菌A制成疫苗,每只鴨肌肉注射2ml,可產生4-5個月的免疫力。
四、病蟲害防治在放牧鴨子的稻田四周安裝雙光源湖外通透式滅蚊蠅燈,每50畝安裝一盞,用于誘殺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稻田害蟲,確保稻田和鴨群免受病蟲害侵害,同時可預測害蟲蛾量分布,以便于及時采取防蟲應變措施。
五、注意事項1、建議使用低毒、高效、低殘留農藥對水稻病蟲害進行防治,盡可能地不使用農藥。
2、田間鴨舍建造時,應考慮防止鼠類侵害。
3、稻田施藥期間,應及時收鴨回舍,待安全間隔期后,再下田放鴨。稻田施藥安全間隔期內,鴨子飲用水與稻田水應分開,防止鴨中毒和鴨產品污染。
4、發生過鴨瘟或帶傳染病鴨子走過的地方,以及被礦物油污染的水面、稻田不能放養鴨。
在基地中,科技人員適時把握鴨子下田的時間和數量,一方面,使在稻田中露宿欄養的鴨子減輕了病蟲害,實現了稻米低農藥殘留甚至是無農藥殘留的目的;另一方面,還增加了鴨子的產值,改良了土壤和生態環境。該技術在江門市新會區大鰲鎮有機農業生產基地試驗證明,在不中耕、不除草和不施化學農藥的情況下,可獲得較不養鴨的稻田畝增產稻谷30-40公斤,每畝肉鴨上市量50-60公斤的好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稻田養鴨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驟和方法a.選種 選擇生命力旺盛、適應性廣、耐粗飼、抗逆性強的中小型優良鴨品種;b.育雛 選擇3-4月份孵出的春雛或7-8月份孵出的夏雛作為鴨苗,并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進行集中育雛,用飼料飼喂至雛鴨體重達75克以上,再分散下田放牧;c.稻田放鴨 水稻拋秧插秧7-10天后,將孵出20天、體重約100克以上的雛鴨放入稻田中,每畝放25-30只;d.投料喂食每天每只鴨用50-100克稻谷、玉米、飼草等飼料定時、定點飼喂。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養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養鴨用稻田每畝用鐵網或尼龍網在田的四周圍成防逃圈,每隔1.5-2米樹一支撐桿,在田的一角建簡單鴨舍一間,稻田間每畝開挖三條豐產溝,在放鴨期間始終滿水,供鴨子嬉水。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養鴨方法,其特征在于育雛方式可采用平面地面育雛,即直接在鴨舍上鋪厚墊料,在其上育雛,也可采用半地半網育雛,即鴨舍三分之一地面鋪設離地網面,另外地面不鋪網,只鋪墊料。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稻田養鴨方法,其特征在于雛鴨飼養管理的條件和方法為a)通風良好;b)密度 雛鴨群400-1000只,平面地面育雛時,第一周齡每平方米18-22只,第二周齡每平方米12-16只,第三周齡以后每平方等于或小于10只;c)溫度 1-3日齡,溫度為28-30℃;4-6日齡,溫度為24-26℃;7-10日齡,溫度為20-23℃,11天以后類推;d)濕度 相對濕度為56-70%;e)光照 最初3天采用全天24小時光照;f)適時淘汰 適時淘汰健康狀況差、生長不良的雛鴨;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養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雛鴨放入稻田前先進行采食訓練,即先調教采食落地谷子后,將谷子灑入淺水,讓鴨去啄食,多次形成條件反射,此后放入稻田會主動尋找食物;
6.按照權利要求1、2或5所述的稻田養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稻田中合理的放牧時間安排為a)根據氣溫和水溫確定放牧時間氣溫超過30℃時,不下田放鴨;b)適當輪流放牧同一片稻田不多次重復放牧;稻田不同生長期和收獲期,進行搭配放牧;c)水稻收割后,田中有大量遺粒,可集中放牧。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養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稻田四周安裝雙光源湖外通透式滅蚊蠅燈,每50畝安裝一盞,用于誘殺稻田害蟲,及預測害蟲蛾量分布。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稻田養鴨方法,它選用生命力旺盛、適應性廣、耐粗飼的中小型優良鴨品種,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進行集中育雛,用飼料飼喂至雛鴨體重達75克以上,結合水稻的生長時間適時將雛鴨按適當的密度分散至稻田中放牧,并使用合理的飼料定時、定點飼喂。本發明能有效地控制稻田有害生物的危害,促進生態平衡、控制農藥污染、確保良好的農業環境,還可促進水稻增產、降低農業成本、實現農民增收,在稻田有限的空間里同時生產無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鴨肉。
文檔編號A01K67/02GK1539274SQ20031011191
公開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27日
發明者劉北順 申請人:江門市新會區大鰲有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江門市新會區大鰲有機農業發展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