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溫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溫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統,包括在溫室大棚鋼架下方相對設置的一排混凝土立柱a和一排混凝土立柱b,相對的混凝土立柱a和混凝土立柱b為一組,鋼絲繩a設置于相對的兩個混凝土立柱a和混凝土立柱b之間;在每一對相對設立的混凝土立柱a和混凝土立柱b之間還設置有一根水平的鋼絲繩b,滴管帶與鋼絲繩b并列設置,且與鋼絲繩固定在一起;滴灌帶上設置有若干灌水器。極大的減輕了株間耕作和重新安裝布設的麻煩。
【專利說明】
一種用于溫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農業灌水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用于溫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滴灌是目前節水效果較好的先進灌溉技術之一。滴灌這種灌水方式投資中等,水分利用率高。供應的水分直接供給每一樹體,水分流失少,蒸發少,供水均勻一致,而且一經開通可在生長季長期供應。它所需的機械動力小,很適應于小面積栽培或庭院栽培使用。與其他方法相比,滴灌能更好地保持土壤濕度,不致出現干旱或水分供應過量情況。因此,它比其他灌水方法能明顯節約灌溉水資源。
[0003]這種灌水方法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過壓力管道系統和安裝在末級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將水和作物生長所需養分以較小的流量,均勻、準確的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層中的一種灌水方法,與地面灌溉相比,滴灌具有省水增產、改善品質、對土壤和地形適應性強的特點。隨著近幾年來溫室大棚種植蔬菜采用滴灌技術的越來越多,這種灌水方式的缺點也逐漸顯現出來。
[0004]在溫室大棚中,用于作物灌溉的滴管帶都安置在地表,由于緊貼地面的這種設置方式,在平日進行株間耕作時需要移動并保護好滴灌帶,防止滴灌大的斷裂,這就會對耕作帶來較大的不便。特別是每次在播種前,都需要對整個滴灌設備進行重新的安裝,對滴灌帶還要進行重新布設,程序復雜,還可能造成滴灌帶的損害,大大降低了滴灌帶的使用壽命,采收后,需要收集滴灌帶,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0005]這些在實際操作中所存在的缺點制約了傳統滴灌布置方式在溫室大棚中的發展,給人們的生產活動帶去很大的麻煩,浪費了很多人力物力資源。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溫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統,極大的減輕了株間耕作和重新安裝布設的麻煩。
[0007]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溫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統,包括在溫室大棚鋼架下方相對設置的一排混凝土立柱a和一排混凝土立柱b,相對的混凝土立柱a和混凝土立柱b為一組,鋼絲繩a設置于相對的兩個混凝土立柱a和混凝土立柱b之間;在每一對相對設立的混凝土立柱a和混凝土立柱b之間還設置有一根水平的鋼絲繩b,滴管帶與鋼絲繩b并列設置,且與鋼絲繩固定在一起;滴灌帶上設置有若干灌水器。
[0008]本實用新型的特點還在于,
[0009]在鋼絲繩a上,每隔一段距離設置有一根垂下至地面的棉線,用以作物攀援生長。
[0010]混凝土立柱a比混凝土立柱b高,相鄰的兩個立柱之間的距離與農田中作物的行距相同。
[0011]灌水器的位置與作物位置相對應。
[0012]滴灌帶與鋼絲繩b之間通過鐵絲和鐵絲箍固定在一起,在每個灌水器兩側都分別設置一個鐵絲箍將滴灌帶與鋼絲繩b緊密的固定在一起,在灌水器所在處,滴灌帶呈凸起的形狀,所以需要將鋼絲繩b與鐵絲箍通過鐵絲進行連接,而鐵絲箍則套在滴灌帶上,從而使滴灌帶與鋼絲繩b之間固定連接在一起。
[0013]在混凝土立柱a的上部設置有供水管b,供水管b的一端通過供水管a與滴灌供水系統連接,而后供水管b與滴灌帶連接,用于給滴灌帶直接供水。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滴灌帶置于空中,易于布置,減輕了株間耕作工作量,省去了每次播種前重新安裝布設滴灌帶、每次作物采收后收起滴灌帶的麻煩,提高了滴灌帶的使用壽命,節省了人工和成本;將溫室大棚作物引導攀援在棉線繩上,省去了搭架過程,節省了空間及人力物力。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溫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溫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統中滴灌帶固定處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溫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統的管路系統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1.滴灌供水系統,2.混凝土立柱a,3.鋼絲繩a,4.滴灌帶,5.棉線,6.混凝土立柱b,7.作物,8.鋼絲繩b,9.鐵絲,10.鐵絲箍,11.灌水器,12.供水管a,13.供水管b。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20]一種用于溫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統,如圖1所示,包括在溫室大棚鋼架下方相對設置的一排混凝土立柱a2和一排混凝土立柱b6,混凝土立柱a2排列在農田的一側,而混凝土立柱b6排列于農田的另一側,且混凝土立柱a2比混凝土立柱b6高,相鄰的兩個立柱之間的距離與農田中作物的行距相同,相對的混凝土立柱a2和混凝土立柱b6為一組,且兩者之間的距離為農田每行作物的種植長度;
[0021 ] 鋼絲繩a3傾斜的設置于相對的兩個混凝土立柱a2和混凝土立柱b6之間,在鋼絲繩a3上,每隔一段距離設置有一根垂下至地面的棉線5,用以作物攀援生長。
[0022]在每一對相對設立的混凝土立柱a2和混凝土立柱b6之間還設置有一根水平的鋼絲繩b8,滴管帶4與鋼絲繩b8并列設置,使得滴灌帶被吊在空中,不與地面直接接觸。在滴灌帶4上設置有若干灌水器11,灌水器11的位置與作物位置相對應;
[0023]如圖2所示,滴灌帶4與鋼絲繩b8之間通過鐵絲9和鐵絲箍10固定在一起,在每個灌水器11兩側都分別設置一個鐵絲箍10將滴灌帶4與鋼絲繩b8緊密的固定在一起,在灌水器11所在處,滴灌帶4呈凸起的形狀,所以需要將鋼絲繩b8與鐵絲箍10通過鐵絲9進行連接,而鐵絲箍10則套在滴灌帶4上,從而使滴灌帶4與鋼絲繩b8之間固定連接在一起,用以固定滴灌帶的凸起部分,防止在開始供水的瞬間滴灌帶凸起處由于壓力的作用向上移動。灌水器盡量與棉線靠近,使得滴頭流下的水通過棉線繩抵達棉線繩與地面的連接處,即作物根部所在位置。
[0024]如圖3所示,在混凝土立柱a2的上部設置有供水管bl3,供水管bl3的一端通過供水管al2與滴灌供水系統I連接,而后供水管bl3與滴灌帶4連接,用于給滴灌帶4直接供水。
[0025]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溫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統的工作過程具體為,水流從水源經壓力管道系統、過濾設備和施肥裝置由供水管al2和供水管bl3輸送至滴灌帶4,在滴灌帶4上,水流由滴管帶上布置的灌水器11流出,由于灌水器11距離棉線5很近,那么從灌水器11滴出的水滴一部分將會沿著棉線到達作物葉子和莖的表面,再匯成細小水流沿著作物的莖到達作物根部或直接滴到根部;另一部分水滴沿著棉線匯集再直接流到棉線與地面的連接處,即作物根部的位置。這兩部分水流抵達作物根部對作物進行灌溉。由于本次設計主要適用于大棚作物的培育,經過相關資料的記載,大棚作物的灌水量大約在2?5L/h,并且由于溫室大棚內濕度較大,因此水滴在運動過程中由于蒸發原因導致的水量損失很小。將本設計相比于噴灌,噴灌是將大量的水噴灑在作物表面和地表再流向作物根部的灌水方式,而本設計水流通過兩種途徑直達作物根部,基本不流往他處,水量損失相比于噴灌而言微乎其微。因此該專利在水流運動過程中所產生的水量損耗占總水量的比例很小,實用性很好。
[0026]這種實用新型作用于溫室大棚作物的滴灌布置方式,創造性的將滴灌帶置于上方,減輕了進行株間耕作時的勞動量,省去了每次播種前重新安裝布設滴灌帶的麻煩,同時也增加了滴灌帶的使用壽命。通過棉線將水引到土壤表面,灌水器不與土壤直接接觸,同時棉線又能為作物生長提供支撐,省時省力。整個系統操作簡單,易于布置,灌水利用率高,占地面積小,且建造維修成本低。
【主權項】
1.一種用于溫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溫室大棚鋼架下方相對設置的一排混凝土立柱a(2)和一排混凝土立柱b(6),相對的混凝土立柱a(2)和混凝土立柱b(6)為一組,鋼絲繩a(3)設置于相對的兩個混凝土立柱a(2)和混凝土立柱b(6)之間;在每一對相對設立的混凝土立柱a(2)和混凝土立柱b(6)之間還設置有一根水平的鋼絲繩b(8),滴灌帶(4)與鋼絲繩b(8)并列設置,且與鋼絲繩固定在一起;滴灌帶(4)上設置有若干灌水器(Il)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溫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鋼絲繩a(3)上,每隔一段距離設置有一根垂下至地面的棉線(5),用以作物攀援生長。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溫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混凝土立柱a(2)比混凝土立柱b(6)高,相鄰的兩個立柱之間的距離與農田中作物的行距相同。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溫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水器(11)的位置與作物位置相對應。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溫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灌帶(4)與鋼絲繩b(8)之間通過鐵絲(9)和鐵絲箍(10)固定在一起,在每個灌水器(11)兩側都分別設置一個鐵絲箍(10)將滴灌帶(4)與鋼絲繩b(8)緊密的固定在一起,在灌水器(11)所在處,滴灌帶(4)呈凸起的形狀,所以需要將鋼絲繩b(8)與鐵絲箍(10)通過鐵絲(9)進行連接,而鐵絲箍(10)則套在滴灌帶(4)上,從而使滴灌帶(4)與鋼絲繩b(8)之間固定連接在一起。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溫室大棚作物的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混凝土立柱a(2)的上部設置有供水管b(13),供水管b(13)的一端通過供水管a(12)與滴灌供水系統(I)連接,而后供水管b(13)與滴灌帶(4)連接,用于給滴灌帶(4)直接供水。
【文檔編號】A01G9/24GK205694687SQ201620366607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7日
【發明人】李濤, 夏威, 張建豐, 史娟, 熊思源
【申請人】西安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