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涉及支承結構。本發明尤其涉及用于雙軸承繞線輪的高速轉動部件的轉動支承結構。
背景技術:
雙軸承繞線輪和特別是甩桿繞線輪和電驅動繞線輪裝備有高速旋轉的部件。在甩桿繞線輪的情況下,卷筒在甩桿時以大約2000rpm的高速轉動。為支承高速轉動的部件,通常使用作為滾動軸承的球軸承。
當使用球軸承作為轉動部件的支承結構時,由于球軸承具有小的轉動阻力,轉動性能將降低。例如,如果甩桿繞線輪的卷筒由球軸承支承時,由于甩桿期間的轉動阻力將降低飛行距離。傳統上,為解決此問題,與其中有小間隙的球軸承的內圈接觸的接觸部分形成在卷筒軸上。該接觸部分形成有小于該內圈寬度的寬度。在卷筒高速轉動期間,該內圈和接觸部分造成滑動,并在卷筒低速轉動期間,卷筒通過球軸承在該接觸部分處支承。
采用使用球軸承的傳統的轉動支承結構,該內圈和接觸部分在高速轉動期間滑動,使得該內圈和該球軸承之間的轉動阻力可忽略,并且與沒有滑動的情況相比,可更好抑制轉動性能的降低。然而,由于在高速轉動期間滑動出現在該內圈和接觸部分之間,在此部分產生摩擦。為此,由于摩擦損失出現必然導致轉動性能的降低。
為此,需要一種用于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其克服現有技術的所述問題。本發明滿足此需要以及其他需要,這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從此說明書中將明白。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雙軸承繞線輪的高速轉動部分的支承結構,采用該結構可成功地抑制高速轉動期間轉動性能的降低。
在按照本發明第一方面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中,用于雙軸承繞線輪的高速轉動部分的支承結構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流體軸承。該第二部件布置在該第一部件的內周側上并可相對于該第一部件轉動。該流體軸承布置在該第一和第二部件之間以便在兩個部件之間形成流體潤滑膜。
采用此轉動支承結構,通過在該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間形成流體潤滑膜來設置無接觸地支承兩個部件的流體軸承。這里,該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由該流體軸承連接。因此,轉動阻力小于采用球軸承的支承結構。同樣,在實體之間沒有出現摩擦,使得同樣降低摩擦阻力。因此,可成功地防止轉動性能的降低。另外,可以將流體軸承與該部件形成為單件整體構件。因此,無需特殊的容納空間。因此,可以防止雙軸承繞線輪變大。
按照本發明第二方面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按照第一方面的結構還包括布置在該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間的滾動軸承和滑動支承之一。該流體軸承布置在該第二部件的外周表面和該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之一的內周表面之間。采用此構形,即使該第二部件相對于該滾動軸承或滑動軸承轉動,在低速轉動期間該第二軸承通過該滾動軸承或滑動軸承之一支承并在高速轉動期間通過該流體軸承支承。因此,可避免在包括例如卷繞魚線時的低速轉動和例如甩桿時的高速轉動的所有轉動區域內轉動性能的降低。
按照本發明第三方面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在按照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結構中,流體潤滑膜形成裝置具有多個形成在相對于該第一部件轉動的第二部件的外周表面上的凹槽部分。采用此構形,通過在相對于該第一部件轉動的第二部件的外周表面上形成凹槽來改善轉動穩定性以及保持高轉動精度。
按照本發明第四方面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在按照第二或第三方面的結構中,該第一部件是雙軸承繞線輪的繞線輪單元,該第二部件是由該繞線輪單元可轉動地支承的卷筒軸,并且該流體軸承布置在該卷筒軸的至少一端上。采用此構形,可成功地避免卷筒和卷筒軸一起相對于該繞線輪單元轉動的轉動性能的降低,并使得該繞線輪更緊湊。
按照本發明第五方面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按照第一方面的結構還包括布置在該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間的滾動軸承或滑動軸承,并且該流體軸承布置在該第一部件的內周表面和該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之一的外周表面之間。采用此構形,即使該第一部件相對于該滾動軸承或滾動軸承之一轉動,該第一部件在低速轉動期間由該滾動軸承或滑動軸承支承并且在高速轉動期間由該流體軸承支承。因此,可避免在包括例如卷繞魚線的低速轉動和甩桿的高速轉動的所有轉動區域內轉動性能的降低。
按照本發明第六方面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在按照第一到第五方面的結構中,該流體軸承具有多個形成在相對于該第二部件轉動的第一部件的內周表面上的凹槽部分。采用此構形,通過在相對于該第二部件轉動的第一部件的外周表面上形成凹槽來改善轉動穩定性以及保持高轉動精度。
按照本發明第七方面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在按照第五或第六方面的結構中,該第一部件是相對于該雙軸承繞線輪的繞線輪單元轉動的卷筒,并且該第二部件是不可轉動地安裝在該繞線輪單元上并通過該卷筒中央的卷筒軸。該流體軸承布置在該卷筒的至少一端上。采用此構形,可成功地避免與該卷筒軸一起轉動的卷筒的轉動性能的降低并使得該卷筒和繞線輪更緊湊。
按照本發明第八方面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按照第一到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結構還包括密封該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間在該流體軸承至少一側上的間隙的密封構件。采用此構形,該流體軸承的內部由密封構件密封,使得可以避免由于外界物質的侵入造成的動壓力和靜壓力的波動,并防止外界物質侵入造成的問題。
按照本發明第九方面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在按照第八方面的結構中,該密封構件是低摩擦密封件。采用此構形,使用轉動損失低的低摩擦密封件作為該密封構件,使得可以避免由于該密封構件造成的轉動性能降低。
按照本發明第十方面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在按照第九方面的結構中,該低摩擦密封件是具有磁性流體的磁性密封件,該磁性流體由任一兩個部件保持。采用此構形,采用該使用磁性流體的磁性密封件可有效地防止外界物質的侵入,并在使用不同于空氣的流體的流體軸承的情況下,除了密封之外還可用來保持流體。
按照本發明第十一方面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在按照第九方面的結構中,該低摩擦密封件是具有防水膜層的防水密封件,該防水膜層布置在背向兩個部件至少之一的部分上。采用此構形,該密封構件由防水膜層制成,使得特別是有效地防止例如淡水和鹽水的液體侵入,并便于保持部件的耐蝕性。
本發明的這些和其他的目的、特征、方面和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從以下詳細說明中將變得清楚,該說明結合附圖披露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
現對于形成此原始披露一部分的附圖進行參考圖1是按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軸承繞線輪的透視圖;圖2是按照本發明實施例的雙軸承繞線輪平面圖;圖3是按照本發明實施例的雙軸承繞線輪的平面截面圖;圖4是按照本發明實施例的卷筒支承部分的放大截面圖;圖5是按照本發明實施例的流體軸承支承部分的部分截面圖;圖6是按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轉動支承部分的部分截面圖;以及圖7是按照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轉動支承部分的部分截面圖;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所選擇的實施例現在將參考附圖描述。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從此說明書中將明白的是本發明實施例的以下描述只出于說明目的,而不作為限制本發明,本發明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限定。
如圖1和圖2所示,采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密封機構的雙軸承繞線輪是用于電桿的小型繞線輪。此繞線輪包括繞線輪單元1、安裝在繞線輪單元1一側上的卷筒轉動搖把2和用于隨搖把2轉動來卷繞魚線的卷筒12,該搖把可轉動并可拆卸地安裝在繞線輪單元1的內側。用于調整牽引的星形牽引器3布置在繞線輪單元1的與搖把2相同的一側上。
搖把2是雙搖把類型并具有板形搖把臂2a和可轉動地連接在搖把臂2a兩端上的抓握部2b。如圖3所示,搖把臂2a由兩個螺釘2e緊固在由螺母2d不可轉動地緊固在搖把軸30的近端上的底板2c上。此螺母2d容納在搖把臂2a內,從而不能轉動。以此方式,搖把臂2a外橫向表面可構造成無縫平滑表面,從而實現魚線不容易夾住的結構。
如圖3所示,繞線輪主單元1具有框架5和安裝在框架5兩側上的第一側蓋6a和第二側蓋6b。另外,如圖1和圖2所示,繞線輪單元1同樣具有覆蓋前部的前蓋7和覆蓋頂部的拇指靜置部8。框架5包括一對在預定間距上相對布置的側板5a和5b和多個連接側板5a和5b的連接部5c,如圖2和3所示。具有一定水平長度以便將繞線輪安裝到魚桿R上的腿安裝部4由螺釘緊固到下側的兩個連接部5c上。
第一側蓋6a可相對于框架5開啟或閉合,并可樞轉地安裝在框架5上使其可以連接和拆卸卷筒12。第二側蓋6b旋在框架5上。前蓋7在繞線輪單元1的前部安裝在側蓋5a和5b之間。
如圖3所示,卷筒12、水平卷繞結構15和離合器桿17布置在框架5內。卷筒12布置成垂直于魚桿R。水平卷繞機構15用于圍繞卷筒12均勻卷繞魚線。離合器桿17是搖動期間拇指放置的地方。齒輪機構18、離合器機構13、離合器接合/脫離機構19、接合/脫離控制機構20、牽引機構21和甩桿控制機構22布置在框架5和第二側蓋6b之間的空間內。齒輪機構18將來自搖把2的轉動力傳遞到卷筒12和水平卷繞機構15上。離合器接合/脫離機構19與離合器機構13接合和脫離。接合/脫離控制機構20響應離合器桿17的操作來控制離合器機構13的接合和脫離。甩桿控制機構22調整卷筒12轉動時產生的阻力。同樣,防止甩桿時回沖的離心制動機構23布置在框架5和第一側蓋6a之間。
如圖4所示,卷筒12具有兩端上的碟形凸緣部12a和兩個凸緣部12a之間的柱形卷筒部12b。卷筒12同樣具有柱形凸座12c。柱形凸座12c在相對于軸向的大致中央形成在卷筒部12b的內側,并與卷筒部12b形成整體。卷筒12例如通過鋸齒連接器不可轉動地固定到穿過凸座12c的卷筒軸16上。該固定不局限于鋸齒連接器,可采用例如鍵連接器或花鍵連接器的其他連接方法。
卷筒軸16穿過側板5b并向外延伸超過第二側板6b。卷筒軸16的此端由球軸承24a和流體軸承25a可轉動地支承在凸座6c處,凸座6c設置在第二側蓋6b處。卷筒軸16的另一端由球軸承24b和流體軸承25b支承在離心制動機構23內的制動殼體65處(下面說明)。這里,在卷筒軸16的外周表面和球軸承24a和24b的內圈之間形成小間隙。流體軸承25a和25b形成在此小間隙中。以此,流體軸承25a和25b可操作地布置在繞線輪單元1和卷筒12之間。此外,在相對低速轉動期間,例如當卷繞魚線時,球軸承24a和24b支承卷筒軸16,而流體軸承25a和25b在例如甩桿的相對高速轉動時支承卷筒軸16。如圖4所示,磁性密封件33a和33b布置在球軸承24a的外軸向側以及球支承24b的內軸向側。
如圖5所示,流體軸承25a和25b具有動壓力產生凹槽26a,在該凹槽中作為流體的空氣潤滑膜形成在球軸承24a和24b的內周表面和卷筒軸16的外周表面之間。空氣潤滑膜形成在卷筒軸16的安裝有軸承的部分的外周表面處以便在徑向產生動壓力。在徑向產生動壓力的動壓力產生凹槽26a具有例如三角形曲折圖案并設置有當卷筒12在釋放魚線的方向上高速轉動時產生動壓力的形狀。動壓力產生凹槽26a可轉動地支承卷筒軸16并同時在球軸承24a和24b的內圈留有間隙。動壓力產生凹槽26a由本領域公知的例如任何加工方法形成,該方法例如是包括激光刻痕的機械加工,使用電極的電解加工或例如PVD(物理氣相沉積)的薄膜形成工藝。由于這些形成凹槽的方法在本領域公知,這些方法的詳細描述在這里省略。通過保持流體軸承25a和25b的加工精度來獲得穩定的轉動性能,換言之,球軸承24a和24b的內圈內周表面和卷筒軸16安裝有軸承的部分的外周表面的加工精度不大于5μm,優選不大于2μm,最優選不大于1μm。
因此,由于可轉動地支承卷筒軸16但不接觸的流體軸承25a和25b設置在球軸承24a和24b的內圈和卷筒軸16之間,可以抑制高速轉動期間轉動性能的降低,并防止甩桿期間飛行距離的降低。
磁性密封件33a包括一對磁性保持環件34、環形磁體35和磁性流體36。該對磁性保持環件34以在球軸承24a外側一定軸向間距緊固到凸座6c上。環形磁體35由兩個磁性保持環件34夾持。磁性流體36布置在磁性保持環件34和卷筒軸16之間。磁性密封件33a通過將磁性流體36保持在由環形磁體35、磁性保持環件34和卷筒軸16構成的磁性回路中來密封卷筒軸16和凸座6c之間的間隙。
用于定位球軸承24a的外圈的鎖定環件37安裝在內磁性保持環件34(圖4左手側)和球軸承24a之間。在從外磁性保持環件34的向外軸向方向上,O形圈38布置在磁性保持環件34和凸座6c之間。磁性流體36具有幾nm到幾十nm的鐵磁顆粒,該顆粒通過使用表面活性劑穩定地分散在烴油或氟油的溶劑中。此磁性密封件33a用流體圍繞卷筒軸16,使得磁性密封件33a可密封。另外,由于在該密封部分沒有實體接觸,不產生粉塵。此外,由于在該密封部分沒有實體滑動,損失造成的扭矩小并轉動性能很難降低。
磁性密封件33b具有與磁性密封件33a類似的構形,并同樣包括一對磁性保持環件34、環形磁體35和磁性流體36。環形磁體35由兩個磁性保持環件34夾持。磁性流體36布置在磁性保持環件34和卷筒軸16之間。用于定位球軸承24b的外圈的鎖定環件37布置在磁性保持環件34(圖4的左手側)和球軸承24b之間。在內磁性保持和34內側,O形圈38安裝在磁性保持環件34和制動殼體65之間。
卷筒軸16的大直徑部分16a的右端布置在穿過側板5b的部分上。作為離合器機構13部分的接合銷16b在此位置固定在卷筒軸16上。接合銷16b通過其直徑穿過大直徑部分16a并從兩側徑向伸出。
參考圖3,齒輪機構18包括搖把軸30、固定到搖把軸30上的主齒輪31、與主齒輪31嚙合的柱形小齒輪32、連接到該水平卷繞機構上的齒輪28a和不可轉動地固定到搖把軸30上并與齒輪28a嚙合的齒輪28b。此齒輪機構18的搖把軸30的垂直位置低于傳統位置,以便降低拇指靜置部8的高度。因此,側板5b和容納齒輪機構18的第二蓋件6b的下部分定位在側板5a和第一側板6a下部分之下。搖把軸30的前端具有減小的直徑。平行斜切部分30a和外螺紋部30b形成在前端的大直徑部分和小直徑部分上。
搖把軸30的底端(圖4左側)通過軸承57由側板5b支承。彈性裂口密封構件58安裝到搖把軸30的底端的內側。
小齒輪32具有齒形部分32a、嚙合部分32b和限制部分32c。齒形部分32a形成在圖3的右端上的外周部分上并與主齒輪31嚙合。嚙合部分32b形成在另一側的端部上。限制部分32c形成在齒形部分32a和嚙合部分32b之間。嚙合部分32b由凹入凹槽形成,該凹槽沿其直徑形成在小齒輪32的端表面上,并且這是接合銷16b通過光筒軸16并且緊固之處。小齒輪32通過軸承43由側板5b支承。彈性裂口密封構件59安裝在軸承43的內側。
這里,當小齒輪32向外運動時,嚙合部分32b和卷筒軸16的接合銷16b脫開,來自搖把軸30的轉動力不傳遞到卷筒12上。嚙合部分32b和接合銷16b構成離合器機構13。當接合銷16b和嚙合部分32b接合時,扭矩直接從其直徑大于卷筒軸16的直徑的大直徑小齒輪32傳遞到卷筒軸16上,使得扭曲變形降低并且改善扭矩傳遞的效率。
如圖2所示,離合器桿17布置在卷筒12之后的該對側板5a和5b的后端處。長孔(圖中未示出)形成在框架5的側板5a和5b中,并且離合器17的轉動軸17a由此長孔可轉動地支承。因此,離合器桿17可沿該長孔垂直滑動。
如圖3所示,離合器接合/脫離機構19包括離合器軛40。離合器軛40布置在卷筒軸16的外周側上并由兩個銷41(圖中只表示其一)支承,使得離合器軛40可平行于卷筒軸16的軸線移位。應該注意到卷筒軸16可相對于離合器軛40轉動。也就是說,即使卷筒軸16轉動,離合器軛40不轉動。另外,離合器軛40在其中央部分具有接合部分40a,并且小齒輪32的限制部分32c與此接合部分40a接合。此外,彈簧42圍繞支承離合器軛40的銷41布置在離合器軛40和第二側蓋6b之間。離合器40持續地由彈簧42向內偏置。
采用此構形,在正常狀態下,小齒輪32定位在離合器接合的狀態下的內離合器接合位置,在該狀態下嚙合部分32b和卷筒軸16的接合銷16b接合。在另一方面,當小齒輪32由離合器軛40向外移位時,嚙合部分32b和接合銷16脫開,恢復離合器脫開的狀態。
牽引機構21包括調整牽引力的星形牽引器3、壓靠主齒輪31的摩擦板45和在星形牽引器3轉動時用預定壓力將摩擦板45壓靠主齒輪31的壓板46。星形牽引器3構造成當其轉動時發出聲音。
如圖3所示,甩桿控制機構22包括多個摩擦板51和制動蓋52。摩擦板51布置在卷筒軸16的兩端上。制動蓋52用于調整摩擦板51壓靠卷筒軸16的力。右摩擦板51設置在制動蓋52內部,并且左摩擦板51設置在制動殼體65的內部。
如圖3所示,離心制動機構23包括制動殼體65、轉動構件66和滑動件67。制動殼體65是繞線輪單元1的部分。轉動構件66布置在制動殼體65內。滑動件67以周向預定間隔連接到轉動構件66上并可在徑向運動。柱形制動襯墊65a固定到制動殼體65的內周表面上并可與滑動件67接觸。制動殼體65可拆卸地安裝在形成在側板5a中的圓形開口5d上并與第一側蓋6a一起樞轉。
以下說明此繞線輪的操作方式。
在正常狀態下,離合器軛40由彈簧42向內(圖3左側)壓靠并且這造成小齒輪32移位到接合位置。在此狀態下,小齒輪32的嚙合部分32b和卷筒軸16的接合銷16b在離合器接合的狀態下接合,并且來自搖把2的轉動力通過搖把軸30、主齒輪31、小齒輪32和卷筒軸16傳遞到卷筒12上,從而在卷繞魚線的方向上轉動卷筒12。在卷繞魚線的低速轉動期間,卷筒軸16由球軸承24a和24b支承。
當甩桿時,調整制動力以便抑制回沖。這里,最好是按照誘餌的質量來調整制動力。更特別是,制動力在誘餌重的情況下增加,并在誘餌輕的情況下減少。調整制動力來抑制回沖是采用甩桿控制機構22或離心制動機構23來實現的。
當制動力調整完成時,離合器桿17向下推動。這里,離合器桿17沿側板5a和5b內的長孔向下移位到脫開位置。通過移位離合器桿17,離合器軛40向外移位,并且與離合器軛40接合的小齒輪32在相同方向上移位。因此,小齒輪32的嚙合部分32b和卷筒軸16的接合銷16b脫開進入離合器脫開的狀態。在此離合器脫開的狀態下,來自搖把軸30的轉動不傳遞到卷筒12上,并且卷筒軸16和卷筒12自由轉動。當該繞線輪在卷筒軸16與垂直平面對齊的軸向傾斜并擺動魚桿時,以及同時用拇指靜置在離合器桿17上使得卷筒進入離合器脫開的狀態時,接著誘餌拋出,并且卷筒12在例如20000rpm的高速下放出魚線的方向上轉動。在放出魚線的方向上高速轉動期間,由流體軸承25a和25b產生動壓力,并且卷筒軸16由流體軸承25a和25b支承。因此,卷筒軸16不僅由流體軸承25a和25b支承,而且由磁性密封件33a和33b密封,使得轉動性能不趨于降低,并且卷筒12可以高動能轉動,誘餌飛行的距離變長。
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卷筒12的轉動并且此轉動傳遞到轉動構件66上,卷筒軸16在放出魚線的方向上轉動。當轉動構件66轉動時,滑動件67與制動襯墊65a滑動接觸,并且卷筒12由離心制動機構23制動。同時,卷筒軸16由甩桿控制機構22制動,使得可以防止回沖。
當魚具撞擊水面,搖把2轉動。由于圖中未示出的復位機構,這導致離合器接合的狀態。在此狀態下,重復回復運動,等待上鉤。當魚咬鉤時,搖把2轉動以便卷繞魚線。在這種情況下,根據捕獲物的大小,需要調整牽引力。牽引力可通過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星形牽引器3調整。
其他實施例(a)本發明的流體軸承的構形不局限于所述實施例。例如,如圖6所示,如果卷筒112相對于卷筒軸116可轉動地安裝,于是可以在卷筒軸116和卷筒112之間安裝流體軸承125a和125b。在圖6所示的實施例中,球軸承124a和124b安裝在卷筒軸116和卷筒112之間。在球軸承124a和124b的外圈和卷筒112的內周表面之間形成小間隙,并且流體軸承125a和125b布置其中。更特別是,構成流體軸承125a和125b的動壓力產生凹槽126a和126b形成在卷筒112的凸座112c的內周表面的兩端上。應該注意到在圖6中出于說明目的球軸承124a和124b表示在卷筒軸116之上,然而在卷筒軸116之下,球軸承124a和124b沒有示出,但表示了流體軸承125a和125b。
采用此構形,可獲得與所述實施例相同的效果。
(b)該軸承不局限于球軸承,可以使用其他類型的例如滾針軸承和滾子軸承的滾動軸承或例如套筒的滑動軸承。
(c)在所述實施例中,磁性密封件表示為布置在兩個部件之間的低摩擦密封件的實例,但密封材料不局限于磁性密封;可以采用任何構形只要密封材料可防止外界物質侵入兩個部件之間即可。例如,如圖7所示,可以使用防水密封件122a,如圖7所示。此防水密封件133a是由金屬或合成樹脂制成的盤形構件。防水密封件133a在凸座6c面對卷筒軸16的位置安裝在凸座6c的內周表面上。防水膜層133c可以例如是已經由硅樹脂或氟樹脂或類似物浸泡的防水金屬薄膜。應該注意到除了將防水密封件形成為分開構件,同樣可以與該兩個部件至少之一形成單件。
另外,例如唇形密封件的任何接觸類型的密封件是適合的,只要通過它降低轉動阻力即可。
(d)在所述實施例中,給出使用空氣作為流體的流體軸承的實例,但流體可以是任何類型的。例如,磁性流體可以用作該流體,并用作密封目的。此外,使用潤滑油或類似物更可以改善轉動性能。
如果使用除了空氣之外的流體,于是需要在流體軸承的兩端布置例如密封構件或保持構件的防止流體泄漏裝置以便防止流體泄漏。在磁體流體的情況下,流體由磁力保持,使其便于構成防止流體泄漏裝置。
(e)在所述實施例中,使用在其中通過轉動形成流體潤滑膜的動壓力流體軸承,但同樣可以使用靜壓力流體軸承,其中通過壓縮機供應流體來形成流體潤滑膜。
采用本發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通過流體軸承連接。因此,與采用球軸承的支承結構相比,轉動阻力變得更小,在實體之間沒有出現摩擦,使得摩擦阻力降低。因此,可成功地防止轉動性能的降低。
如上使用,以下方向術語“向前”、“向后”、“之上”、“向下”、“垂直”、“水平”、“之下”和“橫向”以及其他類似的方向術語旨在表示裝備本發明的裝置的方向。因此,用來描述本發明的這些術語應相對于裝備本發明的裝置進行解釋。
這里使用的術語“大致”、“大約”和“近似”意味所修飾術語的偏差量,使得最終結果不顯著改變。如果此偏差不否定其修飾詞匯的含義,這些術語應看成包括所修飾術語的至少正負5%的偏差。
此申請要求日本專利申請No.2002-1320062的優先權。日本專利申請No.2002-1320062的所有公開內容結合于此作參考。
在只選擇所選實施例描述本發明的同時,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從此說明書中將明白的是可進行不同的改型和變型而不超出所附權利要求限定的本發明的范圍。另外,本發明實施例的上述描述只用作說明,并不用于限制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發明。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雙軸承繞線輪的高速轉動部分的支承結構,其包括一第一部件;一布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內周側上的第二部件,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可相互轉動;以及一布置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之間以便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之間形成流體潤滑膜的流體軸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其還包括布置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間的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之一;所述流體軸承布置在所述第二部件的外周表面和所述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之一的內周表面之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體軸承包括多個形成在所述第二部件的外周表面內的凹槽部分。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包括所述雙軸承繞線輪的繞線輪單元;所述第二部件包括可轉動地由所述繞線輪單元支承的卷筒軸;以及所述流體軸承布置在所述卷筒軸的至少一端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其還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間的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之一;所述流體軸承布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內周表面和所述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之一的外周表面之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體潤滑膜具有多個形成在所述第一部件的內周表面上的凹槽部分。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包括可相對于所述雙軸承繞線輪的繞線輪單元轉動的卷筒;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不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繞線輪單元上并穿過所述卷筒中央的卷筒軸;以及所述流體軸承布置在所述卷筒的至少一端上。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其還包括一密封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間所述流體軸承的至少一側上的間隙的密封構件。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構件包括低摩擦密封件。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摩擦密封件包括具有由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保持的磁性流體的磁性密封件。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摩擦密封件包括具有布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至少之一上的防水膜層的防水密封件。
12.一種雙軸承繞線輪,其包括一繞線輪單元;一安裝在所述繞線輪單元一側上的搖把;一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繞線輪單元內部的卷筒,所述卷筒用于隨所述搖把的轉動通過圍繞卷筒軸卷繞魚線;以及一可操作地布置在所述繞線輪單元和所述卷筒之間并用于在所述繞線輪單元和所述卷筒之間形成流體潤滑膜的流體軸承。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雙軸承繞線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體軸承布置在所述卷筒軸的外周上。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雙軸承繞線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體軸承包括多個形成在所述卷筒軸的外周表面上的凹槽部分。
15.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雙軸承繞線輪,其還包括一可操作地布置在所述卷筒和所述繞線輪單元之間的滾動軸承,使得所述流體軸承和所述滾動軸承兩者可操作地布置在所述卷筒和所述繞線輪單元之間。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雙軸承繞線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動軸承布置在所述卷筒軸的外周上。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雙軸承繞線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體軸承布置在所述滾動軸承和所述卷筒軸的外周之間。
18.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雙軸承繞線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體軸承布置在所述卷筒的內周上。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雙軸承繞線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體軸承包括多個形成在所述卷筒的內周表面上的凹槽部分。
20.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轉繞線輪,其還包括一布置在所述流體軸承的至少一側上的密封構件。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雙軸承繞線輪的轉動支承結構包括繞線輪單元、卷筒軸和流體軸承。卷筒軸布置在繞線輪單元的內周側上并可相對于繞線輪單元轉動。流體軸承具有多個用于在繞線輪單元和卷筒軸之間形成流體潤滑膜的凹槽。轉動支承結構設置用于雙軸承繞線輪的高速轉動操作,采用該結構可成功地抑制高速轉動期間的轉動性能的降低。
文檔編號A01K89/00GK1456050SQ03130718
公開日2003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03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02年5月7日
發明者前田光代, 人見康弘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