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植樹用的節水供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植樹造林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植樹用的節水供水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節水植樹用的供水裝置,包括貯水容器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由細微縫隙的材料制成的供水條2,所述供水條2外套有套管3,所述的貯水容器1的上部連接有注水管5,貯水容器1上部還設有凸管供水口6,供水條2的一端通過凸管供水口6伸于貯水容器1中,套管3連接于凸管供水口6上。
所述貯水容器1上有容器蓋4,注水管5連接于容器蓋4上,凸管供水口6設置于容器蓋4上。
所述的注水管5上連接有漏斗,方便注水。
所述的供水條2可以是泡沫塑料、海綿、纖維織物、纖維等材料制成的,供水條2在貯水容器1外部的長度以小于500mm為宜。
所述的供水條2應與貯水容器1的底部接觸,保證將貯水容器1內的水全部供給樹苗。
所述貯水容器1上的凸管供水口6可同時連接多根供水條2和套管3。
所述的貯水容器1有多個時,可將多個注水管5的上端連通為一條總注水管8,總供水管8和總供水容器9連接,統一向多個貯水容器1內注水。
樹苗通過樹根吸水生長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實際上一棵樹苗每晝夜不過需水十幾毫升至幾十毫升,約半個月的緩苗期需要總水量不過1000毫升左右。實用新型利用毛細現象,通過供水條2將水從貯水容器1中吸出,通過浸潤慢慢滲透到樹苗根部、直接向樹根供水,大部分水將緩慢、連續地被樹苗吸收,只有一小部分被滲漏和蒸發掉,因而只需一次性供少量的水就可使新栽的樹苗得到及時、連續性的補水而度過緩苗期,提高成活率,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優點1.節水使有限的水直接供給植物生長,避免水的損失浪費;2.節省人工一次性裝好供水裝置,一次性向貯水容器1內注好水,直到樹苗成活,不需要多次澆水;3.成活率高樹苗在緩苗期或成活后的抗旱期,能夠自動、穩定、持續地獲得足夠的水分,滿足緩苗期或生長期的需要,因而樹苗的成活率高;4.成本低,可利用各種回收瓶作貯水容器,配以容器蓋即可制成;5.有望實施廉價的“滴水農業”,不僅適于植樹,還可適用于花卉蔬菜等其它種植領域。
參見
圖1,實用新型的供水裝置結構是貯水容器1上部的容器蓋4上連接有一根長300mm、直徑10mm、帶漏斗7的注水管5,該容器蓋4上方還有一直徑15mm的凸管供水口6,××mm寬、××mm長的棉織物供水條2套在塑料薄膜套管3內,一端穿過供水口6伸入貯水容器1內直達貯水容器1底部,使用時另一端直達樹根,套管3接于凸管供水口6上。
參見圖2,在農業生產中,用總供水管8將多個注水管5連通起來,由總供水容器9向各個貯水容器1統一供水,一只貯水容器1上可引出一根或多根供水條2向一株或數株農作物供水。該裝置適用于缺水地區溫室大棚的集約化生產,供水時還可在貯水容器1內加入農作物所需的營養成份配成營養液供給作物。
權利要求1.一種植樹用的供水裝置,包括貯水容器(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由細微縫隙的材料制成的供水條(2),所述供水條(2)的外側套有套管(3),所述的貯水容器(1)的上部連接有注水管(5),貯水容器(1)上部還設有凸管供水口(6),供水條(2)的一端通過凸管供水口(6)伸于貯水容器(1)中,套管(3)連接于凸管供水口(6)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植樹用的節水供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貯水容器(1)上有容器蓋(4),注水管(5)連接于容器蓋(4)上,凸管供水口(6)設置于容器蓋(4)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植樹用的節水供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水條(2)是泡沫塑料、海綿、纖維織物或纖維材料制成的,供水條(2)在貯水容器(1)外部的長度小于500mm。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植樹用的節水供水裝置,其特征于所述的注水管(5)上連接有漏斗。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植樹用的節水供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水條(2)應與貯水容器(1)的底部接觸。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植樹用的節水供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貯水容器(1)上的凸管供水口(6)同時連接多根供水條(2)和套管(3)。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植樹用的節水供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貯水容器(1)有多個,多個注水管(5)的上端連通為一條總供水管(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植樹造林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植樹用的節水供水裝置。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自動、連續、穩定地向作物供水,既節水又能滿足樹苗需要,且成本低的一種植樹用的節水供水裝置。包括貯水容器,還包括由細微縫隙的材料制成的供水條,所述供水條外套有套管,所述的貯水容器的上部連接有注水管,貯水容器上部還設有凸管供水口,供水條的一端通過凸管供水口伸于貯水容器中,套管連接于凸管供水口上。不僅適用于植樹,還可適用于花卉蔬菜等其它種植領域。
文檔編號A01G27/00GK2515946SQ012659
公開日2002年10月16日 申請日期2001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01年12月4日
發明者阮太國 申請人:阮太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