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剪穗捆稈式小麥收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中的收割機,尤其涉及一種剪穗捆稈式小麥收割機。
現有技術的小麥收割機,既有單功能的割曬機,也有聯合收割機。單功能的割曬機,給人留下的勞動強度很大,而且容易造成糧食損失。聯合收割機盡管可以較好地降低勞動強度,但機器本身的動力損耗大,而且聯合收割機是將麥稈和麥穗同時送入輸送槽進入脫粒機,將麥稈打成麥秸,麥秸中還參雜有很多的麥粒,造成麥子的浪費,還使麥稈喪失了作為編織原料的功能,實際上造成了農業上的損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剪穗捆稈式小麥收割機,既可降低機器動力損耗,又可保證麥稈作為編織原料的功能,使小麥秸稈深加工成為農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徑。
本實用新型所述剪穗捆稈式小麥收割機,以現有的四輪拖拉機為動力,采用背負式的形式,涉及有割刀、傳送帶、輸送筒、捆綁器、麥穗剪切刀、捆綁器外殼、上傳動輪、下傳動輪、齒狀撥條、打結斷線裝置、壓帶供帶輪、牽繩輪和牽繩輪撥桿組成,所說的割刀,與現有技術聯合收割機或割曬機的割刀基本相同,設置在本實用新型所述剪穗捆稈式小麥收割機的最前端。在割刀的后面設置有傳送帶和輸送筒,被割刀割下的小麥,通過傳送帶整齊地向上傳送,至麥穗剪切刀,經麥穗剪切刀的剪切,使麥稈與麥穗分離。麥穗進入脫粒機進行脫粒處理,麥稈則進入捆綁器,在捆綁器內經捆綁機構的聯動作用,用捆綁繩將麥稈綁成捆后打結并同時切斷捆綁繩。所述的麥穗剪切刀,設置在傳送帶與捆綁器的連接處,即傳送帶與捆綁器相連接的位置,設置有靜刀架和動刀架,動刀架和靜刀架的外形,都是大牙齒輪的形式。靜刀架與中心軸結合在一起,而動刀架則以中心通孔安裝在靜刀架的中心軸上,在靜刀架與動刀架的連接空隙之間設置有滾針或滾針軸承,以減少動刀架與靜刀架之間的摩擦。動刀架在靜刀架的中心軸上轉動,使動刀架和靜刀架的齒牙進行切割,將麥穗剪下,實現麥穗與麥稈的分離。被剪下的麥穗,經輸送筒進入現有技術的脫粒機進行脫粒。所述的輸送筒采用攪龍式結構,輸送筒的作用在于,將麥穗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以便使麥穗順利進入脫粒機,另外輸送筒的主軸通過動力變換,同時給割曬機、傳送帶、撥輪、麥穗割刀及捆綁器提供動力。所述的捆綁器,設置在傳送帶末端,涉及有捆綁器外殼、上傳動輪、下傳動輪、齒狀撥條、打結斷線裝置、壓特供帶輪、牽繩輪和牽繩輪撥桿組成,所說的捆綁器外殼,是一個圓筒狀的容器,但這并不是要作這樣的限制,所述捆綁器的外形并不重要,只要適合安裝就是可行的。在捆綁器外殼內,上部中心設置有上半軸,下部中心設置有下半軸,中部設置有打結斷線裝置、壓帶供帶輪、牽繩輪和牽繩輪撥桿。所說的打結斷線裝置呈Z字形結構,打結斷線裝置的前端設置有打結器,后端設置有斷線刀片,另有復位彈簧可使打結斷線裝置復位。在打結斷線裝置的水平位置,設置有壓帶供帶輪,在壓帶供帶輪和牽繩輪之間,穿有捆綁繩。在捆綁器外殼內的上半軸上,設置有上傳動輪,在捆綁器外殼內的下半軸上,設置有下傳動輪和托盤,下傳動輪采用現有技術中自行車小飛輪的結構形式,下傳動輪上設置有用于將捆好的麥稈捆甩出去的齒狀撥條。為了保證在麥稈裝滿捆綁器后才能實施捆綁,在捆綁器內中間位置設置有限位器總成,以設置在中間的限位彈簧片為開關件,當麥稈陸續裝入捆綁器內,逐步將限位彈簧片后壓,在麥稈裝滿捆綁器時,限位彈簧片即會使電路接觸器導通,進而驅動整個的限位器總成,由捆綁器內的各聯動機構和捆綁裝置開始進行擠壓和捆綁。在設置于下傳動輪上的用于將捆好的麥稈捆甩出去的齒狀撥條的作用下,捆好的麥稈捆隨時被甩出捆綁器,自然下落到地上。
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剪穗捆稈式小麥收割機,可以完整地將麥稈收集起來,同時,也由于本實用新型設置有麥穗剪切刀將麥穗和麥稈分離,使脫粒機只脫麥穗,而不是象現有的脫粒機那樣連同麥稈一起輥壓,大幅度地降低了動力消耗。與現有技術的單純割曬機和聯合收割機相比,即可較好地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又可完整地收集麥稈,使麥稈成為編制業的良好材料。
附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剪穗捆稈式小麥收割機背負在四輪拖拉機上的總體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捆綁器的結構示意圖。1—割刀2—傳送帶3—輸送筒4—捆綁器5—麥穗剪切刀6—捆綁器外殼7—上傳動輪8—下傳動輪9—齒狀撥條10—打結斷線裝置11—牽繩輪12—牽繩輪撥桿現參照附
圖1和附圖2,結合實施例說明如下本實用新型所述剪穗捆稈式小麥收割機,綜合現有技術的聯合收割機和割曬機為基礎,以現有的四輪拖拉機為動力,采用背負式的形式,涉及有割刀1、傳送帶2、輸送筒3、捆綁器4和麥穗剪切刀5、捆綁器外殼6、上傳動輪7、下傳動輪8、齒狀撥條9、打結斷線裝置10、壓帶供帶輪、牽繩輪11、牽繩輪撥桿12組成,所說的割刀1,與現有技術聯合收割機或割曬機的割刀基本相同,設置在本實用新型所述剪穗捆稈式小麥收割機的最前端。在割刀1的后面設置有傳送帶2和輸送筒3,被割刀1割下的小麥,通過傳送帶2整齊地向上傳送,至麥穗剪切刀5,經麥穗剪切刀5的剪切,使麥稈與麥穗分離。麥穗進入脫粒機進行脫粒處理,麥稈則進入捆綁器4,在捆綁器4內經捆綁機構的聯動作用,用捆綁繩將麥稈綁成捆后打結并同時切斷捆綁繩。所述的麥穗剪切刀5,設置在傳送帶2與捆綁器4的連接處,有靜刀架和動刀架組成,動刀架和靜刀架的外形,都是大牙齒輪的形式。靜刀架與中心軸結合在一起,而動刀架則以中心通孔安裝在靜刀架的中心軸上,在靜刀架與動刀架的連接空隙之間設置有滾針或滾針軸承,以減少動刀架與靜刀架之間的摩擦。動刀架在靜刀架的中心軸上轉動,使動刀架和靜刀架的齒牙進行切割,將麥穗剪下,實現麥穗與麥稈的分離。被剪下的麥穗,經輸送筒3進入現有技術的脫粒機進行脫粒。所述的輸送筒3采用攪龍式結構,輸送筒3的作用在于,將麥穗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以便使麥穗順利進入脫粒機,另外輸送筒3的主軸通過動力變換,同時給割曬機、傳送帶2、撥輪、麥穗割刀5及捆綁器4提供動力。所述的捆綁器4,設置在傳送帶2末端,涉及有捆綁器外殼6、上傳動輪7、下傳動輪8、齒狀撥條9、打結斷線裝置10、壓帶供帶輪、牽繩輪11和牽繩輪撥桿12組成,所說的捆綁器外殼6,是一個圓筒狀的容器,但這并不是要作這樣的限制,所述捆綁器的外形并不重要,只要適合安裝就是可行的。在捆綁器外殼6內,上部中心設置有上半軸,下部中心設置有下半軸,中部設置有打結斷線裝置、壓帶供帶輪、牽繩輪和牽繩輪撥桿組成。所說的打結斷線裝置呈Z字形結構,打結斷線裝置的前端設置有打結器,后端設置有斷線刀片,另有復位彈簧可使打結斷線裝置復位。在打結斷線裝置的水平位置,設置有壓帶供帶輪,在壓帶供帶輪和牽繩輪之間,穿有捆綁繩。在捆綁器外殼6內的上半軸上,設置有上傳動輪7,在捆綁器外殼6內的下半軸上,設置有下傳動輪8和托盤,下傳動輪8采用現有技術中自行車小飛輪的結構形式,下傳動輪8上設置有用于將捆好的麥稈捆甩出去的齒狀撥條9。為了保證在麥稈裝滿捆綁器4后才能實施捆綁,在捆綁器4內中間位置設置有限位器總成,以設置在中間的限位彈簧片為開關件,當麥稈陸續裝入捆綁器4內,逐步將限位彈簧片后壓,在麥稈裝滿捆綁器4時,限位彈簧片即會使電路接觸器導通,進而驅動整個的限位器總成,由捆綁器4內的各聯動機構和捆綁裝置開始進行擠壓和捆綁。在設置于下傳動輪8上的用于將捆好的麥稈捆甩出去的齒狀撥條的作用下,捆好的麥稈捆隨時被甩出捆綁器,自然下落到地上。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剪穗捆稈式小麥收割機,可以完整地將麥稈收集起來,同時,也由于本實用新型設置有麥穗剪切刀5將麥穗和麥稈分離,使脫粒機只脫麥穗,而不是象現有的脫粒機那樣連同麥稈一起輥壓,大幅度地降低了動力消耗。與現有技術的單純割曬機和聯合收割機相比,即可較好地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又可完整地收集麥稈,使麥稈成為編制業的良好材料。
權利要求1.一種剪穗捆稈式小麥收割機,綜合現有技術的聯合收割機和割曬機為基礎,以現有的四輪拖拉機為動力,采用背負式的形式,涉及有割刀(1)、傳送帶(2)、輸送筒(3)、捆綁器(4)、麥穗剪切刀(5)、捆綁器外殼(6)、上傳動輪(7)和下傳動輪(8)、齒狀撥條(9)、打結斷線裝置(10)、壓帶供帶輪、牽繩輪(11)和牽繩輪撥桿(12)組成,割刀(1)設置在剪穗捆稈式小麥收割機的最前端,其特征在于在割刀(1)的后面設置有傳送帶(2)和輸送筒(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剪穗捆稈式小麥收割機,其特征在于麥穗剪切刀(5)設置在傳送帶(2)與捆綁器(4)的連接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剪穗捆稈式小麥收割機,其特征在于在傳送帶(2)末端設置有捆綁器(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剪穗捆稈式小麥收割機,其特征在于在捆綁器(4)入口處設置有用于捆綁麥稈的打結斷線裝置(10)、壓帶供帶輪、牽繩輪(11)和牽繩輪撥桿(12)。
5.根據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剪穗捆稈式小麥收割機,其特征在于在捆綁器外殼(6)內,下傳動輪(8)上設置有用于整理麥稈的齒狀撥條(9)。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剪穗捆稈式小麥收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打結斷線裝置(10)呈Z字形結構,打結斷線裝置(10)的前端設置有打結器,后端設置有斷線刀片。
專利摘要剪穗捆稈式小麥收割機,以四輪拖拉機為動力,涉及有割刀、傳送帶、輸送筒、捆綁器和麥穗剪切刀組成,割刀設置在剪穗捆稈式小麥收割機的最前端。在割刀的后面設置有傳送帶和輸送筒,在捆綁器的外面設置有麥穗剪切刀。捆綁器設置在傳送帶的末端。被剪下的麥穗,經輸送筒進入脫粒機進行脫粒。由于設置有麥穗剪切刀將麥穗和麥稈分離,使脫粒機只脫麥穗,而不是象現有的脫粒機那樣連同麥稈一起輥壓,降低了動力消耗,與現有技術的割曬機和聯合收割機相比,較高地降低勞動強度,又可完整地收集麥稈,使麥稈成為編制業的良好材料。
文檔編號A01D34/02GK2471073SQ01236540
公開日2002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01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01年4月17日
發明者趙玉紅, 李玉同, 王波 申請人:趙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