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旋轉卷線器的往復移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往復移動裝置,特別是涉及與把手的旋轉動作連動使卷線筒軸前后往復移動的旋轉卷線器的往復移動裝置。
旋轉卷線器的橫向凸輪方式之擺動機構(往復移動裝置的一個例子)具有與小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及前端裝有從動齒輪的,與卷線筒軸平行的螺軸;以及與螺軸卡合的滑塊,卷線筒軸不能在軸向上移動地裝設在滑塊上。
這種橫向凸輪方式的擺動機構中,轉子每旋轉1圈的卷線筒的移動量根據螺軸的導程角、及小齒輪與從動齒輪的齒輪比來決定。因此,卷繞在卷線筒上的釣線之間的空隙增大,不易有效地將釣線卷繞在卷線筒上。
所以,在特開平11-86號公報中,揭示了一種緊密繞線結構的擺動機構,這種機構減少了卷線筒的、與把手的旋轉相對應的前后移動量,可將釣線緊密地卷繞在卷線筒上。此擺動機構具有為了將把手的旋轉傳遞給螺軸,使其面向螺軸、沿著與小齒輪交錯的軸配置的連接軸;及固定在連接軸的一端,與小齒輪嚙合的螺旋齒輪;及固定在連接軸另一端上的蝸桿;及不能旋轉地裝設于螺軸上、且與蝸桿嚙合的蝸輪。連接軸將小齒輪與螺軸連接起來且為了使卷線器主體薄型化,而沿著與小齒輪交錯的軸傾斜地配置于卷線器主體上。
上述現有結構中,因利用傘齒輪使齒輪與一度增速后的小齒輪嚙合,所以在裝設于連接軸上的2個齒輪與裝設在螺軸上的齒輪之間需要大大地減速。因此,裝設在連接軸上的齒輪要用大齒輪。以朝向螺軸的方式沿著與小齒輪交錯的軸設置連接軸,所以連接軸的一部分必須從卷線器主體突出,在卷線器主體上形成凸部。由于這些因素,故難以使卷線器主體結構緊湊。
本發明的課題為在旋轉卷線器的往復移動裝置中,以緊湊的卷線器主體能夠實現緊密的繞線結構。
第1項發明的旋轉卷線器的往復移動裝置為一種沿著與設在旋轉卷線器的卷線器主體上的把手的旋轉軸交錯的軸配置,將前端裝有卷線筒的卷線筒軸與把手的旋轉動作連動,使其在前后方向上往復移動的裝置,該裝置具有驅動齒輪、螺軸、從動齒輪、及滑塊。驅動齒輪為不能旋轉地設置于把手的旋轉軸上的齒輪。螺軸為與卷線筒軸平行地配置、且表面上形成有螺旋狀槽的軸。從動齒輪為不能旋轉地設置在螺軸上,用于傳遞驅動齒輪的旋轉運動的齒輪。滑塊為可前后自由移動地裝設在卷線器主體上,具有與螺旋狀槽卡合的卡合構件,卷線筒軸至少不能前后移動地裝設著。
該往復移動裝置中,若轉動把手,則設置在其旋轉軸上的驅動齒輪就會旋轉,其旋轉運動被傳遞給從動齒輪,螺軸就會旋轉。在此,因為通過從動齒輪向螺軸傳遞以比小齒輪更慢的低速回轉著的把手的旋轉運動,所以即使不將減速比增加得那么大,也可緊密地繞線,可將從動齒輪的直徑控制得比較小。又因驅動齒輪設在把手上,從動齒輪設在螺軸上,故即使設置驅動齒輪和從動齒輪也不易影響卷線器主體的大小。因此,以緊湊的卷線器主體可實現緊密的繞線結構。
第2項發明的旋轉卷線器的往復移動裝置為在第1項發明所述的裝置上,增設中間齒輪部,該中間齒輪部圍繞著與把手的旋轉軸平行的軸回轉,與驅動齒輪及從動齒輪相嚙合。在此情況下,利用中間齒輪部來放寬對從動齒輪的配置的限制,所以能夠將從動齒輪配置在空間較充裕的位置。又因為中間齒輪部圍繞著與把手的旋轉軸平行的軸旋轉,故即使設置中間齒輪部,也不至于影響到卷線器主體的大小。因此,以緊湊的卷線器主體可實現更緊密的繞線結構。
第3項發明的旋轉卷線器的往復移動裝置為在第2項發明的裝置上,其中間齒輪部為與驅動齒輪嚙合且與從動齒輪嚙合的正齒輪,從動齒輪為圍繞著與中間齒輪部交叉的軸回轉的冕狀齒輪。在此情況下,以簡單的結構便能實現緊密的繞線結構。
第4項發明的旋轉卷線器的往復移動裝置為在第2項發明的裝置上,其中間齒輪部具有與驅動齒輪相嚙合的第1齒輪、及與第1齒輪一體旋轉且與上述從動齒輪相嚙合的第2齒輪。這種情況下,不僅可放寬對從動齒輪的配置的限制,而且以緊湊的卷線器主體可實現緊密的繞線結構,又因在驅動齒輪與第1齒輪之間及第2齒輪與從動齒輪之間能夠減速,所以能實現更緊密的繞線結構。
第5項發明的旋轉卷線器的往復移動裝置為在第4項發明的裝置上,第2齒輪是比第1齒輪的直徑更小的正齒輪,從動齒輪是圍繞著與中間齒輪部交叉的軸旋轉的冕狀齒輪。這種情況下,以簡單的結構便能實現更緊密的繞線結構。
第6項發明的旋轉卷線器的往復移動裝置為在第4項發明的裝置上,第2齒輪及從動齒輪是圍繞著相互交叉的軸旋轉的傘齒輪。這種情況下,能有效地傳遞較大的旋轉力。
第7項發明的旋轉卷線器的往復移動裝置為在第5項或第6項發明的裝置上,第2齒輪的齒數較從動齒輪的齒數少。這種情況下,在第2齒輪與從動齒輪之間也可以減速,能實現更緊密的繞線結構。
依據本發明,通過從動齒輪,將把手之旋轉運動傳遞給螺軸,該把手以比小齒輪更低的速度旋轉,所以即使不將減速比增加得那么大亦可緊密繞線,能將從動齒輪的直徑控制得較小。又因驅動齒輪設置在把手上,從動齒輪設置在螺軸上,所以即使設置驅動齒輪和從動齒輪,亦不易影響到卷線器主體的大小。因此,以緊湊的卷線器主體能實現緊密繞線結構。
圖1為采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式的旋轉卷線器之左側面剖面圖。
圖2為沿
圖1的II-II線的剖面圖。
圖3為擺動機構之部分縱剖面圖。
圖4為擺動機構之軸測圖。
圖5為沿圖3的V-V線的剖面圖。
圖6為其它實施形式的與圖3相當的圖。
圖7為其它實施形式的與圖5相當的圖。
總體結構及卷線器主體的構成
圖1中,本發明的一實施形式的旋轉卷線器為一種裝設在釣竿上、圍繞著沿著釣竿軸向的軸卷取釣線的卷線器,該卷線器包括具有把手組裝體1的卷線器主體2、轉子3、及卷線筒4。轉子3可自由旋轉地支撐在卷線器主體2的前部上,用于將釣線卷繞在卷線筒4上。卷線筒4的外周面上卷繞有釣線,可前后自由移動地配置在轉子3的前部。
把手組裝體1如圖2所示,是與構成轉子驅動機構5(后述)的主齒輪軸10(把手的旋轉軸的一個例子)螺合的構件,不能旋轉且可自由裝卸地裝設于主齒輪軸10的兩端之任何一端上。把手組裝體1包括在裝設時,與主齒輪軸10螺合的右把手軸7a及左把手軸7b;可自由裝卸地裝設在右把手軸及左把手軸7a、7b的任一個把手軸上,不能在右把手軸及左把手軸7a、7b上旋轉、且可以搖動的曲柄臂8;及裝設在曲柄臂8的前端,可圍繞著與把手軸(或7b)平行的軸自由回轉的把手9。曲柄臂8利用小螺釘36可自由裝卸地安裝在把手軸7a(或7b)上。在裝設于曲柄臂8上的把手軸7a之外周側設有閉鎖構件18,該閉鎖構件可對閉鎖狀態及閉鎖解除狀態進行切換,其中閉鎖狀態系指曲柄臂8不能相對于把手軸搖動的狀態,閉鎖解除狀態系指可以搖動的狀態。
卷線器主體2如
圖1所示,它包括卷線器機身2a;從卷線器機身2a向斜上前方一體延伸而成的大約呈T字形狀竿安裝座2b;及可自由裝卸地裝設在卷線器機身2a上的蓋體2c。卷線器機身2a在內部具有空間,該空間內設有將轉子3與把手組裝體1的旋轉連動、使其旋轉的轉子驅動機構5;以及使卷線筒4向前后移動,均勻地卷取釣線的擺動機構6。
在卷線器機身2a的前部,通過蓋體2c形成有堵塞轉子3后部的圓形凸緣部2d。在凸緣部2d的前部,形成有向轉子3的內部突出的筒狀部2e。
如圖2所示,在卷線器機身2a之右側面上形成有凸起部17a。凸起部17a是向卷線器機身2a的內部突出而形成的,用于收放支撐主齒輪軸10的圖2右端之軸承16a。在與蓋體2c的凸起部17a相對的位置上形成凸起部17b。凸起部17b是向卷線器機身2a的內外方突出而形成的,用于收放支撐主齒輪軸10的圖2左端的軸承16b。與裝設有把手組裝體1的一側相反一側的凸起部(圖2中是凸起部17a)由軸蓋19a來堵塞。裝設著把手組裝體1的一側之凸起部(圖2中是凸起部17b)是利用開孔蓋19b來防止水進入。
轉子的結構轉子3如
圖1所示,具有后端開口的圓筒部30;以及在圓筒部30的側方,相向地分別設置的第1及第2轉動臂31、32。圓筒部30和兩個轉動臂31、32是一體形成的。
圓筒部30配置于卷線器2a的筒狀部2e的外周側。圓筒部30之開口的后部被凸緣部2d所堵塞。圓筒部30的前部形成有前壁33,前壁33的中央部形成有凸起33a。小齒輪12的前部12a及卷線筒軸15貫通該凸起33a的貫通孔。在前壁33的前方一側配置有螺帽34,此螺帽34與小齒輪12的先端之螺紋部螺合,將轉子3固定在小齒輪12上。
在第1及第2轉動臂31、32的前端,裝設著垂線臂44,該垂線臂可在卷線姿勢與放線姿勢之間自由搖動,將釣線引向卷線筒40。
在轉子3的圓筒部30的前側之空間內配置有轉子3的防反轉機構50。防反轉機構50具有滾輪型的單向超越離合器51;及將單向超越離合器51切換成動作狀態及非動作狀態的操作機構52。單向超越離合器51的外環固定在卷線器機身2a上,內環不能旋轉地裝設在小齒輪12上。操作機構52具有配置在卷線器機身2a的后部上的操作桿53,搖動操作桿53可將單向超越離合器切換成2種狀態,在動作狀態時,轉子3不能反轉,在非動作狀態時,轉子3可以反轉。
卷線筒的結構卷線筒4配置在轉子3的第1轉動臂31與第2轉動臂32之間,通過牽引機構60被固定在卷線筒軸15的前端上。卷線筒4具有在外周上卷繞釣線的卷線圓筒部4a;在卷線圓筒部4a的后部上一體形成的裙部4b;以及固定在卷線圓筒部4a的前部上的前凸緣部4c。卷線圓筒部4a為延伸至轉子3的圓筒部30之外周側的圓筒狀的構件。裙部4b及前凸緣部4c從卷線圓筒部4a的兩端垂直地向直徑方向之外側擴大。這樣,將釣線卷繞在卷線筒4的卷線圓筒部4a上時,各卷線段上的釣線之卷數幾乎是相等的。
轉子驅動機構的結構轉子驅動機構5如圖2及圖4所示,具有不能旋轉地裝設著把手組裝體1的主齒輪軸10;由與主齒輪軸10一同旋轉的傘齒輪構成的主齒輪11;及與主齒輪11嚙合的小齒輪12。主齒輪軸10的兩端通過軸承16a、16b可自由旋轉地支撐于卷線器機身2a上。
在主齒輪軸10的右端形成有螺合于右把手軸7a上的右螺紋之陰螺紋部10a,左端形成有螺合于左把手軸7b上的左螺紋之陰螺紋部10b。而且,還在主齒輪軸10的左端側外周部形成有同心地、可自由裝卸地裝設主齒輪11用的圓板狀凸緣部10c。
小齒輪12如
圖1所示,裝設在卷線器主體2上,可圍繞沿著吊竿軸方向的軸自由回轉,其前部12a貫通轉子3的中心部,利用螺帽34來與轉子3固定。小齒輪12,在軸方向的中間部、后端部及前端部分別通過軸承14a、14b、14c,可自由旋轉地支撐在卷線器主體2上。后端部一側的軸承14b例如是合成樹脂制成的滑動軸承。前端部一側的軸承14c裝設在固定于圓筒部30前端上的固定構件28a的內部,在固定構件28a的內周部前側裝設著密封構件28b。卷線筒軸15貫通該小齒輪12的內部。小齒輪12也和主齒輪11一同與擺動機構6嚙合。
擺動機構的結構擺動機構6如圖2至圖5所示,是將前端裝有卷線筒4的卷線筒軸15與把手組裝體1的旋轉連動,使其在前后方向上往復移動的機構。擺動機構6具有與主齒輪軸10一體旋轉的驅動齒輪20;與卷線筒軸15平行地配置的螺軸21;不能旋轉地設置在螺軸21上的從動齒輪23;利用上述螺軸21的旋轉而前后移動的滑塊22;及配置在驅動齒輪20與從動齒輪23之間、且與兩個齒輪20、23嚙合的中間齒輪25。驅動齒輪20為與主齒輪軸10一體形成的正齒輪。
螺軸21配置成與卷線筒軸15平行,前后端部通過軸承可自由旋轉地支撐在卷線器機身2a上。螺軸21的外周部上形成有螺旋狀交叉的槽21a。此槽21a的導程角θ設定為20°~45°。所謂槽21a的導程角θ系指將槽21a的底徑設為D,以螺軸21旋轉一圈而向軸方向前進的長度即導程設為L的情況下,用導程角θ=圓弧cot(πD/L)所表示的角度。此導程角θ小于20°的情況下,因為槽壁的厚度會變薄,且會增加槽的交叉部的數量,所以不適宜。另外,當超過45°時,因為從旋轉運動變成直線運動的變換效率會降低,所以不適宜。
滑塊22具有收放在內部的卡合構件22a。滑塊22通過導向軸24a、24b與卷線筒軸15平行地進行導向。卡合構件22a可自由旋轉地裝設在滑塊22內,卡合構件22a的前端與螺軸21的槽21a嚙合。
從動齒輪23,不能旋轉地裝設在與主齒輪軸10交錯的螺軸21的前端上。從動齒輪23為冕狀齒輪,與中間齒輪25嚙合。
中間齒輪25為正齒輪,圍繞著與主齒輪軸10平行且與螺軸21直交的軸可自由旋轉地被懸臂支撐在卷線器機身2a的內面。在中間齒輪25的中心,突出地形成有軸部25a,軸部25a可自由旋轉地裝設在形成于卷線器機身2a內面上的凸起部2f上。在此處設置中間齒輪25,是因為在將驅動齒輪20直接與從動齒輪23嚙合時,必須將螺軸配置成不與主齒輪軸10接近,對螺軸21的配置進行限制的緣故。由于設置中間齒輪25,而提高了螺軸21的配置自由度。
這樣,由與主齒輪軸10一體旋轉的驅動齒輪20向螺軸21傳遞旋轉運動時,就不需將驅動齒輪20與從動齒輪23之減速比增加得那么大,可降低螺軸21的轉速,上述主齒輪軸10以比小齒輪12更低的速度進行旋轉。因此,能將從動齒輪23的直徑控制得較小。又因驅動齒輪20設在主齒輪軸10上,從動齒輪23設在螺軸上,故即使設置驅動齒輪20和從動齒輪23,也不易影響卷線器主體的體積大小。因此,以緊湊的卷線器主體2能實現緊密繞線結構。
在此,驅動齒輪20的齒數例如是8,從動齒輪23的齒數例如是12。且小齒輪12的齒數例如是8,主齒輪11的齒數例如是40,這樣,因小齒輪12是以主齒輪軸(把手軸)10的5倍的速度旋轉,故在小齒輪12的旋轉運動被傳遞至從動齒輪的現狀下,即使將小齒輪12與螺軸21的減速比設定成1/4,螺軸21也是以主齒輪軸10的1.25倍的速度旋轉。可是,在本實施形式中,通過中間齒輪25所嚙合的從動齒輪23與驅動齒輪20之減速比變成2/3。因此,螺軸21以主齒輪軸10的2/3的速度旋轉。這樣,即使減速程度小,也能降低螺軸21的轉速,可以以緊湊的卷線器主體2實現緊密繞線結構。圖3至圖5,沒有正確地畫出齒數。
卷線器的操作及動作該旋轉卷線器中,在拋線時,將垂線臂44從卷線姿勢推到放線姿勢。搖動吊竿進行拋線。于是,釣線從卷線筒4的前端呈螺旋狀地放出。此時,因釣線緊密地卷繞在卷線筒4上,所以放出時的阻力減小。
在卷取釣線時,將垂線臂44推到卷線姿勢。這是在使把手1朝卷線方向旋轉時,通過未圖示的凸輪和彈簧的作用而自動地進行的。使把手1向卷線方向旋轉時,該旋轉力便通過主齒輪軸10及主齒輪11傳遞至小齒輪12。傳遞至小齒輪12的旋轉力通過小齒輪12的前部12a傳遞至轉子3,轉子3便朝卷線方向旋轉。
另一方面,使驅動齒輪20旋轉,其旋轉通過中間齒輪25傳遞至從動齒輪23。結果,螺軸21以主齒輪軸10的旋轉速度(把手2的旋轉速度)的例如2/3的速度進行旋轉。于是,由于螺軸21的旋轉,與螺軸21的槽21a相嚙合的滑塊22便由導向軸24a、24b引導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動,卷線筒4也前后移動。于是,由垂線臂44引導到卷線筒4上的釣線便卷繞在卷線筒4的卷線圓筒部4a上,釣線能緊密地卷繞在筒4上。因此,能有效地將釣線卷繞在卷線筒4上。
其它實施形式(a)可如圖6及圖7所示,以同心地配置、一體旋轉的大小2個齒輪126、127構成中間齒輪125,利用中間齒輪125進一步減速。在此,大齒輪126與驅動齒輪20嚙合,小齒輪127與從動齒輪23嚙合。在此,例如大齒輪126的齒數為20,小齒輪127的齒數為12,其它齒輪的齒數與前述實施形式的齒數相同時,驅動齒輪20與大齒輪126之間減速到2/5,小齒輪127與從動齒輪23之間減速到2/3。其結果,主齒輪軸10的旋轉減速到4/15之后,被傳遞至螺軸21。因此,可以更緊密地繞線。
(b)在前述實施形式中,雖然以正面牽引型的旋轉卷線器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亦可在后面牽引型的旋轉卷線器的擺動機構上使用本發明。這種情況下,卷線筒軸可自由旋轉地且不能在軸向上移動地與滑塊連接。另外,亦可在桿閘式的旋轉卷線器及內卷線筒型的旋轉卷線器之擺動機構上使用本發明。
(c)在前述實施形式中,雖然從動齒輪是使用冕狀齒輪,但只要從動齒輪能在傘齒輪和螺旋齒輪和雙曲線齒輪等的交叉軸或交錯的軸之間傳遞旋轉運動,則無論何種形式的齒輪皆可。
(d)在前述實施形式中,為了容易配置螺軸而使用了中間齒輪25,但亦可不使用中間齒輪25而將主齒輪軸10的旋轉運動直接傳遞至螺軸。例如,亦可使用以蝸桿構成驅動齒輪,以蝸輪構成從動齒輪,直接將主齒輪軸10的旋轉運動傳遞給螺軸21。這種結構可用緊湊的卷線器主體2實現更緊密的繞線結構。
權利要求
1.一種旋轉卷線器的往復移動裝置,前端裝有卷線筒的卷線筒軸與把手的旋轉連動,使其在前后方向上往復移動,該卷線筒軸沿著與設在旋轉卷線器的卷線器主體上的前述把手之回轉軸交錯的軸配置,這種旋轉卷線器的往復移動裝置包括不能旋轉地裝設在前述把手的旋轉軸上的驅動齒輪;與前述卷線筒軸平行地配置,表面形成有交叉的螺旋狀槽的螺軸;不能旋轉地裝設在前述螺軸上,對前述驅動齒輪的旋轉進行傳遞的從動齒輪;可前后自由移動地裝設在前述卷線器主體上,具有與前述螺旋狀槽卡合的卡合構件,至少不能前后移動地裝設著前述卷線筒軸的滑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往復移動裝置,還設有中間齒輪部,該齒輪部圍繞著與前述把手的旋轉軸平行的軸旋轉且與前述驅動齒輪及從動齒輪嚙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往復移動裝置,前述中間齒輪部為與前述驅動齒輪嚙合同時與前述從動齒輪嚙合的正齒輪,前述從動齒輪為圍繞著與前述中間齒輪部交叉的軸旋轉的冕狀齒輪。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往復移動裝置,前述中間齒輪部具有與前述驅動齒輪嚙合的第1齒輪,及與前述第1齒輪一體旋轉、且與前述從動齒輪嚙合的第2齒輪。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往復移動裝置,前述第2齒輪為較前述第1齒輪的直徑小的正齒輪,前述從動齒輪為繞著與前述中間齒輪部交叉的軸旋轉的冕狀齒輪。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往復移動裝置,前述第2齒輪及從動齒輪為繞著相互交叉的軸旋轉的傘齒輪。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往復移動裝置,前述第2齒輪的齒數較前述從動齒輪的齒數少。
全文摘要
一種旋轉卷線器的擺動機構,可實現緊密的繞線構造。旋轉卷線器的擺動機構6為使卷線筒軸15與把手組合體1的旋轉動作連動地前后往復移動的機構,具有驅動齒輪20、螺軸21、從動齒輪23及滑塊22。驅動齒輪不可旋轉地設置于主齒輪軸上。螺軸與卷線筒軸平行,表面形成有交叉的螺旋狀槽21a。從動齒輪不可旋轉地設置于螺軸上、傳遞驅動齒輪的旋轉。滑塊可前后自由移動地裝設在卷線器主體上,具有與螺旋狀槽卡合的卡合構件,卷線筒軸不能前后移動。
文檔編號A01K89/00GK1331915SQ01122838
公開日2002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01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00年7月6日
發明者瀧倉恒治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