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短間距延繩釣起綱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短間距延繩釣起綱機。
在漁業生產中,有一種刺釣作業,類似于釣魚,不同的是刺釣作業同時使用數千甚至數萬根釣線同時作業,每根釣線連接有魚釣及綱線上輔助沉子等,作業時,手工將綱線拉上蘿筐裝住,再將魚釣連同魚、沉子等剪斷,勞動強度相當大,目前都是人工操作,還未有一種有效的機械來將此項作業機械化生產。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短間距延繩釣起綱機,使人工操作的作業得以機械化生產,降低勞動強度。
本延繩釣起綱機由繞綱線輪和導向脫釣機構兩大部分組成。繞綱線輪位于一端,導向脫釣機構位于另一端。繞綱線輪由電機提供動力,將綱線從海里提起并繞在繞綱線輪上。而導向脫釣機構由支架、導向輪、阻礙窄槽、阻礙寬槽和切割刀所組成。
導向輪有兩個,設置在支架兩端,切割刀位于靠近繞綱線輪一端的導向輪下面,切割刀下面是阻礙窄槽和阻礙寬槽。支架一側設置有一根傳動螺桿,傳動螺桿通過電機有規律的正、反轉而進行有規律傳動,而帶動整個導向脫釣機構有規律左右移動,使工作時綱線均勻地繞在繞綱線輪上而同時由導向脫釣機構完成脫釣動作。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亦作摘要附圖。
圖中,1是繞綱線輪,2、3是導向輪,4是切斷刀,5是阻礙窄槽,6是阻礙寬槽,7是傳動螺桿,8是支架,9是導向支架。導向輪2、3,切斷刀4,阻礙窄槽5,阻礙寬槽6、支架8和導向支架9組成本實用新型的導向脫釣機構。其中導向輪2、3位于支架8兩端,導向輪中間小,兩頭大,表面成拋物線型。切斷刀4橫向設置于導向輪2下面,刀刃向上,切斷刀4下面依次是阻礙窄槽5和阻礙寬槽6,兩槽由導向支架9支撐,其槽面縱向設置,與刀刃方向有一夾角。繞綱線輪1位于導向輪2一端,并與之同一方向,其型狀近似于啞呤型。阻礙窄槽5的槽寬大于釣線直徑,小于釣尾直徑,釣尾部分不能通過阻礙窄槽。
阻礙寬槽6槽寬比阻礙窄槽寬,也比沉子線寬,但小于沉子直徑。當繞綱線輪1轉動時拉動綱線,釣線和沉子線等隨綱線在兩個導向輪2、3支撐下跟著上來,當釣線和沉子線離開導向輪3時,由于釣線末端連有釣,或者釣住的魚,沉子線末端連接有沉子,它們在重力作用下會掉下來,經導向支架9導向而通過阻礙寬槽6、阻礙窄槽5,由于釣尾不能通過阻礙窄槽5,沉子不能通過阻礙寬槽6而受到比較大的拉力,由于兩槽槽面與切斷刀刀刃有一夾角,故釣線和沉子線在刀刃上受力而被割斷。
在支架8旁邊設置有傳動螺桿7,傳動螺桿7在電機的控制下進行有規律的傳動,推動整個導向脫釣機構左右移動,從而使綱線均勻地繞在繞綱輪1上。
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可充分降低勞動強度,提高漁業作業自動化。
權利要求1.一種短間距延繩釣起綱機,由繞綱線輪、導向輪和支架等所組成,其特征在于支架兩端各設置有一個導向輪,切斷刀設置在其中一個導向輪的下面,并與導向輪同一方向,即橫向設置,其刃口向上,切斷刀底面依次縱向設置有阻礙窄槽和阻礙寬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間距延繩釣起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斷刀刃口與阻礙窄槽和阻礙寬槽槽面有一夾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間距延繩釣起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旁邊設置有一根傳動螺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短間距延繩釣起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繞綱線輪型狀呈啞呤型,導向輪兩頭大,中間小,表面成拋物線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短間距延繩釣起綱機,由繞綱線輪和導向脫釣機構兩部分組成,繞綱線輪繞綱線,導向機構有規律地來回移動,使綱線均勻地繞在繞綱線輪上,同時脫掉釣,上釣魚和沉子等;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可充分降低勞動強度,提高漁業作業自動化。
文檔編號A01K97/00GK2416737SQ002280
公開日2001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2000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00年4月27日
發明者林杏松 申請人:林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