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特別是一種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羊肚菌是世界上最珍貴的食用菌,屬高級營養品,歷史上均為野生,產量少而極為鮮見。早在一百多年前,英、美、法等國就開始尋求人工栽培方法,但進展緩慢。美國專利4757640公開了“羊肚菌的栽培”,實現了羊肚菌的罐栽,能收到子實體。但這種方法對大量使用的培養基的原料要求苛克,需大量價格昂貴的小麥;且因需外接營養、移走營養、濾水、干燥等繁瑣復雜的栽培環節而只能用瓶、罐等小容器栽培,無法實現大規模商品化栽培。本申請人于1993年以CN1095885A公開了一種栽培羊肚菌的方法,它是以90——95%的植物有機物、5——10%的土,加入少量的石灰、石膏、過磷酸鈣等作成培養基來實現栽培目的的,這種技術方案可降低培養基的成本,故可實現商品化栽培。但這種栽培方法的培養基中的植物有機物比例過高,導致栽培過程中的營養過剩,生產成本仍較高;且覆蓋了作物秸桿或植物葉而易發生致病菌污染覆蓋過程也需一定的人力,仍不能適應大面積商品生產的需要。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已有技術方案的不足,通過對培養基組分和栽培方法的改進,提供一種成本低廉,能節省人力,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的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本申請人經過多年的試驗研究,發明了一種新的用于栽培羊肚菌的培養基,它是將5——20%的植物有機物混入80——95%的泥土作成培養基,播入培養基總量的10%的菌種,經整平、壓實,覆蓋2-3厘米細土,控溫控濕培養,2——3個月可出菇采收。為提高產量,可在培養基中加入少量的微量元素;亦可在覆細土后再蓋上植物葉或秸桿、薄膜等以利保濕;菌絲體培養期間的培養基含水量保持在60——80%、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0——90%,空氣中CO2濃度不超過3%;本方法中的微量元素一般可用量為KH2PO40.3%、M SO4 0.2%、VB1 0.00%;PH值最好為7。
本方法所用的培養基中的植物有機物一般為闊葉樹的木屑、片、渣或秸桿類的玉米蕊、玉米桿、甘蔗渣、棉子殼、稻草、麥草、山茅草、米糠、麥麩、樹葉等。本方法可在野外的大田、坡地、荒山、果園、林地中栽培,亦可在室內栽培;室外栽培用塑料大棚效果更好。
由于本方法的培養基組分中大部分為泥土及少量植物有機物,因而原料價格不但大大低于美國的技術方案,也大大低于本申請人已公開的技術方案;同時也避免了營養過剩,可顯著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可不覆蓋保濕層而可節省人力,也減少了致病菌污染的機會,還可提高產品質量。完全能達到發明目的。
本方法還可通過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室外栽培粗略計算栽培場地3厘米厚的泥土的重量,并按泥土95%和植物有機物5%的用量稱取植物有機物,滅菌后混入菌種,播入栽培場地,覆上細土3厘米,地表面用PH 10——12的堿性水溶液噴灑,并蓋上塑料薄膜,保持培養基含水量80%,60——80天即可收獲。
實施例2室內工業化層架栽培在栽培架上鋪上塑料薄膜,在無菌條件下在其上用80%的泥土和20%的植物有機物作成的培養基鋪上1厘米,接上菌種,覆蓋表土2厘米,保持培養基含水量60%、空氣相對濕度90%、溫度在0——25攝氏度至出菌收獲。
實施例3塑料大棚栽培將棚內表土鏟去約5厘米;粗略計算3厘米土層的重量,并按泥土90%和植物有機物10%稱取植物有機物,經滅菌后混入菌種,再播入鏟去表土的栽培土中,然后蓋上細土,控溫控濕至出菌收獲。
本發明的實施例均可實施。本發明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權利要求
1.一種栽培羊肚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在栽培場地上或栽培容器里鋪上用80——95%的泥土和5——20%(均為重量百分含量)的植物有機物作成的培養基,播上菌種,再蓋上2——3厘米厚的細土,經控溫控濕培養至出菌收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羊肚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場地可以是層架式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它是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用80-90%的泥土、混入10-18%的植物有機物,再播入10%的菌種,經一定時期的控溫控濕培養至出菌收獲。本栽培方法所用原料價廉易得,栽培管理簡便易行,污染少,產品質量好,適宜大面積工廠化栽培。
文檔編號A01G1/04GK1315129SQ0011281
公開日2001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00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00年3月30日
發明者朱斗錫 申請人:朱斗錫